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六德
(1).谓人的六种美德。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按,“六德”即“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中的六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虞 夏 文章,则有 皋陶 六德。”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 禹 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分之以三德、六德,皆以广知人之旨也。”
(2).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臣闻之曰:‘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諏,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君貺使臣以大礼,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韦昭 注:“六德,谓諏也,谋也,度也,询也,咨也,周也。”
(3). 周 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清 姚鼐 《乾隆庚寅科湖南乡试策问》之一:“昔 箕子 言五事,周礼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
(4).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
《國語辭典》:律条(律條)  拼音:lǜ tiáo
泛指法律条文。《西游记》第一九回:「你且去看看律条,打进大门而入,该个杂犯死罪哩!」明。焦竑《玉堂丛语。卷四。纂修》:「洪武元年正月,《大明令》刊修,……二十二年八月,更定《大明律》,初命本院同刑部官将比年律条参考折衷,以类编附,曰名例律,附于断狱下。」
《国语辞典》:青年守则(青年守则)  拼音:qīng nián shǒu zé
原为中国国民党党员守则,民国二十四年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后由教育部明定为青年守则。共十二条、八十四字。前五条讲八德,中四条叙四维,后三条为智、仁、勇三达德的精神表现。
《漢語大詞典》: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明 方孝孺 《书夷山稿序后》:“吾观 四明 蒋先生 ,羈寓数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味其言如素处显位者,未尝有枯悴寒澁之态,是安可谓之穷士乎?”参见“ 尺籍伍符 ”。
《漢語大詞典》:尺籍伍符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司马贞 索隐:“尺籍者,谓书其斩首之功於一尺之板。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容姦诈。”新唐书·班宏传:“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制》:“尺籍伍符之必计,而一粒一鍰之不遗。”
《漢語大詞典》:尺籍伍符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司马贞 索隐:“尺籍者,谓书其斩首之功於一尺之板。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容姦诈。”新唐书·班宏传:“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制》:“尺籍伍符之必计,而一粒一鍰之不遗。”
《漢語大詞典》:十款天条(十款天條)
洪秀全 、 冯云山 所制定的拜上帝会的十项会员守则,起义后成为 太平天囯 的革命纪律。内容为:崇拜皇上帝,不好拜邪神,不好妄题皇上帝之名,七日礼拜颂赞皇上帝恩德,孝顺父母,不好杀人害人,不好奸邪淫乱,不好偷窃劫抢,不好讲谎话,不好起贪心。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官民,总遵守十款天条及遵命令尽忠报国者则为忠,由卑升至高,世其官。”亦省称“ 十款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御制千字诏》:“十款昭彰,遵获祝嘏。”参阅 洪秀全 《天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