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1—609 【介绍】: 北周弘农华阴人,名丽华。宣帝后。杨坚长女。性柔婉不妒,四皇后咸爱而仰之。宣帝死,静帝尊为皇太后。初宣帝病危,刘昉等矫诏以坚辅政。后知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及行禅代,愤惋逾甚。隋文帝不能谴责,内甚愧之。开皇六年,封后为乐平公主。炀帝大业中死于河西。
《漢語大詞典》:棋仙
指棋艺高超、以弈棋为乐的人。 清 孙枝蔚 《送家无言归黄山》诗之二:“日落吟诗逢木客,春深酿酒醉棋仙。”
《国语辞典》:万宝常(万宝常)  拼音:wàn bǎo cháng
人名。(西元556?~595?)隋代宫廷音乐家。南朝齐时因父获罪被杀而配为乐户。曾师事祖珽,妙解音律,创造了协调音阶的八十四调,为音乐史上的一大改革。因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受当时宫廷乐师所排斥,终身潦倒,愤而将其著作焚燬,最后贫病饿死。
《漢語大詞典》:诈马筵(詐馬筵)
指 元 代每年六月三日,在车驾行幸之处,于御前张宴为乐的盛会。 元 周伯琦 《诈马行》诗序:“国家之制,乘舆北幸上京,岁以六月吉日。命宿卫大臣及近侍服所赐只孙,珠翠金宝,衣冠腰带,盛饰名马,清晨自城外各持綵仗,列队驰入禁中。於是上盛服,御殿临观。乃大张宴为乐,惟宗王戚里宿卫大臣前列行酒,餘各以所职叙坐合饮,诸坊奏大乐,陈百戏,如是凡三日而罢。其佩服日一易,大官用羊二千噭、马三匹,它费称是,名之曰‘只孙宴’。‘只孙’,华言一色衣也。俗呼曰‘诈马筵’。”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四三:“锦衣行处狻猊习,诈马筵前虎豹良。”自注:“诈马筵开,盛陈奇兽。宴享既具,必一二大臣称 吉思皇帝 ,礼撤,于是而后礼有文,饮有节矣。”亦省称“ 诈马 ”。 元 张昱 《辇下曲》之十四:“祖宗诈马宴 滦都 ,挏酒啍啍载憨车。向晚大安高阁上,红竿雉帚扫珍珠。”
《漢語大詞典》:赏逸(賞逸)
以隐逸生活为乐。北史·序传·李仲举:“寻以疾归,以琴书自娱,优游赏逸,视人世蔑如也。”
分類:隐逸为乐
《漢語大詞典》:哺乐(餔樂)
会聚饮宴为乐。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今餔乐假弄麒麟者,刻画头角,脩飭皮毛,覆之驴上,巡场而走。”
《国语辞典》:歌舞作乐(歌舞作乐)  拼音:gē wǔ zuò lè
以唱歌跳舞为乐。《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梳好了堆髻,穿好了苗锦,赤著脚,到中军帐房里歌舞作乐。」
《国语辞典》:夔龙礼乐(夔龙礼乐)  拼音:kuí lóng lǐ yuè
夔、龙相传为虞舜二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夔龙礼乐指可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出:「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漢語大詞典》:餔乐
会聚饮宴为乐。
《國語辭典》:安贫乐道(安貧樂道)  拼音:ān pín lè dào
以信守道义为乐,而能安于贫困的处境。《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晋书。卷九一。儒林传。刘兆传》:「安贫乐道,潜心著述,不出门庭数十年。」也作「乐道安贫」、「安贫守道」。
《國語辭典》:曲终奏雅(曲終奏雅)  拼音:qǔ zhōng zòu yǎ
乐曲到结束时奏出雅正的乐音。比喻结局很精彩。《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赞曰》:「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漢語大詞典》:乐道好古(樂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孔丛子·公仪:“ 鲁 人有 公仪休 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於荣利,不事诸侯。”
《國語辭典》:乐祸幸灾(樂禍幸災)  拼音:lè huò xìng zāi
以别人的不幸灾祸为乐。参见「幸灾乐祸」条。《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漢語大詞典》:泠沦氏(泠淪氏)
传说为 黄帝 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见汉书·古今人表。又《律历志上》作“泠纶”。参见“ 伶伦 ”。
《國語辭典》:伶伦(伶倫)  拼音:líng lún
1.黄帝时代的乐官,音律的创作者。《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院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
2.演员、戏子。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许名坚,乐名蓝采和。」
3.戏剧曲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
寂灭为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寂灭者涅槃也。对于生死之苦而涅槃为乐。涅槃经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是苦,寂灭即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