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3,分7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精贯白虹
伯有精灵
赤精
赤精
精神秋水
定国精明
读书精舍
陶壁精灵
岳渎储精
精兵处
精爽
化精卫(又作:填海精卫 ...)
无益费精神
青精饭
水精殿
典故
吐长虹
 
日贯虹
 
无气成长虹
 
燕丹客
 
白虹贯
 
白虹贯日
 
精贯白虹
 
贯日长虹
 
长剑彩
 
长虹贯日

相关人物
荆轲
 
燕丹


《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
「邹阳于狱中上书曰:『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东汉·应劭注:「燕太子丹质于秦,始皇遇之无礼,丹亡去,故厚养荆轲,令西刺秦王。精诚感天,白虹为之贯日也。」

简释

燕丹客:喻勇士。唐骆宾王《送郑少府人辽共赋快客运从戎》:“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例句

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 李白 南奔书怀(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此诗萧士赟云是伪作。)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苏味道 咏虹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骆宾王 边城落日

典故
伯有精灵

相关人物
子产
 
良霄(伯有)


《春秋左传·昭公七年》
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铸刑书之岁二月,或梦伯有介而行,曰「壬子,余将杀带也。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及壬子,驷带卒。国人益惧。……及子产适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冑,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例句

莫道精灵无伯有,寻闻任侠报爰丝。 吴融 偶题

典故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参考典故
赤龙子


《汉书》卷十一《哀帝纪》
「侍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诏曰:『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东汉。应邵注:「高祖感赤龙而生,自谓赤帝之精,良等因是作此谶文。」

例句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九

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七

典故
大泽诛蛇
 
大蛇中断
  
斩蛇人
 
断蟒长途
 
沛公斩蛇
 
汉祖白蛇
 
汉高斩蛇
 
白蛇死
 
蛇分
 
蛇母哭
 
赤帝孙
    
高祖斩蛇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八〈 高祖本纪〉~347~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斩蛇沟源出徐州丰县中平地,故老云高祖斩蛇处,至县西十五里入泡水也。」

简释

赤龙子:喻指帝王。唐李贺《公莫舞歌》:“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例句

火德道将亨,夜逢蛇母哭。 于濆 秦原览古

赤龙已赴东方暗,黄犬徒怀上蔡悲。 储嗣宗 长安怀古

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 刘叉 冰柱

地识斩蛇处,河临饮马间。 张九龄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秦皇矻矻筑长城,汉祖区区白蛇死。 张碧 野田行

惠子休惊学五车,沛公方起斩长蛇。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汉高偶试神蛇验,武王龟筮惊人险。 李咸用 西门行

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李贺 公莫舞歌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韩愈 桃源图

马去遥奔郑,蛇分近带丰。 骆宾王 过故宋

典故
二雏
 
大儿清彻
 
孔释抱送
 
徐卿
 
徐卿梦
 
徐卿秋水澈
 
徐子冰玉为神骨
 
徐雏分大小
 
秋水为神
 
精神秋水
 
膝下双雏
 
衮衮公侯
 
释氏抱送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徐卿二子歌〉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异时名位岂肯卑微休】。
典故
定国精明

相关人物
于定国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于定国〉~3042~
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冬月请治谳,饮酒益精明。为廷尉十八岁,迁御史大夫。

例句

精明如定国,孤峻似陈蕃。 杜牧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典故
读书精舍

相关人物
刘淑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刘淑〉~290~
刘淑字仲承,河閒乐成人也。祖父称,司隶校尉。淑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州郡礼请,五府连辟,并不就。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下·包咸〉~2570~
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也。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王莽末,去归乡里,于东海界为赤眉贼所得,遂见拘执。十馀日,咸晨夜诵经自若,贼异而遣之。因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光武即位,乃归乡里。太守黄谠署户曹史,欲召咸入授其子。咸曰:「礼有来学,而无往教。」谠遂遣子师之。
典故
一掷灵梭风雨
 
挂壁梭飞
 
梭化龙
 
织罢化梭
 
陶侃龙梭
 
陶壁精灵
 
云雷起铁梭
 
雷化龙梭
 
雷雨龙梭
 
飞梭龙变
  
龙腾梭

相关人物
陶侃


《太平御览》卷四十八〈地部十三·南楚诸山·钓矶山〉~363~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钓矶山者,陶侃尝钓于此山下,水中得织梭一枚,还挂壁上。后化成赤龙,从空而去。其山石上,犹有侃迹存焉。」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列传〉~779~
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例句

落笔思成虎,县梭待化龙。 李咸用 夜吟

陶家壁上精灵物,风雨未来终是梭。 李咸用 宿渔家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韩愈 石鼓歌

典故
天生山甫
 
山甫秀钟崧岳
 
岳渎储精
 
崧岳生贤
 
崧岳降神
 
崧生甫
 
崧神
 
嵩岳周王佐
  
嵩降申
 
生甫
  
申降高崧
 
神崧
 
神嵩降甫
 
维岳降神
 
维神隆岳
 
诗咏嵩生
 
降神崧岳

相关人物
仲山甫
 
申伯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烝民〉~674~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汉·毛亨传:「仲山甫,樊侯也。」汉·郑玄笺:「监,视。假,至也。天视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于下谓及众民也,天安爱此天子宣王,故生樊侯仲山甫,使佐之。」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崧高〉~669~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汉·毛亨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东岳岱、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尧之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骏,大,极,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唐·孔颖达疏:「维此至天之大岳,降其神灵和气,以福祐伯夷之后,生此甫国之侯及申国之伯。以伯夷常掌其神祀,故祐助其后,使其国则历代常存,子孙则多有贤智。维此申伯及此甫侯维为周之卿士桢干之臣。」
典故
精兵处

相关人物
陈豨
 
韩信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例句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杜牧 感怀诗一首

典故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四〈昭公·传七年〉~764~
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一〈昭公·传二十五年〉~887~
语相泣也。乐祁佐退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吾闻之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
典故 
化精卫
 
口衔山石
 
含石
  
填海心
 
填海精卫
 
填渤澥
 
填沧海
 
填瀚海
 
女娃东海
 
帝女填
 
帝女衔石
 
帝女灵
 
帝子衔冤
 
心平海
 
投石填海
 
沈冤鸟口
 
沧海鸟
 
石填大海
 
碧海乾
 
禽填海
 
禽海填
   
精卫怒
 
精卫恨
 
精卫苦
 
精卫衔石
 
精卫衔芦
 
费木石
 
衔土怨
  
衔木石
   
衔石冤禽
 
魂化精卫

相关人物
精卫


《山海经·北山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述异记》卷上
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市,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简释

禽填海:喻申冤报仇,或喻献身大业。唐杜甫《寄岳州贾六支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例句

缘边饱喂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年年但捉两三人,精卫衔芦塞溟渤。 元稹 缚戎人

恨极同填海,情长抵导江。 吴融

壅应边尽北,填合海无东。 吴融 雪十韵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 李商隐 北禽

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 李白 寓言三首之二

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

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 李贺 恼公

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王睿 公无渡河

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 罗隐 子规

精卫一微物,犹恐填海平。 聂夷中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余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陈标 公无渡河

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陶翰 送金卿归新罗

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 顾况 龙宫操

典故
无益费精神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九〈赠崔立之评事〉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曾从关外来上都,随身卷轴车连轸。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飖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蝼蚓。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时命虽乖心转壮,技能虚富家逾窘。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子时专场誇觜距,馀始张军严韅【案:晓见切。】靷。尔来但欲保封疆,莫学庞涓怯孙膑。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閒官敢推引。深藏箧笥时一发,戢戢已多如束笋。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当今圣人求侍从,拨擢杞梓收楛箘。东马严徐已奋飞,枚皋即召穷且忍。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拿要鹰隼。窃料二途必处一,岂比恒人长蠢蠢。劝君韬养待徵招,不用雕琢愁肝肾。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晖晖檐日暖且鲜,槭槭井梧疏更殒。高士例须怜面蘖,丈夫终莫生畦畛。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
典故

《学林》卷八〈?精〉
子美诗盖用道书中陶隐居登真诀有「乾石青精䭀饭法」。䭀,音迅,谓飧也。其法用南烛草水浸米蒸饭,暴乾,其色青如黳珠,食之可以延年却老。此子美所谓「青精饭」也。

例句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杜甫 赠李白

典故 
水精殿

相关人物
阖闾


《述异记》卷上
阖闾构水精宫,尤极珍怪,皆出自水府。
窦子野《酒谱》
江东人刘白堕善酿酒,味香美,使人久醉。朝士千里相馈,号鹤觞,亦名骑驴酒。

例句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杜甫 曲江对酒

《漢語大詞典》:悲歌击筑(悲歌擊筑)
战国 时, 荆轲 受 燕 太子丹 托付,入 秦 刺 秦王 ,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 易水 , 高渐离 击筑, 荆轲 歌“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登车不顾而去。见《史记·刺客列传》。后以“悲歌击筑”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宋 陆游 《老将》诗:“百战西归变姓名,悲歌击筑醉 湖城 。”亦作“ 悲歌易水 ”。 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霁饮人境庐时闻和局将定〉诗韵》之二:“悲歌 易水 无豪侠,买骨 金臺 有钝駑。”
《國語辭典》:易水歌  拼音:yì shuǐ gē
战国时荆轲赴秦行刺秦始皇,燕太子丹在易水上送别,临别时荆轲慷慨所唱的歌。《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漢語大詞典》:发冲冠(髮衝冠)
同“ 髮上衝冠 ”。 南朝 齐 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紈,节士慷慨髮衝冠。” 唐 贾岛 《听乐山人弹易水》诗:“ 嬴氏 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髮衝冠。” 明 唐顺之 《岳将军墓》诗之一:“吾生非壮士,於此髮衝冠。” 龚华声 等《普通党员》:“他发冲冠,气冲霄,怒火燃烧;心如割,肠如绞,热泪双抛。”
《漢語大詞典》:赤精
(1).谓南方之神。古代天子于立夏之日祭之南郊。《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赤璋礼南方” 汉 郑玄 注:“礼南方以立夏,谓赤精之帝,而 炎帝 、 祝融 食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帝 炎帝 ,其神 祝融 ” 汉 郑玄 注:“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 炎帝 , 大庭氏 也; 祝融 , 顓頊氏 之子,曰 黎 ,为火官。”
(2).见“ 赤精子 ”。
(3).谓眼球赤红。精,通“ 睛 ”。汉书·王莽传中:“ 莽 为人侈口蹷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文选·鲍照〈舞鹤赋〉》“精含丹而星曜” 李善 注引 浮丘公 《相鹤经》:“露目赤精则视远。”
《漢語大詞典》:赤精子
(1).指 汉高祖 刘邦 。汉书·哀帝纪:“待詔 夏贺良 等言 赤精子 之讖。”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高祖 感赤龙而生,自谓 赤帝 之精。”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七:“三季沦 周赧 ,七雄灭 秦嬴 。復闻 赤精子 ,提剑入 咸京 。”亦省称“ 赤精 ”。 唐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赤精 斩 白帝 ,叱咤入 关 中。” 清 顾炎武 《子房》诗:“归来遇 赤精 ,奋戈起榛薄。”
(2).相传为 范蠡 的别号。齐民要术·养鱼引 陶朱公 《养鱼经》:“ 威王 聘 朱公 ,问之曰:‘闻公在湖为渔父,在 齐 为 鴟夷子皮 ,在 西戎 为 赤精子 ,在 越 为 范蠡 ,有之乎?’”
(3).道家谓 老子 的化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道家称 老子 化身,名号尤众…… 顓帝 时号 赤精子 。”
《國語辭典》:斩蛇(斬蛇)  拼音:zhǎn shé
相传汉高祖刘邦起事前,曾夜行泽中,遇大蛇当道,拔剑斩之。典出《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后以斩蛇指有帝王之运的徵兆。唐。薛逢 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诗:「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
《漢語大詞典》:赤龙(赤龍)
(1).赤色的龙。传说以为神仙所乘。墨子·贵义:“﹝帝﹞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朱雀止冶上曰:‘ 安公 , 安公 ,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期,赤龙到。” 唐 钱起 《药堂秋暮》诗:“勉事 壶公 术,仙期待赤龙。”
(2).赤色的龙。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火德王者(如 炎帝 神农氏 、 帝尧 、 汉 刘邦 )的祥瑞。《淮南子·修务训》“ 尧 眉八彩” 汉 高诱 注:“ 尧 母 庆都 ,盖天帝之女,寄 伊长孺 家,年二十无夫,出观于 河 。有赤龙负图而至……赤龙与 庆都 合而生 尧 。”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六·柏皇氏:“ 神农 、 唐尧 ,俱感赤龙…… 刘季 断虵而还感赤龙。”
(3).借指 汉高祖 刘邦 。 唐 陈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文》:“ 战国 如麋,至於赤龙。赤龙之兴四百年,天纪復乱。” 唐 李白 《朱虚侯赞》:“赤龙登天,白日昇光。” 王琦 注:“赤龙登天,谓 高祖 升遐。”
(4).泛指皇帝。《邻女语》第五回:“更不见谁是赤龙种,只听説风潮处处汹。”
(5).比喻太阳。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赤龙黑乌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清 魏源 《道中杂言》诗之四:“ 羲和 鞭赤龙,夙驾 扶桑 巔。”
(6).古代马苑名。晋书·石勒载记上:“﹝ 石勒 ﹞復东如 赤龙 、 騄驥 诸苑中,乘苑马远掠繒寳,以赂 汲桑 。”
(7).古代船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卷上:“ 孙权 , 吴 之主也。时号舸为‘赤龙’,小船为‘驰马’。”又 明 代有战舰名“赤龙舟”。参阅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战船
《漢語大詞典》:赤龙子(赤龍子)
指 汉高祖 刘邦 。 唐 李贺 《公莫舞歌》:“ 项庄 掉箾拦前起,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 赤龙子 。”参见“ 赤龙 ”。
分類:刘邦
《漢語大詞典》:赤龙(赤龍)
(1).赤色的龙。传说以为神仙所乘。墨子·贵义:“﹝帝﹞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朱雀止冶上曰:‘ 安公 , 安公 ,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期,赤龙到。” 唐 钱起 《药堂秋暮》诗:“勉事 壶公 术,仙期待赤龙。”
(2).赤色的龙。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火德王者(如 炎帝 神农氏 、 帝尧 、 汉 刘邦 )的祥瑞。《淮南子·修务训》“ 尧 眉八彩” 汉 高诱 注:“ 尧 母 庆都 ,盖天帝之女,寄 伊长孺 家,年二十无夫,出观于 河 。有赤龙负图而至……赤龙与 庆都 合而生 尧 。”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六·柏皇氏:“ 神农 、 唐尧 ,俱感赤龙…… 刘季 断虵而还感赤龙。”
(3).借指 汉高祖 刘邦 。 唐 陈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文》:“ 战国 如麋,至於赤龙。赤龙之兴四百年,天纪復乱。” 唐 李白 《朱虚侯赞》:“赤龙登天,白日昇光。” 王琦 注:“赤龙登天,谓 高祖 升遐。”
(4).泛指皇帝。《邻女语》第五回:“更不见谁是赤龙种,只听説风潮处处汹。”
(5).比喻太阳。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赤龙黑乌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清 魏源 《道中杂言》诗之四:“ 羲和 鞭赤龙,夙驾 扶桑 巔。”
(6).古代马苑名。晋书·石勒载记上:“﹝ 石勒 ﹞復东如 赤龙 、 騄驥 诸苑中,乘苑马远掠繒寳,以赂 汲桑 。”
(7).古代船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卷上:“ 孙权 , 吴 之主也。时号舸为‘赤龙’,小船为‘驰马’。”又 明 代有战舰名“赤龙舟”。参阅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战船
《漢語大詞典》:龙梭(龍梭)
(1).晋书·陶侃传:“ 侃 少时渔於 雷泽 ,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后因以“龙梭”为织梭的美称。 唐 李贺 《有所思》诗:“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梭攒双蛾。” 宋 苏轼 《和仲伯达》:“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清 方履篯 《祭董母庄太宜人文》:“犹陈象服,虚佇龙梭。”
(2).小战船。 清 林福祥 《平海心筹》:“始则击破其尾棚,继復击沉其华艇,以龙梭而当其火船。”
分類:战船
《漢語大詞典》:嵩生
旧时祝寿的颂词。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惟岳,峻极於天。惟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崧,同“ 嵩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漢語大詞典》:生申
申伯 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崧降神,生 甫 及 申 。” 宋 张元干 《望海潮·为富枢生朝寿》词:“雪度崧高,影横 伊水 庆生申。” 清 陈维嵩 《沁园春·郝元公先生生日观剧词以纪事》词:“昨到 梁溪 ,重披絳帐,恰遇生申燕喜觴。”
《國語辭典》:精爽  拼音:jīng shuǎng
1.精神、神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蒋济传》:「又欢娱之耽,害于精爽。」
2.灵魂。唐。李群玉 题二妃庙诗:「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分類:精神魂魄
《國語辭典》:冤禽  拼音:yuān qín
精卫的别名。参见「精卫」条。
分類:精卫
《國語辭典》:填海  拼音:tián hǎi
将海填平。如:「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难的坚定意志。」
《國語辭典》:精卫(精衛)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也称为「冤禽」。
《國語辭典》:精卫填海(精衛填海)  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黄帝幼女溺死东海,化为精卫鸟,衔木石以填东海的故事。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心怀冤愤,立志报仇。亦比喻意志坚定,不惧艰苦。如:「不管有多少困难险阻,我们都将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一一克服。」
《國語辭典》:精卫(精衛)  拼音:jīng wèi
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也称为「冤禽」。
《漢語大詞典》:衔木(銜木)
口叼树枝。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三:“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参见“ 衔石填海 ”。
分類:树枝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漢語大詞典》:衔木鸟(銜木鳥)
原指精卫鸟,后亦泛指海鸟。 唐 陶翰 《送金卿归新罗》诗:“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参见“ 衔石填海 ”。
分類:精卫海鸟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漢語大詞典》:衔石(銜石)
见“ 衔石填海 ”。
《國語辭典》:衔石填海(銜石填海)  拼音:xián shí tián hǎi
用嘴巴叼石头来填满海。典出《山海经。北山经》。比喻力量虽薄弱,精神意志却十分坚强。如:「编字典就像衔石填海,非有坚忍的毅力难成其事。」《镜花缘》第九回:「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
《國語辭典》:畦畛  拼音:xī zhěn
1.田间的界道。宋。黄庭坚〈过家〉诗:「宰木郁苍苍,田园变畦畛。」
2.界限。宋。戴表元〈耕宽堂赋〉:「今先生封疆道德,畦畛礼义,播治群籍。」
3.隔阂、成见。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高士例须怜曲蘖,丈夫终莫生畦畛。」宋。曾巩 酬柳国傅诗:「洞无畦畛心常坦。」
《漢語大詞典》:青精饭(青精飯)
即立夏吃的乌米饭。相传首为道家 太极真人 所制,服之延年。后佛教徒亦多于阴历四月八日造此饭以供佛。 唐 杜甫 《赠李白》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宋 林洪 《山家清供》卷上:“青精饭,首以此重穀也。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即青精也。采枝、叶,捣叶,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乾,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久服,延年益颜。” 谢无量 《西湖旅兴怀伯兄五十韵》:“野寺青精饭,江湖白打钱。”
《國語辭典》:水晶宫(水晶宮)  拼音:shuǐ jīng gōng
1.传说中海龙王居住的宫殿。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深居富贵水晶宫,我便是海中龙氏女。」《西游记》第三回:「老龙大喜,引水晶宫相见了。」
2.传说中的月宫。唐。毛文锡 月宫春。水晶宫里桂花开词:「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
《漢語大詞典》:水精宫
亦作“水晶宫”。
(1).以水晶装饰的宫殿。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闔閭 构水精宫,尤极珍怪,皆出之水府。”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谁道人间三伏节,水晶宫里十分秋。”
(2).传说中的月宫。 前蜀 毛文锡 《月宫春》词:“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 宋 欧阳修 《内直对月寄子华舍人》诗:“水精宫锁黄金闕,故比人间分外寒。”
(3).传说中的水神或龙王宫殿。《水浒传》第一一三回:“混沌凿开元气窟, 冯夷 独佔水晶宫。”《西游记》第三回:“老龙大喜,引入水晶宫相见了。”《中国民间故事选·金沙和玉龙山》:“ 东海 里,有一座水晶宫,拿金铺地,拿玉做阶,拿珊瑚做柱,拿珍珠做帘,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4). 苏州 、 湖州 一带的美称。 宋 姜夔 《惜红衣》词序:“ 吴兴 号水晶宫,荷花甚丽。”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两水精宫:“ 闔庐 造水精宫,见述异记,即今之 苏州 也。后 杨濮 守 湖州 诗,有‘清光合在水精宫’之句,从此 湖州 亦称水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