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迵迵
通达。 汉 扬雄 《太玄·达》:“中冥独达,迵迵不屈。” 范望 注:“迵,通也;屈,尽也。中心冥冥,独达於事,故通而不尽也。”
分類:通达
《漢語大詞典》:闿彻(闓徹)
开通;通达。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於是苏古掇新,精神闓彻,自既大自我於无竟,又復时返顾其旧乡。”
分類:开通通达
《國語辭典》:不通  拼音:bù tōng
1.文字不合文法。如:「文理不通」。
2.不明事理。《文选。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何必勤勤小让也哉?冲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红楼梦》第四二回:「你又说不通的话了。这个上头那里又用的著草虫!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
3.不明瞭、不精通。唐。杜佑《通典。卷一四。选举二。历代制中》:「年未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
4.不共、不相通。《礼记。内则》:「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5.阻塞、滞碍。《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舟车不通,人迹罕至。」《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今陈仓转运不通,其馀小路盘涉艰难,吾算随军粮草,不敷一月用度,如之奈何?」
《國語辭典》:自在  拼音:zì zài
1.自任己意而毫无阻碍。《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大臣举错,恣心自在,迷国罔上,近由君始,将谓远者何!」唐。韩愈 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左右媵侍,常蒙假与颜色,人人莫不自在。」
2.佛教用语:(1)谓自由舒适。《法集要颂经》卷二:「除冥超神仙,善获得自在。」(2)自我决定主宰。《中论》卷四:「人在众中愧于涎出,而涎强出,不得自在,当知无我。」《金七十论。卷上》:「譬如父存时,儿不得自在。」(3)印度称创造宇宙的天神,在佛教为天神之一。《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九:「若谓自在更待馀因方能生者,便非自在如馀因故。」
《國語辭典》:自在  拼音:zì zai
舒畅、快乐而不受拘束。《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每日测字的钱,就买肉吃,吃饱了,就坐在文德桥头测字的桌子上念诗,十分自在。」
《國語辭典》:皇皇  拼音:huáng huáng
1.美盛鲜明的样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2.徬徨不安的样子。《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三国演义》第三○回:「袁绍既去了许攸,又去了张合、高览,又失了乌巢粮,军心皇皇。」也作「惶惶」、「遑遑」。
《國語辭典》:参天(參天)  拼音:cān tiān
1.高出天际。唐。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树木参天,草莱遍地。」
2.德与天相配。语本《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國語辭典》:无碍(無礙)  拼音:wú ài
1.无妨、无害。汉。扬雄《法言。君子》:「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红楼梦》第四五回:「宝玉笑道:『我已背熟,烧也无碍。』」
2.佛教用语。通达自在而无障隔,有四无碍,即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
《國語辭典》:不达(不達)  拼音:bù dá
1.不通。《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之二:「形影参商乖,音息旷不达。」
2.不发达。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七:「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南朝陈。徐陵 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夫四聪不达,华阳君所谓乱臣。百姓无冤,孙叔敖称为良相。」
3.不瞭解。汉。班彪〈王命论〉:「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南朝梁。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某等不达通变,实有愚诚。」
《國語辭典》:特达(特達)  拼音:tè dá
1.特出于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丞相因觉,谓顾曰:『此子圭璋特达,机警有锋。』」
2.特为通告转达。
《國語辭典》:上达(上達)  拼音:shàng dá
1.晓达德义。《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2.下情达于上级。《荀子。成相》:「中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在贞观初,遇下有礼,群情上达。」
《國語辭典》:空门(空門)  拼音:kōng mén
1.佛教别称。《宗镜录》卷一:「性无有相,亦无有门,故云:『无门为法门。』亦名『空门』,亦名『色门』。」
2.僧团。《释氏稽古略续集。卷一》:「刘秉忠气刚以直,学富而文,虽晦迹于空门,每潜心于圣道。」
《國語辭典》:变通(變通)  拼音:biàn tōng
为了顺应时势的变迁,作非原则性的弹性处置。《易经。系辞上》:「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
《國語辭典》:贤达(賢達)  拼音:xián dá
1.贤能通达。《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冷地思之,婶婶贤达人怎比?」《孤本元明杂剧。降桑椹。第一折》:「这孩儿他三从四德为先,贞烈贤达第一。」
2.有才能、品德及声望的人。如:「社会贤达」。
《國語辭典》:交通  拼音:jiāo tōng
1.通达无阻。《管子。度地》:「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交感、感应。《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3.沟通。《礼记。乐记》:「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4.往来、交往。《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
5.勾结串通。《三国演义》第一○回:「樊稠何故交通韩遂,欲谋造反?」《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
6.汽车、船舶、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在陆地、水上或空中的往来。亦指信函、电报等来往。
《國語辭典》:开明(開明)  拼音:kāi míng
1.由野蛮进化到文明。
2.思想开通,不顽固守旧。如:「他的父母亲都是思想开明的人。」
《漢語大詞典》:开明兽(開明獸)
传说中的神兽名。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 南渊深三百仞。 开明兽 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嚮立 昆仑 上。” 袁珂 校注:“ 开明兽 即《西次三经》神 陆吾 也。”按,庄子·大宗师称 肩吾 。亦省称“ 开明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海内西经·开明》:“ 开明 天兽,禀兹金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眎 崑山 ,威慑百灵。” 明 刘基 《述志赋》:“ 开明 怒目而电视兮,貔豹吼而山裂。”
分類: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