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相(無相)
(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睽》,犹无相也。” 杜预 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 陆德明 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 孔颖达 疏:“相,谓扶相。”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南朝 梁 萧统 《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3).没有福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國語辭典》:真实(真實)  拼音:zhēn shí
真确实在而不虚假。晋。陆云〈与戴季甫书〉:「居德履道,秉心真实。」《西游记》第三○回:「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识妖精,转把他一片虚词,当了真实。」
《國語辭典》:空门(空門)  拼音:kōng mén
1.佛教别称。《宗镜录》卷一:「性无有相,亦无有门,故云:『无门为法门。』亦名『空门』,亦名『色门』。」
2.僧团。《释氏稽古略续集。卷一》:「刘秉忠气刚以直,学富而文,虽晦迹于空门,每潜心于圣道。」
《漢語大詞典》:无住(無住)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唐 张说 《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剧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國語辭典》:真相  拼音:zhēn xiàng
事物的原本面目,或真实的情况和经过。《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修梵寺》:「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磨云得其真相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富翁惊得面如土色,不好开言。又见道著真相,一发慌了。」
《國語辭典》:念佛  拼音:niàn fó
一种忆念佛陀名号、形相、功德的修行方法。为六念之一。后发展成三种方式:一、称名念佛(用口诵念佛陀名号)。二、观想念佛(专心忆念佛的相貌及所居佛土)。三、实相念佛(观佛法身非空非有中道实相)。在中国,因净土宗的盛行,念佛成为最普遍的修行法门之一。而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主,亦有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到内定念佛,看经体格,终须是妇女,交搭更便。」
《漢語大詞典》:悟入
(1).佛教语。谓觉知并证入实相之理。语本《法华经·方便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於世。” 唐 宗密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顿渐,根性悟入之顿渐。” 元 德异 《〈坛经〉序》:“有 可大师 者,首於言下悟入,未上三拜得髓。”
(2).泛指领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舟中读 张载人 儒门事亲一书,觉耳目一新,颇有悟入处。”
《國語辭典》:实际(實際)  拼音:shí jì
1.真实的情形。如:「符合实际」、「做事要求实际,不要只讲门面。」
2.具体的、实在的。如:「实际行动」、「实际交易价格」。
《國語辭典》:左计(左計)  拼音:zuǒ jì
不适当的策画。《古今韵会举要》卷一五:「策画不适事宜曰左计。」
《国语辞典》:实名(实名)  拼音:shí míng
与事实相应的名称。《荀子。正名》:「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列子。杨朱》:「若实名贫,伪名富。」
《漢語大詞典》:实信(實信)
(1).确实的消息。《水浒传》第四一回:“俺听知哥哥在 江州 为事吃官司,我们弟兄商议定了,正要来劫牢,只是不得个实信。”《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爷不须烦恼,交(教)人出去庄前见个实信。” 赵树理 《邪不压正》四:“我说到这年边了,不得个实信,过着年也心不安,不如来打听打听!”
(2).确实相信。 姚雪垠 《长夜》二七:“那些半懂事不懂事的孩子们实信了他的允诺,快活得乱蹦乱跳。”
(3).真实可靠。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採访极广,务求实信。”
《漢語大詞典》:拟出
一般是指无形的东西,常强调形成或造出与预想的设计、原来的目的或某些不可避免的事实相适合的东西。例如:拟出一项财政报告。
《國語辭典》:倒是  拼音:dào shì
却是。如:「他说的话或许不好听,倒是很有道理。」《红楼梦》第七九回:「倒是这唐突闺阁,万万使不得的。」《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倒是我多事,不该来惹这婆子口舌!」
《漢語大詞典》:验真(驗真)
谓经过证验与事实相符合。《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昔童謡所云:‘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实亡 周 国。’…… 驪山 一笑 犬戎 嗔,弧失童謡已验真。”
《國語辭典》:印證  拼音:yìn zhèng
互相證明。《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将经文大书,下面采诸经子史的话印證,教子弟们自幼习学。」
《國語辭典》:印花  拼音:yìn huā
1.在纸或布上所印的各种图案花样的统称。
2.由政府出售,作为课税用的有价税票。参见「印花税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