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珠履客
(1).指有谋略的门客。 唐 李白 《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唐 胡曾 《咏史诗·夷陵》:“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御 武安君 。”
(2).泛指贵客。 明 郑真 《贻李经历诞弥之庆》诗:“汤饼儘多珠履客,诞弥重见续 周 诗。”参见“ 珠履 ”。
《國語辭典》:珠履  拼音:zhū lǚ
1.缀有珍珠的鞋子。《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正逢爱客琼筵启,休誇珠履。」
2.因春申君的门客皆穿著缀有珍珠的鞋子,故以珠履借指门客。唐。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诗:「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宋。陆游〈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诗:「帐前犀甲罗十万,幕下珠履逾三千。」
《漢語大詞典》:朔客
(1).指北方边地的将领。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序:“ 申胡子 ,朔客之苍头也。朔客 李氏 亦世家子,得祀 江夏王 庙,当年践履失序,遂奉官北部。” 王琦 汇解:“朔客,盖为北方边地之将者。”
(2).指 春秋 晋 赵朔 的门客。 明 何景明 《下宫行》:“嗟 杵臼 ,尔为 朔 客我为友,立孤诚难死何有!”
《漢語大詞典》:门下生(門下生)
(1).门客;幕僚。汉书·韦玄成传:“室家问 贤 当为后者, 贤 恚恨不肯言。於是 贤 门下生博士 义倩 等与宗家计议,共矫 贤 令,使家丞上书言大行,以 大河 都尉 玄成 为后。”
(2).弟子;学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虎賁中郎将 豫章 何汤 , 荣 ( 桓荣 )门下生也。”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他是 张之洞 、 王壬秋 的门下生,听说 张之洞 有些学说是剽窃他的。”
《漢語大詞典》:门宾(門賓)
门客;食客。后汉书·朱晖朱穆等传论:“至乃 田 、 竇 、 衞 、 霍 之游客, 廉颇 、 翟公 之门宾,进由埶合,退因衰异。”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公素昔为 程宣徽 门宾,后娶 程公 之女。”
分類:门客食客
《漢語大詞典》:周旋人
(1).随从;门客。宋书·袁粲传:“有周旋人解望气谓 粲 曰:‘ 石头 气甚乖,往必有祸。’”
(2).朋友。晋书·隐逸传·陶潜:“﹝ 潜 ﹞既絶州郡覲謁,其乡亲 张野 及周旋人 羊松龄 、 宠遵 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称谓:“ 五代 时,称朋友曰周旋人。”
《國語辭典》:宾客(賓客)  拼音:bīn kè
1.泛称客人。《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宾客里面有愿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众亲在此作證盟,都可做大媒。」
2.别国来的使者。《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宋。邢炳。疏:「可使与邻国之大宾小客言语应对也。」《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令其子为吴行人。」南朝宋。裴骃。集解:「服虔曰:『行人,掌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宾大客,受小客之币辞。』」
3.古代豪门所养的食客。《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三国演义》第一○六回:「爽命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各引三千御林军,……于是曹爽门下宾客日盛。」
《國語辭典》:上客  拼音:shàng kè
尊客、贵客。《战国策。秦策五》:「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儒林外史》第三六回:「不知老师怎样处置?门斗怎样要钱?把门生关到甚么地方受罪?怎想老师把门生待作上客!」
《國語辭典》:门生(門生)  拼音:mén shēng
1.弟子、学生。《里语徵实》引《隶释》:「谓汉儒开门授徒,亲授业者,则曰弟子,次相传授,则曰门生。」《儒林外史》第三二回:「门生正要同敝友来候老师,不想返劳老师先施。」
2.科举时代,考试及第者,对主管官的自称。《通俗编。仕进》:「知贡举,称新进士为门生,惟起于唐之中叶耳。」
3.投靠世族的门客。《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
《國語辭典》:八公  拼音:bā gōng
1.汉淮南王刘安博雅好古,招募天下俊才,有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八人慕德而往,世称为「八公」。他们曾和诸儒大山、小山之徒相与论说,著《淮南子》。见汉。高诱〈淮南子序〉。
2.晋武帝时,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合称为「八公」。见《晋书。卷二四。职官志》。
《漢語大詞典》:门下客(門下客)
(1).门客,食客。 唐 李白 《少年行》:“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吕正献 平章军国时,门下客因语次,或曰:‘ 嘉问 败坏家法,可惜。’公不答,客愧而退。” 清 侯方域 《陈将军二鹤记》:“ 陈将军 者闻之而嘆曰:‘鹤之不遇也,有如此夫!’顾谓其门下客:‘有能知鹤者乎?其偕之以来。’”
(2).学生;弟子。 明 唐顺之 《送邹东郭掌南院》诗:“此去谈经门下客,几人相对坐春风。”
《國語辭典》:食客  拼音:shí kè
1.古代寄食于官宦显贵家中,为主人策划计谋、奔走效力的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2.饮食店的顾客。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茶肆》:「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
《漢語大詞典》:三千客
形容门客众多。 战国 齐 孟尝君 、 魏 信陵君 、 赵 平原君 、 楚 春申君 四公子皆喜养士,门下号称有食客三千人。见《史记》四公子本传。 唐 胡曾 《函谷关》诗:“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前蜀 韦庄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诗:“我为 孟 馆三千客,君继 寧王 五代孙。” 前蜀 贯休 《献钱尚父》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唐 杜牧 《春申君》:“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 李园 。”
《國語辭典》:老爷(老爺)  拼音:lǎo ye
1.旧时对于官绅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知府道:『你的冤已雪了。』李氏道:『多谢老爷天恩!』」《负曝闲谈》第三回:「我们当老爷的都做了贼,那些平头百姓,不一个个都该做强盗么?」
2.仆人对主人的敬称。《红楼梦》第九三回:「小的本不敢说,我们老爷只是太好了,一味真心待人,反倒招出事来。」
3.妻子对丈夫的敬称。《红楼梦》第三三回:「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
4.外祖父的俗称。
5.对科举时代举人的尊称。科举时代对秀才称相公,对举人称老爷。《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漢語大詞典》:户下
(1).门下。指门扇下或门楣下。左传·庄公八年:“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 无知 。”后汉书·庞参传:“自抱孙儿伏於户下。”
(2).户主的属下,多指奴隶或门客而言。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户下髯奴 便了 ,决贾万五千。”《元典章·户部三·户口条画》:“诸色人户下子弟,读书深通文学者,止免本身杂役。”《清会典事例·户部·户口》:“籍没人丁,凡係旗人户下者,均令旗人领买。”
(3).户名之下。 宋 王溥 五代会要·逃户:“应有坐家破逃人户,其户下物业,并许别户陈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然绅衿之豪,以包揽成风,恬不为怪。贫穷亲友及乡间稍裕者,其田地揽归户下,每年钱粮包为代纳。”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邵康节宅契:“按,今人田宅,称某人户下,亦承 宋 人之旧也。”
《漢語大詞典》:冯子(馮子)
尊称“冯”姓之人。(1)指 战国 时 孟尝君 门客 冯驩 。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嗟乎!势牵於人,道穷乎我,将欲以下座而歌 冯子 ,又安能中辙而呼 庄周 哉!” 明 李梦阳 《九子咏·刘户部远夫》:“献赋拟 扬雄 ,弹鋏笑 冯子 。”(2)指 汉光武帝 功臣 冯衍 。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宋玉山元思书》:“是以 贾生 怀琬琰而挫翮, 冯子 握璵璠而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