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831,分38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中道
中道
知道
为道
为道
鸟道
行道
行道
王道
至道
道心
道义
治道
世道
夹道
《漢語大詞典》:中道
合乎道义。《礼记·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孔颖达 疏:“从容閒暇而自中乎道。”汉书·董仲舒传:“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 明 杨慎 丹铅总录·人品·尹和靖对宋高宗:“儒者对君之言,从容中道若此,所养可知矣!”
分類:中道道义
《國語辭典》:中道  拼音:zhōng dào
1.道路的中央。《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2.中正的大道。《孟子。尽心下》:「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唐。柳宗元〈时令论下〉:「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
3.半路、中途。《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徂。」唐。孟郊〈审交〉诗:「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4.中年。《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
5.佛教用语:(1)不落入苦行和纵欲两种极端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八正道。《中阿含经》卷五六:「五比丘!舍此两边,有取中道。」(2)对现象的观察不落入实有或虚无两种思想的极端。《中论》卷四:「离有无两边,故名为中道。」
《國語辭典》:知道  拼音:zhī dào
明晓道理。《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庄子。秋水》:「知道者,必达于理。」
《國語辭典》:知道  拼音:zhī dao
明白瞭解。《三国演义》第四○回:「先生见教极是。但须禀告母亲知道。」《文明小史》第五○回:「洋老总一瞧他神气不对,知道必有事情。」
《漢語大詞典》:为道(爲道)
(1).犹言修道。《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指矫性而为高远难行之事。《礼记·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漢語大詞典》:为道(爲道)
作向导。左传·隐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郑 曰:‘诸君释憾於 宋 ,敝邑为道。’”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本亦作‘导’。”
分類:向导
《國語辭典》:鸟道(鳥道)  拼音:niǎo dào
只有飞鸟能经过的小路。比喻险绝的狭隘山道。唐。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清。朱彝尊 消息。千里重关词:「乱水滹沱,层霄冰雪,鸟道连勾注。」
《漢語大詞典》:行道
方言。职业;行当。 孙芋 《妇女代表》:“我想告诉你,叫你还干你的行道。”
《國語辭典》:行道  拼音:xíng dào
1.行走在道路上。《诗经。小雅。采微》:「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2.道路。《诗经。大雅。绵》:「肆不殄厥愠,亦不损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3.实践道德、正义。如:「替天行道」、「立身行道」。
4.往来、走动。《儒林外史》第七回:「晚生数十年以来,并不在江湖上行道,总在王爷府和诸部院大老爷衙门交往。」也作「行踏」。
5.作法事。《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晋安王子懋传》:「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
《國語辭典》:行道  拼音:háng dao
北方方言。指行业。
《國語辭典》:王道  拼音:wáng dào
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思想。《书经。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临衢而泣麟。」
《國語辭典》:王道  拼音:wáng dao
北平方言:(1)指性子猛烈、剧烈。(2)指蛮横、霸道。
《國語辭典》:至道  拼音:zhì dào
1.大道,至善至美之道。《礼记。学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文选。韦曜。博弈论》:「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
2.宋朝太宗的年号(西元995~997)。
《國語辭典》:道心  拼音:dào xīn
1.发于义理之心。《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史。卷四一○。列传。舒璘》:「杨简谓璘孝友忠实,道心融明。楼钥谓璘之于人,如熙然之阳春。」
2.求道之心或悟道之心。唐。王建〈题东华观〉诗:「白发道心熟,黄衣仙骨轻。」唐。张说〈灉湖山寺〉诗:「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國語辭典》:道义(道義)  拼音:dào yì
道德和正义。宋。欧阳修 朋党论:「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漢語大詞典》:治道
(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礼记·乐记:“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夫驳议偏辨,各执异见;对策揄扬,大明治道。” 宋 王安石 《答曾公立书》:“治道之兴,邪人不利。” 王闿运 《〈尚书大传〉序》:“然就其断章,寻与宏旨,足以佐治道,存先典,明古训,雄文章。”
(2).修筑道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新唐书·韩琬传:“ 永淳 时, 雍丘 令 尹元贞 坐妇女治道免官,今妇夫女役常不知怪。”
《國語辭典》:世道  拼音:shì dào
社会的情态、状况。南朝梁。沈约 又与何胤敕:「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改俗迁风,良有未易。」《红楼梦》第五回:「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也作「世路」。
《國語辭典》:夹道(夾道)  拼音:jiá dào
1.分布在道路两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文选。刘桢。赠徐干诗》:「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2.两壁间的狭道。如:「把金子藏在夹道里。」《红楼梦》第四回:「西南又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