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至道  拼音:zhì dào
1.大道,至善至美之道。《礼记。学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文选。韦曜。博弈论》:「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爱功惜力以佐明时。」
2.宋朝太宗的年号(西元995~997)。
《國語辭典》:宪政(憲政)  拼音:xiàn zhèng
称民主立宪的政治。如:「宪政时期」。
《漢語大詞典》:政制
政治制度。 夏衍 《“世交”和“知音”》:“我们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政制和不同的信仰。”
《國語辭典》:暴动(暴動)  拼音:bào dòng
群众共同实施不法的暴力行为,其所用方式有威胁、打斗、破坏等,以致造成险恶情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及安宁。
《國語辭典》:议会制(議會制)  拼音:yì huì zhì
由立宪国家的公民选举代表,参议国家政事的制度。也称为「代议制」。
《國語辭典》:政教合一  拼音:zhèng jiào hé yī
统理政治与宗教两权的政治制度。如中国大陆的西藏及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均采此制。
《國語辭典》:政治学(政治學)  拼音:zhèng zhì xué
研究国家的起源、性质、政体、目的等,及一个社会中对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科学。
《国语辞典》:盟旗制度  拼音:méng qí zhì dù
大陆边疆地区的特殊政治制度。仿照满洲八旗制度,在蒙古人的居地,以旗不同颜色(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作为部勒部众的兵制,逐渐成为寓户籍于军籍的政制。
《国语辞典》:权力结构(权力结构)  拼音:quán lì jié gòu
一种政治制度内,有效权力分配的形态。
《国语辞典》:极权主义(极权主义)  拼音:jí quán zhǔ yì
toltalitarianism
一种政治制度。指国家对社会有绝对权威,并尽可能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各种面向。与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不同的是,威权主义通常指一个集权的个人独裁者、军事单位或其他政治菁英所组成的政权,极权主义则实质控制社会中的经济、思想、教育、艺术、公民道德等全部面向。极权主义代表政权包括希特勒政权、墨索里尼政权、史达林政权、毛泽东政权、北朝鲜金氏政权等。
《国语辞典》:伯罗奔尼撒同盟(伯罗奔尼撒同盟)  拼音:bó luó bēn ní sā tóng méng
西元前六世纪,雅典和斯巴达为经济利益的冲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各率一批城邦缠战不休。由于以斯巴达为首所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大部分为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城邦,故称为「伯罗奔尼撒同盟」。
《国语辞典》:委任统治(委任统治)  拼音:wěi rèn tǒng zh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所设计的一种国际统治制度,主要运用在前同盟国的殖民地。凡战后脱离前支配国统治,而其民族尚未能独立自存者,由国联委任先进国家管理,称为「委任统治」。
《漢語大詞典》:共和制
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相对。
《漢語大詞典》:独裁制(獨裁制)
实行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革命,只赚着一舆台、奴婢、匪徒、寇盗的独裁制。”
《國語辭典》:君主专制(君主專制)  拼音:jūn zhǔ zhuān zhì
国家的统治权,由君主一人以强力独断独行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