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42,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无礼许登门
一寒如许
度曲许飞琼(又作:许飞琼)
二龙
二许
箕山颍水
缄题报亲爱
一枝
许史(又作:金张许史)
嚼穿龈血
廊庙之具
许靖贫(又作:马上磨许文休 马磨许文休)
平舆
三何许水曹
上尧下由
典故
元礼门
    
李膺龙门
  
无礼许登门
   
登龙客
 
登龙宾
  
见李膺
  
龙门主
 
相关人物
李膺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膺〉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祖父脩,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延熹二年徵,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陀,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贤注:「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三秦记》曰:「龙门,一名河津,去长安九百里。水悬绝,龟鱼之属莫能上,上则化为龙矣。」

简释

李膺门:指官高品端的门第。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登龙:喻得到有声望者援引而提高身价。唐高适《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相马知何限,登龙反自疑。”


例句

永愿登龙门,相将持此节。 储光羲 酬李处士山中见赠

无因接元礼,共载比神仙。 刘禹锡 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

士安曾重赋,元礼许登门。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

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孟浩然 姚开府山池

方知戏马会,永谢登龙宾。 孟郊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

今日殷勤访吾子,稳将鬐鬣上龙门。 崔安潜 报何泽

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 张九龄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倚马才宁有,登龙意岂无。 戎昱 上桂州李大夫

孤鹤必应思凤诏,凡鱼岂合在龙门。 方干 侯郎中新置西湖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方干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鲤鱼纵是凡鳞鬣,得在膺门合作龙。 方干 漳州亭言事寄于使君

此中明日寻知己,恐似龙门不易登。 方干 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叙事四韵寄献段郎中

膺门若感深恩去,终杀微躯未足酬。 方干 赠信州高员外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 李端 元丞宅送胡浚及第东归觐省

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 李端 将之泽潞留别王郎中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李端 慈恩寺怀旧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李郢 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

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登龙有路水不峻,一雁背飞天正寒。 杜牧 贺崔大夫崔正字

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鲜于仲通。天宝末为京兆尹。)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龙门一变荷生成,况是三传不朽名。 林滋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是日登龙客,无忘君子恩。 杨浚 赠李郎中

元礼门前劳引望,句龙坛下阻欢娱。 权德舆 和王祭酒太社宿斋不得赴李尚书宅会戏书见寄

感恩再登龙,求友皆断金。 权德舆 祗命赴京途次淮口因书所怀

自怜亦是膺门客,吟想恩荣气益振。 王传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

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

为谢登龙客,琼枝寄一攀。 卢纶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弟张评事时遇

鹤发逢新镜,龙门跃旧鳞。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时充折{★}使)

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崄津。 袁皓 及第后作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之五

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 许浑 怀旧居

不知自古登龙者,曾有因诗泥得无。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登龙不及三千士,虚度膺门二十春。 赵嘏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之一

笑向同来客,登龙此地难。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虚名滥接登龙士,野性宁忘种黍田。 钱起 酬考功杨员外见赠佳句

展骥端居暇,登龙喜宴同。 骆宾王 初秋登王司马楼宴得同字

相马知何限,登龙反自疑。 高适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

典故
一寒如此
 
一寒如许
 
娣袍范叔寒
 
恋恋绨袍
 
恋绨袍
 
有意袍
  
绨袍惠
 
绨袍怀旧
 
绨袍恋恋
 
绨袍故
 
绨袍赠
 
范叔一寒
 
范叔寒
 
范叔绨
 
范叔袍
 
范叔贫
 
范叔骨相寒
 
范寒
 
范雎绨袍
 
赠绨袍
 
赠袍

相关人物
范雎
 
须贾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范雎〉~243~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閒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睢亦得谒,睢请为见君于张君。」须贾曰:「吾马病,车轴折,非大车驷马,吾固不出。」范雎曰:「愿为君借大车驷马于主人翁。」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待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简释

范叔袍:指贫困时所受帮助。清赵翼《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之二:“民犹争诵廉公裤、我敢相矜范叔袍。”


例句

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 戎昱 冬夜宴梁十三厅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知罃怀褚中,范叔恋绨袍。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白居易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高适 咏史

典故
天上飞琼
 
度曲许飞琼
 
挽飞琼
   
飞琼人间识
 
飞琼妙舞
 
飞琼绰约
 
飞琼舞
 
飞琼起舞

相关人物
西王母
 
许飞琼


《太平广记》卷三〈神仙三·汉武帝〉~5~
到夜二更之后,忽见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来,径趋宫庭,须臾转近,闻云中箫鼓之声,人马之响。半食顷,王母至也。县投殿前,有似鸟集。或驾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光耀庭宇。既至,从官不复知所在,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皆长丈馀,同执彩旄之节,佩金刚灵玺,戴天真之冠,咸住殿下。王母唯挟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绫之褂,容眸流盼,神姿清发,真美人也。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下车登床,帝跪拜问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于坐上酒觞数遍,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婉淩华拊五灵之石,范成君击湘阴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钧。于是众声澈朗,灵音骇空。
《太平广记》卷七十〈女仙十五·许飞琼〉~433~
唐开成初,进士许瀍游河中,忽得大病,不知人事,亲友数人。环坐守之,至三日,蹶然而起,取笔大书于壁曰:「晓入瑶台露气清,坐中唯有许飞琼。尘心未尽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书毕复寐。及明日,又惊起,取笔改其第二句曰「天风飞下步虚声」。书讫,兀然如醉,不复寐矣。良久,渐言曰:「昨梦到瑶台,有仙女三百余人,皆处大屋。内一人云是许飞琼,遣赋诗。及成,又令改曰:『不欲世间人知有我也。』既毕,甚被赏叹,令诸仙皆和,曰:『君终至此,且归。』若有人导引者,遂得回耳。」
《本事诗·事感》
诗人许浑,尝梦登山,有宫室凌云,人云:「此昆仑也。」既入,见数人方饮酒,招之,至暮而罢。赋诗云:「晓入瑶台露气清,坐中唯有许飞琼。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他日复梦至其处,飞琼曰:「子何故显余姓名于人间?」座上即改为「天风吹下步虚声。」曰:「善。」

例句

碧玉妆粉比,飞琼秾艳均。 孟郊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

解佩空怜郑交甫,吹箫不逐许飞琼。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汉皇曾识许飞琼,写向人间作画屏。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三十

飞琼奏云和,碧箫吹凤质。 聂夷中 公子行二首

王母欲过刘彻家,飞琼夜入云軿车。 顾况 梁广画花歌

典故 
渊龙

相关人物
许虔
 
许邵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南朝梁·刘孝标注:「《汝南先贤传》曰:『谢甄字子微,汝南邵陵人。明识人伦,虽郭林宗不及甄之鉴也。见许子将兄弟弱冠时,则曰:「平舆之渊有二龙。」仕为豫章从事。许虔字子政,平舆人。体尚高洁,雅正宽亮,谢子微见虔兄弟叹曰:「若许子政者,干国之器也。」虔弟劭,声未发时,时人以谓不如虔。虔恒抚髀称劭,自以为不及也。释褐为郡功曹,黜奸废恶,一郡肃然。年三十五卒。』《海内先贤传》曰:『许劭字子将,虔弟也。山峙渊停,行应规表。邵陵谢子微高才远识,见劭十岁(十八岁?)时,叹曰:「此乃希世之伟人也。」』」

简释

二龙:喻并有才名的两兄弟。唐李白《送二季之江东》:“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例句

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 李洞 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

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李白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多羡二龙同汉代,绣衣芸阁共荣亲。 清江 喜严侍御蜀还赠严秘书

孤岛虽留双鹤歇,五云争放二龙闲。 郑谷 为户部李郎中与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江寺偶作寄献

典故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苏?·与宋璟同谏元宗疏 〉~722~2~
苏瑰字昌容,京兆武功人。弱冠举进士,补恒州参军,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徙同州刺史。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再迁户部尚书。加侍中,充西京留守,迁吏部尚书。景龙三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监修国史。景云元年,转太子少傅。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曰文贞,开元四年加赠司徒。
《旧唐书》卷八十八〈苏瑰列传·苏颋〉~2880~
景云中,(苏)瑰薨,诏颋起复为工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颋抗表固辞,辞理恳切,诏许其终制。服阕就职,袭父爵许国公。玄宗谓宰臣曰:「有从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否?」对曰:「任贤用能,非臣等所及。」玄宗曰:「苏颋可中书侍郎,仍供政事食。」明日,加知制诰。有政事食,自颋始也。颋入谢,玄宗曰:「常欲用卿,每有好官阙,即望宰相论及。宰相皆卿之故人,卒无言者,朕为卿叹息。中书侍郎,朕极重惜,自陆象先殁后,朕每思之,无出卿者。」时李乂为紫微侍郎,与颋对掌文诰。他日,上谓颋曰:「前朝有李峤、苏味道,谓之苏、李;今有卿及李乂,亦不让之。卿所制文诰,可录一本封进,题云『臣某撰』,朕要留中披览。」其礼遇如此。玄宗欲于靖陵建碑,颋谏曰:「帝王及后,无神道碑,且事不师古,动皆不法。若靖陵独建,陛下祖宗之陵皆须追造。」玄宗从其言而止。
《苏轼诗集》卷三十四〈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商也哀未忘,岁月忽已秋。祥琴虽未调,馀悲不敢留。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羲之生五子,总角出银钩。吾家有二许,下笔两不休。君言不能诗,此语人信不?千钟斯为尧,百榼斯为丘。陋矣陶士衡,当以大白浮。酒中那有失,醉则不惊鸥。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旧题宋·王实朋注引赵次公曰:「二许,大许公苏瑰、小许公苏颋。」
典故
箕山颍水

相关人物
许由


《吕氏春秋·论部》卷二十二〈慎行论·求人〉~55~
昔者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劳乎?夫子为天子,而天下已治矣,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故贤主之于贤者也,物莫之妨;戚爱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贤者所聚,天地不坏,鬼神不害,人事不谋,此五常之本事也。
典故
缄题报亲爱

相关人物
许迈(字叔玄)


《艺文类聚》卷二十九
《许迈别传》曰:迈好养生,遣妻归家。东游,采药于桐庐山,欲断谷,以山近人,不得专一,移入临安。自以无复反,乃改名远游,书与妇别。

例句

空有缄题报亲爱,一千年后始西归。 刘威 送元秀才入道

典故
一枝
  
鹪鹩一枝

相关人物
许由


《庄子》内篇·卷一上《逍遥游》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晋书》卷五十二〈郤诜列传〉~443~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诜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韨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冢,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之,语在洪传。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

例句

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 伊璠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东堂一枝在,为子惜年华。 司空曙 送乔广下第归淮南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孟郊 落第

上国才将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归。 方干 送吴彦融赴举

手欠东堂桂一枝,家书不敢便言归。 李咸用 投所知

一枝仍未定,数粒欲何求。 李群玉 将之番禺留别湖南府幕

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 杜牧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流年疲蟋蟀,体物幸鹪鹩。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

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 杜甫 咏州杂诗二十首之二十

穷则为鹪鹩,一枝足自容。 白居易 我身

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一枝犹负平生意,归去何曾胜不归。 罗邺 渡江有感

别后故人冠獬豸,病来知己赏鹪鹩。 罗隐 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

因思一枝桂,已作断根蓬。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名惭桂苑一枝绿,鲙忆松江两箸红。 罗隐 东归别常修

因悲远归客,长望一枝荣。 罗隐 省试秋风生桂枝

一枝丹桂未入手,万里苍波长负心。 罗隐 西京道德里

一枝何足解人愁,抛却还随定远侯。 罗隐 送泰州从事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罗隐 长安秋夜

鹪鹩无羽翼,愿假宪乌翔。 钱起 清泥驿迎献王侍御

典故
七叶汉貂
   
相关人物
张安世(字子孺)
 
许广汉
 
金日磾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汉·杨子云(雄)《解嘲》
「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乖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唐·李善注:「金日磾、张安世、许广汉、史恭、史高也。」
《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列传·盖宽饶〉~3247~
谏大夫郑昌悯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得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许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磾也。张,张安世也。此四家属无不听。」师古曰:「此说非也。许氏、史氏有外属之恩,金氏、张氏自托在于近狎也。属读如本字也。」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列传·金日磾〉~2967~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例句

芳草落花无限,金张许史相随。 丘丹 忆长安四月

绣毂寻芳许史家,独将羁事达江沙。 伊璠 及第后寄梁烛处士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吴融 卖花翁

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沉醉。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六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 王维 偶然作六首之五

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郑愔 夜游曲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 韦庄 咸通

典故  
张巡
 
张巡嚼齿
 
怒切齿
 
有齿嚼欲碎
 
死同巡远
 
男儿嚼齿
 
睢阳骂贼
 
骂贼睢阳
 
雎阳齿

相关人物
张巡
 
许远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忠义列传下·张巡〉~4900~
禄山之乱,巡为真源令,说谯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为拒贼之势。时吴王祗为灵昌太守,奉诏纠率河南诸郡,练兵以拒逆党,济南太守李随副之。巡与单父尉贾贲各召募豪杰,同为义举。十月,城陷,巡与姚訚、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义其言,将礼之,左右曰:「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与姚闇、霁云同被害,唯许远执送洛阳。
典故
廊庙之具
  
相关人物
许靖(字文休)

参考典故
许靖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许靖传》
评曰: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

例句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杜甫 寄裴施州

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白居易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典故
依马磨
 
许靖贫
 
马上磨许文休
 
马磨学文休
 
马磨许文休

相关人物
许靖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许靖传〉~963~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
典故
平舆

相关人物
许劭


《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例句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权德舆 奉和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

月旦继平舆,风流仕石渠。 权德舆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典故
三何许水曹

相关人物
何子朗
 
何思澄
 
何逊

参考典故
何水部


《梁书》卷五十〈文学列传下·何思澄〉~74~
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也。

例句

诸谢偏推永嘉守,三何独许水曹郎。 李嘉祐 送舍弟

典故
上尧下由

相关人物
 
许由

参考典故
洗耳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22~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例句

上有尧兮下有田,眠松阳兮漱颍流。 张楚金 逸人歌赠李山人

《漢語大詞典》:李膺客
喻指名门之客。 唐 杨炯 《宴皇甫兵曹宅》诗序:“累代通家,咸言 李膺 之客。百年何计,相知在於我心。” 明 高启 《龙门》诗:“我尝謁真龙,天门谬通籍。何必更区区,求为 李膺 客。”参见“ 李膺门 ”。
分類:指名名门
《國語辭典》:李膺门(李膺門)  拼音:lǐ yīng mén
汉李膺于朝政混乱时,仍能抱持风纪法度,名望甚高。士人为其接纳引荐者,犹如鲤跃龙门。典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后以誉称德高望重的门第,或代指高官厚爵。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唐。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诗:「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國語辭典》:李膺门(李膺門)  拼音:lǐ yīng mén
汉李膺于朝政混乱时,仍能抱持风纪法度,名望甚高。士人为其接纳引荐者,犹如鲤跃龙门。典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后以誉称德高望重的门第,或代指高官厚爵。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唐。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诗:「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漢語大詞典》:李膺门馆(李膺門館)
见“ 李膺门 ”。
《國語辭典》:李膺门(李膺門)  拼音:lǐ yīng mén
汉李膺于朝政混乱时,仍能抱持风纪法度,名望甚高。士人为其接纳引荐者,犹如鲤跃龙门。典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后以誉称德高望重的门第,或代指高官厚爵。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唐。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诗:「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漢語大詞典》:李门(李門)
见“ 李膺门 ”。
《國語辭典》:李膺门(李膺門)  拼音:lǐ yīng mén
汉李膺于朝政混乱时,仍能抱持风纪法度,名望甚高。士人为其接纳引荐者,犹如鲤跃龙门。典出《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后以誉称德高望重的门第,或代指高官厚爵。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唐。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诗:「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國語辭典》:登门(登門)  拼音:dēng mén
上门。《三国演义》第六五回:「玄德亲登门,请二人出仕。」《聊斋志异。卷五。封三娘》:「然贫贱者与贵人交,足未登门,先怀惭怍,恐为婢仆下眼觑,是以不果来。」
《國語辭典》:登龙(登龍)  拼音:dēng lóng
比喻成名发迹,飞黄腾达。如:「几年不见他,没想到已是千万富翁,真是登龙有术啊!」
《漢語大詞典》:膺门(膺門)
(1).马的胸膛。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膺门沫赭,汗沟走血。” 李善 注:“《相马经》曰:‘膺门欲开,汗沟欲深。’”按, 南朝 宋 徐咸 《相马书》作“胸堂欲开”。
(2).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以“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 唐 元稹 《陪诸公游通德湖》诗:“唯有满园桃李下, 膺 门偏拜 阮元瑜 。”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诗:“吠声嗾国猘,公议怯 膺 门。” 前蜀 贯休 《别卢使君》诗:“幸到 膺 门下,频蒙俸粟分。”
《國語辭典》:龙门(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声望高的人的宅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2.科举试场的正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二爷跟了这些人进去,到了二门口接卷,进龙门归号。」《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
3.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
《漢語大詞典》:龙门客(龍門客)
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载, 李膺 不妄交接,有被其容接者为登龙门。后因称高门上客为“龙门客”。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
《國語辭典》:绨袍(綈袍)  拼音:tí páo
粗缯制成的袍子。唐。岑参 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诗:「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唐。高适 别王八诗:「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漢語大詞典》:许飞琼(許飛瓊)
传说中的仙女名。 西王母 之侍女。汉武帝内传:“﹝ 王母 ﹞又命侍女 许飞琼 鼓震灵之簧。” 唐 孟棨 本事诗·事感:“﹝ 许浑 ﹞赋诗云:‘晓入瑶臺露气清,坐中唯有 许飞琼 ,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入道》:“仙娥貌比 许飞琼 ,嬝娜真堪掌上擎。”
《漢語大詞典》:飞琼(飛瓊)
(1).仙女名。后泛指仙女。汉武帝内传:“ 王母 乃命诸侍女…… 许飞琼 鼓震灵之簧。”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
(2).指飘飞的白色物,如雪、玉兰花等。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词:“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清 陈维嵩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万片飞琼,抛街填井。”
《漢語大詞典》:二龙(二龍)
誉称同时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后汉 许劭 、 许虔 兄弟。后汉书·许劭传:“兄 虔 亦知名, 汝南 人称 平舆 渊有二龙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谢子微 见 许子将 兄弟,曰:‘ 平舆 之渊,有二龙焉。’”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荆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 平舆 之二龙,是为 贾 家之三虎。”(2)指 三国 吴 刘岱 、 刘繇 兄弟。三国志·吴志·刘繇传:“若明使君用 公山 ( 刘岱 )於前,擢 正礼 ( 刘繇 )於后,所谓御二龙於长涂,骋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3)指 南朝 梁 谢览 、 谢举 兄弟。南史·谢举传:“﹝ 举 ﹞与兄 览 俱预元会。 江淹 一见并相钦挹,曰:‘所谓“驭二龙於长涂”者也。’”(4)指 南朝 梁 刘孝义 、 刘孝胜 兄弟。 南朝 梁 简文帝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诗曰:“两 杜 昔夹河,二龙今出守。”(5)指 南朝 齐 柳惔 、 柳悦 兄弟。南史·柳惔传:“﹝ 惔 ﹞少与长兄 悦 齐名, 王俭 谓人曰:‘ 柳氏 二龙,可谓一日千里。’”(6)指 唐 乌承恩 、 乌承玼 兄弟。新唐书·乌承玼传:“﹝ 承玼 ﹞与族兄 承恩 皆为 平庐 先锋,沉勇而决,号‘辕门二龙’。”
《漢語大詞典》:二许(二許)
指 东晋 精通道家学说的 许映 许穆 父子。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昔在 西汉 ,三 茅 来宾;爰暨 东晋 ,二 许 怀真。”云笈七籤卷五:“﹝ 杨羲 ﹞幼而通灵,与二 许 早结神明之交。”原注:“二 许 , 许映 与 许穆 。”
《國語辭典》:鹪鹩(鷦鷯)  拼音:jiāo liáo
动物名。燕雀目鹪鹩科。体型小,背及翼均为红褐色,腹部淡褐,体侧有黑色细小横纹。鸣声美,短尾常翘于背上,喜步行、跳跃,常居于阴暗潮湿处。分布于高山区。会用草叶和毛发等构筑整齐舒适的小窝。也称为「巧妇」。
《漢語大詞典》:七叶貂(七葉貂)
汉 时中常侍冠上插貂尾为饰, 金日磾 一家自 武帝 至 平帝 七朝,世代皆侍中,为内庭宠臣。后因以“七叶貂”喻世代显贵。 晋 左思 《咏史》之二:“ 金 张 籍旧业,七叶珥 汉 貂。”珥,插。 宋 苏轼 《再和刘贡父春日赐幡胜》:“舆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孩儿自惭鳩拙,怎绳七叶之貂。”
《漢語大詞典》:许史(許史)
(1). 汉宣帝 时外戚 许伯 和 史高 的并称。汉书·盖宽饶传:“上无 许 史 之属,下无 金 张 之託。”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许伯 , 宣帝 皇后父。 史高 , 宣帝 外家也。”后借指权门贵戚。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见鐘鼎於 金 张 ,闻絃歌於 许 史 。”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五:“ 许 史 相经过,高门盈四壮。” 清 陆寅 《歧路行》诗:“朝 金 张 ,暮 许 史 ,拔剑欲为知己死。”
(2).本指 晋 道士 许逊 。后亦泛指道士。 元 萨都剌 《茅山道士》诗:“山中紫府 茅君 宅,《肘后》丹方 许史 传。”
《漢語大詞典》:金张许史(金張許史)
汉 时, 金日磾 、 张安世 并为显宦。 许广汉 为 宣帝 许皇后 之父。 史 指 史恭 及其长子 史高 。 恭 为 宣帝 祖母 史良娣 之兄。 宣帝 即位, 恭 已死,封 高 为 乐陵侯 。 许 史 两家皆极宠贵。后因以此四姓并称,借指权门贵族。 汉 扬雄 《解嘲》:“有谈 范 蔡 之説於 金 张 许 史 之间,则狂矣。” 前蜀 韦庄 《咸通》诗:“ 咸通 时代物情奢,欢杀 金 张 许 史 家。”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对此抚几长叹息, 金 张 许 史 皆徒然。”
《漢語大詞典》:嚼穿龈血(嚼穿齦血)
形容仇恨至极。 宋 文天祥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词:“想男儿慷慨,嚼穿齦血。”
分類:仇恨至极
《國語辭典》:嚼齿(嚼齒)  拼音:jiáo chǐ
咬牙切齿。形容非常痛恨、愤慨的样子。《金史。卷一一○。雷渊传》:「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诗:「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
分類:咬牙愤慨
《國語辭典》:廊庙器(廊廟器)  拼音:láng miào qì
比喻能担负国家重责大任的人才。《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许靖》:「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诗:「进乏廊庙器,退非乡曲豪。」
《漢語大詞典》:廊庙才(廊廟才)
见“ 廊庙材 ”。
《國語辭典》:廊庙材(廊廟材)  拼音:láng miào cái
1.建筑廊庙的木材。《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
2.能担负国家重责大任者。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诗:「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