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引见(引見)
(1).引导入见。旧指皇帝接见臣下或宾客时由有关大臣引导入见。汉书·两龚传:“徵为諫大夫,引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自繫廷尉,有詔勑出,后復引见。” 宋 苏轼 《转对条上三事状》:“臣以此知明主务广视听,深防蔽塞,虽无门籍人,犹得非时引见。”
(2).泛指引导相见或介绍。《西游记》第五七回:“ 沙僧 作礼毕,道:‘有一件事,特来朝见菩萨,烦为引见引见。’”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二:“副官处说的,司令长官睡了,不能惊扰他,要等到清早才可以引见。” 靳以 《去路》:“我给你引见引见。” 曹禺 《日出》第三幕:“ 翠喜 :‘(朝 胡四 ) 胡四爷 。(指 福升 ) 四爷 ,您引见引见。’”
(3). 清 制特指京官五品以下、外官四品以下,授官时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带领朝见皇帝。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知县改授》:“近 雍正 年间,屡有引见知县奉旨改京员者。”红楼梦第一○二回:“正在吏部説话的时候,来了一个 江西 引见的知县。”《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那年考取御史,引见下来,头一个就圈了他。” 巴金 《家》十二:“第二年爹以过班知县的身份进京引见去了。”
(4).接见。后汉书·儒林传下·张玄:“时 右扶风 琅邪 徐业 ,亦大儒也,闻 玄 诸生,试引见之,与语,大惊曰:‘今日相遭,真解矇矣!’”梁书·袁昂传:“ 俭 时为京尹,经於后堂独引见 昂 。” 清 钮琇 觚賸·酒芝:“ 太仓 王司马 岵云 备兵 九江 ,校士列郡,拔 太虚 第一,引见之。”
《漢語大詞典》:晋接(晉接)
(1).进见;接见。语本易·晋:“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合鎞》:“晋接纔休,雨餘暮春,闺阁且欢娱。”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红白盛事》:“胞姪殿撰公 世恩 ,中翰公 世荣 俱侍左右,晋接宾朋。”
(2).交接;接触。 清 陈用光 《上翁学士书》:“是故两 汉 诸儒,往往以一士而与公卿大夫相晋接。” 孙传瑗 《安徽革命纪略》:“耳目所晋接,或与传闻失实者异。”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是故妇女之出门晋接,与自行择配二事,实为无理之所宜,而又为将来必至之俗。”
《漢語大詞典》:沾接
(1).接待。 南朝 梁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王丞相 拜 扬州 ,宾客数百人并加霑接,人人有説色。”
(2).相与;相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况两君胜士,相与的必是高贤,老朽何幸得以霑接。”
《漢語大詞典》:觐接(覲接)
犹接见;拜见。 南朝 梁 王筠 《与东阳盛法师书》:“弟子昔因多幸,早蒙覲接。”宋书·沈攸之传:“所以未具上闻者,欲待至止,面自咨申。不图重关击柝,覲接莫由。”
分類:接见拜见
《漢語大詞典》:紫宸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 大明宫 内。 唐 杜甫 《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 紫宸 。”
(2).泛指宫廷。 明 沈鲸《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 紫宸 ,平步莲鞋稳。” 清 孙枝蔚 《北山》诗:“战士从来苦,谁曾达 紫宸 。”参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宋 王应麟 玉海·宫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漢語大詞典》:独见(獨見)
(1).独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谓能见人所不能见者。吕氏春秋·制乐:“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 唐 柳宗元 《天爵论》:“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则明者又其一端耳。”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然而他已怀独见,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革命殊难于成功。”
(2).指一己之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予撰五言诗,於 魏 独取 阮籍 为一卷,而别於 鄴中 诸子。 晋 取 左思 、 郭璞 、 刘琨 为一卷……盖予之独见如此。”
(3).独自看见。 唐 杜甫 《石砚》诗:“巨璞 禹 凿餘,异状君独见。”
(4).单独接见。 唐 白居易 《与承宗诏》:“开独见之路,降非常之恩。”
《漢語大詞典》:三接
谓三度接见。语本易·晋:“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后多以“三接”为恩宠优奖之典。 宋 范仲淹 《贤不家食赋》:“敦三接而何善不臻,达四聪而无远勿访。”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 荀爽 岁九迁, 康侯 日三接。”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晋昼延三接, 尧 旻达四聪。”一说,接读为捷,“三接”即三捷。 高亨 注:“接读为捷,战胜曰捷。此乃 周 初故事, 康侯 出征异国,俘马甚多,以献於王。其战也,一日三胜。”
谓数度交战。三,言其数之频繁。 晋 左思 《魏都赋》:“推锋积纪,鋩气弥鋭,三接三捷,既昼亦月。” 唐 符载 《保安镇图记》:“红旗拉风,长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谿瀆。”
《漢語大詞典》:御李
东汉 李膺 有贤名,士大夫被他接见的,身价大大提高,被称作登龙门。 荀爽 去拜访他,并为他驾御车马,回家后对人说:“今日乃得御 李君 矣!”见后汉书·李膺传。后因以“御李”谓得以亲近贤者。 唐 黄滔 《上卢员外启》:“岂可坚期御 李 ,确慕依 刘 ,志空切於投林,丑难逃於侧管。” 明杨珽《龙膏记·开阁》:“我谅才未达,名愧诸生,自喜登龙成饰,御 李 生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 韦 登堂展拜曰:‘久冀瞻 韩 ,无缘御 李 。’”
《漢語大詞典》:捉刀
(1). 曹操 将接见 匈奴 来使,自以为形陋不足以雄远国,使 崔季珪 代,自己捉刀立床头。会见完毕,使人问 匈奴 使:“ 魏王 何如?”使答:“ 魏王 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见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 晋 裴启 语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唐 刘知几 辨其非事实。见史通·暗惑。后因称代人作文或顶替人做事为“捉刀”。 清 徐述夔 《八洞天·补南陔》:“弱笔岂堪捉刀,还须先生自作。”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许三多 ﹞于归后,为其壻捉刀。作试帖诗甚工。女子能诗者多,能为试帖者颇少。”参见“ 捉刀人 ”。
(2).借指卫士。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旧制:诸王在都,唯得置捉刀左右四十人。” 胡三省 注:“捉刀,执刀以卫左右者也。”
《漢語大詞典》:捉刀人
(1).指 曹操 。引申指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宋 刘子翚 《建康六感·吴》诗:“龙翔大耳儿,虎视捉刀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习技》:“甚至三寸弓鞋,不屑自製,亦倩老嫗贫女为捉刀人者,亦何借巧藏拙,而失造物生人之初意哉!” 胡适 《〈西游记〉考证》六:“凡一时金石碑版嘏祝赠送之词,多出其手。荐绅台阁诸公皆倩为捉刀人。”参见“ 捉刀 ”。
(2).指侍从卫士。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石 从他处逃出,遇总兵 张维忠 闻变驰救,见 石 仓惶, 张 命以捉刀人氊笠覆其首,列之道前,竟为识者缚去。”
《漢語大詞典》:接谈
接见并交谈。例如:领导干部跟来访的群众接谈。
《漢語大詞典》:大殿
(1).即殿军。行军时殿后的部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大殿: 商子游 御 夏之御寇 , 崔如 为右。” 杜预 注:“大殿,后军。”
(2).寺庙中供奉主要神佛的正殿。《水浒传》第四二回:“ 宋江 到大殿上,不觉肌肤战慄,毛髮倒竖。” 叶圣陶 《倪焕之》三:“校舍是一所阴森而破旧的庙宇。大殿是一个课堂,两庑各是一个课堂。”
(3).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接见大臣或使臣等的殿。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乾清宫 大殿之左向西者曰 端寧殿 。”
《漢語大詞典》:接见(接見)
犹会见。仪礼·丧服:“传曰:何以繐衰也。诸侯之大夫,以时接见乎天子。” 郑玄 注:“接,犹会也。诸侯之大夫以时会见於天子而服之。”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时 苗给事 及 杜黄门 同时为吏部知銓。将出门, 延龄 接见,採侦二侍郎口气。”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足下谓僕所接见者,少不能副遐陬僻壤之望,因欲著书以化之。” 清 薛福成 《豫筹各国使臣合请觐见片》:“凡各国使臣初到一国驻扎之时,其君主无不接见,慰劳数语以示优待。”《〈艾青诗选〉自序》:“不久,我得到 周恩来 同志的接见。”
分類:会见接见
《漢語大詞典》:谒禁(謁禁)
禁止接见请托者之条令。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 皇祐 、 嘉祐 中,未有謁禁,士人多驰騖请託,而法官尤甚。” 宋 赵升 朝野类要·杂制:“百司门首謁禁者,不许接客也。若大理寺官,则又加禁謁及亦不许出謁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禁谒:“按此条似謁禁、禁謁有别。謁禁者,人来謁见则有禁。禁謁者,禁其謁人也。今京官官都察院,輒署门曰:‘文武官员,私宅免见。’似謁禁之遗制。”
《漢語大詞典》:入閤
1.进入房室。閤,我国旧时的一种楼房。后汉书·党锢传·巴肃:“县令见 肃 ,入閤解印授与俱去。”新唐书·裴寂传:“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閤则延卧内。”
2.指进入中央官署做官。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德宗 初,怏怏无奈,久而嘉之,其后入閤。”
3. 唐 代皇帝于朔望日在便殿接见群臣,称“入閤”。新五代史·杂传·李琪:“天子日御便殿见羣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羣臣,曰‘入閤’。”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唐 日御 宣政 ,设殿中细仗兵部旗旛等於廷,朝官退,皆赐食。自 开元 后,朔望,宗庙上牙槃食。 明皇 意欲避正殿,遂御 紫宸殿 ,唤仗入閤门,遂有入閤之名,在 唐 时,殊不为盛礼。”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 唐 制,每遇坐朝日,即为入閤。”
《漢語大詞典》:燕见(燕見)
(1).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仪礼·士相见礼:“凡燕见於君,必辩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 胡培翚 正义引 郝敬 曰:“燕见,谓私见,非公朝行礼之时。”史记·汲郑列传:“丞相 弘 燕见,上或时不冠。”明史·刘之凤传:“帝召 周延儒 燕见,宵分始出。”
(2).泛指公馀会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厅事西小屋两楹,曰 好春轩 ,为 文达 燕见宾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