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轨(遺軌)
前代或前人留传下来的规范准则。 明 李东阳 《哭舍弟东山》诗之七:“孝义闻遗轨,文章见发硎。” 清 刘大櫆 《〈方晞原时文〉序》:“ 晞原 志在反古,独从余相为劘切,遵 唐 归 之遗轨,而不惑於世俗之趋尚。”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儒家从事於文字,辨理决论,更为一家之言,自立经学,举 史氏 之遗轨,依尔雅之末流,兼循途径,不失规则。”
《漢語大詞典》:饬励(飭勵)
(1).亦作“ 飭厉 ”。谓使思想言行合礼制规范。 宋 曾巩 《徐复传》:“为人倜儻有大志,内自飭励,不求当世之誉。” 王闿运 《李仁元传》:“ 李仁元 之父 李子墀 、母 陈氏 、妻 金氏 勇义蹈礼,晈焉飭厉。”
(2).犹激励。 郭沫若 《归去来·前线归来》:“自己所愁着的身体,为兴奋、惭恧、感激种种精神上的活动所饬励、鞭挞、鼓舞,却反而振作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高矩
崇高的规范、准则。《文选·张华〈励志诗〉》:“先民有作,貽我高矩。” 吕延济 注:“言先圣作法度,遗我为高大之规矩。”晋书·贺循传:“餐服玄风,景羡高矩。” 唐 司空图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曾祖某,誉合贵游,跡追高矩。”
《漢語大詞典》:七教
(1).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礼记·王制:“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 孔颖达 疏:“七教,即父子一、兄弟二、夫妇三、君臣四、长幼五、朋友六、宾客七也。”荀子·大略:“修六礼,明七教。”
(2).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孔子家语·王言》:“昔者明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 曾子 问:‘敢问何谓七教?’ 孔子 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之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大戴礼记·王言“尊齿”作“顺齿”,“廉让”作“强果”。
《漢語大詞典》:强果
亦作“彊果”。 坚强果敢。《逸周书·谥法》:“猛以彊果曰威。”新唐书·杜伏威传:“少彊果,膂力絶人。”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其言恬然,无有怨悔,遇事强果,未尝少屈。”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都御史为人端凝朴慎,而君慷慨强果。”
《漢語大詞典》:圣轨(聖軌)
圣人的规范。多指儒家之教。 晋 向秀 《难〈养生论〉》:“今若舍圣轨而恃区种,离亲弃欢,约己苦心,欲积尘露以望山海,恐此功在身后,实不可冀也。”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十:“ 鲁 叟何常师,删述存圣轨。” 明 王廷相 《与彭宪长论学书》:“下此者,神灵未澄,识鉴或滓,虽力学深久,取舍抉择之间或未免支离局促,参之圣轨而不尽合矣。”
《國語辭典》:前矩  拼音:qián jǔ
前人的遗范。汉。蔡邕 太尉杨赐碑:「世作三事,勋在王府,乃及伊公,克光前矩。」
《漢語大詞典》:合矩
符合规范。 南朝 梁武帝 《答陶弘景书》:“扬波折节,中规合矩。” 南朝 梁 沈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动容合矩,吐言被律。”
《漢語大詞典》:圣规(聖規)
圣人的规范和法度。三国志·吴志·周鲂传:“灵赞圣规, 休 必自送。”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至於分粟累黍,量丝数籥,实以仰禀圣规,参详神思。”
《漢語大詞典》:民经(民經)
人民的规范。 明 宋濂 《含山操二解》序:“ 贞媛 遭兵乱,乃能完节蹈水死,其不有繫民经之大者乎!”
分類:人民规范
《漢語大詞典》:坤则(坤則)
古指以柔顺为原则的妇女规范。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帝元后哀策文》:“坤则顺成,星轩润饰。”参见“ 坤道 ”。
《漢語大詞典》:坤道
(1).谓大地的属性。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孔颖达 疏:“言坤道柔顺,承奉於天以量时而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西北,乾道也;东南,坤道也。东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浅,其生物滋。”
(2).犹妇德。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册太上皇后表》:“母仪有光,坤道克顺。”
(3).犹妇道。指妇女。 沙汀 《淘金记》九:“我们坤道人家,就是想不开呀。”
《漢語大詞典》:轨式(軌式)
(1).效法。 晋 潘岳 《杨仲武诔》:“ 戴侯 、 康侯 ,多所论著,又善草隶之艺。子以妙年之秀,固能综览义旨,而轨式模范矣。”
(2).规范,法式。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老成 为伯父起居舍人某后,起居有德行,言词为世轨式。” 明 王廷相 《〈杜研冈集〉序》:“而《风》《雅》《典》《謨》,幸存轨式。” 刘师培 《与人论文书》:“以言轨式,则论事之体易规;若豑品程,则析理之篇滋尚。”
《國語辭典》:俗字  拼音:sú zì
一种异体字。流行于世俗,写法有别于正体字的另一种字体。
《漢語大詞典》:睿范(睿範)
圣明的规范。宋书·前废帝纪:“思宣睿范,引兹简恤,可具询执事,详访民隐。”《旧唐书·刘洎传》:“伏愿俯推睿范,训及储君,授以良书,娱之嘉客。”
分類:圣明规范
《漢語大詞典》:崇轨(崇軌)
崇高的规范。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祖司徒,考太尉,继迹宰司,咸有勋烈。公承家崇轨,受天醇素。” 晋 潘尼 《乘舆箴序》:“将欲希企前贤,髣髴崇轨,譬犹丘坻之望 华 岱 ,恒星之繫日月也。”
分類:崇高规范
《漢語大詞典》:雅教
(1).谓进行规范的教化。 清 曾国藩 《湘乡县宾兴堂记》:“ 太宗文皇帝 之世,盖武以开之,文以守之,干戈方兴,未遑雅教。”
(2).客套语。敬称他人言语教诲。如:敬承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