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70,分1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白杨
白下
白帝
白社
白羽
白雁
生白
白浪
白酒
白草
白门
白龙
白屋
黑白
白驹
《國語辭典》:白杨(白楊)  拼音:bái yáng
1.宫观的名称。汉。扬雄 羽猎赋:「营合围会,然后先置乎白杨之南,昆明灵沼之东。」
2.植物名。杨柳科杨属,约十馀种落叶乔木之通称,包括银白杨,毛白杨等。树皮暗灰色,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而尖,萌枝之叶分裂或有锯齿。春月开花,排列成下垂柔荑花序。蒴果疏生于花轴上,种子有白毛,如绵。其用途广泛,可作为防风林、行道树。枝条可编篮筐,木材可作为制纸原料和火柴杆。也称为「大叶杨」。
《漢語大詞典》:白下
古地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西北。 唐 移 金陵县 于此,改名 白下县 。后因用为 南京 的别称。北齐书·颜之推传:“经 长干 以掩抑,展 白下 以流连。” 宋 黄庭坚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之二:“ 白下 长干 梦到,青门紫曲尘迷。” 元 萨都剌 《送君卿伯循二御史广东佥宪时仆在燕南》诗:“ 青溪 鸥鷺白荡荡, 白下 杨柳青依依。” 清 赵函 《台城路·和孟楷弟哀逝之作》词:“水咽 秦淮 ,云薶 白下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赠画师》:“风生 白下 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殫。”
《國語辭典》:白帝  拼音:bái dì
1.中国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指西方之神。《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妪曰:『吾子,白帝子也。』」
2.地名。在今大陆地区四川省奉节县东。参见「白帝城」条。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漢語大詞典》:白帝子
传说 汉高祖 刘邦 为 赤帝 子, 秦 统治者为 白帝 子。 赤帝 子斩杀 白帝 子,表明 汉 当灭 秦 。史记·高祖本纪:“有一老嫗夜哭,曰:‘吾子, 白帝 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 赤帝 子斩之。’”后因借指被推翻的王朝。 古直 《吊赵伯先先生》诗:“当径谁歼 白帝 子,临风我慟 赵 王孙。”
《漢語大詞典》:白社
(1).地名。在 河南省 洛阳市 东。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 洛阳 有道士 董威輦 常止 白社 中,了不食, 陈子敍 共守事之,从学道。”亦见《晋书·隐逸传》。 唐 吴筠 《高士咏·董威辇》:“ 董京 依 白社 ,散髮咏玄风。”
(2).地名。在 湖北省 荆门市 南。《清一统志·湖北·荆门州》:“ 白社 ,在 荆门州 南一百二十里。《名胜志》:古隐士之居,以白茅为屋,因名。 唐 都官 郑谷 常居此。”
(3).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但某白社狂人,青緗末学。” 唐 白居易 《长安送柳大东归》诗:“白社羈游伴, 青门 远别离。” 宋 范仲淹 《唐异诗序》:“华车有寒苦之述,白社为骄奢之语。”
(4).特指某些社团。 清 吴伟业 《茂苑相公谢政遄归招邀燕赏》诗之二:“虫鹤变餘存白社,刼灰飞尽表青山。”此指复社。 沈砺 《感怀》诗之八:“忘机白社閒挥麈,息影 青门 学种瓜。” 汪文溥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仍世筑坛盟白社,一朝避地驱黄犊。”以上指南社。 郁达夫 《胡迈来诗会有所感步韵以答》:“欢联白社居千日,泪洒 新亭 酒一杯。”此指白燕社。
(5).白莲社的省称。 唐 贾岛 《巴兴作》诗:“寒暑气均思白社,星辰正别忆皇都。” 明 何景明 《游贤隐寺》诗:“自能来白社,不用 远公 ( 慧远 )求。” 清 吴伟业 《灵岩观设戒》诗:“不信 黄池 会,今看白社开。”参见“ 白莲社 ”。
(6).特指 隋 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团体。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四节:“ 李密 大破自 洛阳 出击的 隋 军,声威大振…… 谯郡 黑社、白社、 济北 张青特 、 上 洛 周比洮 、 胡驴贼 等都来归附。”
《國語辭典》:白莲社(白蓮社)  拼音:bái lián shè
一种佛教团体。晋高僧慧远在庐山虎溪东林寺与慧永、慧持及名儒刘遗民等共结白莲社,立弥陀像,同修西方净土业。因寺院有池栽植白莲,故称为「白莲社」。简称为「莲社」。
《國語辭典》:白羽  拼音:bái yǔ
1.白色的羽毛。《孟子。告子上》:「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2.用白色羽毛装饰的旗子。《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
3.箭。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4.白色的羽毛扇。唐。张巡〈守睢阳作〉诗:「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漢語大詞典》:白雁
亦作“ 白雁 ”。 候鸟。体色纯白,似雁而小。古时多用作贽礼。左传·哀公七年:“ 曹 鄙人 公孙权 好弋,获白鴈,献之。”晋书·礼志下:“其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酒米各十二斛。” 唐 李白 《幽州胡马客歌》:“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白雁为霜信》:“北方有白鴈,似鴈而小,色白。秋深至则霜降, 河 北人谓之霜信。”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拜 蒋侯 为 灵帝 ,弋白雁为国宾。”
《漢語大詞典》:生白
生出光明。庄子·人间世:“瞻彼闋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陆德明 释文:“ 崔 云:‘白者,日光所照也。’ 司马 云:‘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 唐 白居易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忘筌亭》:“只开新户牖,不改旧风烟。虚室閒生白,高情澹入玄。”一说,谓产生纯洁的道心。《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虚室生白,吉祥止也。” 高诱 注:“虚,心也;室,身也;白,道也。能虚其心以生於道。道性无欲,吉祥来止舍也。”
《國語辭典》:白浪  拼音:bái làng
带有白色泡沫的海浪。如:「海边阵阵白浪衬著蓝天,景色真美!」唐。顾况 别江南诗:「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
《國語辭典》:白酒  拼音:bái jiǔ
1.酿造时间短而色浊的酒。《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儒林外史》第三回:「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2.美酒的代称。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3.酒精含量高的蒸馏酒。性烈味香,以高粱、米、麦等酿制而成。通常指高粱酒而言。也称为「白干」、「白乾」、「烧刀子」、「烧酒」。
4.白葡萄做的葡萄酒。
《國語辭典》:白草  拼音:bái cǎo
1.白蔹的别名。参见「白蔹」条。
2.白英的别名。参见「白英」条。
《國語辭典》:白门(白門)  拼音:bái mén
1.白色的门。
2.南京的别称。参见「南京」条。
《國語辭典》:白莲教(白蓮教)  拼音:bái lián jiào
一种民间宗教信仰。旁附佛教以招揽信众,元代后搀入大量他教成分,教义更趋复杂,以致派别林立,超过百种。信徒众多,分布很广,元、明、清曾发动政治反抗运动。
《漢語大詞典》:白龙(白龍)
(1).传说中白色的龙。墨子·贵义:“帝以甲乙杀青龙於东方,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以庚辛杀白龙於西方,以壬癸杀黑龙於北方。” 唐 孙处士 《送青城丈人酒》诗:“深羡 青城 好洞天,白龙一觉已千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祥瑞:“三年,麟见 永泰 ,白龙见 卭江 。”清史稿·灾异志一:“ 乾隆 二年二月, 潮阳 白龙见。”
(2).形容奔腾直泻的溪流瀑布。 唐 孟郊 《寒溪》诗:“一曲一直水,白龙何鳞鳞。” 宋 朱熹 《次观瀑布韵》:“快泻苍崖一道泉,白龙飞下鬱蓝天。”
(3).神话中的河神。
(4).传说 伏羲 时的刑官名。《唐律疏议·名例序》:“昔白龙白云,则 伏牺 轩辕 之代。”
(5).即 白龙堆 。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见行人畏 白龙 ,遥闻公主愁黄鹤。” 唐 东方虬 《昭君怨》诗之二:“揜泪辞丹凤,衔悲向 白龙 。”参见“ 白龙堆 ”。
《國語辭典》:白龙堆(白龍堆)  拼音:bái lóng duī
1.地名。在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属砾质荒漠,系古代湖积层及红色砂砾层的隆起高地遭受风蚀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许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岩塔和土柱。呈东北──西南方向,沟谷中有流沙堆积,蜿曲如龙,故称为「白龙堆」。古代为西域交通要道。
2.地形学上指乾燥地区的风蚀地形。多成群出现于乾燥地区。也称为「风蚀脊」、「雅尔当」。
《國語辭典》:白屋  拼音:bái wū
1.以乾茅草覆盖的房屋。指贫穷人家住的房子。《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开门延士,下及白屋。」《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繇来白屋出公卿,到底穷通未可凭。」
2.涂饰成白色的屋子。如:「林间那栋白屋就是他的家。」
《國語辭典》:黑白  拼音:hēi bái
1.黑色和白色。如:「这衣服的颜色是黑白两色。」《野叟曝言》第五九回:「一敬一肆,相去天渊,一圣一狂,亦判若黑白矣!」
2.正反相对。多用于比喻善恶、是非、正邪、清浊等。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搆四十六韵〉:「辨疑分黑白,举直抵朋徒。」《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世间有考试官私通关节、贿赂徇私、黑白混淆,使不才倖幸、才士屈抑的,此皆吾术所必诛者也!」
《國語辭典》:白驹(白駒)  拼音:bái jū
1.白色的骏马。《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2.引申为光阴、岁月。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集序:「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宋。陆游 寄题胡基仲故居诗:「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絷白驹。」
3.《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白驹,大夫刺宣王也。」首章二句为:「皎皎白驹,食我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