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苍龙(蒼龍) 拼音:cāng lóng
1.青色的龙。《楚辞。贾谊。惜誓》:「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为女遂成之。』」
2.青色的马。《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乘鸾辂,驾苍龙。」
3.太岁。《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张纯》:「今摄提之岁,苍龙甲寅,德在东宫。」
4.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宋。苏轼 夜泛西湖二绝诗:「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
5.形容山岭或树木的青苍和起伏不定。比喻青苍高大的树木或起伏不定的山岭。唐。李山甫松诗:「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宋。苏轼 登玲珑山诗:「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2.青色的马。《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乘鸾辂,驾苍龙。」
3.太岁。《后汉书。卷三五。张曹郑列传。张纯》:「今摄提之岁,苍龙甲寅,德在东宫。」
4.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宋。苏轼 夜泛西湖二绝诗:「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
5.形容山岭或树木的青苍和起伏不定。比喻青苍高大的树木或起伏不定的山岭。唐。李山甫松诗:「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宋。苏轼 登玲珑山诗:「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2.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
3.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4.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如:「连中三元」。
5.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为「三官」。
6.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2.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
3.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4.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如:「连中三元」。
5.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为「三官」。
6.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國語辭典》:中元 拼音:zhōng yuán
农历七月十五日。本来是道教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之诞辰。因地官大帝掌管赦管,因此,道教会在这一天举行普渡,祈请为亡灵赦罪。佛教传入后,又以此日为「盂兰盆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因此,民间盛行为死去的亲人举行超渡法事,以消灾祈福,化解怨气。也称为「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2.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
3.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4.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如:「连中三元」。
5.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为「三官」。
6.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2.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
3.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4.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如:「连中三元」。
5.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为「三官」。
6.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國語辭典》:三命 拼音:sān mìng
1.周代分官爵为九命,公士一命,大夫二命,卿三命。《礼记。王制》:「大国之卿不过三命。」《左传。昭公十二年》:「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
2.出任官职的命令。《后汉书。卷五一。李恂传。论曰》:「任棠、姜岐,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殆汉阳之幽人乎?」南朝宋。颜延之 〈陶徵士诔。序〉:「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
3.三度教诫。晋。皇甫谧 女怨诗:「婚礼既定,婚礼既成。施矜结帨,三命丁宁。」
4.术数用语。星术家以人的生辰八字所属之干支为三命。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一八。汴岸术士》:「方独立徘徊,适术士过前,共坐旅舍,询其技,曰:『能论三命。』乃书年月日时示之。」
5.受命、遭命、随命。《礼记。祭法》:「曰司命」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南朝宋。鲍照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五难未易夷,三命戒渊抱。」
2.出任官职的命令。《后汉书。卷五一。李恂传。论曰》:「任棠、姜岐,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殆汉阳之幽人乎?」南朝宋。颜延之 〈陶徵士诔。序〉:「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
3.三度教诫。晋。皇甫谧 女怨诗:「婚礼既定,婚礼既成。施矜结帨,三命丁宁。」
4.术数用语。星术家以人的生辰八字所属之干支为三命。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一八。汴岸术士》:「方独立徘徊,适术士过前,共坐旅舍,询其技,曰:『能论三命。』乃书年月日时示之。」
5.受命、遭命、随命。《礼记。祭法》:「曰司命」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南朝宋。鲍照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五难未易夷,三命戒渊抱。」
《漢語大詞典》:青囊
(1).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 唐 刘禹锡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縹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2).借指医术、医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四折:“披衣款步入茅堂,问寝慇懃似犹子行。这一丸神药赛青囊。”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爰负耒而横经,治青囊而业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一方试病,妙詡青囊;三指杀人,怨深白刃。”
(3).古代术数家盛书和卜具之囊。借指卜筮之术。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题诗寄赠十韵》:“锦肆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雷轰宝剑无留迹,火借青囊为乞灵。”参见“ 青囊书 ”。
(4).古代盛官印的袋子。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也。”
(5).花名。古代外域异花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汤城淀 ﹞多异花,记其二种……一曰青囊,如中国金灯,而色类蓝可爱。”
(6).花名。合欢的别称。《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知蠲人之忿,则赠以青囊。一名合欢,则忘忿。”参见“ 合欢 ”。
(2).借指医术、医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四折:“披衣款步入茅堂,问寝慇懃似犹子行。这一丸神药赛青囊。”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爰负耒而横经,治青囊而业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一方试病,妙詡青囊;三指杀人,怨深白刃。”
(3).古代术数家盛书和卜具之囊。借指卜筮之术。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题诗寄赠十韵》:“锦肆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雷轰宝剑无留迹,火借青囊为乞灵。”参见“ 青囊书 ”。
(4).古代盛官印的袋子。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也。”
(5).花名。古代外域异花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汤城淀 ﹞多异花,记其二种……一曰青囊,如中国金灯,而色类蓝可爱。”
(6).花名。合欢的别称。《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知蠲人之忿,则赠以青囊。一名合欢,则忘忿。”参见“ 合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