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14,分10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真教
奉教
教导
指教
四教
至教
教义
终教
明教
道教
教场
典教
释教
经教
教门
《漢語大詞典》:真教
(1).指佛教,佛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融觉寺:“虽石室之写金言, 草堂 之传真教,不能过也。”《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变文》:“至心启告十万尊,谁解宣扬微妙法,若能为我谈真教,身为奴僕不为难。”
(2).指纯真的教化。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警喻》:“彼其所以章轨真教,敦典崇礼,敷政明刑,其术万方,无非使人同归于善而已。”
《漢語大詞典》:奉教
接受教导。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虽不佞,数奉教於君子矣。” 宋 吕祖谦 《答陈同甫书》:“委曲之教,极见诚意,自此谨当奉教。”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 郁离子 曰:‘唯唯,愿奉教。’”
《國語辭典》:教导(教導)  拼音:jiào dǎo
训诲指导。如:「教导有方」。《红楼梦》第四五回:「依我说,奶奶教导他几板子,以戒下次,仍旧留著才是。」
《國語辭典》:指教  拼音:zhǐ jiào
指正教导。《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先生大才,又是尊府白眉,今日幸会,一切要求指教。」《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遇见姐姐,真是天缘巧合,求姐姐指教。」
分類:指教教导
《國語辭典》:四教  拼音:sì jiào
1.孔子四大教育要目: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诗、书、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3.妇德、妇言、妇容、妇幼。《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而其妃后躬行四教。」也称为「四德」、「四行」。
4.佛教用语。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判教学说。(1)从释尊说法的内容分成: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四种,合称为「四教」或「化法四教」。(2)从释尊说法的方式分四: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四种合称为「四教」或「化仪四教」。两种合称为「八教」。《四教义》卷一:「今所立义意异前规,故略撰四教门,用通大师渐、顿、秘密、不定之踪。」
《漢語大詞典》:至教
(1).最好的教导。《礼记·礼器》:“天道至教。” 陈澔 集说:“天道,阴阳之运,极至之教也。”
(2).谓极其高明的道理和见解。庄子·渔父:“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成玄英 疏:“未闻至道,所以恭谨虔恪虚心矣。” 明 何景明 《杂器铭》:“盖道本无垠,物各有理,故觕迹有至教,末器有鸿法。”
《國語辭典》:教义(教義)  拼音:jiào yì
宗教的义理与宗旨。如:「任何宗教的教义,总是劝人向善。」
《国语辞典》:终教(终教)  拼音:zhōng jiào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判教学说,将阐释众生皆可成佛的如来藏系经典,如《楞伽经》等,判归为五教中的第三类,谓之「终教」。《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一:「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國語辭典》:明教  拼音:míng jiào
1.由摩尼教发展而成的秘密宗教组织。混合有道教、佛教等思想。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在五代、宋、元时,常被利用作为组织作乱的工具。最著名的有方腊之乱、王念经之乱。
2.高明的指教。《战国策。魏策一》:「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國語辭典》:道教  拼音:dào jiào
崇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为教祖的宗教。相传创于东汉张陵,陵著有道书二十篇,自号天师,故也称为「天师道」。以符咒为人治病,讲炼丹长生之术,入教者须缴纳五斗米,时人称为「五斗米道」。始盛行于蜀郡,后经弟子广布,信徒渐增,遂正式成为道教,流传于全国。
《國語辭典》:教场(教場)  拼音:jiào cháng
古时操练与检阅军队的场地。唐。杨巨源〈赠邻家老将〉诗:「拂雪陈师祭,冲风立教场。」《西游记》第九回:「丞相领旨出朝,即往教场内点了兵,径往江州进发。」
《漢語大詞典》:典教
(1).典章教化。 汉 应玚 《文质论》:“建不刊之洪制,显 宣尼 之典教,探微言之所弊。”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诗:“ 周公 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二:“ 新罗 君讶曰:‘吾以中国之人,尽闲典教,不谓尚有无知之俗者!’”
(2).主管教育。 明 刘基 《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 至正 九年, 永嘉 洪元诚 典教 富阳县 。”
《國語辭典》:释教(釋教)  拼音:shì jiào
佛教。《梁书。卷五一。处士传。庾诜传》:「晚年以后,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礼忏,六时不辍。」《西游记》第三八回:「元帅,近闻你得了性命,皈依释教。」
分類:释教佛教
《韵府拾遗 效韵》:经教(经教)
魏书李䜣传䜣上疏求立学校曰今圣治钦明道隆三五九服之民咸仰德化而所在州土学校未立臣虽不敏诚愿备之使后生闻雅颂之音童幼睹经教之本
《國語辭典》:教门(教門)  拼音:jiào mén
1.宗派。唐。李华〈荆州南泉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或问:『南北教门,岂无差别?』对曰:『家家门外,有长安道。』」
2.教徒、信徒。《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道:『我是教门,不用大荤。』」
3.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