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明真
纯真;淳朴。 汉 阮瑀 《隐士诗》:“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分類:纯真淳朴
《國語辭典》:清真  拼音:qīng zhēn
1.纯洁天真。唐。李白 王右军诗:「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2.俭朴纯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3.回教徒顺教时,须念颂清真言三句,因而称其教为「清真教」,寺庙为「清真寺」。
《國語辭典》:浑然(渾然)  拼音:hún rán
1.不分明、不可分别的样子。《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浑然同惑,孰温孰凉?」也作「混然」。
2.完全、全然。唐。韩愈〈至邓州北寄上襄阳于相公书〉:「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國語辭典》:真率  拼音:zhēn shuài
坦率直爽,不造作。唐。杜甫〈乐游园歌〉:「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金史。卷一○七。张行信传》:「为人纯正真率,不事修饰。」
《漢語大詞典》:正一
(1).纯真之一。道家认为“一”为世界万物之本,永恒不变。 南朝 齐 顾欢 《夷夏论》:“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高谈正一,则古之 蒙庄子 ;深入不二,则今之 维摩詰 。” 南唐 谭峭 化书·道化·正一:“命之则四(虚、神、气、形),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2).道教的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 东汉 张陵 所创。传说 太上老君 亲授 张陵 《太平洞极经》《太玄经》《五斗经》《正一经》各若干卷。 张陵 传授于后裔及其门徒。后 张陵 被尊为“天师”、“正一天师”,其所创之道派亦称为“天师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统称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崇拜鬼神,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事 潘师正 ,傅其符籙及辟穀、导引、服饵之术。 师正 特赏异之,谓曰:‘我自 陶隐居 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元史·释老传·张与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一房道士,世传正一道教,善能书符遣将,剖断人间祸福。”
《漢語大詞典》:无假(無假)
(1).谓本即纯真,无借虚饰。 晋 陶潜 《命子》诗:“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2).犹不须。 北周 庾信 《园花》诗:“自红无假染,真白不须妆。”北齐书·杨愔传:“我不恨卿,无假惊怖。”
《漢語大詞典》:粹温
纯真温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廉深简絜,贞夷粹温。”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涧松无心古须鬣,天球不琢中粹温。”宋史·哲宗纪一:“﹝ 元丰 ﹞七年三月, 神宗 宴羣臣於 集英殿 ,王侍立,天表粹温,进止中度,宰相而下再拜贺。”
分類:纯真
《國語辭典》:真理  拼音:zhēn lǐ
真实不变的道理。唐。方干 游竹林寺诗:「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漢語大詞典》:真教
(1).指佛教,佛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融觉寺:“虽石室之写金言, 草堂 之传真教,不能过也。”《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变文》:“至心启告十万尊,谁解宣扬微妙法,若能为我谈真教,身为奴僕不为难。”
(2).指纯真的教化。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警喻》:“彼其所以章轨真教,敦典崇礼,敷政明刑,其术万方,无非使人同归于善而已。”
《國語辭典》:混然  拼音:hùn rán
1.无分别的样子。《荀子。非十二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也作「浑然」。
2.浑朴无所知的样子。《荀子。儒效》:「乡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
《國語辭典》:葆真  拼音:bǎo zhēn
保持真性。《庄子。田子方》:「缘而葆真,清而容物。」也作「保真」。
分類:保持纯真
《漢語大詞典》:含真
具有纯真的本性。艺文类聚卷七八引 晋 牵秀 《彭祖颂》:“含真荡秽,离俗遗务。” 晋 陶潜 《劝农》诗:“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分類:纯真
《漢語大詞典》:还初(還初)
(1).恢复原来的地位。魏书·显祖纪:“诸非劳进超迁者,亦各还初。”
(2).回到人性本初纯真的状态。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述前 明 篤行诸生,还初超然。”
《漢語大詞典》:纯至(純至)
谓纯真之至。后汉书·韦彪传:“ 彪 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周书·皇甫遐传:“ 遐 性纯至,少丧父,事母以孝闻。”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 晁文元 公天资纯至,年过四十,登第始娶,前此未尝知世事也。”
分類:纯真
《漢語大詞典》:朴散
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语本老子:“朴散为器。” 王弼 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 唐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诗:“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王琦 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朴散淳销,时移世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