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桢
倾国倾城(又作:倾城倾国 ...)
苏秦六国(又作:金印六国 六国都丞相)
壶中化国
解语倾国
舒长化国(又作:化国)
画万国
姬姜舅甥国
伯鸾去国
宽夫彦国
夔子国
离骚国
梁国文雅
魏国明珠
冬。郑穆公卒。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国香:咏兰及其香气。唐宋之问《过史正议宅》:“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汉·毛亨传:「济济,多威仪也。」
「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唐·李周翰注:「实为国家桢干。」
曳绶司徒府,所从信国桢。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闵焉,图画其形于甘泉宫。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唐·颜师古注曰:「非不惜城与国也,但以佳人难得,爱悦之深,不觉倾覆。」
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 于濆 马嵬驿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刘希夷 公子行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 刘方平 乌栖曲二首之一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 吴少微 过汉故城
为云为雨徒虚语,倾国倾城不在人。 唐彦谦 牡丹
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 孟浩然 美人分香
窈窕凤皇姝,倾城复倾国。 张柬之 与国贤良夜歌二首之一
恃赖倾城人不及,檀妆唯约数条霞。 徐凝 宫中曲二首之一
虽然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 李白 感兴六首之五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李白 白纻辞三首之三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李白 阳春歌
倾国留无路,还魂怨有香。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杜甫 佳人
侍婢艳倾城,绡绮轻雾霏。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 杜甫 听杨氏歌
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 林宽 曲江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 柳宗元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喷玉光照地,颦蛾价倾城。 权德舆 广陵诗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 权德舆 杂兴五首
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国倾城胜莫愁。 武元衡 赠佳人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武平一 妾薄命
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王维 扶南曲歌词五首之二
明月薄蚀阳精昏,娇妒倾城惑至尊。 王翰 飞燕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 长恨歌
专房犹见宠,倾国众皆闻。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
佳人祓禊赏韶年,倾国倾城并可怜。 万齐融 三日绿潭篇
为问倾城年几许,更胜琼树是琼枝。 薛能 舞者
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绝代徒倾国。 韦应物 鼋头山神女歌
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韩愈 县斋有怀
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曰:「天下卿相人臣及布衣之士,皆高贤君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而君不任事,是以宾客游士莫敢自尽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君乃今复与士民相亲也,臣故敢进其愚虑。……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彊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杜荀鹤 遣怀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 王铎 罢都统守镇滑州作
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王韫秀 夫入相寄姨妹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白居易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苏公有国皆悬印,楚将无官可赏功。若使重生太平日,也应回首哭途穷。 秦韬玉 寄怀
未学苏秦荣佩印,却思平子赋归田。 薛逢 座中走笔送前萧使君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韦庄 东阳赠别
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 崔道融 过农家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杜牧 赠别
飘飘苏季子,六印佩何迟。 杜甫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沈。 牟融 赠欧阳詹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高适 别王彻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 黄滔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先将寄示因书五十六字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子宁能相随乎?楼下有少酒,与卿为别。」长房使人取之,不能胜,又令十人扛之,犹不举。翁闻,笑而下楼,以一指提之而上。视器如一升许,而二人饮之终日不尽。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馀卷,皆出于壶公,故名为壶公符。汝南费长房为市椽时,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其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卖药者曰:「服此药,必吐出某物,某日当愈。」皆如其言。得钱,日收数万,而随施与市道贫乏饥冻者,所留者甚少。常悬一空壶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辄转足跳入壶中,人莫知所在,唯房于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除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谢。如此积久,长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而往。公语房曰:「卿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宫,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
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练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因之得道在治中。
壶中天地:指道家所谓的仙境。唐元稹《幽栖》:“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壶公: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 令狐楚 赠毛仙翁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 储嗣宗 宿玉箫宫
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 储嗣宗 送道士
有路在壶中,无人知地脉。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他年若得壶中术,一簇汀洲尽贮将。 吴融 湖州晚望
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 吕温 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 唐彦谦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
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姚合 送王龟处士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尚颜 宿寿安甘棠馆
存亡去住一壶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崔郾 赠毛仙翁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 李商隐 玄微先生
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 李商隐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写真存焉
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 李敬方 遣兴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 李白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
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
壶中开白日,雾里捲朱旂。 李端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王维 赠焦道士
壶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烟霞白日闲。 王起 赠毛仙翁
芝童解说壶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卢纶 题天华观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窦常 茅山赠梁尊师
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窦牟 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
艳阳迷俗客,幽邃失壶公。 章孝标 玄都观栽桃十韵
白知关畔元非马,玄觉壶中别有天。 罗隐 送宣武徐巡官
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 蒋防 至人无梦
娇歌自驻壶中景,艳舞长留海上春。 许浑 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上象壶中阔,平生梦里忙。 许浑 茅山赠梁尊师
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许浑 赠萧链师
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贯休 故林偶作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鹤前飞九转,壶里驻三光。 钱起 柏崔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坐来石上云,乍谓壶中起。 钱起 窗里山
勉事壶公术,仙期待赤龙。 钱起 药堂秋暮
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 钱起 送柳道士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五
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 韩偓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壶中日月将何用,借与闲人试一窥。 韩偓 赠易卜崔江处士
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顾况 步虚词
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马戴 谒仙观二首
恐入壶中住,须传肘后方。 马戴 送王道士
因将岁月离三岛,闲贮风烟在一壶。 高蟾 送张道士
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 鲍溶 周先生画洞庭歌
若用壶中景,东溟又堪伤。 鲍溶 与峨嵋道士期尽日不至
玉壶贮天地,岁月亦已长。 鲍溶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左右皆叹美久之。帝指贵妃示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解语花:喻美人聪慧可人。清赵翼《题女史骆佩香秋灯课女图》:“一个娇娃解语花,崎窗亲课秋宵读。”
爱日篇曰:……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民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化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馀;乱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舒长者,非谓羲和安行,乃君明民静而力有馀也。
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人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閒暇而力有馀;乱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
铎按:「化」疑本作「治」,唐人避高宗李治讳改,爱日篇:「治国之日舒以长」,本传作「化国」,是其例。
相关人物
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是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杜牧 郡斋独酌
参考典故
「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使单襄公辞焉,曰:『蛮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毁常,王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惩不敬,劝有功也。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巳,不献其功,所以敬亲昵,禁淫慝也。今叔父克遂有功于齐,而不使命卿镇抚王室,所使来抚余一人,而巩伯实来未有职司于王室。又奸先王之礼,余虽欲于巩伯,其敢废旧典,以忝叔父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大师之后也。』」晋·杜预注:「齐世与周昏,故曰甥舅。」
姬姜本来舅甥国,卜筮俱道凤皇飞。 张说 安乐郡主花烛行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埶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荅。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梁鸿乡里孟氏女,容貌丑而有节操,多求之,不肯。父母问其所欲,曰:「得贤女如梁鸿者。」鸿闻之,乃求之。梁鸿妻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梁鸿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异之,曰:「彼佣赁能使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鸿舂:指生活清贫。唐贾岛《送令狐绹相公》:“鸿舂乖汉爵,祯病卧漳滨。”
伯鸾游太学,中夜一相望。 储光羲 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
元淑命不达,伯鸾吟可叹。 储光羲 贻刘高士别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元稹 望驿台
张翰鲈鱼因醉忆,孟光书信近春稀。 刘兼 偶闻官吏举请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
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 刘兼 江楼望乡寄内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 刘长卿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 孟浩然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试逐伯鸾去,还作灵均行。 孟郊 下第东南行
郢曲怜公子,吴州忆伯鸾。 张南史 送朱大游塞
伯鸾甘寄食,元淑苦无钱。 张籍 赠殷山人
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 徐夤 人事
绿鬓先生自出林,孟光同乐野云深。 徐夤 绿鬓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我寻高士传,居与古人齐。 李白 口号赠徵君鸿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
不堪风雨夜,转枕忆鸿妻。 权德舆 中书夜直寄赠
不厌梁鸿贫,常讥伯宗直。 权德舆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莺里花前选孟光,东山逋客酒初狂。 段成式 嘲元中丞
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 温庭筠 雪二首之二
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 王绩 山中叙志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白居易 冬至夜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白居易 赠内
唯我到来居上馆,不知何道胜梁鸿。 皮日休 皋桥
一旦悲欢见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
伯鸾常去国,安道惜离群。 萧颖士 越江秋曙
鸿舂乖汉爵,桢病卧漳滨。 贾岛 送令狐绹相公
他日诏书下,梁鸿安可追。 钱起 送张五员外东归楚州
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 陆龟蒙 和袭美咏皋桥
梁鸿夫妇欲双飞,细雨轻寒拂雉衣。 陆龟蒙 闻袭美有亲迎之期因以寄贺
疏家父子错挂冠,梁鸿夫妻虚适越。 顾况 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
徒怀伯通隐,多谢买臣归。 骆宾王 夕次旧吴
登高北望嗤梁叟,凭轼西征想潘掾。 骆宾王 畴昔篇
相关人物
元丰五年,文潞公以太尉留守西都,时富韩公以司徒致仕,潞公慕唐白乐天九老会,乃集洛中公卿大夫年德高者为耆英会。以洛中风俗尚齿不尚官,就资胜院建大厦曰耆英堂,命闽人郑奂绘像其中。时富韩公年七十九,文潞公与司封郎中席汝言皆七十七,朝议大夫王尚恭年七十六,太常少卿赵丙、秘书监刘几、卫州防御使冯行已皆年七十五,天章阁待制楚建中、朝议大夫王慎言皆七十二,太中大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张焘皆年七十。时宣徽使王拱辰留守北京,贻书潞公,愿预其会,年七十一。独司马温公年未七十,潞公素重其人,用唐九老狄兼故事,请入会。温公辞以晚进,不敢班富、文二公之后。潞公不从,令郑奂自幕后传温公像,又至北京传王公像,于是预其会者凡十三人。潞公以地主携妓乐就富公宅作第一会。至富公会,送羊酒不出;馀皆次为会。洛阳多名园古,有水竹林亭之胜,诸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每宴集,都人随观之。
字彦国……拜司徒。
字宽夫……以太师致仕。
「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晋·杜预注:「夔,楚同姓国,今建平秭归县。」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
梁国深文雅,淮王爱道仙。 张说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之二
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 李白 携妓登梁不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 韦应物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之作
燕卒铁衣围汉相,鲁儒戎服从梁王。 韩偓 边上看猎赠元戎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高适 宋中十首之一
「(齐)威王二十三年,与赵王会平陆。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韩婴《诗外传》以为齐宣王,其说异也。」
2.形容极为美丽动人。参见「倾国倾城」条。晋。陶渊明〈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唐。皇甫枚《飞烟传》:「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亦用以借指美人。《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二》:「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清。况周颐 曲玉管。两桨春柔词:「夕阳衰草,满目江山,不见倾城。」
3.满城、全城。形容人数众多。《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倾城士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宋。苏轼 江神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六将军印。《史记·封禅书》:“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大 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 司马贞 索隐:“谓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为四也。更加乐通侯及天道将军印,为六印也。”
(3). 唐 时官马身上的六种印记。 唐 杜甫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二》:“ 杜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考《唐六典》:凡在牧马,以小官字印印右膊,以年辰印印右髀,以监名印印尾侧。二岁以飞字印印左髀膊。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项左。送尚乘者,印三花及飞字印,外又有风字印。官马赐人者,以赐字印。配诸军及充传送驛者,以出字印。印凡八,此云六印,意赐、配者不在数耳。”
(2).道家传说壶中别有天地,因常以“一壶”喻宇宙或仙境。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唐 刘禹锡 《寻汪道士不遇》诗:“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元 许有壬 《琳宫词次安南王韵》:“一壶天地浑无迹,只有清风动竹声。”参见“ 壶天 ”、“ 壶公 ”。
(3).特指一壶酒。 唐 储光羲 《田家杂兴》诗之二:“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一:“当其得意时,万物寄一壶。”
2.比喻仙境或胜境。唐。张乔〈题古观〉诗:「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
(2).用以代称贤夫妇。 宋 张孝祥 《丑奴儿·张仲钦生日》词:“ 伯鸞德耀 贤夫妇,见説宜家。”参见“ 伯鸞 ”。
(2).作为贤丈夫的代称。 唐 刘长卿 《送子壻崔真父归长城》诗:“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 伯鸞 。” 明许自昌《水浒记·联姻》:“念伊少年,影形弔处,相依有 伯鸞 。”
(2).作为贤丈夫的代称。 唐 刘长卿 《送子壻崔真父归长城》诗:“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 伯鸞 。” 明许自昌《水浒记·联姻》:“念伊少年,影形弔处,相依有 伯鸞 。”
(2).代指 大梁 。今 河南省 开封市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一》:“七月丁卯,入於 梁苑 。是时帝年三十有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 中州 归德 人也。 夷门 谱谍, 梁苑 冠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