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3,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员官
乌桓
西北风
金狄
浑脱
鬼国
胡雁
朔塞
旃裘
边笳
金笳
碧瑶
北部
玄天
楼烦
《漢語大詞典》:员官(員官)
(1).星名。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第四宿。亦称“ 星宿 ”,凡七星。史记·天官书:“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颈,朱鸟颈也。员官,喉也。物在喉咙,终不久留,故主急事也。”
(2).北方水神名。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黑帝云门舞》:“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 员官 。” 倪璠 注:“云 员官 者,北方水府之官也……此祀 黑帝 ,乃 天帝 协光纪之神,在北方司水,若水官矣。”
《國語辭典》:乌桓(烏桓)  拼音:wū huán
中国古代民族之一。本属东胡,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馀众退保乌桓山,因以为号。汉献帝建安年间,徙居内地,与汉人融合。《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乌桓传》中见有记载。也作「乌丸」。
《国语辞典》:西北风(西北风)  拼音:xī běi fēng
西北方吹来的风。一般指寒风。《老残游记》第三回:「已是九月底天气,虽十分和暖,倘然西北风一起立刻便要穿棉袄了。」
《漢語大詞典》:金狄
(1).金人。铜铸的人像。文选·张衡〈西京赋〉:“高门有閌,列坐金狄。” 李善 注:“金狄,金人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按 秦始皇 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於 临洮 ,长五丈餘,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 唐 李商隐 《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清 孙中岳 《大侄书金陵回即走西安怅然念之》诗:“故宫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风动石鲸。”
(2).借指佛或佛教。旧唐书·武宗纪:“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书,结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 宋 苏轼 《赠梁道人》诗:“採药 壶公 处处过,笑看金狄手摩挲。”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又 林灵素 詆佛教谓之金狄乱华,当时金狄之语,虽詔令及士大夫章奏碑版亦多用之。”
(3).指 南宋 时北方 女真 族建立的 金 王朝。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想肉:“自 靖康 丙午岁, 金 狄乱华,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
《國語辭典》:浑脱(渾脫)  拼音:hún tuō
1.自然完美没有雕琢的痕迹。如:「他的作品越到晚期越显浑脱圆成。」
2.将动物的皮整张剥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以盛装物品、饮料,吹气后可为渡河的浮囊。《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
3.用整张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
4.流行于蒙古、中亚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头戴浑脱毡帽表演。《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新唐书。卷一一八。宋务光传》:「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
《漢語大詞典》:鬼国(鬼國)
(1).阴间,鬼的世界。《楞严经》卷六:“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天吴紫凤,纷紜而到;鬼国罗刹,次第而来。”
(2).即 鬼方 。 清 吴伟业 《滇池铙吹》诗之三:“ 鬼国 三年劳薄伐,王师五月下殊方。”参见“ 鬼方 ”。
(3).神话传说中的古北方国名。山海经·海内北经:“ 鬼国 在 贰负之尸 北,为物人面而一目。”
《國語辭典》:鬼方  拼音:guǐ fāng
古称荒远的国家。文献上所指不一,有:(1)西戎。见《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2)周荆、楚之地。见惠栋《九经古义》。(3)今贵州之地。见清《一统志》。(4)今陕西省西北一带。春秋时狄人居此,姓隗,隗即鬼也。见王国维《观堂集林》。
《漢語大詞典》:胡雁
雁。雁来自北方胡地,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唐 李白 《山鹧鸪词》诗:“嫁得 燕山 胡雁婿,欲衔我向 雁门 归。” 唐 李颀 《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漢語大詞典》:朔塞
朔北塞外。指北方边境地区。 唐 李峤 《旌》诗:“影丽 天山 雪,光摇朔塞风。”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御札一轴三纸藏右司黄荦家》:“珍藏既出于 云门 ,传刻仅留于朔塞。” 明 谢榛 《居庸关》诗:“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國語辭典》:旃裘  拼音:zhān qiú
北方民族所穿的毡毛衣服。后用以代指北方民族。《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馀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宋。陆游〈秋兴〉诗:「荥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漢語大詞典》:边笳(邊笳)
亦作“ 边加 ”。 即胡笳。我国古代北方边地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南朝 宋 鲍照 《王昭君》诗:“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唐 马戴 《边馆逢贺秀才》诗:“不堪吟断边笳晓,叶落东西客又分。”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二折:“牧马边笳,刁斗军中夜。”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四:“綺阁低迷空昔梦,边加凄切咽新愁。”
《漢語大詞典》:金笳
金笳的美称。古代北方民族常用的一种管乐器。 唐 武元衡 《汴和闻笳》诗:“何处金笳月里悲,悠悠边客梦先知。”
《国语辞典》:碧瑶(碧瑶)  拼音:bì yáo
Baguio
城市名。位于菲律宾吕宋岛西北部,马尼拉市北方,气候温和,为避暑胜地,有云中花园之称。
《國語辭典》:北部  拼音:běi bù
一地的北方区域。相对于南部而言。如:「桃、竹、苗地区,位于台湾的北部区域。」
《國語辭典》:玄天  拼音:xuán tiān
1.自然之道。《庄子。在宥》:「鸿蒙曰:『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
2.北方。《吕氏春秋。有始览》:「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虚危营室。」
3.山名。《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玄天高北列,日观临东溟。」
分類:北方
《漢語大詞典》:楼烦(樓煩)
古代北方部族名,精于骑射。因以代指善射的将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灌婴 ﹞军於 燕 西,所将卒斩 楼烦 将五人。” 裴駰 集解引 李奇 曰:“其人善骑射,故以名射士为‘楼烦’,取其美称,未必 楼烦 人也。” 南朝 梁 刘孝威 《行幸甘泉宫歌》:“校尉 乌桓 骑,待制 楼烦 弓。”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结交 楼烦 将,侍从羽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