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塞人
指古代塞外的游牧民族。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二郎山 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國語辭典》:穹庐(穹廬)  拼音:qióng lú
1.蒙古人所住的毡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北齐。无名氏〈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因匈奴多住穹庐,故以穹庐为匈奴的代称。《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唐。陈鸿《东城老父传》:「上皇北臣穹庐,东臣鸡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三岁一来会。」
《漢語大詞典》:穷庐(窮廬)
(1).古代游牧民族住的毡帐。亦指北方边区少数民族。《淮南子·齐俗训》:“譬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 明 无名氏 《精忠记·骄虏》:“日落穷庐暗,打辣酥满斟,醉酣。”《隋唐演义》第三五回:“到家乡只梦中,见君王只梦中,明日里捱到穷庐。料道今生怎得归往,情黯黯拨乱宫商……但愿和亲保太平,永享!”参见“ 穹庐 ”。
(2).贫贱者居住的屋。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復何及!”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國語辭典》:毡裘(氈裘)  拼音:zhān qiú
1.古代西北胡人以毛皮所制成的衣服。《战国策。赵策二》:「大王诚能听臣,燕必致毡裘狗马之地,齐必致海隅鱼盐之地。」汉。蔡琰〈胡笳十八拍〉:「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
2.代指胡人或其酋长。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将军独腼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宋。苏轼〈襄阳乐〉:「自从毡裘南渡沔,襄阳无事多春游。」
《漢語大詞典》:猎火(獵火)
(1).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 唐 李白 《大猎赋》:“羽毛扬兮九天絳,猎火燃兮千山红。” 明 陈束 《咸宁山中雪霁晚行》诗:“田空猎火还,林冻栖乌警。”
(2).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战火。 唐 高适 《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 狼山 。” 蒋士超 《出关至沈阳作》诗之二:“不关猎火 狼山 照,丛木如燐夜放光。”
《漢語大詞典》:毡帐(氈帳)
亦作“氊帐”。
(1).毡制的帐篷。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为居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昔在 江 南,不信有千人毡帐。”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花烛:“氊帐起自 北朝 穹庐之制,请皆不设,惟於堂室中置帐,以紫綾幔为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夜月听悲笳。” 清 纳兰性德 《唆龙与经岩叔夜话》诗:“谁持花间集,一灯氊帐里。”
(2).毡制帷幔。 唐 白居易 《别毡帐火炉》诗:“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
《漢語大詞典》:金帐(金帳)
(1).指精美的床帐或帷帐。 唐 卢纶 《王评事驸马花烛》诗:“比翼和鸣双凤凰,欲栖金帐满城香。” 刘初棠 注:“金帐,极言帷帐之精美。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元载 纳 薛瑶英 为姬,‘处金丝之帐,却尘之褥’。” 元 萨都剌 《马翰林寒江钓雪图》诗:“歌楼酒香金帐暖,岂知篷底鱼羹饭。”
(2).特指古代一些游牧民族可汗所居之帐房。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 黠戛斯 ﹞詈 回鶻 曰:‘汝运尽矣,我必取汝金帐!’金帐者, 回鶻 可汗所居帐也。”
《國語辭典》:毳幕  拼音:cuì mù
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韦韝毳幕,以禦风雨。」唐。王维 兵部起请露布文:「毡裘之长,思向风以无阶;毳幕之人,惟涂地而可获。」也称为「毳帐」。
《漢語大詞典》:穷庐(窮廬)
(1).古代游牧民族住的毡帐。亦指北方边区少数民族。《淮南子·齐俗训》:“譬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 明 无名氏 《精忠记·骄虏》:“日落穷庐暗,打辣酥满斟,醉酣。”《隋唐演义》第三五回:“到家乡只梦中,见君王只梦中,明日里捱到穷庐。料道今生怎得归往,情黯黯拨乱宫商……但愿和亲保太平,永享!”参见“ 穹庐 ”。
(2).贫贱者居住的屋。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復何及!”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國語辭典》:穹庐(穹廬)  拼音:qióng lú
1.蒙古人所住的毡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北齐。无名氏〈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因匈奴多住穹庐,故以穹庐为匈奴的代称。《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唐。陈鸿《东城老父传》:「上皇北臣穹庐,东臣鸡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三岁一来会。」
《國語辭典》:旃裘  拼音:zhān qiú
北方民族所穿的毡毛衣服。后用以代指北方民族。《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与单于连战十有馀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宋。陆游〈秋兴〉诗:「荥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國語辭典》:毳帐(毳帳)  拼音:cuì zhàng
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传上》:「有城郭庐舍不肯处,联毳帐以居,号大拂庐,容数百人。」明。徐复祚《红梨记》第一四出:「他那里泣青山,投毳帐做了他乡鬼。」也称为「毳幕」。
《国语辞典》:犹太(犹太)  拼音:yóu tài
1.居住于亚洲西边的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参见「犹太人」条。
2.国名。西元前九五三年希伯来分裂后,建于巴勒斯坦的南部。后又夺取耶路撒冷,建立为以色列各支派联合王国的首都。西元前五八六年亡于巴比伦。重建国家后,西元七○年为罗马帝国所毁。
3.带种族歧视意味的谑称,指生性吝啬的人。
《国语辞典》:獯戎  拼音:xūn róng
中国先秦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参见「匈奴」条。
《國語辭典》:烧荒(燒荒)  拼音:shāo huāng
一种古代禦敌方法。守边将士,每到秋天,出塞纵火,尽烧枯草,以防止敌人来牧马。
《漢語大詞典》:毡城(氈城)
亦作“氊城”。 古代 匈奴 等游牧民族所居毡帐集中地。多借称其王庭所在之处。 唐 张籍 《送和蕃公主》诗:“毡城南望无迴日,空见沙蓬水柳春。” 宋 王安石 《明妃曲》之一:“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氊城莫相忆。”
《國語辭典》:毡乡(氈鄉)  拼音:zhān xiāng
到处搭满毡帐的地方。指胡人所居之地。南朝宋。鲍照 瓜步山揭文:「道出关津,升高问途,北眺毡乡,南晒炎国。」宋。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