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逼主
威胁人主。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殿下以 曹操 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羈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宋书·恩倖传论:“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
分類:威胁人主
《漢語大詞典》:持容
谓欲保持官位而取容于人主。吕氏春秋·谨听:“説者持容而不极,听者自多而不得。” 陈奇猷 校释:“人臣持位取容而不尽其言。”
《國語辭典》:陪考  拼音:péi kǎo
陪同考生赴考场。如:「升学考试时,父母只要有空,常会陪考,充分表现对子女的关怀。」
《漢語大詞典》:淫察
谓惑乱人主明察事理的能力。韩非子·内储说下:“敌之所务在淫察而就靡,人主不察则敌废置矣。” 王先慎 集解:“淫,乱也;靡,非也。人主之察既乱,则举事皆非。”
《漢語大詞典》:知情不报
知道情况而不报告,特指没有犯罪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对检察当局隐匿别人的叛逆罪或重罪的行为。例如:对叛逆罪的知情不报者。
《国语辞典》:开方便门(开方便门)  拼音:kāi fāng biàn mén
1.方便门,指佛教引导众生信佛的门径。开方便门引申为给人方便。如:「如果不碍事,不妨开开方便门,岂不皆大欢喜?」
2.女人主动开门招引男人。《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他也是个广开方便门的善知识,正勾搭万法寺小和尚去非做了光头夫妻。」
《国语辞典》:家无主,屋倒竖(家无主,屋倒竖)  拼音:jiā wú zhǔ,wū dào shù
(谚语)比喻若无人主持家事,则一切杂乱无章。《水浒传》第二四回:「若是我先妻在时,却不恁地家无主,屋倒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又道是:『家无主,屋倒竖。』灿若自王氏亡后,日食用度,箸长碗短,十分的不像意。」
《国语辞典》:印象批评(印象批评)  拼音:yìn xiàng pī píng
批评者不根据客观标准,只凭个人主观印象而从事的文学批评。
《漢語大詞典》:族正
清 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清会典·户部·户口》:“又议准,聚族而居,丁口众多者,择族中有品望者一人,立为族正,该族良莠,责令查举。” 清 冯桂芬 《复宗法议》:“宗子死,族人为之服齐衰三月,其母妻死亦然,以重其事,名之曰族正,副之以族约。”
《漢語大詞典》:毕雨箕风(畢雨箕風)
《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 孔 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原谓民性如星,星好风雨,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以“毕雨箕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前蜀 杜光庭 《晋公北帝醮词》:“使雷车电椅,扫荡四方;毕雨箕风,穌舒品物。”
《漢語大詞典》:居重驭轻(居重馭輕)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 秦 、 汉 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歷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承平既久,则习文忘武。” 明 陈子龙 《议京兵》:“自古帝王之立国也,莫不欲居重驭轻,以为长远之计。”
《國語辭典》:扩音器(擴音器)  拼音:kuò yīn qì
指单纯的声音放大器。通常含麦克风、扩大机及喇叭三部分。
东人主
【三藏法数】
人主之国,风俗机变,仁义昭明,其地和畅多人,故名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