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爱而不见
 

《毛诗正义》卷二之三〈国风·邶风·静女〉~04~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典故  
桐叶题诗
 
流红叶
 
红叶水
 
凭红叶
 
红题
 
写红叶
 
采叶题诗
 
一叶怨题
 
怨红一叶
 
败叶题诗
 
春沟红叶
 
翠沟题叶
 
泛流红冷
 
枫叶满阶红万片
 
宫沟流怨叶
 
红叶波深
 
红叶不来
 
流红有恨
 
流红字
 
题情肠断红
 
香沟诗叶
 
叶落香沟红泛
 
断红流处暗题
 
红叶不见诗
 
红叶写情辞
 
诗凭红叶
 
叶间题字
 
一山红叶供不尽相思句
 
御沟题红
 
怨随宫叶流


《云溪友议》卷下〈题红怨〉
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慇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清琐高议》卷五〈流红记〉
唐僖宗时,有儒士于佑晚步于禁衢间。于时万物摇落,悲风秋,颓阳西倾,羁怀增感。视禦沟浮叶,续续而下。佑临流浣手,久之,有一脱叶差大于他叶,远视之若有墨迹载于其上,浮红泛泛,远意面面。佑取而视之,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佑得之蓄于书笥,终日咏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书于叶也。因念禦沟水出于禁掖,此必宫中美人所作也。佑但宝之,以为念耳。矣时时对好事者说之。佑自此思念,精神俱耗。一日,友人见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为我言之。」佑曰:「我数月来,眠食俱废。」因以红叶句言之。友人大笑曰:「子何愚汝是也!彼书者无意于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子虽思爱之勤,帝禁深宫,子虽有羽翼,莫敢往。子之愚又可笑也。」佑曰:「天虽高而听卑,人苟有志,天必从人愿耳。我闻牛仙客遇无双之事,卒得古生之奇计,但患无志耳,事固未可知也。」佑终不废思虑,复题二句,书于红叶上曰:「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禦沟上流水中俾其流入宫中,人为笑之,亦为好事者称道。有赠之诗者曰:」君恩不禁东流水,流出宫情是此沟。佑后累举不捷,迹颇羁倦,乃依河中贵人韩泳门馆,得钱帛稍稍自给,亦无意进取。久之,韩泳召佑谓之曰:「帝禁宫人三千馀得罪,使各适人,有韩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宫,今出禁庭来我舍。子今未娶,年又愈壮,困苦一身,无所成就,孤生独处,我甚怜汝。今韩夫人箧中不下千缗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丽,吾言之使聘子,何如?」佑避席伏地曰:「穷困书生,寄食门下,昼饱夜温,受赐甚久,恨无一长,不能图报。早暮愧惧,莫知所为,安敢复望如此!」泳乃令人通媒妁,助佑进羔雁,尽六礼之数,交二姓之欢。佑就吉之夕,乐甚。明日,见韩氏装橐甚厚,姿色绝艳,佑本不敢有此望,自以为误入仙源,神魂飞越也。既而,韩氏于佑之书笥中见红叶,大惊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佑以实告。韩氏复曰:「务于水中复得红叶,不知何人所作也?」乃开笥取之,乃佑所题之诗,相对惊叹,感泣久之,曰:「事岂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韩氏曰:「吾得叶之初,尝有诗,今尚藏笥中。取以示佑。诗云:「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闻者莫不叹异惊骇。一日,韩泳开宴召佑洎韩氏,泳曰:「子二人今日可谢媒人也。」韩氏笑答曰:「吾为佑之合为天力也。」泳曰:「何以言之?」韩氏索笔为诗曰:「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泳曰:「吾今知天下事无偶然者也。 」僖宗之幸蜀,韩泳令佑将家僮百人前导,韩以宫人得以见帝,具言适佑事。帝曰:「吾亦微闻之。」召佑,笑曰:「卿乃朕门下旧客也。」佑伏地拜谢罪。帝还西都,以从驾得官,为深策军虞侯。韩氏生五子三女,子以力学俱有官,女配名家。韩氏治家有法度,终身为命妇。宰相张浚作诗曰:「长安百万户,禦水日东注。水上有红叶,子独得佳句。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出宫三千人,韩氏籍中数。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寓居贵人家,方于子相遇。通媒六礼俱,百岁为夫妇。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兹事自无古,可以传千古。」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九十八〈文章一·卢渥〉~486~
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独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顾况〉~486~
唐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泛于波中。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日馀,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一诗,故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
《元宫词百章笺注》六十九~78~
案:红叶,指韩翠蘋故事。《青琐高议》记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拾一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祐亦题诗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沟上流,为宫女韩翠蘋所拾。后帝放宫女,祐托韩咏门馆,咏以韩氏同姓,遂作伐嫁妆。及成礼,各于笥中出红叶相示,韩氏笑吟曰:「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萦素怀,今日却成鸾凤侣,方知红叶是良媒。」此类故事颇多,仅取其一,以注此诗。
《本事诗·情感》
顾况在洛,乘间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馀日,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侍儿小名录·凤儿》
贞元中进士贾全虚者,黜于春官。春深,临禦沟而坐,忽见一花流至全虚之前,以后接之,香馥颇异。旁连数叶上,有诗一首,笔迹纤丽,言词幽怨。诗曰:「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全虚得之,悲想其人,涕泗交坠,不能离沟上。街史颇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实,德宗亦为感动,令中人细询之,乃于翠筠宫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者。诘其由云:「初从母学《文选》、《初学记》及慕陈后主孔贵嫔为诗。几日前,临水折花,偶为〈宫思〉宫思。今败露死无所逃。」德宗为之恻然,召全虚授金吾卫兵曹,以凤儿赐之,车载其院资,皆赐全虚焉。
典故   
谋曲突
 
移突
 
报赏焦头
 
焦烂客
 
烂额收功
 
曲突不见宾
  
曲突烂鹅
 
相关人物
徐福(西汉)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28~
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夫至巧不用剑,善闭者不用关楗。淳于髡之告失火者,此其类。汉·高诱注:「淳于髡齐人也,告其邻,突将失火,使曲突徙薪,邻人不从。后竟失火,言者不为功,救火者焦头烂额为上客。」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列传·霍光〉~2958~
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疋,后以为郎。

简释

徙薪:喻深谋远虑。唐李商隐《失题》:“拯溺休规步,防虞要徙薪。”


例句

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 杜牧 李给事中敏二首

典故
古人吾不见
 
不恨古人吾不见
 
恨吾生不见古人


《南史》卷三十二〈张邵列传·张融〉~833~
融字思光,弱冠有名。道士同郡陆脩静以白鹭羽麈尾扇遗之,曰:「此既异物,以奉异人。」解褐为宋新安王子鸾行参军。王母殷淑仪薨,后四月八日建斋并灌佛,僚佐儭者多至一万,少不五千,融独注儭百钱。帝不悦曰:「融殊贫,当序以佳禄。」出为封溪令。从叔永出后渚送之曰:「似闻朝旨,汝寻当还。」融曰:「不患不还,政恐还而复去。」及行,路经嶂崄,獠贼执融将杀食之。融神色不动,方作洛生咏,贼异之而不害也。……辟齐太傅掾,稍迁中书郎,非其所好。乞为中散大夫,不许。张氏自敷以来,并以理音辞、修仪范为事。至融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翘身仰首,意制甚多。见者惊异,聚观成韨,而融了无惭色。随例同行,常稽迟不进。高帝素爱融,为太尉时,与融接。见融常笑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融假还乡,诣王俭别。俭立此地举袂不前,融亦举手呼俭曰:「歜曰『王前』。」俭不得已趋就之。融曰:「使融不为慕势,而令君为趍士,岂不善乎。」常叹云:「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
典故
不乐为车公
 
问车公
 
欢会忆车公
 
情会招车胤
 
席上车公
 
不见车公
 
车公醉饮
 
招车胤

相关人物
车胤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408~
「车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于酆阴。是时胤十馀岁,胡之每出,尝于篱中见而异焉。谓胤父曰:『此儿当致高名。』后游集,恒命之。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南朝梁·刘孝标注:「《续晋阳秋》曰:胤字武子,南平人。父育,为郡主簿。太守王胡之有知人识,裁见,谓其父曰:『此儿当成卿门户,宜资令学问。』胤就业恭勤,博览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率。桓温在荆州取为从事,一岁至治中。胤既博学多闻,又善于激赏,当时每有盛坐,胤必同之,皆云:『无车公不乐。』太傅谢公游集之日,开筵以待之。累迁丹阳尹、护军将军、吏部尚书。」
《晋书》卷八十三〈车胤列传〉~277~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于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桓温在荆州,辟为从事,以辩识义理深重之。引为主簿,稍迁别驾、征西长史,遂显于朝廷。时惟胤与吴隐之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谢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

简释

招车胤:指请佳宾,或指宴会游赏。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情会招车胤,闲行觅戴运。”


例句

情会招车胤,闲行觅戴逵。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争奈病夫难强饮,应须速自召车公。 崔璞 奉酬皮先辈霜菊见赠

高咏已劳潘岳思,醉欢惭道自车公。 张固 重阳宴东观山亭和从事卢顺之

欲知今日后,不乐为车公。 王维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居士尔时缘护戒,车公何事亦停杯。 白居易 五月斋戒罢宴彻乐闻韦宾客皇甫郎中饮会亦稀又知欲携酒馔出斋先以长句呈谢

江郡讴谣誇杜母,洛城欢会忆车公。 白居易 寄李蕲州

典故
不见卢郎少年

相关人物
卢郎

参考典故
卢郎老


《南部新书》丁卷
卢家有子弟,年已暮而犹为校书郎。晚娶崔氏子,崔有词翰,结缡之后,微有慊千色。卢因请诗以述怀为戏,崔立成诗曰:「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少年时。」
《魏书》卷四十七〈卢玄列传·卢元明〉~060~
元聿第五弟元明,字幼章。涉历群书,兼有文义,风彩閒润,进退可观。永安初,长兼尚书令、临淮王彧钦爱之。及彧开府,引为兼属,仍领部曲。出帝登阼,以郎任行礼,封城阳县子,迁中书侍郎。永熙末,居洛东缑山,乃作幽居赋焉。于时元明友人王由居颍川,忽梦由携酒就之言别,赋诗为赠。及明,忆其诗十字云:「自兹一去后,市朝不复游。」元明叹曰:「由性不狎俗,旅寄人间,乃今有梦,又复如此,必有他故。」经三日,果闻由为乱兵所害。寻其亡日,乃是得梦之夜。天平中,兼吏部郎中,副李谐使萧衍,南人称之。还,拜尚书右丞,转散骑常侍,监起居。积年在史馆,了不厝意。又兼黄门郎、本州大中正。元明善自标置,不妄交游,饮酒赋诗,遇兴忘返。性好玄理,作史子新论数十篇,文笔别有集录。少时常从乡还洛,途遇相州刺史、中山王熙。熙博识之士,见而叹曰:「卢郎有如此风神,唯须诵离骚,饮美酒,自为佳器。」遂留之数日,赠帛及马而别。元明凡三娶,次妻郑氏与元明兄子士启淫污,元明不能离绝。又好以世地自矜,时论以此贬之。
典故
有馀地
   
投刃
 
刃有馀
 
地有馀
 
宰牛
 
庖刀
 
中肯綮
   
不见全牛
 
解全牛
 
刃游馀地
 
投虚刃
  
丁解牛
 
解牛
 
庖丁投刃
 
不目全
 
刀解牛
 
牛刀投隙
    
庖丁下刀
  
释牛刀
 
馀刃

相关人物
庖丁


《庄子集释》卷二上〈内篇·养生主〉~7~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简释

中肯綮:喻正中要害、关键之处。明杨基《皂角滩》:“牛刀惯熟中肯綮,郢斧神捷回锋棱。”

庖丁解牛:喻指技能高超纯熟。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三首》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豨知民心。”


例句

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 刘长卿 送裴四判官处河西军试

要衣须破束,欲炙须解牛。 李咸用 长歌行

长桑晓洞视,五藏无全牛。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雅韵凭开匣,雄铓待发硎。 杜牧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印组萦光马,锋铓看解牛。 杜牧 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暮罢府周岁公宰昭应牧在淮南縻职叙旧成二十二韵用以投寄

诗罢地有馀,篇终语清省。 杜甫 八哀诗(并序)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议论有馀地,公侯来未迟。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清文动哀玉,见道发新硎。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杜甫 秦州见敕(一作除)目薛三璩(一作据)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轮辕无匠石,刀几有庖丁。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畴昔切玉刃,应如新发硎。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

盘根傥相值,试用发硎刀。 独孤及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馀。 知玄 答僧澈

雅论冰生水,雄材刃发硎。 窦庠 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时子权知岳州事)

为刀若不利,焉得宰牛名。 邵谒 送徐群宰望江

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骆宾王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

着鞭驱驷马,操刃解全牛。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典故 
长安近
 
长安远
 
长安不见
 
举头见月
 
长安在日边
 
日远长安近
 
知日近
 
长安远于日
 
举头见长安
 
日下长安近
 
出门望长安
  
日易见长安难到
 
日远长安远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日近长安近

相关人物
司马昭(晋明帝)


《世说新语》中卷下《夙惠》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例句

长安远于日,山川云间之。 元稹 江陵三梦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刘长卿 清明后登城眺望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岑参 过燕支寄杜位

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 崔涂 春日登吴门

长安同日远,不敢咏归欤。 张南史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张说 幽州新岁作

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长安遥向日,宗伯正乘春。 杜审言 泛舟送郑卿入京

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杜甫 建都十二韵

天归京兆新,日与长安远。 权德舆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王勃 始平晚息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王勃 白下驿钱唐少府

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灞涘长安恒近日,殷正腊月早迎新。 韦元旦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典故
宣室召
 
问鬼神
 
虚前席
 
召贾生
 
宣室夜
 
及苍生
 
宣室对
 
宣室鬼神
 
夜半前席
  
入宣室
 
宣室前席
 
贾生前席
 
汉皇前席
 
膝屡前
 
君王思贾
 
贾谊久不见
 
长沙召贾
 
宣室再见时
 
宣室征还

相关人物
贾谊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贾生〉~249~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后岁馀,贾生徵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例句

运筹时所贵,前席礼偏深。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归当再前席,适远非历试。 杜甫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汝翁草明光,天子正前席。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之五

拜恩稽首纷无已,凝旒前席皇情喜。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 章八元 酬刘员外月下见寄

汉主前瑶席,穰侯许凤池。 钱起 喜李待御拜郎官入省

前席命才彦,举朝推令名。 钱起 送蒋尚书居守东都

唯理心无党,怜才膝屡前。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韩偓 赠僧

握兰多具美,前席有嘉谋。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典故      
东门瓜
 
东陵五色
 
青门种瓜
 
青门五色瓜
  
种瓜侯
 
芸瓜
 
东陵子
 
东陵故侯
 
东陵种瓜
  
傍青门
 
邵平瓜圃
  
东陵老
  
邵平种
 
东陵梦
 
隐故侯
 
城东瓜
  
觅故侯
 
邵平东陵
 
邵生瓜田
 
种瓜东门
 
卜隐青门
 
锄瓜士
 
东陵晦迹
 
故侯瓜圃
 
寂寞种瓜
 
卖瓜侯
 
邵平不见
  
手种瓜圃
 
守瓜垄
 
无田种瓜
 
五色东陵瓜
 
种瓜五色
 
瓜荒
 
瓜垄访故侯
 
瓜送东陵
 
瓜田故侯
 
邵平
 
相关人物
召平

参考典故
青门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水经注》~583~
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民曰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逢萌挂冠处也。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曰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
《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记》曰: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灭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种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谓之东陵瓜,又云青门瓜,青门东陵也。

简释

东陵瓜:指雅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故侯:指弃官隐居之人。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例句

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 储光羲 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前驺潘岳贵,故里邵平穷。 刘得仁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刘长卿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司空图 休休亭

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司空曙 独游寄卫长林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孟浩然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

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曹邺 老圃当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李吉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李商隐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 李峤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李白 古风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长翠。 李贺 安乐宫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杜甫 喜晴(一作喜雨)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杜甫 园人送瓜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权德舆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沈佺期 初冬幸汉故青门应制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温庭筠 赠郑处士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白居易 读史五首

知止惭先觉,归欤想故侯。 羊士谔 闲斋示一二道者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四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陈子昂 卧病家园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陈润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回首高城
 
望高城不见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九〈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五原东北晋【万里东北晋】,千里西南秦。一屡不出门【一履不出门】,一车无停轮。流萍与击匏,早晚期相亲。
典故
数峰青
 
江上数峰青
 
曲终人不见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八〈钱起列传〉~4382~
钱徽字蔚章,吴郡人。父起,天宝十年登进士第。起能五言诗。初从乡荐,寄家江湖,尝于客舍月夜独吟,遽闻人吟于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起愕然,摄衣视之,无所见矣,以为鬼怪,而志其一十字。起就试之年,李炜所试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炜深嘉之,称为绝唱。是岁登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十人,俱以能诗,出入贵游之门,时号「十才子」,形于图画。起位终尚书郎。
典故   
老冯唐
  
为郎久
  
冯颠
  
白首不见招
   
荐冯唐
 
老冯公
 
晚似冯公
  
冯唐笑
 
浩首悲冯
 
郎署二毛

相关人物
冯唐

参考典故
二毛


《史记》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晋·左太冲(思)《咏史八首》其二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唐·李善注:「荀悦《汉纪》曰:『冯唐白首,屈于郎署。』」

简释

冯唐已老:喻指命运不济,或喻年岁已大但仍没有作为。唐杜甫《寄岑嘉州》:“谢眺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例句

贡喜音容间,冯招病疾缠。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

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 李频 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

紫绶公卿今放旷,白头郎吏尚留连。 杜牧 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阳羡粗有薄产叙旧述怀因献长句四韵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杜甫 元日示宗武

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 杜甫 历历

不必临风悲冷落,古来白首尚为郎。 牟融 送陈衡

故人湖外客,白首尚为郎。 韦迢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

佐商依傅说,仕汉笑冯唐。 公乘亿 赋得郎官上应列宿

刘毅暂贫虽壮志,冯唐将老自低颜。 刘兼 晚楼寓怀

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 吴融 寄贯休

汉有冯唐唐有我,老为郎吏更何人。 姚合 偶然书怀

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姚合 春日早朝寄刘起居

不如何逊无佳句,若比冯唐是壮年。 张乔 省中偶作

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 张继 酬张二十员外前国子博士窦叔向

若道冯唐事,皇恩尚可收。 张说 南中送北使二首

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曹邺 捕鱼谣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李端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

玉辇君频过,冯唐将未论。 杜牧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冯唐毛发白,归兴日萧萧。 杜甫 哭王彭州抡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杜甫 垂白(一作白首)

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杜甫 寄岑嘉州

通家惟沈氏,谒帝似冯唐。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五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杜甫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蕴藉为郎久,魁梧秉哲尊。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杨巨源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

还希驻辇问,莫自叹冯唐。 权德舆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

共说汉朝荣上赏,岂令三友滞冯唐。 权德舆 奉和李给事省中书情寄刘苗崔三曹长因呈许陈二阁老

晋臣多乐广,汉主识冯唐。 武元衡 酬陆员外歙州许员外郢州二使君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王维 重酬苑郎中(并序○时为库部员外)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冯唐犹在汉,乐毅不归燕。 卢照邻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呈乡曲父老

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 苑咸 酬王维(并序)

冯唐真不遇,叹息鬓毛斑。 薛业 晚秋赠张折冲(此公事制举)

饥魂吊骨吟古书,冯唐八十无高车。 赵牧 对酒

舞蝶歌莺莫相试,老郎心是老僧心。 郑谷 春阴

今日老郎犹有恨,昔年相虐十秋风。 郑谷 槐花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郑谷 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

不如何逊无佳句,若比冯唐是壮年。 郑谷 省中偶作

初尘芸阁辞禅阁,却访支郎是老郎。 郑谷 重访黄神谷策禅者

应笑冯唐衰且拙,世情相见白头新。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太平时节难身遇,郎署何须叹二毛。 韩愈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

典故
眼不见睫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
「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越王知晋之失,不自觉越之过,犹人眼能见豪毛而自不见其睫,故谓之『目论』也。」

例句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杜牧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国语辞典》:搔首踟蹰(搔首踟蹰)  拼音:sāo shǒu chí chú
以手抓头,来回徘徊不定。形容心情焦虑著急。《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六。猾吏为奸》:「苟有得,则怡然长熽。或未会意,则搔首踟蹰。」
《漢語大詞典》:题红叶(題紅葉)
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1) 唐宣宗 时中书舍人 卢渥 ,“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 卢渥 ,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作 韩渥 。(2) 唐玄宗 时 顾况 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况 亦于叶上题诗与之反覆唱和。事见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3) 唐德宗 时进士 贾全虚 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 王才人 养女 凤儿 题诗,“笔蹟纤丽,言词幽怨”,诗云:“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全虚 见诗,为之流泪。 德宗 闻此事,因以 凤儿 赐 全虚 。事见 宋 王铚 《补侍儿小名录·凤儿》。(4) 唐僖宗 时儒士 于祐 与宫人 韩氏 红叶唱酬,后遂结为夫妇。事见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卷五载 张实 《流红记》。(5) 唐僖宗 时进士 李茵 尝游苑中,于御沟得宫娥 云方子 红叶题诗。后 茵 与宫娥同行诣 蜀 ,被内官 田大夫 拆散,“宫娥与 李 情爱至深,至前驛,自縊而死。”事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后以“题红叶”为吟咏情思、闺怨或良缘巧合之典。 宋 侯寘 《满江红》词:“谩彩牋、牙管倚西窗,题红叶。”亦省作“ 题红 ”、“ 题叶 ”。 宋 范成大 《南柯子》词:“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宋 李演 《南乡子·夜宴燕子楼》词:“待觅琼觚藏綵信,流春。不似题红易得沉。”《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何处空题叶,谁家谩结褵。”
《國語辭典》:红叶题诗(紅葉題詩)  拼音:hóng yè tí shī
唐德宗时,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曾以红叶题诗,置御沟中流出,为进士贾全虚所得。后全虚怀恋其人以至泣下,帝闻此事,终将凤儿赐给全虚。见宋。王铚《补侍儿小名录》。一说为唐宣宗时,舍人卢渥自御沟中拾得红叶,上题绝句一首,乃收藏于箱底。后宣宗遣放宫女嫁人,卢渥前往择配,事后始知妻子恰为题叶之人。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又一说为僖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流出,为于祐所得,祐再题一诗,投放御沟上流,韩氏得之亦收藏著。后来帝放宫女三千人,于祐娶得韩氏,成亲后,各取红叶相示。见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另一说则作僖宗时,李茵妻韩氏。见五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后比喻姻缘巧合。也作「红叶之题」、「御沟题叶」、「御沟流叶」。
《漢語大詞典》:徙薪
见“ 徙薪曲突 ”。
《漢語大詞典》:徙薪曲突
搬开灶旁柴禾,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本谓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汉书·霍光传:“人为 徐生 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於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今 茂陵 徐福 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絶之。乡使 福 説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 福 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髮灼烂之右。’”事又见《淮南子·说山训》 高诱 注,谓乃 淳于髠 事。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徙薪曲突於方炽之火,纚舟弭檝於衝风之前。” 清 林则徐 《和嶰翁祀灶原韵》:“徙薪曲突付一叹,踞觚听者休相瞋。” 柳亚子 《怀人三截》诗:“徙薪曲突终何济?烂额焦头已上卿。”亦省作“ 徙薪 ”。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勿惮徙薪之烦,以省焦烂之费。” 唐 权德舆 《读〈穀梁传〉》:“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大家协力图保守,他年方是早徙薪。”
《漢語大詞典》:曲突
(1).指烟囱。 晋 张协 《杂诗》之十:“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圜堵常闭,曲突无烟。” 清 蒋廷锡 《六荒诗·柴荒》:“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2).见“ 曲突徙薪 ”。
分類:烟囱
《國語辭典》:曲突徙薪  拼音:qū tú xǐ xīn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以防患未然。参见「枉突徙薪」条。《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夫救焚者,销之于曲突徙薪之时者易为力。」明。屠隆《䌽毫记》第九出:「念隐忧漆室效葵倾,鉴先几曲突徙薪情。」
《國語辭典》:曲突徙薪  拼音:qū tú xǐ xīn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以防患未然。参见「枉突徙薪」条。《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夫救焚者,销之于曲突徙薪之时者易为力。」明。屠隆《䌽毫记》第九出:「念隐忧漆室效葵倾,鉴先几曲突徙薪情。」
《國語辭典》:焦头烂额(焦頭爛額)  拼音:jiāo tóu làn é
比喻做事困苦疲劳的样子。参见「燋头烂额」条。《大宋宣和遗事。贞集》:「迨其势焰薰灼,则焦头烂额而不可救矣。」《三国演义》第四○回:「到四更时分,人困马乏,军士大半焦头烂额。」
《國語辭典》:烂额焦头(爛額焦頭)  拼音:làn é jiāo tóu
十分窘迫难堪或困苦疲劳。见「燋头烂额」条。如:「同学们为了准备期末考试,忙得烂额焦头。」唐。卢肇 海潮赋后序:「而又烂额焦头,方思马褐,捉襟见肘,久困牛衣。」《东周列国志》第三六回:「官人遇火者,烂额焦头,逢兵者,伤肢损体,哀哭之声,耳不忍闻。」
《漢語大詞典》:善刀
拭刀。《庄子·养生主》:“善刀而藏之。” 陆德明 释文:“善,犹拭也。”后用以指事前的准备。 明 李贽 《与友朋书》:“ 周 善藏,非万全不发,故人但见其巧於善刀,而不见其能於游刃。 顾 善发,然发而人不见,故人但见其能於游刃,而不见其巧於善刀。”
分類:事前准备
《國語辭典》:庖丁  拼音:páo dīng
厨师。《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明。马中锡《中山狼传》:「汝受业庖丁之门有年矣!」《西游记》第二三回:「一壁厢又吩咐庖丁排筵设宴,明晨会亲。」
分類:庖丁厨师
《國語辭典》:庖丁解牛  拼音:páo dīng jiě niú
梁惠王时有位厨师善宰牛,且技巧极为熟练。典出《庄子。养生主》。后比喻对事物瞭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如:「这件专案自从由他接手后,便如同庖丁解牛,一切问题皆迎刃而解。」
《漢語大詞典》:游刃(遊刃)
(1).运刀自如。语本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南朝 梁 沈约 《牷雅》诗:“庖丁游刃, 葛卢 验声。” 金 王若虚 《真定县令国公德政碑》:“而 羿 之注矢,左右俯仰皆可以命中,而庖丁之游刃,批隙导窾无非理间之自然,何独至於为政者而疑之哉!” 明 徐渭 《自浦城进延平》诗:“以知庖丁者,游刃有餘歷。”
(2).比喻做事从容自如,轻松利落。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晋 兴寧 中,沙门 竺法义 ,山居好学,住在 始寧 保山 ,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明 王世贞 《二酉山房记》:“间以餘力游刃,发之乎诗若文,又以纸贵乎通邑大都,不脛而驰乎四裔之内。”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 阮亭 謁选得 扬州 推官,游刃行之,与诸士游讌无虚日。”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 司马迁 在写过一个人物之后,有‘ 太史公 曰’一小段文字,谈他对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评价,也是在若即若离之间,游刃于褒贬爱憎之外。”参见“ 游刃有餘 ”。
典出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技艺精熟,受到称赞, 庖丁 云:“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后以“游刃”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法义:“ 深 见其幼而颖悟,劝令出家,於是栖志法门,从 深 受学,游刃众典,尤善《法华》。” 唐 骆宾王 《秋日山行简梁大官》诗:“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 唐 杨炯 《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四林游刃,八水忘筌,能祛有漏之因,早得无生之法。” 明 李贽 《与友朋书》:“ 周 善藏,非万全不发,故人但见其巧於善刀,而不见其能於游刃。”
《國語辭典》:游刃有馀(游刃有餘)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比喻對於事情能勝任愉快,從容不迫。參見「遊刃有餘」條。如:「這件工作對他而言,絕對是游刃有餘的。」
《国语辞典》:游刃有馀(游刃有馀)  拼音:yóu rèn yǒu yú
比喻对于事情能胜任愉快,从容不迫。参见「游刃有馀」条。如:「这件工作对他而言,绝对是游刃有馀的。」
《漢語大詞典》:无全牛(無全牛)
谓眼里没有完整的牛。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 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 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以“无全牛”比喻技艺精纯的境界,或谓专注于某一事物达到极点。 唐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 长桑 晚洞视,五藏无全牛。” 清 黄鷟来 《咏怀》:“少壮喜谈兵,目中无全牛。”
《國語辭典》:目无全牛(目無全牛)  拼音:mù wú quán niú
庖丁初次宰牛时,所见的是牛的身体,几年后技术纯熟,宰牛时,已不注意牛的外形。典出《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比喻技艺纯熟高超。唐。杨承和〈邠国公功德铭〉:「操利柄而目无全牛,执其吭如刍豢悦口。」也作「目牛无全」。
《漢語大詞典》:綮肯
犹肯綮。筋骨结合处。比喻要害或关键。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祗忧非綮肯,未觉有膻腥。”金史·后妃传上·景祖昭肃皇后:“ 景祖 与客饮,后专听之。翌日,枚数其人所为,无一不中其綮肯。”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翻书房:“其翻《西厢记》《金瓶梅》诸书,疏櫛字句,咸中綮肯,人皆争诵焉。”
《國語辭典》:肯綮  拼音:kěn qìng
1.骨头和筋肉结合的部位。宋。黄庭坚送李德素归舒城〉诗:「婆娑万物表,藏刃避肯綮。」宋。陆游 倚筇诗:「未免解牛逢肯綮,岂能相马造精微。」
2.比喻事理的扼要处。如:「他说话深中肯綮。」
《漢語大詞典》:对日(對日)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 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漢語大詞典》:长安日(長安日)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 元帝 问 洛 下消息,澘然流涕。 明帝 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羣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长安日”指 长安 。 唐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将交 洛城 雨,稍远 长安 日。”
(2).指代君王。 唐 张说 《幽州新岁作》诗:“遥遥西向 长安 日,愿上 南山 寿一杯。”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愿枉 长安 日,光辉照北原。”
分類:君王长安
《國語辭典》:前席  拼音:qián xí
1.移坐向前以相接近。《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至夜半,文帝前席。」
2.位于前面的座位。唐。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分類:接近向前
《漢語大詞典》:五色瓜
即东陵瓜。 汉 初有 召(邵)平 ,本 秦 东陵侯 , 秦 亡,为民,种瓜于 长安 城东,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 桓王 时, 会稽 生五色瓜。 吴 中有五色瓜,岁时充贡献。” 唐 王维 《送孙秀才》诗:“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赵殿成 注:“ 阮籍 诗:‘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明 张煌言 《怀古》诗:“借问五色瓜,何如三秀芝。”五色瓜,一本作“ 东陵瓜 ”。
《漢語大詞典》:召平瓜
召平 , 秦 之 东陵侯 。 秦 亡不仕,隐居 长安 城东,种瓜为业。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召平瓜”为安贫隐居之典。 唐 李商隐 《永乐县即事一章》诗:“芳年谁共玩?终老召平瓜。”召,一本作“ 邵 ”。
《國語辭典》:故侯  拼音:gù hóu
本指秦扬州人召平。秦时封东陵侯,秦亡,隐居青门外种瓜为生。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
分類:长官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东陵侯(東陵侯)
指 汉 邵平 。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四:“昔日 东陵侯 ,惟有瓜园在。”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青门 种瓜人,旧日 东陵侯 。”参见“ 东陵瓜 ”。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种瓜(種瓜)
(1).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
(2).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倐忽之间,十变五化。” 王利器 集解引 刘盼遂 曰:“《御览》卷九百七十八引搜神记曰:‘ 吴 时有 徐光 ,常行幻术。於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弗与。便从索瓣,种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及视所賷,皆亡耗矣。’ 黄门 种瓜之説,殆用此事。”旧唐书·音乐志二:“ 后魏 、 北齐 ,亦有鱼龙辟邪……种瓜拔井之戏。”
《漢語大詞典》:邵平园(邵平園)
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 唐 沈佺期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 唐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漢語大詞典》:邵平瓜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漢語大詞典》:邵平田
秦 广陵 人 邵平 ,在 秦 亡后,种瓜 长安 城东之 青门 。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隐居者的田园。 唐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诗:“试登 秦岭 望 秦川 ,遥忆 青门 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 邵平 田。” 清 侯方域 《送练三贞吉》诗:“贫安 原宪 宅,力种 邵平 田。”
《漢語大詞典》:青门故侯(青門故侯)
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曾于 汉 初种瓜于 长安 青门 外。后因以“青门故侯”谓前朝遗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立箇墓臺新碣,写出青门故侯。”参见“ 青门瓜 ”。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隐(青門隱)
秦 东陵侯 召平 , 秦 灭后隐居 长安 青门 外,以种瓜为业。后因以“青门隐”指隐居。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 青门 隐,藏门 白社 游。”亦用指 召平 。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跡慕 青门 隐,名惭紫禁仙。”
《国语辞典》:曲终人散(曲终人散)  拼音:qǔ zhōng rén sàn
比喻场面热闹后趋于冷清。如:「每一场宴席,总有曲终人散时,不必太眷恋。」
《漢語大詞典》:白首为郎(白首爲郎)
汉武故事载: 武帝 尝至郎署,见郎官 颜驷 “鬚鬢皓白,衣服不整”。 武帝 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 文帝 时为郎。” 武帝 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 文帝 好文而臣尚武, 景帝 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后因以“白首为郎”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宋 陆游 《史院书事》诗:“孤臣曾趣龙墀对,白首为郎只自伤。”
分類:郎署郎官
《漢語大詞典》:冯公老(馮公老)
亦作“ 冯唐易老 ”。 唐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诗:“未及 冯公 老,何惊 孺子 贫。”
《漢語大詞典》:冯唐已老(馮唐已老)
同“ 冯唐易老 ”。
《國語辭典》:冯唐易老(馮唐易老)  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汉冯唐身历三朝,老尚为郎,至武帝时,举为贤良,已九十馀岁,老不能为官。亦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唐。王勃 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漢語大詞典》:冯唐白首(馮唐白首)
同“ 冯唐易老 ”。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以 孝文 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 贾谊 见逐, 张释之 十年不见省用, 冯唐 白首,屈於郎署,岂不惜哉!” 宋 晁补之 《引驾行·永嘉郡君生日》词:“庆 孟光 齐眉, 冯唐 白首,镇同欢笑。”
《漢語大詞典》:冯唐老(馮唐老)
见“ 冯唐易老 ”。
《國語辭典》:冯唐易老(馮唐易老)  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汉冯唐身历三朝,老尚为郎,至武帝时,举为贤良,已九十馀岁,老不能为官。亦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唐。王勃 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漢語大詞典》:冯唐头白(馮唐頭白)
同“ 冯唐易老 ”。 明 汪广洋 《登南海驿楼》诗:“ 冯唐 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漢語大詞典》:冯招(馮招)
指 汉 冯唐 白首被招之事。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贡 喜音容间, 冯 招疾病缠。”参见“ 冯唐易老 ”。
分類:冯唐白首
《國語辭典》:冯唐易老(馮唐易老)  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汉冯唐身历三朝,老尚为郎,至武帝时,举为贤良,已九十馀岁,老不能为官。亦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唐。王勃 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國語辭典》:老郎  拼音:lǎo láng
1.年长者。唐。韩愈合江亭〉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唐。白居易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诗:「长庆老郎唯我在,客曹故事望君传。前鸿后雁行难续,相去迢迢二十年。」
2.旧称庙里的杂役工人。《水浒传》第四回:「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
3.宋元时对说唱师傅的尊称。元。赵明道〈斗鹌鹑。乐府梨园套〉曲:「乐府梨园,先贤老郎,……承应俳优,后进教坊。」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回头便入莺花寨,须记的京城古本,老郎流传。」
4.武士、教头。《水浒传》第一九回:「拣一只疾快小船,选了几个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桨起五六把桦楫。」《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都头领了台旨,下厅来,点起三十个老郎土兵,各带了器械,便奔沂岭村中来。」
《国语辞典》:冯唐(冯唐)  拼音:féng táng
人名。西汉安陆(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人。文帝时为中郎署长,昭雪云中守魏尚削爵之冤,武帝时举贤良,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乃以其子为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