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石室
(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晋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又东南逕 司马子长 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汉阳 太守 殷济 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新唐书·礼乐志三:“建石室於寝园,以藏神主,至禘祫之岁,则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书·礼志二:“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石室兮沉沉, 蓬莱山 兮寂又阴。” 宋 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古今归石室,笔削纪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极坚固的防守设施。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近 刘氏 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係颈,共为羈僕。”
(4).古代藏图书档案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周 道废, 秦 拨去古文,焚灭,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图籍散乱。”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自序:“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缄之金匱,以示识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於稽古也。” 宋 司马光 《神宗皇帝挽辞》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清 钱谦益 《李自华父可守赠承德郎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制》:“为观於石室,视我赞书。”
(5).岩洞。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知 范蠡 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请如命。’”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岳巔,石室青青与天连。”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见。” 唐 于邺 《赠隐者》诗:“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 宋 苏轼 《游桓山记》:“登 桓山 ,入石室。” 陈毅 《七星岩》诗:“石室叹钻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汉 刘向 《真君传》:“ 赤松子 者, 神农 时雨师也……数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始兴机山 东有两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数十所。经过,皆闻有金石丝竹之响。”《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更前百步,豁然开朗,见一石室,榜曰:申阳之洞。守门者数人,装束如昨夕庙中所睹。” 清 徐喈凤 《会仙记》:“ 秋鸿 以扇拂壁,忽豁大门,肃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别有天地。” 黄侃 章炳麟 《游仙联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乔 松 儔。”
《漢語大詞典》:太室
亦作“ 大室 ”。
(1).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书·洛诰:“王入太室祼。” 孔 传:“太室,清庙。” 孔颖达 疏:“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 杜预 注:“大庙之室。”
(2).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左传·昭公四年:“ 四岳 、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 陆德明 释文:“大室即中岳 嵩高山 也,在 豫州 。”史记·楚世家:“ 幽王 为 太室 之盟。” 裴駰 集解引 杜预 曰:“ 太室 , 中岳 也。”
《漢語大詞典》:纲维(綱維)
(1).总纲和四维。比喻法度。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北齐书·循吏传·路去病:“重以政乱时难,纲维不立,功臣内戚,请嘱百端。”明史·张永明传:“以整飭纲维为己任。”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盖 中国 今日政治日非,纲维日坏,强邻轻侮百姓。”
(2).维系;护持。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又深陈宜速召太尉 司马宣王 ,以纲维皇室。”世说新语·言语“ 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刘孝标 注引《陶氏叙》:“ 侃 少有远概,纲维宇宙之志。”魏书·彭城王勰传:“诚宜永兼将相,以纲维内外。”
(3).犹纲领。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歷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 朱自清 《白采的诗》:“这样才可绝断众流,独立纲维,将主人公自己整个儿一丝不剩地捧给我们看。”
(4).寺庙中的司事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又寺先有僧,不言姓名,常负束藳,坐卧於寺两廊下,不肯住院。经数年,寺纲维或劝其住房,曰:‘尔厌我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 卫公 言北都惟 童子寺 有竹一窠,纔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漢語大詞典》:寝殿(寢殿)
(1).帝王的寝宫,卧室。 唐 颜师古 《隋遗录》卷下:“帝披单衣亟行擒之,乃宫婢 雅娘 也,迴入寝殿, 萧妃 誚笑不知止。” 宋 无名氏 《剑侠传·田膨郎》:“ 唐文宗皇帝 尝宝白玉枕, 德宗 朝 于闐国 所贡,雕琢奇巧,盖希代之宝,置寝殿帐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法善 道:‘玉笛何在?’ 玄宗 道:‘在寝殿中。’”
(2).宗庙中收藏祖先衣冠之殿堂。清史稿·礼志五:“古者庙前寝后,庙以祭饗,今前殿是,寝以藏衣冠,今中殿后殿是。兹所当议者,藏衣冠寝殿耳。应就中殿左建寝殿,祭饗仍在前殿。”参见“ 寝庙 ”。
(3).陵墓的正殿。后汉书·祭祀志下:“ 秦 始出寝,起于墓侧, 汉 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新唐书·虞世南传:“ 尧 葬寿陵,因山为体,无封树、寝殿、园邑,棺槨足以藏骨,衣衾足以朽肉。”
《漢語大詞典》:寝庙(寢廟)
(1).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礼记·月令:“寝庙毕备。” 郑玄 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 孔颖达 疏:“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唯室而已。故《释宫》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是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 章炳麟 《訄书·订文》:“五世之庙,可以观怪, 禹 之铸鼎而为离鬽, 屈原 之观 楚 寝庙而作《天问》。”
(2).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寝庙既成。” 孔颖达 疏:“寝,人所处,庙神亦有寝,但此宜揔据人神,不应独言庙事,故以为人寝也。”左传·襄公四年:“经起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经言寝庙,多指宗庙言之,此寝庙则指人之寝室言之,寝室为人之所居,故鼠不敢穴。”
《漢語大詞典》:石幢
古代祠庙中刻有经文、图像或题名的大石柱。有座有盖,状如塔。 唐 岑参 《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诗:“阴洞石幢微有字,古檀松树半无枝。” 元 吴复 逸句:“云气上天星剑溼,龟文入地石幢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岘山幢宋人题名:“ 襄阳 峴山 羊公祠 有石幢一枚,凡六面,高六尺,每面阔九寸,有盖有座。”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石幢》:“ 吴门 碑刻,遭 建炎 兵火,十不存一,故 汉 唐 之碑絶少,今所存者惟石幢耳。”
《骈字类编》:庙中(庙中)
诗访予落止传访谋落始也笺成王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惧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兴礼记祭统凡馂之道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 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见其脩于庙中也庙中者竟内之象也
又汉书扬雄传长杨赋听庙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祐
又齐书王敬则传见庙神下
分类:庙中
《漢語大詞典》:社鼠
社庙中的鼠。比喻有所依恃的小人。晏子春秋·问上九:“ 景公 问於 晏子 曰:‘治国何患?’ 晏子 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託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七年:“今此僧徒,恋著城邑,正以诱於利欲,不能自已,此乃释氏之糟糠,法王之社鼠,内戒所不容,国典所共弃也。”参见“ 城狐社鼠 ”。
《漢語大詞典》:城狐社鼠
城墙洞中的狐狸,社坛里的老鼠。比喻有所凭依而为非作歹的人。语本晏子春秋·问上九:“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託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晋书·谢鲲传:“及 敦 将为逆,谓 鯤 曰:‘ 刘隗 姦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 隗 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城狐社鼠:“城狐不灌,社鼠不燻。谓其所栖穴者得所凭依,此古语也。故议论者率指人君左右近习为城狐社鼠。”《歧路灯》第三九回:“他靠住大门楼子吃饭,竟是经书中一个城狐社鼠。”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以事论,则现在的教育界中实无豺狼,但有些城狐社鼠之流,那是当然不能免的。”亦省作“ 城狐 ”。 唐 李商隐 《哭虔州杨侍郎》:“甘心亲垤蚁,旋踵戮城狐。” 明 李东阳 《不寐》诗:“城狐不敢问,市虎难为攖。” 清 黄遵宪 《铁汉楼歌》:“英名卓卓争殿虎,辣手赫赫锄城狐。”
《漢語大詞典》:宝床(寶牀)
(1).贵重的坐具或卧具。常特指皇宫中御用或寺庙中陈设者。 宋 张先 《玉树后庭花·上元》词:“宝牀香重春眠觉,魫窗难晓。”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庚寅岁冬夕,忽梦游一道宫,金碧明焕,一巨殿,一宝牀,岿然於中,一金龙蟠蜛於牀之上。” 宋 苏辙 《千叶白莲花》诗:“蔫然落宝牀,应返梵天去。”宣和书谱·李白:“﹝ 李白 ﹞论世务,答蕃书,笔不停缀。帝嘉之,以宝牀赐食於前,手为和羹。”
(2).放御玺的大几。金史·礼志五:“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册宝出,主节者持节前导,册牀在前,宝牀次之。”
《漢語大詞典》:昭穆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 郑玄 注:“父曰昭,子曰穆。”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 鲁定公 序昭穆,顺祖禰。”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此事亦不难行,祇是道理所在,朕止令於伯字行中选择,庶昭穆顺序。”
(2).指同一祖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江 南风俗,自兹已往,高秩者,通呼为尊,同昭穆者,虽百世犹称兄弟;若对他人称之,皆云族人。”
(3).墓地葬位的左右次序。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郑玄 注:“先王造塋者,昭居左,穆居右,夹处东西。” 明 方孝孺 《孝友庵记》:“见 伯鱼 、 子思 之冢,昭穆序葬,而子孙咸祔其则。”
(4).古代祭祀时,子孙按宗法制度的规定排列行礼。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国初尚右:“祭神仪神位,东嚮者为尊,其餘昭穆分列,至今犹沿其制。”
(5).泛指宗族关系。 晋 潘岳 《杨荆州诔》:“系自有 周 ,昭穆繁昌,枝庶分流。”新唐书·杜正伦传:“ 正伦 与城南诸 杜 昭穆素远。” 明 徐霖 《绣襦记·慈母感念》:“吾家族属蝉联,待我择一个昭穆承继便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况且昭穆伦次,立 福王 亦无大差。”
(6).按照长幼、上下等次序左右排列。亦指此种排列的次序。《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钱青 自谦幼辈,再三不肯,只得东西昭穆坐下。”红楼梦第五三回:“只见 贾 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
《漢語大詞典》:老郎
(1).年老的郎官。 唐 韩愈 《合江亭》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
(2). 元 明 时说话艺人对本行前辈的尊称。 元 赵明道 《斗鹌鹑·名姬》套曲:“乐府棃园,先贤老郎,承应俳优,后进教坊。”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闻得老郎们相传的説话,不记得何州甚县,单説有一人,姓 金 名 孝 ,年长未娶。”
(3).寺庙中的粗杂工。《水浒传》第四回:“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喫。’”
(4).老练。《水浒传》第十九回:“拣一隻疾快小船,选了几个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桨起五六把樺楫。”
《漢語大詞典》:宗祏
(1).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亦借指宗庙,宗祠。左传·庄公十四年:“﹝ 原繁 ﹞对曰:‘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孔颖达 疏:“宗祏者,虑有非常火灾,於庙之北壁内为石室以藏木主,有事则出而祭之,既祭纳於石室。” 南朝 陈 沈初明 《陈武帝哀策文》:“铭功德於旂常,被徽音於鐘石,迴天仪於清庙,附祖考而来格,播茂实与英声,鬱氛氲於宗祏。”新唐书·高郢传:“ 代宗 为太后营 章敬寺 , 郢 以白衣上书諫曰:‘……夫庙犹不越礼而立,况寺非宗祏所安、神灵所宅乎?殫万人之力,邀一切之报,其为不可亦明矣。’” 明 胡翰 《明义士墓表》:“当寇发难时,巨族寒畯男女,扶携走道上,以脱一旦之命。不顾宗祏,弃骨肉者,里相比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段氏:“ 怀 问母,始知其故。曰:‘既属两姓,各有宗祏,何必在此承人百亩田哉!’”
(2).引申指朝廷,国家。明史·奸臣传序:“然小人世所恒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窃弄权柄,搆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跡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
《漢語大詞典》:两庑(兩廡)
(1).宫殿或祠庙的东西两廊。宋史·选举志一:“寻又定《亲试进士条制》:凡策士,即殿两廡张帟,列几席,标姓名其上。”
(2).特指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明史·礼志四:“两廡从祀……凡九十一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祀典:“又进 欧阳修 於两廡,则以 濮 议与 永嘉 暗合,故特崇之。”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补遗·妖梦》:“ 江陵 相曾梦居第之前,左右两石坊上分署‘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八字,自以为生封五等,殁祀两廡,遂恣行无忌。”
《漢語大詞典》:净室
亦作“净室”。 清静干净的房间。多指寺庙中供歇息的房间。《水浒传》第五三回:“ 公孙胜 留 戴宗 、 李逵 在浄室坐室,安排些素酒素食相待。”红楼梦第十五回:“ 凤姐 也便回至浄室歇息,老尼相伴。” 朱自清 《看花》:“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
《漢語大詞典》:香楼(香樓)
指寺庙中的楼阁。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唐 独孤及 《题思禅寺上方》诗:“老僧指香楼,云是不死庭。”
《漢語大詞典》:山墙(山牆)
亦作“ 山廧 ”。
(1).古代宫庙中绘有山和云的墙壁。逸周书·作雒:“乃位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内阶、玄阶、堤唐、山廧。” 孔晁 注:“山廧,谓廧画山云。” 宋 陆佃 《庙制议》:“周书曰‘太庙山墙’,注谓‘墙画山云’。”
(2).陡立如墙的山。 唐 杜牧 《题武关》诗:“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明 高启 《梅花》诗:“行人水驛春全早,啼鸟山墙晚半稀。”
(3).人字形屋顶的房屋两侧的墙壁。 清 查慎行 《长清山行》:“磵道衝沙聚,山墙迭石成。” 李准 《李双双小传》一:“ 喜旺 说着就去一把撕掉山墙上 双双 写的那张大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