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41,分13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观濠(又作:濠上观鱼 ...)
观国宾
井底观天
秉菅观洧
病观周易
河伯观海
王质观棋(又作:观棋 观棋烂河)
观海变
阆风观
观妙
玄都观(又作:观桃 ...)
东观
隐桔观棋
月观
观风
典故
知鱼乐
 
鯈鱼
 
临濠
 
濠上鱼
 
我知鱼
 
观濠
 
濠梁鱼
 
濠上观鱼
 
鯈鱼乐
 
观鱼濠上
 
惠子鱼
 
子知鱼
 
安见我非鱼
    
濠上之意
 
濠上知鱼
 
观鱼惠子
 
濠梁招
 
为鯈鱼
  
知我知鱼
 
非鱼濠上
   
濠梁遗意
 
窥鱼
 
游鯈
 
知鱼
 
子非我,安知我

相关人物
惠施
 
庄子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606~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简释

观鱼:咏山水之乐。唐孟浩然《寻梅道士》:“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例句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张文琮 咏水

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李群玉 昼寐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杜甫 白露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一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独孤及 垂花坞醉后戏题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白居易 池上寓兴二绝之一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皇甫冉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贾岛 寄令狐绹相公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钱起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韩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典故
观国宾
 
宾王利


《周易》卷三《观卦》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唐·孔颖达疏:「最近至五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者,居在亲近,而得其位,明习国之礼仪,故曰利用宾于王庭也。」

例句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厌贫学干禄,欲徇宾王利。 独孤及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

典故
井底观天
  
休遣夏虫知
 
冰有夏虫识
 
以虫疑冰
 
虫语那知冰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63~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例句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唐彦谦 中秋夜玩月

典故
郑郊溱洧
 
秉菅观洧


《毛诗正义》卷四之四〈国风·郑风·溱洧〉~82~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汉·毛亨传蕳,兰也。」
典故 
床头易
 
床头周易
 
叔不痴
 
济叔痴
 
周易在床头
 
床头易在
 
病观周易
 
病中看周易
 
笑叔痴
 
周易床头
 
痴人看周易
 
痴叔读易
 
床头无易
 
王湛看周亦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王湛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28~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晋书》卷七十五〈王湛列传〉~959~
兄子济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湛。湛命取菜蔬,对而食之。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慄然,心形俱肃。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

例句

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 李颀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杜牧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典故
不辨牛马
 
不分牛
 
河伯观海
  
牛马无色

相关人物
河伯
 
庄子


《庄子》外篇·卷六下《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唐·成玄英疏:「河,孟津也。泾,通也。涘,岸也。涯,际也。渚,洲也,水中之可居曰洲也。大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素秋阴气猛盛,多致霖雨,故秋时而水至也。既而凡百川谷,皆灌注黄河,通流盈满,其水甚大,涯岸旷阔,洲渚迢遥,遂使隔水远看,不辨牛之与马也。」

例句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刘禹锡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惊涛遥起鹭,回岸不分牛。 孔德绍 王泽岭遭洪水

牛马行无色,蛟龙斗不开。 杜甫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杜甫 秋雨叹三首 其二

典故 
斧柯烂
    
烂柯棋
 
樵柯烂
  
烂柯仙子
 
烂樵斧
 
樵柯烂尽
 
王质观棋
  
苍枰烂斧
 
观棋
 
光阴未抵一先棋
 
看棋
   
柯山棋局
 
樵夫看棋
 
逢仙柯朽
 
观棋烂河
 
看局
 
看棋逢神仙
 
柯催
 
柯山
 
柯山菊
 
柯云罢奕
 
棋终烂柯
  
石室棋半局

相关人物
王质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顷饿,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浪迹丛谈·三谈》卷一〈观弈轩杂录〉~407~
任昉《述异记》云:「信安郡有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按松窗百说云:「人间所以贵慕神仙者,以其快乐无恼,长生久视耳。今斯须便过百年,朝夕已经千载,不知自开辟以来,终得几局棋也?」

简释

烂斧柯:喻指世事变迁。宋黄庭坚《记梦》:“两客争棋烂斧柯,一儿坏局君不呵。”


例句

登山采樵路,临水浣纱人。 储嗣宗 春游望仙谷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刘禹锡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后无家是看棋。 刘言史 玉京词

他年会相访,莫作烂柯棋。 戎昱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知叹有唐三百载,光阴未抵一先棋。 李洞 赠徐山人

两卷素书留贳酒,一柯樵斧坐看棋。 李群玉 送隐者归罗浮

访世山空在,观棋日未斜。 卢纶 过楼观李尊师

闻逐樵夫闲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时。 卢纶 酬畅当寻嵩岳麻道士见寄

丽藻尝专席,闲情欲烂柯。 窦常 哭张仓曹南史

不遇烂柯叟,报非旧城郭。 窦群 时兴

惆怅归城郭,樵柯迹尚存。 耿湋 仙山行

看毕初为局,归逢几世孙。 耿湋 仙山行

新秋爱月愁多雨,古观逢仙看尽棋。 贾岛 欲游嵩岳留别李少尹益

主人善止客,柯烂忘归年。 钱起 过瑞龙观道士

不知柯烂者,何处看围棋。 韦执中 陪韩退之窦贻周同寻刘尊师不遇得师字

典故
蓬莱清浅
  
桑田变
  
海扬尘
 
蓬莱浅
 
蓬莱水浅
 
海生桑
 
海变桑田
 
沧海扬尘
 
桑海变
 
沧海尘
  
海变田
 
飞黄埃
 
海为田
 
桑田改
 
海生尘
  
桑田成海
 
沧海尘飞
 
尘飞沧海
 
尘扬海
 
碧海尘
  
东海栽桑
  
桑田清浅
 
阅海桑
 
碧海红尘
 
沧海成尘
 
沧海成田
 
沧海飞尘
 
尘生沧海
 
桑田变易
 
碧海扬尘
 
尘生碧海
 
东海生黄埃
 
海化田
 
海水成尘
 
海田枯
 
海无三尺水
 
河生尘
 
蓬海变
 
三浅蓬莱
  
变幻桑田
 
渤海桑田
 
沧波变陆
 
沧海成陆
 
扶桑乍几尘
 
观海变
 
海底翻无水
 
海底飞尘
 
海底生桑
 
海枯成田
 
海水三清浅
 
海水扬胡尘
 
海水栽桑
 
海涛浅
 
鲸波浅
 
巨海枯
 
枯桑田
 
莱洲频度浅
 
蓬岛尘狂
 
清水起黄尘
 
弱水三浅清
 
三度扬尘
 
桑亩移
 
桑田几兴废
 
桑田移碧海
 
桑栽海
 
世变桑田
 
水为尘
 
涨海枯
 
沧海化黄土
  
东海水清浅
 
飞尘赴海
 
海尘
 
海已水干
 
河海不栽桑
 
洪涛成桑
 
鲲海洋尘
 
陵变耕海
 
蓬海飞尘
 
千度桑田
 
清浅三变
 
桑林没东海
  
桑栽东海

相关人物
麻姑


《神仙传》卷七〈麻姑〉~
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简释

桑田:喻世事变迁极快、极大。或谓时间久远。唐王绩《游仙四首》之一:“自悲生死促。无暇待桑田。”


例句

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 储光羲 献八舅东归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 刘希夷 春女行

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 吴少微 过汉故城

任彼桑田变沧海,一丸丹药定千春。 吕岩 七言

金堂玉阙朝群仙,拍手东海成桑田。 孟云卿 行路难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张九龄 经江览旧迹至玄武湖

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 戎昱 秋望兴庆宫

冠冕凄凉几迁改,眼看桑田变成海。 戎昱 赠别张附马

倏忽桑田变,谗言亦已空。 戴叔伦 湘中怀古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戴叔伦 过珥渎单老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 李世民 春日望海

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 李商隐 一片

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李商隐 寄远

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 李峤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

行看负薪客,坐使桑田变。 李深 游烂柯山四首

他日更来人世看,又应东海变桑田。 李程 赠毛仙翁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李端 与道者别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 李端 赠康洽

桑田如可见,沧海几时空。 李端 雪夜寻太白道士

借问蓬莱水,谁逢清浅年。 李群玉 洞庭乾二首之一

伤心云梦泽,岁岁作桑田。 李群玉 洞庭干二首

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 李义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李贺 啁少年

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 杨炯 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

人非冢已荒,海变田应燥。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

桑田代已变,池草春犹碧。 湛贲 伏览吕侍郎丘员外旧题十三代祖历山草堂诗因书记事

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

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 王绩 过汉故城

深谷变为岸,桑田成海水。 白居易 读史五首

何时种桃核,几度看桑田。 皇甫冉 祭张公洞二首

红颜白发云泥改,何异桑田移碧海。 卢僎 十月梅花书赠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卢照邻 长安古意

松倾鹤死桑田变,华表归乡未有年。 若虚 乐仙观

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潾。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 萧颖士 过河滨和文学张志尹

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薛曜 送道士入天台

坐看楼阁成丘墟,莫话桑田变成海。 贯休 偶作五首

试就湖边披草径,莫疑东海变桑田。君讶今时尽陵陆,我看明岁更沦涟。 赵冬曦 灉湖作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 邵谒 览张骞传

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 韩偓 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

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 韩愈 双鸟诗

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 冯著 行路难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 鲍溶 怀仙二首

典故  
十二城
 
琼楼十二
 
十二玉楼
 
玉楼十二
 
阆风玄圃
 
层城十二楼
 
阆风苑
 
十二层城
 
玉京十二楼
 
阆圃
    
阆风观
 
璚楼十二
 
十二宫楼
   
玄圃殿
  
昆崙仙山
  

《水经注疏》卷一〈河水〉~2~
昆崙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太帝之居。
《史记》卷六十八〈封禅书〉~403~
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
《淮南子》卷四〈坠形训〉~35~
昆崙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淮南子》卷四《坠形训》
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是谓太帝之居。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
昆崚丘,昆崙山也。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东去岸十三万里,有弱水,周匝绕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阔之井,西南近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寔昆崙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昔西王母告周穆王云,去咸阳四十六万里,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面方,广万里,形如偃盆,下狭上广。故曰昆崙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星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崙宫。其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渊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烛日晖,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真官仙灵之所宗。
《西王母传》
所居宫阙,在龟山春山西那之都,昆崙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

简释

十二宫楼:喻仙境。唐施肩吾《清夜忆仙官子》:“三清官里月如昼,十二宫楼何处眠。”


例句

俯视昆崙宫,五城十二楼。 刘复 游仙

拂曙紫霞生古壁,何年绛节下层城。 刘沧 题王母庙

自嗟不得从公去,共上仙家十二楼。 吴融 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

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 孟郊 长安旅情

十二琼楼锁翠微,暮霞遗却六铢衣。 徐夤 华清宫

三清宫里月如昼,十二宫楼何处眠。 施肩吾 清夜忆仙宫子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曹邺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上元夫人宾上清,深宫寂历厌层城。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 李德裕

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 李縠 和皮日休悼鹤

层城烟雾将归远,浮世尘埃久住难。 李群玉 玉真观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杜甫 夔府歌十绝句之十

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杜甫 凤凰台

昆阆无穷路,何时下故山。 杨于陵 赠毛仙翁

阆苑云深孤鹤迥,蓬莱天近一身遥。 牟融 送羽方之京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王勃 秋夜长

妾本深宫妓,曾城闭九重。 王勃 铜雀妓二首

古寺传灯久,层城闭阁闲。 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

如登昆阆时,口诵灵真词。 许孟容 答权载之离合诗

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 鲍溶 怀仙二首

典故
道可道非常道
 
观妙


《老子·道经·一章》~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典故   
刘郎去后
 
观桃
 
元都观
 
燕麦兔葵
 
桃花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前度
 
看花君子
 
刘郎未见
 
桃满观
 
玄都看花
 
燕麦凫葵
 
吊麦伤桃
 
观里千树
 
观中桃谢
 
看花才子
 
玄都观中游
 
刘郎已经老
 
梦得重来郎省
 
桃花误刘郎

相关人物
刘禹锡


《本事诗·事感》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郎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例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典故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本纪〉~25~
乙亥,诏自建初以来,诸祅言它过坐徙边者,各归本郡;其没入官为奴婢者,免为庶人。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唐·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曰:「南宫有东观。」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玄孙)窦章〉~82~
永初中,三辅遭羌寇,章避难东国,家于外黄。居贫,蓬户蔬食,躬勤孝养,然讲读不辍,太仆邓康闻其名,请欲与交,章不肯往,康以此益重焉。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康遂荐章入东观为校书郎。
《锦绣万花谷》前集卷十二〈馆阁〉
东观:班固著作于东观。
典故 
赌玉尘
 
万斛玉尘
 
橘叟棋
 
玉尘千斛
 
对局玉袜输
 
柑中千岁
 
桔外棋局
 
桔丸日大
 
桔中四老
 
桔中仙
 
橘里人
 
橘中商山乐
 
橘中四老
 
一桔两衰翁
 
隐桔观棋


《太平广记》卷四十〈神仙四十·巴邛人〉~250~
有巴邛人,不知姓。家有橘园,因霜后,诸橘尽收,馀有二大橘,如三四斗盎。巴人异之,即令攀摘,轻重亦如常橘。剖开,每橘有二老叟,须眉皤然,肌体红润,皆相对象戏,身仅尺馀,谈笑自若。剖开后,亦不惊怖,但与决赌。赌讫,叟曰:「君输我海龙神第七女发十两,智琼额黄十二枚,紫绢帔一副,绛台山霞实散二庾,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钟,阿母女态盈娘子跻虚龙缟袜八緉,后日于王先生青城草堂还我耳。」又有一叟曰:「王先生许来,竟待不得,橘中之乐,不减商山,但不得深根固蒂,为摘下耳。」又一叟曰:「仆饥矣!须龙根脯食之。」即于袖中抽出一草根,方圆径寸,形状宛转如龙,毫釐罔不周悉。因削食之,随削随满。食讫,以水噀之,化为一龙。四叟共乘之,足下泄泄云起,须臾风雨晦冥,不知所在。巴人相传云:百五十年已来如此,似在隋唐之间,但不知指的年号耳。
典故 

《宋书》卷七十一〈徐湛之列传〉~847~
二十四年,服阕,转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出为前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善于为政,威惠并行。广陵城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南望钟山。城北有陂泽,水物丰盛。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一时之盛也。
《隋遗录》
帝幸日月观,烟景清朗,中夜独与肃妃起临前轩。
典故

《礼记·王制》
「?二月东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唐·孔颖达疏:「此谓王巡守见诸侯毕,乃命其方诸侯大师,是掌乐之官各陈其国风之诗,以观其政令之善恶。」

例句

重为长裾客,佐彼观风臣。 刘禹锡 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

观风布明诏,更是汉南春。 孙逖 送魏骑曹充宇文侍御判官分按山南

问俗兆人阜,观风五教宣。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观风昔来幸,御气今旋跸。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 郑丹 明皇帝挽歌

《漢語大詞典》:濠上
(1). 濠水 之上。庄子·秋水记 庄子 与 惠子 游于 濠 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知乐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不无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 宋 苏轼 《十二琴铭·秋风》:“悲莫悲於 湘 滨,乐莫乐於 濠 上。”
(2).指代 庄子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见 柱下 之经二,覩 濠 上之篇七。”
分類:庄子惠子
《國語辭典》:濠梁  拼音:háo liáng
1.河上的桥梁。
2.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辩论鱼乐的故事。见《庄子。秋水》。后以濠梁比喻隐士悠然自得的出世思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宋。张矩 应天长。岸容浣锦词:「濠梁兴,归未惬。记旧伴、袖携留摺。指鱼水,总是心期,休怨三叠。」
分類:桥梁
《漢語大詞典》:濠上
(1). 濠水 之上。庄子·秋水记 庄子 与 惠子 游于 濠 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知乐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不无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 宋 苏轼 《十二琴铭·秋风》:“悲莫悲於 湘 滨,乐莫乐於 濠 上。”
(2).指代 庄子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见 柱下 之经二,覩 濠 上之篇七。”
分類:庄子惠子
《漢語大詞典》:观乐(觀樂)
观赏玩乐。左传·哀公元年:“﹝ 夫差 ﹞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讎,而用之日新。”墨子·七患:“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 唐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诗:“膾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后帝( 唐文宗 )因观乐,见童子缘橦而其父来往走其下,泫然流涕。”
欣赏音乐。旧唐书·严挺之传:“ 睿宗 好乐,听之忘倦, 玄宗 又善音律。 先天 二年正月望,胡僧 婆陀 请夜开门燃百千灯, 睿宗 御 延喜门 观乐,凡经四日。”
《漢語大詞典》:观鱼(觀魚)
见“ 观渔 ”。
《漢語大詞典》:观渔(觀漁)
亦作“ 观鱼 ”。 春秋 时 鲁隐公 故事。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 棠 观鱼者。” 杨伯峻 注:“鱼者意即捕鱼者。”三国志·魏志·鲍勋传:“昔 鲁隐 观渔於 棠 ,春秋讥之。虽陛下以为务,愚臣所不愿也。”后泛指观看捕鱼或观赏游鱼以为戏乐。周书·孝闵帝纪:“帝欲观渔於 昆明池 ,博士 姜须 諫,乃止。” 唐 高适 《东征赋》:“人多嗜艾,俗喜观渔。” 毛泽东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莫道 昆明池 水浅,观鱼胜过 富春江 。”
《國語辭典》:鱼乐(魚樂)  拼音:yú lè
本是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上辩论的题旨。典出《庄子。秋水》。后比喻一种透过万物同源所领略的自然本情。如:「我如此推论,正如庄子鱼乐之说,是一份同情。」
《漢語大詞典》:鱼游濠上(魚遊濠上)
庄子·秋水:“ 庄子 与 惠子 游於 濠 梁之上, 庄子 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 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 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后以“鱼游濠上”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宋 黄庭坚 《李濠州挽词》:“鱼游濠上方云乐,鵩在承尘忽告凶。”
分類:既已之而
《国语辞典》:夏虫不可语冰(夏虫不可语冰)  拼音: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夏天的虫入秋就死了,不能与之谈论冰雪的事情。语本《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不能与之谈大道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语冰,我教你看著。」
《漢語大詞典》:夏虫疑冰(夏蟲疑冰)
见“ 夏虫语冰 ”。
《漢語大詞典》:夏虫语冰(夏蟲語冰)
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篤於时也。” 清 王韬 《六合将混为一》:“不审倚伏之机,不明顺逆之故,是犹醯鷄处瓮,别有一天,夏虫语冰,莫知其候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李善 注:“言浅近小智,同乎夏虫,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矫也。” 张铣 注:“夏虫不知冬有寒冰,亦犹小智不识高道,故笑之。” 宋 梅尧臣 《中伏日永叔遗冰》:“巨块置我前,凝结造化移。畏冷不敢食,有类夏虫疑。”
《國語辭典》:痴叔  拼音:chī shú
晋代王济之叔王湛。王湛有才德,人皆不知而以为痴。王济尝与其论《周易》,湛剖析精妙,且有奇趣。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侃问其痴叔死否。王济答以王湛并不痴,并推崇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王湛因而闻名。见《晋书。卷七五。王湛传》。
《國語辭典》:大方  拼音:dà fāng
1.有名的大家。如:「他如此的谬解文意,真是贻笑大方。」《花月痕》第一○回:「款书『荷生题赠采秋女史』八字,写毕,说道:『贻笑大方!』」
2.大地。《淮南子。俶真》:「是故能戴大员者履大方,镜太清者视大明。」
《國語辭典》:大方  拼音:dà fang
1.为人不吝啬。《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便是门下从不曾见过像杜少爷这大方举动的人。」
2.态度自然不拘束。《红楼梦》第六七回:「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文明小史》第四○回:「只他们走出来,身子都是挺直,没有羞羞缩缩的样子,我就觉著他比守旧的女子大方得多。」
3.不俗气。《红楼梦》第三七回:「赋景咏物两关住,又新鲜,又大方。」
《漢語大詞典》:柯斧
(1).装柄之斧。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而秉斤两者,或舍銓衡而任情;掌柯斧者,或曲绳墨於附己。”《水浒传》第九七回:“忽见崖畔树林中,走出一个樵者,腰插柯斧。”《西游记》第五九回:“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
(2).《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柯斧”喻媒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有表妹,美无伦。倘能垂意,当执柯斧。”
(3).《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郑玄 笺:“伐柯者必用柯,其大小长短,近取法於柯。”后因以“柯斧”喻法规。 晋 葛洪 抱朴子·良规:“严操柯斧,正色供绳,明赏必罚,有犯无赦。”
分類:媒妁法规
《漢語大詞典》:柯烂(柯爛)
斧柄朽烂。用 晋 王质 伐木入 石室山 典,喻时间久远。 唐 钱起 《过瑞龙观道士》诗:“主人善止客,柯烂忘归年。”参见“ 柯烂棋 ”。
《漢語大詞典》:柯烂棋(柯爛棋)
指仙人所下的棋。典出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信安郡 石室山 , 晋 时 王质 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 质 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 质 ,如枣核, 质 含之,不觉飢。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 质 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復时人。”后亦泛指下棋。 元 张可久 《柳营曲·包山书事》曲:“吟几篇絶句诗,看一局柯烂棋。飢,不採 首阳 薇。”
分類:仙人下棋
《国语辞典》:柯烂忘归(柯烂忘归)  拼音:kē làn wàng guī
晋人王质入山伐木,看见童子数人边下棋边唱歌,便在一旁观看,待仙童催他回家时,却惊见所带的斧柄已腐烂。回到乡里,与他同时代的人全已过世。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用以比喻长时间的流连忘返。唐。钱起〈过瑞龙观道士〉诗:「主人善止客,柯烂忘归年。」
《漢語大詞典》:樵斧
柴斧。 宋 陈与义 《出山》诗之二:“山空樵斧响,隔岭有人家。” 清 黄景仁 《由烟霞岭至紫云洞精舍》诗:“已有樵斧声,丁丁出深樾。”
《漢語大詞典》:樵柯
指砍柴的斧头。柯,斧柄。 唐 于濆 《寒食》诗:“素娥哭新塚,樵柯鸣柔桑。”
《漢語大詞典》:烂斧柯(爛斧柯)
同“ 烂柯 ”。 宋 陆游 《世上》诗:“吾棋一局千年事,从使旁观烂斧柯。”
《國語辭典》:烂柯(爛柯)  拼音:làn kē
晋代王质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观,后见斧柄朽烂,回家时,已百岁,时人皆不识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人世的变换转移。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若还奏曲能招凤,在此观棋必烂柯。」
《漢語大詞典》:烂柯山(爛柯山)
山名。又名 石室山 。在今 浙江省 衢县 南。又 河南省 新安县 、 山西省 沁县 、 广东省 高要县 并有 烂柯山 ,皆相传为樵夫遇仙处。 唐 刘禹锡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紵兼竹书箱因成篇用答佳贶》诗:“ 烂柯山 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二·肇庆府》:“ 高峡山 、 烂柯山 在府东南四十六里,一名 柯斧山 ,旧传 王质 观碁处,亦名 端山 ,峡之对山也。”参见“ 烂柯 ”。
《漢語大詞典》:烂柯人(爛柯人)
(1).指久离家而刚回故乡的人。亦指饱经世事变幻的人。 唐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明 刘基 《秋怀》诗之三:“永寤烂柯人,万事一梦幻。” 清 钱谦益 《题陆叔平〈沧桑对奕图〉赠稼轩五十初度》诗:“夜露未晞賔既醉,人间已有烂柯人。”
(2).指樵夫。《醒世姻缘传》第四九回:“家住前岗,母在邻庄,烂柯人是妾儿郎。”参见“ 烂柯 ”。
《國語辭典》:烂柯(爛柯)  拼音:làn kē
晋代王质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观,后见斧柄朽烂,回家时,已百岁,时人皆不识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后比喻人世的变换转移。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若还奏曲能招凤,在此观棋必烂柯。」
《漢語大詞典》:采樵(採樵)
砍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秀 , 咸熙 中为尚书僕射”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会三辅乱,人多流宕,而 干 义 不去,与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多云採樵乐,或説林泉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玛纳斯 有遣犯之妇入山採樵,突为 玛哈沁 所执。”一本作“ 樵采 ”。
打柴。左传·桓公十二年:“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 杜预 注:“樵,薪也。”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 陈王 鬭鸡道, 安仁 采樵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斫蟒:“ 胡田村 胡 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
分類:砍柴打柴
《國語辭典》:东海扬尘(東海揚塵)  拼音:dōng hǎi yáng chén
东海变陆地,扬起尘土。比喻世事变化极大。《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东海扬尘犹有日,白衣苍狗刹那间。」
分類:世事巨变
《国语辞典》:东海桑田(东海桑田)  拼音:dōng hǎi sāng tián
比喻时世变易。金。刘著〈至日〉诗:「心折灵台候云物,眼看东海变桑田。」
《漢語大詞典》:桑海
“桑田沧海”的略语。 唐 杨炯 《和辅先入昊天观》:“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 明 李东阳 《和萧封君凤仪遗诗四十韵》:“世运迭推代,昔闻桑海三。” 赵朴初 《柳营曲·参观全国劳动改造罪犯工作展览会》曲:“奋身桑海换,刮目性情移。”参见“ 桑田沧海 ”。
分類:桑田沧海
《漢語大詞典》:桑田沧海(桑田滄海)
晋 葛洪 神仙传·麻姑:“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向到 蓬莱 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畧半也,岂将復还为陵陆乎!’”后因以“桑田沧海”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元 王进之 《春日田园杂兴》诗:“桑田沧海几兴亡,岁岁东风自扇扬。”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自从桑田变沧海,经过空城泪如泉。”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列公,你道怎个苍狗白云,天心无定;桑田沧海,世事何常。”
《國語辭典》:桑田  拼音:sāng tián
1.栽植桑树的田地。《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肇庆去巡阅,他便说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
2.比喻世事变迁。明。杨珽《龙膏记》第三○出:「看人间几变桑田,忙提觉柱下仙官,早唤醒绣户婵娟,休恋著舞镜飞鸾。」
3.地名。春秋时虢国属地,约于今河南省阌乡县东北。
《漢語大詞典》:桑田沧海(桑田滄海)
晋 葛洪 神仙传·麻姑:“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向到 蓬莱 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畧半也,岂将復还为陵陆乎!’”后因以“桑田沧海”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元 王进之 《春日田园杂兴》诗:“桑田沧海几兴亡,岁岁东风自扇扬。”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自从桑田变沧海,经过空城泪如泉。”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列公,你道怎个苍狗白云,天心无定;桑田沧海,世事何常。”
《漢語大詞典》:桑田沧海(桑田滄海)
晋 葛洪 神仙传·麻姑:“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向到 蓬莱 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畧半也,岂将復还为陵陆乎!’”后因以“桑田沧海”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元 王进之 《春日田园杂兴》诗:“桑田沧海几兴亡,岁岁东风自扇扬。”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自从桑田变沧海,经过空城泪如泉。”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列公,你道怎个苍狗白云,天心无定;桑田沧海,世事何常。”
《漢語大詞典》:海桑陵谷
沧海变桑田,山陵变深谷,比喻世事变迁极大。 清 朱彝尊 《玉带生歌》:“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 清 南荃外史 《叹老》:“海桑陵谷幻乾坤,春梦模楜不见痕。”
《漢語大詞典》:海水桑田
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唐 韦应物 《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东皋隐者》:“海水桑田几变迁,桃花依旧郡城边。”参见“ 沧海桑田 ”。
《國語辭典》:沧海桑田(滄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大海变为陆地,陆地沦为大海。语本《太平广记。卷六○。麻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比喻世事无常,变化很快。明。张景《飞丸记》第一出:「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幼学琼林。卷一。地舆类》:「沧海桑田,谓世事多变。」
《國語辭典》:沧桑(滄桑)  拼音:cāng sāng
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参见「沧海桑田」条。清。王鹏运满江红。风帽尘衫〉词:「旌旆影,沧桑话。对苍烟落日,似闻悲吒。」
分類:朝代更迭
《國語辭典》:沧海桑田(滄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大海变为陆地,陆地沦为大海。语本《太平广记。卷六○。麻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比喻世事无常,变化很快。明。张景《飞丸记》第一出:「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幼学琼林。卷一。地舆类》:「沧海桑田,谓世事多变。」
《國語辭典》:沧海桑田(滄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大海变为陆地,陆地沦为大海。语本《太平广记。卷六○。麻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比喻世事无常,变化很快。明。张景《飞丸记》第一出:「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幼学琼林。卷一。地舆类》:「沧海桑田,谓世事多变。」
《國語辭典》:五城  拼音:wǔ chéng
1.相传神仙住的地方。唐。韩翃〈同题仙游观〉诗:「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2.旧时北京地面,分中、东、南、西、北五城,各设巡城御史暨兵马司,掌听讼、诘奸、弭盗诸事。
《國語辭典》:五城十二楼(五城十二樓)  拼音:wǔ chéng shí èr lóu
古代传说神仙住的地方。《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
《國語辭典》:五城十二楼(五城十二樓)  拼音:wǔ chéng shí èr lóu
古代传说神仙住的地方。《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
《國語辭典》:十二楼(十二樓)  拼音:shí èr lóu
1.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
2.泛指高耸的楼阁。唐。薛逢 宫词:「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唐。温庭筠 瑶瑟怨诗:「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3.书名。清李渔撰。十二卷,三十八回。全书以合影、夺锦、拂云等十二楼名分卷,故称为「十二楼」。内容多描写爱情、婚姻的故事,情节曲折,文辞绮艳。
《漢語大詞典》:十二重楼(十二重樓)
道家指人的喉咙管。《金丹诸真元奥》:“问曰:‘何谓十二重楼?’答曰:‘人之喉咙管,有十二节是也。’” 唐 吕岩 《七言》诗:“纔吞一粒便安然,十二重楼九曲连。”
分類:道家喉咙
《漢語大詞典》:层城(層城)
(1).古代神话中 昆仑山 上的高城。文选·张衡〈思玄赋〉:“登 閬风 之层城兮,搆不死而为牀。” 李善 注:“《淮南子》曰:‘ 崑崙 虚有三山, 閬风 、 桐版 、 玄圃 ,层城九重。’ 禹 云:‘ 崑崙 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 昆仑山 最高峰之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三级: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风 ;上曰 层城 ,一名 天庭 ,是为太帝之居。”
(2).泛指仙乡。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悵望层城霞。”
(3).指京师;王宫。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朝游游层城,夕息旋直庐。”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六:“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清 黄景仁 《江上寄左二杏庄》诗:“层城匪迢越,广陌交驰骋。”
(4).重城;高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遥望层城,丹楼如霞。”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层城临暇景,絶域望餘春。” 元 杨云鹏 《登濮州北城》诗:“层城高絶一攀躋,岁杪临风客思凄。” 清 张文光 《登汴城角楼》诗:“落日下层城,苍然远树平。” 龚骞 《九秋诗·秋水》:“綺阁层城秋夜长,明朝问讯湖边路。”
(5).指高山之巅。 宋 文同 《盘云坞》诗:“几曲上层城,盘盘次文石。”
《國語辭典》:昆山(崑山)  拼音:kūn shān
山名:(1)位于江苏省松江县西北。(2)江苏省昆山县西北的马鞍山,唐天宝中改名为「昆山」。(3)昆崙山的简称。参见「昆崙山」条。
《國語辭典》:昆腔(崑腔)  拼音:kūn qiāng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剧种。始于元代,最初是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所流行的清唱腔调,故称为「昆山腔」。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综合我国各地方腔调,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锣鼓等为乐器,旋律婉转细致,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是明代到清中叶以前我国主要的戏曲腔调。由于所唱的是曲牌,故称为「昆曲」;因以江南苏州昆山一带的语言演出,故也称为「昆剧」。
《漢語大詞典》:昆阆(崑閬)
指 昆仑山 上的 阆苑 ,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指 蓬壶 而翻翰,望 崑閬 以扬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 玉京 、 蓬莱 、 崑閬 、 姑射 。”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昨游 崑閬 循丹梯,海天一碧揩瑠瓈。”
《漢語大詞典》:曾城
(1).传说中的地名。亦泛指仙乡。后汉书·张衡传:“登 閬风 之曾城兮,搆不死而为牀。” 李贤 注引《淮南子》:“ 崐崘山 有曾城九重,高万一千里,上有不死树在其西。”今本《淮南子·墬形训》作“层城”。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皇帝伤 璧臺 之永閟,悼 曾城 之不践。” 金 宇文虚中 《白菊》诗:“月中风露秋夕好,感此仙种来曾城。”参见“ 层城 ”。
(2).指高大的城阙。 晋 陶潜 《游斜川》诗:“临长流,望曾城。” 唐 王勃 《铜雀妓》诗之二:“妾本深宫妓,曾城闭九重。” 唐 杜甫 《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漢語大詞典》:层城(層城)
(1).古代神话中 昆仑山 上的高城。文选·张衡〈思玄赋〉:“登 閬风 之层城兮,搆不死而为牀。” 李善 注:“《淮南子》曰:‘ 崑崙 虚有三山, 閬风 、 桐版 、 玄圃 ,层城九重。’ 禹 云:‘ 崑崙 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 昆仑山 最高峰之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三级: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风 ;上曰 层城 ,一名 天庭 ,是为太帝之居。”
(2).泛指仙乡。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悵望层城霞。”
(3).指京师;王宫。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朝游游层城,夕息旋直庐。”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六:“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清 黄景仁 《江上寄左二杏庄》诗:“层城匪迢越,广陌交驰骋。”
(4).重城;高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遥望层城,丹楼如霞。”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层城临暇景,絶域望餘春。” 元 杨云鹏 《登濮州北城》诗:“层城高絶一攀躋,岁杪临风客思凄。” 清 张文光 《登汴城角楼》诗:“落日下层城,苍然远树平。” 龚骞 《九秋诗·秋水》:“綺阁层城秋夜长,明朝问讯湖边路。”
(5).指高山之巅。 宋 文同 《盘云坞》诗:“几曲上层城,盘盘次文石。”
《國語辭典》:玉楼(玉樓)  拼音:yù lóu
1.楼阁的美称。宋。辛弃疾 苏武慢。帐暖金丝词:「歌竹传觞,探梅得句,人在玉楼琼室。」
2.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3.歌楼妓院。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诗:「花脸云鬓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4.道家称肩为「玉楼」。宋。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二首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漢語大詞典》:玉楼受召(玉樓受召)
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 长吉 将死时,忽昼见一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 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 长吉 气絶。”后因以为文士早死的典实。 宋 《书陈孟刚〈童乌集〉后》:“ 孟刚 弱冠,头角崭然……云何得疾,遽召玉楼。” 清 周亮工 《古香堂诗序》:“不然,才名如 李贺 而玉楼受召,犹在 终贾 之年,岂不备极荣休。”
《國語辭典》:阆苑(閬苑)  拼音:láng yuàn
仙人居住的地方。《醉醒石》第一四回:「移将阆苑琳琅树,却作门前桃李花。」
《國語辭典》:阆风(閬風)  拼音:láng fēng
山名。位于昆崙山的山巅,相传为仙人所居。
分類:阆风巅
《漢語大詞典》:阆风巅(閬風巔)
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仑 之巅。海内十洲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 閬风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东,名曰 崑崙宫 。”
《漢語大詞典》:兔葵燕麦(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凉。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引:“重游 玄都 ,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 宋 程先 《锁窗寒》词:“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 清 方文 《宿姜开先衍园》诗:“瑶草琼花何处覔?兔葵燕麦不胜情。”
分類:景象荒凉
《國語辭典》:前度刘郎(前度劉郎)  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人,还乡后二人于太康年间重入天台山的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著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漢語大詞典》:玄都观(玄都觀)
(1). 北周 、 隋 、 唐 道观名。原名 通道观 , 隋 开皇 二年改名为 玄都观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南 崇业坊 。见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后废。 唐 刘禹锡 《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 金 元好问 《玄都观桃花》诗:“前度 刘郎 復 阮郎 , 玄都观 里醉红芳。”
(2).泛指道观。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好将 金谷 楼中女,改作 玄都观 里仙。”
《國語辭典》:东观(東觀)  拼音:dōng guàn
东汉时皇家藏书楼,在洛阳南宫,也是宫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唐。章怀太子。注:「洛阳宫殿名曰:『南宫有东观。』」
《漢語大詞典》:橘中乐(橘中樂)
谓弈棋之乐趣。参见“ 橘中戏 ”。
分類:弈棋乐趣
《漢語大詞典》:橘中戏(橘中戲)
传说古时有一 巴邛 人家橘园,霜后两橘大如三斗盎。剖开,有二老叟相对象戏,谈笑自若。一叟曰:“橘中之乐不减 商山 。”事见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巴邛人》。后遂称象棋游戏为“橘中戏”。 宋 刘克庄 《象弈一首呈叶潜仲》诗:“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
《漢語大詞典》:月观(月觀)
犹月榭。南史·徐湛之传:“ 湛之 更起风亭、月观、吹臺、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 唐 杜宝 《大业杂记》:“苑内造山为海……风亭、月观皆以机成,或起或灭,若有神变。” 宋 秦观 《望海潮·广陵怀古》词:“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漢語大詞典》:风台(風臺)
指敞露透风的台榭。 唐 韩愈 《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风臺观滉瀁,冰砌步青荧。” 唐 柳宗元 《行路难》诗之三:“风臺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
分類:透风台榭
《國語辭典》:观风(觀風)  拼音:guān fēng
1.察看机会,随机应变。《易经。观卦。六三》「观我生进退」句下唐。孔颖达。正义:「故时可则进,时不可则退,观风相几,未失其道。」
2.观察风俗得失。《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观风久有作,陈诗愧未妍。」
3.游览。《西游记》第二八回:「想是老和尚坐不住,往那里观风去了。」
4.替人守望以便警告。《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把两个银戒指赏著春来,教他观风做脚,防守门户。」
5.清朝学政及地方官到任时命题课士,称为「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