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御史府中乌
 
御史乌
        
栖乌还得府
  
乌府客
  
台柏
 
台乌


《汉书》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朱博〉~3405~
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二岁馀,朱博为大司空,奏言「帝王之道不必相袭,各繇时务。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简释

乌府客:喻指御史。唐武元衡《酬元十二》:“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


例句

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 丁仙芝 戏赠姚侍御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刘商 送林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

骢马朝天疾,台乌向日飞。 刘商 送杨閒侍御拜命赴上都

肃穆乌台上,雍容粉署中。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

贞为台里柏,芳作省中兰。 包何 和苗员外寓直中书

乌台情已洽,凤阁分弥浓。 姚合 和门下李相钱西蜀相公

乌府偶为吏,沧江长在心。 姚合 洛下夜会寄贾岛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孟浩然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 孟浩然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

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 岑参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

台寒柏树绿,江暖柳条黄。 岑参 送裴侍御赴岁入京

独向柏台为老吏,可怜林木响馀声。 崔元范 李尚书命妓歌钱有作奉酬

柏台兰省共清风,鸣玉朝联夜被同。 崔道融 寄李左司

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张九龄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柏台简行李,兰殿锡朝衣。 张说 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辑户口应制

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李德裕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冷冷玉漏初三滴,金觞已半酡。共向柏台窥雅量,澄波万顷见天和。 李群玉 长沙陪裴大夫夜宴

祖席离乌府,归帆转蜃楼。 李频 送许浑侍御赴润州

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杜甫 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以下四首。他集互见。)

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 杜甫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门掩清曹晚,静将乌府邻。 林宽 寄省中知己

宴语暌兰室,辉荣亚柏台。 权德舆 送黔中裴中丞阁老赴任

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 武元衡 台中题壁

偶寻乌府客,同醉习家池。 武元衡 酬元十二

独吟多暇日,应寄柏台书。 无可 冬夜姚侍御宅送李廓少府

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载。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玙第

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 王起 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

柏台今上客,竹使旧朝班。 皎然 同卢使君幼平郊外送阎侍御归台

仁为桂江雨,威是柏台霜。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伫瞻双阙凤,思见柏台乌。 皎然 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

五湖游不厌,柏署迹如遗。 皎然 酬崔侍御见赠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卢溵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肯滞荆州掾,犹香柏署衣。 窦巩 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纪事书情呈十二韵

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羊士谔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垂银棘庭印,持斧柏台纲。 苑咸 送大理正摄御史判凉州别驾

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苏味道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

鹪鹩无羽翼,愿假宪乌翔。 钱起 清泥驿迎献王侍御

岂羡兰依省,犹嫌柏占台。 陶雍 和兵部侍郎省中四松诗

席上客知蓬岛路,坐中寒有柏台霜。 韦庄 和集贤侯学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霁之作

鹓鸾粉署起,鹰隼柏台秋。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青袍早许淹花幕,霜简方闻谢柏台。 齐己 闻王员外新恩有寄

典故
三朝执戟
 
三朝臣不遇
 
不与少年争遇合
 
久留郎署
 
好文日
 
尚少
 
悲颜驷
 
文时不遇,武时不遇
 
晚得诸郎
 
汉家尚壮
 
汉庭用少
 
汉廷用壮臣年老
  
潜郎白首
  
白发郎
 
白发郎潜
 
老颜驷
  
颜郎老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刘启(汉景帝)
 
颜驷


《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思玄赋〉~662~
「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唐·李善注引《汉武故事》曰:「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
「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唐·李贤注:「尉谓都尉颜驷也。尨,苍杂色也。遘,遇也。」《汉武故事》曰:「上至郎署,见一老郎,鬓眉皓白,问:『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以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叶不遇也。』上感其言,擢为会稽都尉。」

简释

白发郎潜:指年老而怀才不遇。宋苏轼《次天字韵答岑岩起》:“莫叹郎潜生白发,圣朝求旧鄙鸢肩。”


例句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李昌符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 李端 赠康洽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李贺 河阳歌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王维 冬夜书怀

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 王适 蜀中言怀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一贵一贱
 
不署门
 
交态存
 
交态薄
 
廷尉张罗
 
廷尉门
 
张罗门
 
有雀尚廷尉
 
无雀可罗
 
无雀张罗
 
生死论交
 
空门雀罗
 
穷巷张罗
 
置雀罗
 
署门书
 
罗伤翟廷尉
 
罗网门前有
  
罗雀门冷
 
罗雀门庭
 
罗雀闲门
 
翟公冷落
 
翟公悟
 
翟公罗
 
翟公门
 
翟公门外雀罗稀
 
翟市悲
  
设罗门
 
贵贱交情
 
门前张罗雀
 
门前雀
 
门前雀栖
   
闲门任张罗
 
闲门罗雀
 
雀有罗
  
雀罗廷尉
 
雀罗张
 
相关人物
翟公


《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帝禹夏后氏〉~28~
《鬻子》曰:禹投一馈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门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禹当朝廷,门可以罗雀。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33~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简释

雀罗门:喻指门庭冷落或世态炎凉。唐刘禹锡《有感》:“昨宵凤弛客,今日雀罗门。”


例句

散帙看虫蠹,开门见雀罗。 刘长卿 同姜浚题裴式微余干东斋

萧索庭槐空闭閤,旧人谁到翟公门。 刘长卿 钱王相公出牧括州

旧游多不见,师在翟公门。 严维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未妨溪上泛渔艇,又为门前张雀罗。 方干 偶作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方忻耳目净,谁到翟公门。 李群玉 吾道

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 李群玉 献王中丞

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

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 王适 蜀中言怀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卢照邻 长安古意

世间荣辱半相和,昨日权门今雀罗。 罗邺 伤侯第

君看西汉翟丞相,凤沼朝辞暮雀罗。 翁绶 行路难

翟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 钱起 窃秋对雨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 陶翰 燕歌行

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骆宾王 帝京篇

地幽蚕室闭,门静雀罗开。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典故

《汉官仪》卷上
尚书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据《平津馆丛书》本)

例句

肃穆乌台上,雍容粉署中。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

始罢沧江令,还随粉署郎。 刘长卿 送邵州判官往南

回簪转黛喜猜防,粉署裁诗助酒狂。 周繇 和段成式

晓陌事戎装,风流粉署郎。 姚合 送张郎中副使赴泽潞

抡才超粉署,駮议在黄枢。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

寄谢铜街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 武平一 饯唐永昌

家遁苏门节,清贫粉署官。 罗隐 寄征士魏员外

鹓鸾粉署起,鹰隼柏台秋。 高适 东平旅游奉薛太守二十四韵

擢才登粉署,飞步蹑云衢。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典故
含鸡舌
  
汉署香
  

《汉官仪》
尚书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其边以丹漆地,故曰丹墀。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据《汉学堂丛书》本)

简释

含香:指郎官。唐杜甫《西阁二首》之二:“不道合香贱,其如镊白体。”


例句

含香仍佩玉,宜入镜中行。 刘商 送人之江东

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 周彻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姚合 寄右史李定言

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臣。 张少博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

翛然欲下阴山雪,不去非无汉署香。 杜甫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旷绝含香舍,稽留伏枕辰。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不道含香贱,其如镊白休。 杜甫 西阁二首

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杨巨源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

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 权德舆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含香珥笔皆眷旧,谦抑自忘台省尊。 沈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

青衿七十榜三年,建礼含香次第迁。 王涣 上裴侍郎

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 罗隐 寄礼部郑员外

始从豸角曳长裾,又吐鸡香奏玉除。 罗隐 淮南送工部卢员外赴阙

含香台上客,剖竹海边州。 郎士元 送陆员外赴潮州

老作含香客,贫无僦舍钱。 郑谷 府中寓止寄赵大谏

含香五夜客,持赋十年兄。 钱起 送员外侍御入朝

粉署含香别,辕门载笔过。 钱起 送陆郎中

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鲍溶 秋暮送裴垍员外刺婺州

典故
韩张离合处,义鱼春岸句

相关人物
张署
 
韩愈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三〈叉鱼招张功曹〉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刃下那能脱【手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中鳞怜锦碎,当目讶株销。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盖江烟羃羃,拂棹影寥寥。獭去愁无食,龙疑惧见烧。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文客惊先赋,篙工喜尽谣。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自可捐忧累,何须强问鸮。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八〈忆昨行和张十一〉
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杜公礼罢元侯回】【社公礼罢元侯回】【案:云杜佑自淮南入朝也。云此为荆帅裴均罢社享客也。朱熹考异云。左传五行之官。封为上公。杜注用币于社云。以请于上公。则上公即社神也。】。车载牲牢瓮舁酒,并召宾客延邹枚。腰金首翠光照耀,丝竹迥发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张君名声座所属,起舞先醉长松摧。宿酲未解旧痁作,深室静卧闻风雷。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掩何漼漼。念昔从君渡湘水,大帆夜划穷高桅。阳山鸟路出临武【案:愈责连之阳山令。张为郴之临武。郴在江南。连则广南也。】,驿马拒地驱频隤【驿马拒地驱频搥】【案:𢲼也。】。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诏从天来。伾文未揃崖州【案:韦执谊。】炽,虽得赦宥恒愁猜。近者三奸悉破碎【案:元和元年正月。顺宗即位。二月大赦。愈自阳山徒掾江陵。三奸方用事。其年八月。宪宗立。伾贬开州司马。叔文渝州司户。并员外置。十一月继贬执谊崖州司马。三奸始悉破碎焉。】,羽窟无底幽黄能。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今君纵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难哉。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头轻目朗肌骨健,古剑新斸磨尘埃。殃消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耇与鲐。嵩山东头伊洛岸,胜事不假须穿栽。君当先行我待满,沮溺可继穷年推。
《韩昌黎文集》卷五〈祭郴州李使君文〉
当贞元之癸末,惕皇威而左授。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颓而位仆。历贵部而西边,迩清光于暂觏。……投《叉鱼》之短韵,愧韬瑕而举秀。俟新命于衡阳,贵薪刍于馆侯。……航北湖之空明,觑麟介之惊透。
典故
为郎久
  
郎署二毛
 
冯唐

相关人物
冯唐

参考典故
二毛


《史记》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例句

佐商依傅说,仕汉笑冯唐。 公乘亿 赋得郎官上应列宿

刘毅暂贫虽壮志,冯唐将老自低颜。 刘兼 晚楼寓怀

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 吴融 寄贯休

汉有冯唐唐有我,老为郎吏更何人。 姚合 偶然书怀

莫笑冯唐老,还来谒圣君。 姚合 春日早朝寄刘起居

不如何逊无佳句,若比冯唐是壮年。 张乔 省中偶作

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 张继 酬张二十员外前国子博士窦叔向

若道冯唐事,皇恩尚可收。 张说 南中送北使二首

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曹邺 捕鱼谣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李端 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

玉辇君频过,冯唐将未论。 杜牧 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成十二韵

冯唐毛发白,归兴日萧萧。 杜甫 哭王彭州抡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杜甫 垂白(一作白首)

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 杜甫 寄岑嘉州

通家惟沈氏,谒帝似冯唐。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五

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杜甫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蕴藉为郎久,魁梧秉哲尊。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此地含香从白首,冯唐何事怨明时。 杨巨源 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

还希驻辇问,莫自叹冯唐。 权德舆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

共说汉朝荣上赏,岂令三友滞冯唐。 权德舆 奉和李给事省中书情寄刘苗崔三曹长因呈许陈二阁老

晋臣多乐广,汉主识冯唐。 武元衡 酬陆员外歙州许员外郢州二使君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王维 重酬苑郎中(并序○时为库部员外)

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冯唐犹在汉,乐毅不归燕。 卢照邻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呈乡曲父老

应同罗汉无名欲,故作冯唐老岁年。 苑咸 酬王维(并序)

冯唐真不遇,叹息鬓毛斑。 薛业 晚秋赠张折冲(此公事制举)

饥魂吊骨吟古书,冯唐八十无高车。 赵牧 对酒

舞蝶歌莺莫相试,老郎心是老僧心。 郑谷 春阴

今日老郎犹有恨,昔年相虐十秋风。 郑谷 槐花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郑谷 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

不如何逊无佳句,若比冯唐是壮年。 郑谷 省中偶作

初尘芸阁辞禅阁,却访支郎是老郎。 郑谷 重访黄神谷策禅者

应笑冯唐衰且拙,世情相见白头新。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太平时节难身遇,郎署何须叹二毛。 韩愈 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

典故
天禄署
 
相关人物
扬雄


《三辅黄图》卷六〈桥〉
天禄阁,藏典籍之所。《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列传下〉~3584~
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例句

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沣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位高天禄阁,词异畔牢愁。 武元衡 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书三兄

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 韩愈 送郑十校理得洛字

典故
振鹭行
  
鸳鸶行
    
鹓署
   
鹓鸾序


《毛诗正义·周颂·臣工之什·振鹭》~730~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
旧题晋·张华注《禽经》
寀寮雍雍,鸿仪鹭序。晋·张华注:「鹭,白鹭也。小不逾大,飞有次序。百官缙绅之象。《诗》以振比百寮,雍容喻朝美。」
《隋书》卷十四〈音乐志中〉~327~
北齐《食举乐十曲》其二:彤庭烂景,丹陛流光。怀黄绾白,鹓鹭成行。

例句

已启蓬莱殿,初朝鸳鹭群。 戴叔伦 晓闻长乐钟声

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李群玉 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杜牧 春寄许浑先辈

愁寂鸳行断,参差虎穴邻。 杜甫 太岁日

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之五

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 杜甫 社日两篇之二

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鹭群。 杜甫 秋野五首之五

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二十

寒空见鸳鹭,回首忆朝班。 杜甫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之四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 杜甫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

旭日鸳鸯行,瑞烟芙蓉阙。 杨巨源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

鸳鹭彤庭际,轩车绮陌前。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之二

凤掖嘉言进,鸳行喜气随。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之十

宿昔芝兰室,今兹鸳鹭行。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

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 权德舆 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

自是长生林下客,也陪鸳鹭入清朝。 牟融 送羽衣之京

每列鹓鸾序,偏瞻獬豸姿。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 皇甫冉 酬李补阙

鸣佩随鹓鹭,登阶见冕旒。 卢纶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无辞折腰久,仲德在鸳行。 卢纶 送乐平苗明府

可怜霄汉曙,鸳鹭正徘徊。 窦牟 早赴临台立马待漏口号寄弟群

事虽危虎尾,名胜泊鹓行。 罗隐 郴江迁客

复以雕龙彩,旋归振鹭行。 羊士谔 酬吏部窦郎中直夜见寄

鸳鹭入朝同待漏,牛羊送日独归村。 郑谷 奔问三峰寓止近墅

止陪鸳鸯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 郑谷 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

旧有云霞约,暂留鹓鹭踪。 郑谷 送司封从叔员外郎徼赴华州裴尚书均辟

风涛初振海,鹓鹭各辞林。 钱起 别张起居

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鹓鹭忽相随。 钱起 同程九早入中书

紫微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鹭行。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

唯有早朝趋凤閤,朝时怜羽接鸳行。 钱起 寻司勋李郎中不遇

霄汉期鸳鹭,狐狸避宪章。 钱起 津梁寺寻李侍御

寄谢鸳鹭群,狎鸥拙所慕。 钱起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吏事嘉师旅,鸳行惜搢绅。 钱起 送王使君移镇淮南

多才自有云霄望,计日应追鸳鹭行。 钱起 送裴頔侍御使蜀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钱起 送陆三出尉

壶觞开雅宴,鸳鹭眷相随。 钱起 陪南省诸公宴殿中李监宅

势将随鹤列,忽喜遇鸳行。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鹓鹭欲归仙仗里,熊罴还入禁营中。 韩愈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

珠履风流忆富春,三千鹓鹭让精神。 齐己 寄荆幕孙郎中

《國語辭典》:郎署  拼音:láng shǔ
古代郎官办公的衙门。汉、唐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爰盎》:「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坐。及坐,郎署长布席,盎引却慎夫人坐。」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汲黯乐在郎署,何武耻为宰相。」
《國語辭典》:粉署  拼音:fěn shǔ
古代官署以胡粉涂壁,称为「粉署」。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馨香粉署妍,紫鸾无近远。」
分類:尚书省
《漢語大詞典》:玉署
(1).官署的美称。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终朝守玉署,方夜劳石扉。”南史·恩幸传论:“门同玉署,家号金穴。” 宋 杨万里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诗之三:“看渠还玉署,老我正归耕。” 王闿运 《丁文诫诔》:“光旧德而文通,宜早翔於玉署。”
(2).指玉堂。翰林院别称。 唐 吴融 《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诗:“花飞絮落水和流,玉署词臣奉詔游。” 元 邓元原 《贺圣节表》:“名叨玉署,目极璇霄。” 明 王洪 《留别孙孟博》诗:“草庐晦跡怜君老,玉署登名愧我先。”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惟 康熙 六年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 索尼 ,既未与金甌之卜,亦不由玉署而来,予謚‘文忠’,实为异数。”
(3).指玉宫,道观。 唐 王勃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若夫金臺妙境,玉署仙居。” 宋 陶谷 清异录·兽:“道家流书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忌。”
《國語辭典》:部署  拼音:bù shù
1.布置、安排。《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汉王大说,遂听信策,部署诸将。」唐。薛调《无双记》:「我以妻女为念,略归部署。」也作「布署」。
2.古代武官。《资治通鉴。卷二七三。后唐纪二。庄宗同光二年》:「诏以天平节度使李嗣源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李绍荣为部署。」元。胡三省。注:「部署之官始见于通鉴,本在招讨使之下;其后有都部署,遂为专任主帅之任。」《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依旧收了书,空手径来衙门前招人牌下,等著部署李霸遇来投见他。」
3.本指擂台比武的主持人,后亦指拳棒教师。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看了这部署每打拳耍棍,真个高强。」
《國語辭典》:官署  拼音:guān shǔ
官员办公的地方。如:「政府官署是不准閒杂人等随意进出的。」
《漢語大詞典》:省署
旧指中央官署。新唐书·班宏传:“右僕射 崔寧 署兵部侍郎 刘迺 为上下考, 宏 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子美 怀 薛据 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 据 之诗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日,例用貂皮煖耳,每遇沍寒,上普赐内外臣工,次日俱戴以廷谢。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詔,业已数年,百寮出入省署,殊以为苦,而进阁辅臣为甚。”
分類:中央官署
《漢語大詞典》:宪乌(憲烏)
御史台的别称。因御史台又称乌台、宪台,故以“宪乌”称之。《西游记》第六四回:“ 孤直公 亦顶针道:‘夫因侧叶称梁栋,臺为横柯作宪乌。’”参见“ 宪臺 ”、“ 乌臺 ”。
《漢語大詞典》:朝夕乌(朝夕烏)
朝去暮归的乌鸦。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餘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一说,“乌”为“鸟”之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汉书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朝夕鸟’。而文士往往误作乌鳶用之。”
分類:乌鸦
《國語辭典》:柏台(柏臺)  拼音:bó tái
1.汉御史大夫府中多种植柏树,故称御史台为「柏台」。也称为「柏府」、「柏台乌府」。
2.柏梁台的简称。参见「柏梁台」条。唐。李峤〈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诗:「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
《國語辭典》:柏林  拼音:bó lín
Berlin
城市名。位于德国东部,跨奥得河支流史普利河。为德国首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遭瓜分,首府柏林分别由美、苏、法、英四联盟国分区管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时,以苏联管辖的东柏林为首都。西元一九九○年十月三日,各区主权才归还德国,成为统一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
《漢語大詞典》:柏乌(柏烏)
栖宿于柏树上的乌鸦。 唐 丁仙芝 《戏赠姚侍御》诗:“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然金炉。”参见“ 柏臺 ”。
《國語辭典》:柏台(柏臺)  拼音:bó tái
1.汉御史大夫府中多种植柏树,故称御史台为「柏台」。也称为「柏府」、「柏台乌府」。
2.柏梁台的简称。参见「柏梁台」条。唐。李峤〈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诗:「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
《漢語大詞典》:柏署
御史官署的别称。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 茅山 就一徵,柏署起三载。” 唐 钱起 《送河南陆少府》诗:“朝夕詔书还柏署,行看飞隼集高枝。”参见“ 柏臺 ”。
《國語辭典》:柏台(柏臺)  拼音:bó tái
1.汉御史大夫府中多种植柏树,故称御史台为「柏台」。也称为「柏府」、「柏台乌府」。
2.柏梁台的简称。参见「柏梁台」条。唐。李峤〈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诗:「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
《國語辭典》:乌府(烏府)  拼音:wū fǔ
语本《汉书。卷八三。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御史府的别称。宋。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乌府先生铁作肝,霜风捲地不知寒。」
分類:御史
《漢語大詞典》:乌台(烏臺)
指御史台。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乌臺情已洽,凤阁分弥浓。”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八:“怪道乌臺牙放早,几人怒马出 长安 。”参见“ 乌府 ”。
分類:御史台
《國語辭典》:乌府(烏府)  拼音:wū fǔ
语本《汉书。卷八三。朱博传》:「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馀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御史府的别称。宋。苏轼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诗:「乌府先生铁作肝,霜风捲地不知寒。」
分類:御史
《漢語大詞典》:潜郎(潛郎)
传说 颜驷 于 汉文帝 时为郎,历 文 、 景 、 武 三世,未获升迁,老于郎署。参阅汉武故事。后以“潜郎”指怀才不遇的人。 唐 钱起 《重赠赵给事》诗:“应念潜郎守贫病,常悲休沐对蓬蒿。” 清 丘逢甲 《岁暮杂感》诗之六:“一曲昇平泪万行,风尘戎马厄潜郎。”
分類:汉文帝
《漢語大詞典》:白首为郎(白首爲郎)
汉武故事载: 武帝 尝至郎署,见郎官 颜驷 “鬚鬢皓白,衣服不整”。 武帝 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 文帝 时为郎。” 武帝 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 文帝 好文而臣尚武, 景帝 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后因以“白首为郎”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宋 陆游 《史院书事》诗:“孤臣曾趣龙墀对,白首为郎只自伤。”
分類:郎署郎官
《漢語大詞典》:郎潜(郎潛)
汉 颜驷 自 文帝 时为郎,历 景帝 至 武帝 , 驷 已庞眉皓发,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汉 张衡 《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 武 。” 宋 司马光 《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庞眉尚有郎潜者,狥禄忧生直可嗟。” 清 钱谦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为松柏,我若萝蔦。兄在先朝,郎潜已老,我官词垣,载笔搜讨。”
《漢語大詞典》:罗雀(羅雀)
(1).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 唐 白居易 《寄皇甫宾客》诗:“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 宋 刘克庄 《凤凰阁》词:“安用羡伊结駟,叹儂罗雀。”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月餘,试毕贾归,地可罗雀矣。”参见“ 门可罗雀 ”。
(2).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 梁启超 《岁暮感怀》诗:“近闻诛歛空罗雀,儻肯哀鸣念泽鸿。”参见“罗雀掘鼠”。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國語辭典》:罗雀掘鼠(羅雀掘鼠)  拼音:luó què jué shǔ
唐朝睢阳城守将张巡、许远,因安禄山叛变,被围困粮绝,至网罗鸟雀、挖掘鼠类以充饥。典出《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张巡传》。后形容财物缺乏时,用尽一切方法筹措款项。
《漢語大詞典》:翟门(翟門)
史记·汲郑列传论:“始 翟公 为廷尉,宾客闐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 復为廷尉,宾客欲往, 翟公 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后因以“翟门”为门庭盛衰之典实。 唐 钱起 《穷秋对雨》诗:“ 翟 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 清 钱谦益 《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于 赵氏 祖子孙三世矣,州里之间, 欒公 之社, 翟公 之门,菀枯盈虚,呴湿濡沫,未尝不相共也。”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漢語大詞典》:门堪罗雀(門堪羅雀)
见“ 门可罗雀 ”。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國語辭典》:雀罗(雀羅)  拼音:què luó
捕鸟雀的网子。《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漢語大詞典》:雀罗门(雀羅門)
史记·汲郑列传:“始 翟公 为廷尉,宾客闐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以“雀罗门”形容冷落的门庭或失势之家。 唐 刘禹锡 《有感》诗:“昨宵 凤池 客,今日雀罗门。”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惟君綈袍信,到我雀罗门。” 明 唐顺之 《宪副饶湖田见过陈渡草堂赋此为赠》:“岂知綉斧客,还过雀罗门。”
《漢語大詞典》:雀罗门(雀羅門)
史记·汲郑列传:“始 翟公 为廷尉,宾客闐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以“雀罗门”形容冷落的门庭或失势之家。 唐 刘禹锡 《有感》诗:“昨宵 凤池 客,今日雀罗门。”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惟君綈袍信,到我雀罗门。” 明 唐顺之 《宪副饶湖田见过陈渡草堂赋此为赠》:“岂知綉斧客,还过雀罗门。”
《漢語大詞典》:含香
(1).带着香气。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桂含香兮作叶,藕生莲兮吐丝。” 唐 李百药 《笙赋》:“柳佩翠而辞寒,梅含香而受日。”
(2).古代妇女衔香于口以增芬芳之气。 唐 张鷟 《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 宋 辛弃疾 《瑞鹤仙·赋梅》词:“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粧难学。”
(3).谓含服香药。香,指春药。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助情花:“ 明皇 正宠妃子,不视朝政……﹝ 安禄山 ﹞因进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红。每当寝处之际,则含香一粒助情发兴,筋力不倦。”
(4).古代尚书郎奏事答对时,口含鸡舌香以去秽,故常用指侍奉君王。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通典·职官四:“尚书郎口含鷄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 唐 王维 《重酬苑郎中》诗:“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准被着簪笔彤墀,含香画省,起草 明光 。”
《國語辭典》:鸡舌(雞舌)  拼音:jī shé
含于口中用以清除口臭的香料。唐。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龙涎、鸡舌悉是香名。」
《國語辭典》:鸡舌香(雞舌香)  拼音:jī shé xiāng
1.可含于口中用以去除口臭的香料。原产于南方。《野叟曝言》第二七回:「含了几片鸡舌香儿,叫了四五名家人,吩咐了说话。」
2.桃金娘科「丁香花」的别名。参见「丁香」条。
3.瑞香科或沉香科「沉香」的别名。参见「沉香」条。
《漢語大詞典》:鸡香(雞香)
见“ 鸡舌香 ”。
《國語辭典》:鸡舌香(雞舌香)  拼音:jī shé xiāng
1.可含于口中用以去除口臭的香料。原产于南方。《野叟曝言》第二七回:「含了几片鸡舌香儿,叫了四五名家人,吩咐了说话。」
2.桃金娘科「丁香花」的别名。参见「丁香」条。
3.瑞香科或沉香科「沉香」的别名。参见「沉香」条。
《國語辭典》:老郎  拼音:lǎo láng
1.年长者。唐。韩愈〈合江亭〉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唐。白居易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诗:「长庆老郎唯我在,客曹故事望君传。前鸿后雁行难续,相去迢迢二十年。」
2.旧称庙里的杂役工人。《水浒传》第四回:「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吃。」
3.宋元时对说唱师傅的尊称。元。赵明道〈斗鹌鹑。乐府梨园套〉曲:「乐府梨园,先贤老郎,……承应俳优,后进教坊。」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回头便入莺花寨,须记的京城古本,老郎流传。」
4.武士、教头。《水浒传》第一九回:「拣一只疾快小船,选了几个老郎做公的,各拿了器械,桨起五六把桦楫。」《水浒传》第四三回:「李都头领了台旨,下厅来,点起三十个老郎土兵,各带了器械,便奔沂岭村中来。」
《國語辭典》:天禄阁(天祿閣)  拼音:tiān lù gé
汉代宫中的藏书阁。汉高祖时创建,刘向、刘歆、扬雄曾在此校书。
《國語辭典》:鸳行(鴛行)  拼音:yuān háng
鸳鸟群飞时行伍整齐。比喻官员朝班的行伍整齐有序。唐。刘禹锡〈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僚之作〉诗:「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也作「鹓行」。
《漢語大詞典》:鸳鹭行(鴛鷺行)
比喻朝官的行列。鵷和鹭止有班,立有序,故称。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之五:“不息豺狼鬭,空惭鸳鷺行。” 唐 白居易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诗:“寄跡鸳鷺行,归心鸥鹤羣。”亦省作“ 鸳行 ”。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二十:“为报鸳行旧,鷦鷯在一枝。” 唐 刘禹锡 《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佇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 宋 王禹偁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元老留司卧 雒阳 ,諫官通理輟鸳行。”
《國語辭典》:鸳鹭(鴛鷺)  拼音:yuān lù
1.鸳鸟和鹭鸶。唐。李白〈游敬亭寄崔侍御〉诗:「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也作「鹓鹭」。
2.比喻朝官行列整齐有序。唐。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五首之五:「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也作「鹓鹭」。
《漢語大詞典》:鸳鹭行(鴛鷺行)
比喻朝官的行列。鵷和鹭止有班,立有序,故称。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之五:“不息豺狼鬭,空惭鸳鷺行。” 唐 白居易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诗:“寄跡鸳鷺行,归心鸥鹤羣。”亦省作“ 鸳行 ”。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二十:“为报鸳行旧,鷦鷯在一枝。” 唐 刘禹锡 《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佇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 宋 王禹偁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元老留司卧 雒阳 ,諫官通理輟鸳行。”
《漢語大詞典》:鸳鹭群(鴛鷺羣)
比喻僚友。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五:“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鷺羣。” 唐 钱起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诗:“寄谢鸳鷺羣,狎鸥拙所慕。”
分類:僚友
《漢語大詞典》:鸳鹭行(鴛鷺行)
比喻朝官的行列。鵷和鹭止有班,立有序,故称。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之五:“不息豺狼鬭,空惭鸳鷺行。” 唐 白居易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诗:“寄跡鸳鷺行,归心鸥鹤羣。”亦省作“ 鸳行 ”。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二十:“为报鸳行旧,鷦鷯在一枝。” 唐 刘禹锡 《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佇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 宋 王禹偁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元老留司卧 雒阳 ,諫官通理輟鸳行。”
《國語辭典》:鹓行(鵷行)  拼音:yuān háng
比喻官员朝班的行伍整齐有序。唐。杜甫 至日遣兴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也作「鸳行」。
分類:朝官行列
《國語辭典》:鹓鹭(鵷鷺)  拼音:yuān lù
鹓与鹭飞行时排列整齐有序。比喻朝官整齐的行列。《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序》:「振鹓鹭之羽仪,纵雕龙之符采。」《隋书。卷一四。音乐志中》:「怀黄绾白,鹓鹭成行。」也作「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