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分2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菱花
文理
水纹
枣花
山文
花头
杂俎
花文
交锁
透背
条子
文章
锦绣
青琐
采石
《國語辭典》:菱花  拼音:líng huā
1.菱角的花,形小、色白。唐。卢照邻〈明月引〉:「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
2.古代常以菱花为铜镜背面的图案,故称镜子为「菱花」。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两个在那里交扣丁香,并照菱花。」
《國語辭典》:菱花镜(菱花鏡)  拼音:líng huā jìng
镜背雕镂著菱花的镜子。唐。杨达 明妃怨诗:「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红楼梦》第二八回:「嚈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國語辭典》:文理  拼音:wén lǐ
1.文字组织的条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颂赞》:「自商已下,文理允备。」《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所以往往一本书被翻译翻了出来,白话不像白话,文理不成文理。」
2.文科、理科的合称。如:「文理补习班」。
《漢語大詞典》:水纹(水紋)
(1).水的波纹。西京杂记卷二:“ 汉 诸陵寝,皆以竹为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像。” 南朝 梁元帝 《晚景游后园》诗:“日移花色异,风散水纹长。”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二:“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汊沟渠纵復横。”
(2).指水波状的花纹。 唐 李益 《写情》诗:“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宋 欧阳修 《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诗:“ 端溪 作出缺月样, 蘄州 织成双水纹。”
《漢語大詞典》:枣花(棗花)
(1).枣树花。 南朝 梁简文帝 《金乐歌》:“铁鑊种梁子,铜枢生枣花。” 唐 李颀 《送陈章甫》诗:“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2).指枣花形状的花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望着枣花帘影杏纱纹,那壁厢欵问慇懃。”
(3).食品名。用面粉和枣子做成的糕点。 袁同兴 《盼到明天出日头》诗:“手里没有年糕拿,篮子没有提枣花。”
《漢語大詞典》:山文
同“ 山纹 ”。
(1).山的纹理。 唐 张九龄 《林亭咏》:“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2).指状如山形的花纹。《后汉书·马融传》“山罍常满” 唐 李贤 注:“山罍,画为山文。”
《國語辭典》:花头(花頭)  拼音:huā tóu
1.藉故闹事。如:「你可别在我面前耍花头。」
2.大陆地区指本事、门路。如:「这时代要是没有花头,就会被人看作无能。」
《國語辭典》:花头(花頭)  拼音:huā tou
1.比喻事情会生起变化多端的花样和难以想像的结果。如:「经他这么一搅和,事情的变化,必有花头,大家都不知所措。」
2.狡猾或新奇、变化多端的计策和主意。如:「出花头」、「耍花头」。《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无端受这酸丁一场打骂,须寻个花头摆布他,方销得此恨。」
《國語辭典》:花招  拼音:huā zhāo
1.招贴、海报。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俺在这梁园棚勾栏里作场,昨日贴出花招儿去,两个兄弟先收拾去了。」也作「招子」、「招儿」。
2.巧妙好看的招数。也作「花著」。
3.比喻狡猾的手段、计策。如:「小心这个人,他的花招很多。」
《國語辭典》:杂俎(雜俎)  拼音:zá zǔ
杂记一类的书。如唐人段成式撰有《酉阳杂俎》三十卷。见《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三》。
《漢語大詞典》:花文
花纹。 北魏 高允 《罗敷》诗:“脚著花文履,耳穿明月珠。” 唐 王勃 《夏日宴张二林亭序》:“舟浮叶影,簟积花文。” 宋 叶梦得 岩下放言·晋古冢碑法:“上有一石臺,高二尺许,有花文。”
分類:花纹
《漢語大詞典》:交锁(交鎖)
(1).交互封锁。形容严密或险固。 唐 舒元舆 《桥山怀古》诗:“ 桥山 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锁寒风愁。” 唐 杜牧 《战论》:“高山大河,盘互交锁。”
(2).指门窗上繁复的花纹。 唐 鲍溶 《夏日怀杜悰驸马》诗:“迴文地簟龙鳞浪,交锁天窗蝉翼纱。”参见“ 青琐 ”。
《漢語大詞典》:青琐(青瑣)
亦作“ 青锁 ”。亦作“ 青璅 ”。
(1).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汉书·元后传:“ 曲阳侯 根 骄奢僭上,赤墀青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以青画户边鏤中,天子之制也。’…… 孟 説是。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青涂之也。”后华贵的宅第、寺院等门窗亦用此种装饰。后汉书·梁冀传:“ 冀 乃大起第宅……窗牖皆有綺疎青琐。”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僧房楼观一千餘间,雕梁粉壁,青璅綺疏。” 五代 张昭 《观德舞》诗:“氤氲龙麝交青琐,彷佛锡鑾下蕊珠。”
(2).借指宫廷。《晋书·夏侯湛传》:“出草苗,起林藪,御青琐,入金墉者,无日不有。” 唐 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臣闻紫机务重,青锁任隆。”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办,几能勾青琐点朝班。” 清 姚鼐 《郑前邨以辰州守被议授员外郎》诗:“青琐几人怜故侣,白头相遇数衔桮。”
(3).泛指豪华富丽的房屋建筑。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瓏。”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黄扉蔼蔼,青琐沉沉,有若 张公 之万户千门。”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曲:“青琐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4).刻镂成格的窗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喻指篱笆。 唐 元稹 《红芍药》诗:“芍药绽红綃,巴篱织青琐。” 南唐 张泌 《芍药》诗:“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漢語大詞典》:透背
(1).指丝织品正反两面所织的花纹。
(2).指两面织有花纹的丝织品。宋史·食货志上三:“ 天圣 中,詔减两 蜀 岁输锦綺、鹿胎、透背、欹正之半,罢作綾花纱。 明道 中,又减两 蜀 岁输锦綺、綾罗、透背、花纱三之二,命改织紬、绢以助军。”
《國語辭典》:条子(條子)  拼音:tiáo zi
1.长条形的物品。如:「布条子」、「纸条子」。也作「条儿」。
2.便条、短柬。《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报录人拿出条子来看,知道是选了徽州府学训导。」
3.长官对部属下的简单手谕。如:「下条子」。
4.特指召妓的字条。借指妓女。《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忽然又笑著问黄胖姑道:『近来有什么好条子没有?』黄胖姑道:『有有有!明天我荐给你。』」
5.黑道人物称警察。如:「几个不良少年看见警察,就大喊:『条子来咯!』」
《國語辭典》:文章  拼音:wén zhāng
1.斑斓美丽的花纹。《史记。卷二三。礼书》:「刻镂文章,所以养目也。」
2.德行事功、礼乐法度。《论语。泰伯》:「焕乎!其有文章。」
3.文辞或泛指独立成篇的文字。唐。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三国演义》第六○回:「祢衡文章,播于当今,吾故不忍杀之。」
4.曲折隐微的含义。《红楼梦》第一九回:「宝玉听这话内有文章,不觉吃了一惊。」
《國語辭典》:锦绣(錦繡)  拼音:jǐn xiù
1.织锦刺绣。泛指精美的丝织品。《后汉书。卷四十九。王符传》:「且其徒御仆妾,皆服文组䌽牒,锦绣绮纨。」《三国演义》第八回:「锦绣铺地,内外各设帏幔。」
2.比喻美好的事物。唐。刘禹锡〈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诗:「珍重贺诗呈锦绣,愿言归计并园庐。」
3.比喻美丽鲜明。如:「锦绣年华」、「锦绣河山」。
《漢語大詞典》:青琐(青瑣)
亦作“ 青锁 ”。亦作“ 青璅 ”。
(1).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汉书·元后传:“ 曲阳侯 根 骄奢僭上,赤墀青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以青画户边鏤中,天子之制也。’…… 孟 説是。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青涂之也。”后华贵的宅第、寺院等门窗亦用此种装饰。后汉书·梁冀传:“ 冀 乃大起第宅……窗牖皆有綺疎青琐。”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僧房楼观一千餘间,雕梁粉壁,青璅綺疏。” 五代 张昭 《观德舞》诗:“氤氲龙麝交青琐,彷佛锡鑾下蕊珠。”
(2).借指宫廷。《晋书·夏侯湛传》:“出草苗,起林藪,御青琐,入金墉者,无日不有。” 唐 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臣闻紫机务重,青锁任隆。”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办,几能勾青琐点朝班。” 清 姚鼐 《郑前邨以辰州守被议授员外郎》诗:“青琐几人怜故侣,白头相遇数衔桮。”
(3).泛指豪华富丽的房屋建筑。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瓏。”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黄扉蔼蔼,青琐沉沉,有若 张公 之万户千门。”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曲:“青琐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4).刻镂成格的窗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喻指篱笆。 唐 元稹 《红芍药》诗:“芍药绽红綃,巴篱织青琐。” 南唐 张泌 《芍药》诗:“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漢語大詞典》:采石
(1).有彩色花纹的石头;宝石。山海经·西山经:“ 騩山 , 凄水 出焉,西流注於海,其中多采石。” 郭璞 注:“采石,石有采色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宝石:“采石,即宝石也。”
(2).指 采石矶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李白 ﹞尝乘月与 崔宗之 自 采石 至 金陵 ,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宋 辛弃疾 《西江月》词序:“ 江 行 采石 岸,戏作渔父词。” 清 金綎 《采石矶》诗:“峥嶸屡縈迴, 采石 屹相向。”参见“ 采石磯 ”。
《國語辭典》:采石矶(采石磯)  拼音:cǎi shí jī
地名。位于安徽省当涂县西北牛渚山下,突出于江中,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