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屯聚  拼音:tún jù
聚集。《史记。卷一○六。吴王濞列传》:「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无佗奇道,难以就功。』」宋。苏轼 教战守策:「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
《漢語大詞典》:族居
(1).群居;聚居。逸周书·程典:“士不族居,不足以给官。” 孔晁 注:“族,犹羣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二节:“在 夏 代,各生产部门的奴隶大多仍保留着族居现象。”
(2).丛生。吕氏春秋·辨土:“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
(3).犹言姓氏籍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 彭 离席,肃客入。相揖环坐,便询族居。客曰:‘小生 广陵 人,与君同姓,字 海秋 。’”
《漢語大詞典》:州处(州處)
聚居。国语·齐语:“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令夫士群萃而州处。” 韦昭 注:“州,聚也。”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凡地球以上,人种五,其色黄、白、黑、赤、流黄。画地州处,风教语言,勿能相通,其小别六十有三。”
分類:聚居
《漢語大詞典》:群族
1.指生存在一起的同类。 唐 刘长卿 《山鸜鹆歌》:“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羣族。”
2.聚居。 清 恽敬 《释蟪蛄》:“蟪蛄大如幺贝,身羽,足深緑色,羣族菅茅中。”
《漢語大詞典》:屯居
聚居。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恪 到府,乃移书四郡属臣长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清会典·八旗都统一》“与其缉获者”原注:“其屯居及各省驻防旗人有逃亡者,俱照此例办理。”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安太太 连忙摆手説:‘不用,我们虽説是 汉军旗 人,那驻防的,屯居的,多有 汉 装,就连我们现在的本家亲戚里头,也有好几个裹脚的呢!’”
分類:聚居
《漢語大詞典》:簇居
聚居。例如:山洼里簇居着几户人家。
分類:聚居
《國語辭典》:乡里(鄉里)  拼音:xiāng lǐ
1.家乡。《晋书。卷五二。华谭传》:「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先君有大功德在于乡里,人人知道。」
2.同乡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西游记》第一三回:「你既是唐朝来的,与我都是乡里。」
3.妻子。《南史。卷六四。张彪传》:「彪知不免,谓妻杨呼为乡里曰:『我不忍令乡里落佗处,今当先杀乡里,然后就死。』」南朝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诗:「还家问乡里,讵堪持作夫?」
《國語辭典》:闾里(閭里)  拼音:lǘ lǐ
乡里,泛指民间。《汉书。卷八。宣帝纪》:「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高级汉语词典》:丛林
丛生的林木
分类:丛林
《國語辭典》:戚里  拼音:qī lǐ
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北周。庾信〈春赋〉:「移戚里而家富,入新丰而酒美。」
《國語辭典》:禅林(禪林)  拼音:chán lín
禅宗寺院。唐。陈子昂〈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入禅林而避暑,肃风景于中林。」唐。常建 潭州留别诗:「宿帆谒郡佐,怅别依禅林。」
《國語辭典》:里门(里門)  拼音:lǐ mén
1.乡里之门。古制,聚族里居,比户相连,里中有门,称为「里门」。《墨子。号令》:「里正与有守者,宿里门。」《史记。卷一○三。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 :「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2.指乡里。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國語辭典》:里居  拼音:lǐ jū
1.古指官吏罢官归田里而居。《书经。酒诰》:「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
2.聚居于一里之中。隋。王通《文中子。卷一○。关朗篇》:「人不里居,地不井受,终苟道也。」
3.居住的所在地,即住址。如:「请问里居何处?」
4.指籍贯。如:「这两位诗人,不知其里居。」
《漢語大詞典》:旧曲(舊曲)
(1).古曲,对“新曲”而言。晋书·乐志下:“按 魏 晋 之世,有 孙氏 善弘旧曲…… 朱生 善琵琶,尤发新声。”弘, 清 李慈铭 《〈晋书〉札记》:“当作引。” 南朝 陈 徐陵 《折杨柳》诗:“ 江陵 有旧曲, 洛 下作新声。”
(2).指歌妓聚居之所。 宋 姜夔 《琵琶仙》词:“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 桃根 桃叶 。”
《國語辭典》:平康  拼音:píng kāng
1.平安。《书经。洪范》:「平康正直,彊弗友刚克。」
2.妓院。也称为「平康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