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木鱼(木魚)  拼音:mù yú
一种佛教法器。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形制有二:一为挺直鱼形,用来粥饭或集众、警众,悬挂在寺院走廊上。一为圆状鱼形,诵经时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来,民间音乐和潮剧、粤剧中常用到木鱼。使木鱼除法器外兼具乐器功能。唐。司空图〈上陌梯寺怀旧僧〉诗:「松日明金像,山风响木鱼。」《水浒传》第四五回:「若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觉,却那里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高声叫佛,便好出去。」
《漢語大詞典》:桃梗
(1).用桃木刻制的木偶。旧俗置以辟邪。战国策·齐策三:“今者臣来,过於 淄 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后汉书·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百官官府各以木面兽能为儺人师讫,设桃梗、鬱櫑、苇茭毕,执事陛者罢。”晋书·礼志上:“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於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
(2).比喻任人摆布的傀儡。 明徐复祚《投梭记·闺情》:“千般恨顿上眉尖,是前生少欠。身如桃梗,命比春纤。”
《漢語大詞典》:木龙(木龍)
(1).木刻的龙。古代祈雨时用之。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2).木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木龙树。 徐 之 高冢城 南有 木龙寺 ,寺有三层砖塔,高丈餘。塔侧生一大树,縈绕至塔顶,枝干交横,上平,容十餘人坐。枝杪向四下垂,如百子帐。”
(3).护堤的木栏。宋史·河渠志一:“﹝ 天禧 ﹞五年正月,知 滑州 陈尧佐 以西北水坏,城无外御,筑大隄……復就凿横木,下垂木数条,置水旁以护岸,谓之‘木龙’。”元史·河渠志三:“若木龙、蚕椽木、麦秸、扶桩、铁叉、铁吊、枝麻、搭火钩、汲水、贮水等具皆有成数。”清史稿·高宗纪三:“丁卯,上奉皇太后渡 河 至 天妃闸 ,閲木龙。”
(4).传说栖息在航海大船里的蛇。 清 郁永河 《海上纪略》:“凡海舶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自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若见木龙去,则舟必败。”
《國語辭典》:镂榜(鏤榜)  拼音:lòu bǎng
木刻告示。《宋史。卷四一五。列传。黄畴若》:「初,沈黎蛮屡犯边,畴若至,则镂榜晓以祸福,青、弥两羌遂乞降。」宋。利登〈野农谣〉:「红云一道拥归骑,村村镂榜黏春风。」
分類:木刻告示
《漢語大詞典》:复刻(復刻)
指木刻书籍的重行刻印。 阿英 《版本小言》:“但‘善本’也不一定是初刻,有时复刻本,因作者删改增补过,或者复刻者精细的校阅音注过,会比原刻,或原作者刻,是更为优胜的。”
《漢語大詞典》:桐鱼(桐魚)
(1).桐木刻成的鱼形的祭品,参见“ 桐木鱼 ”。
(2).一种用桐木制成的鱼形击鼓用具。典出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 晋武帝 时, 吴郡 临平 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 张华 。 华 云:‘可取 蜀 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矣。’於是如言,音闻数十里。” 明 沈谦《石彭亭晚步》诗:“桐鱼焉可问,博物愧 张华 。”
(3).僧寺用的木鱼。 宋 毛滂 《陪曹使君饮郭别乘舍夜归奉寄》诗:“回头一笑堕渺茫,卧听桐鱼唤僧粥。”
《漢語大詞典》:桐木鱼(桐木魚)
以桐木刻成的鱼形祭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求雨:“为四通之坛於邑西门之外,方九尺,植白繒九,其神 太昊 。祭之以桐木鱼九。”
《漢語大詞典》:木神
(1).旧谓五行神之一,主木。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 勾芒 ,鸟身人面” 晋 郭璞 注:“木神也,方面素服。” 唐 丘光庭 兼明书·五行神:“木神曰 勾芒 ,火神曰 祝融 。”
(2).谓树木变成的精怪。 北齐 邢劭 《新宫赋》:“木神水怪,海若山祇,千变万化,殊形异宜。”
(3).木刻的神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梵僧 不空 ,得总持门,能役百神……每祈雨,无他轨则,但设数绣座,手簸旋数寸木神,念呪掷之,自立於座上,伺木神吻角牙出,目瞚,则雨至。”
《漢語大詞典》:桃印
(1).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后汉书·礼仪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 王先谦 集解:“ 钱大昕 曰:桃印,宋书·礼志作‘桃卯’。注称‘桃印’,本《汉志》,所以辅卯金,则印当为卯之譌。 黄山 曰:事物纪原载 汉 用朱索,连五色刚卯为门户饰,是桃卯即刚卯矣。而《舆服志》明以卯为印,则桃卯亦可谓桃印,非譌也。”晋书·礼志上:“按 汉 仪则仲夏设之,有桃印,无磔鸡。”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皇太妃阁》之五:“仁孝自应禳百沴,艾人桃印本无功。”
(2).谓女子口唇涂红。 明 沈仕 《桂枝香·美姝》曲:“玉容梅衬,絳唇桃印。”
《國語辭典》:木偶人  拼音:mù ǒu rén
1.用木头雕刻成的人偶。《隋书。卷五八。列传。柳䛒》:「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旧唐书。卷一三一。列传。李勉》:「部人有父病,以蛊道为木偶人,署勉名位,瘗于其陇。」
2.比喻呆立没有任何动作的人。如:「一听到好友猝死的讯息,他就成了木偶人,动也不动。」
《國語辭典》:碑帖  拼音:bēi tiè
1.泛指书法作品的墨拓本或墨迹本。
2.古代书法家留传后代的书法,刻于石碑者称之为「碑」,写于纸绢者称之为「帖」。后世用版刻或石刻翻刻前人墨迹的拓本,也称为「帖」。如「淳化阁帖」等。
《國語辭典》:水印  拼音:shuǐ yìn
1.物体被水渗入后留下的痕迹。如:「这张黑纸上有块小小的水印。」
2.一种印在纸上或衣料上,具有防伪作用的图案。如:「新台币百元钞票上的梅花水印,是辨伪的重要依据。」
3.旧时商店的印章。
《國語辭典》:字帖  拼音:zì tiè
学习书法所用的临摹习字碑帖的通称。如:「选用好字帖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要务。」
《國語辭典》:灶马(灶馬)  拼音:zào mǎ
1.动物名。一种昆虫。体裸出,无翅,缺听觉。头小,触角呈丝状,甚长。背驼起,故俗称「灰骆驼」。后肢强大,善跳跃。常栖阴湿地,夜间多集灶旁,故称为「灶马」。也称为「灶鸡」。
2.绘印的灶神像。平时贴于灶上,至过年前,与祭品一同焚化。
《漢語大詞典》:桃偶
(1).桃木刻神鬼偶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道士﹞因指诸方士曰:‘尔之不食,辟穀丸也。尔之前知,桃偶人也。’”
(2).喻傀儡人物。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诗之二》:“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参见“ 桃梗 ”。
《漢語大詞典》:桃梗
(1).用桃木刻制的木偶。旧俗置以辟邪。战国策·齐策三:“今者臣来,过於 淄 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后汉书·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百官官府各以木面兽能为儺人师讫,设桃梗、鬱櫑、苇茭毕,执事陛者罢。”晋书·礼志上:“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於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
(2).比喻任人摆布的傀儡。 明徐复祚《投梭记·闺情》:“千般恨顿上眉尖,是前生少欠。身如桃梗,命比春纤。”
《國語辭典》:白口  拼音:bái kǒu
1.古时书籍的版式,中央摺缝处称为「版心」。版心上下各有一横线,由此横线至上下边栏的空格称为「象鼻」。象鼻中空白的即称为「白口」。
2.古时称演戏者的说白为「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