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呆 → 騃呆”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痴呆(癡獃)
同“ 痴呆 ”。亦作“痴獃”。 宋 范成大 《卖痴呆词》:“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獃召人买……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獃千百年。”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生平曾未卖痴獃,会有愁心酒一杯。”
分類:痴呆
《漢語大詞典》:迟滞(遲滯)
(1).缓慢;不迅速。《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室内簫疎谈法久,天宫迟滞路歧赊。”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张文端代王文简作诗:“ 渔洋 诗思本迟滞。”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当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原野之间突然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时,这女学生迟滞的脚步停下来了。”
(2).延迟;拖延。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于山口遇猛虎,当道不去,以故迟滞。”《再生缘》第三回:“专待他年完此愿,故而迟滞到今朝。”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三:“在大平原上造成千万条纵横交错的沟渠,以迟滞敌人快速步队的进行。”
(3).呆滞;不灵活。 秦牧 《艺海拾贝·放纵与控制》:“甲状腺分泌不足的人,皮肤苍白粗糙,精神迟滞。” 艾青 《向太阳·昨天》诗:“没有哪一天,我不是用迟滞的眼睛看着这国土的没有边际的凄惨的生命。” 郭小川 《山中》诗之六:“在我手中的是一支迟滞的笔;我的枪呢,我的枪呢,不知在哪一座仓库里烂成枯枝。”
《漢語大詞典》:枯涩(枯澀,枯澁)
亦作“ 枯澁 ”。
(1).枯燥;呆滞。 宋 叶适 《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诗:“ 岭南 梅花太枯澁,花岂唤人人底急。”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太宰,夜来去后,甚是枯涩。想是血少,多半要死。”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 茅盾 《一个女性》七:“她呻吟了一声,慢慢地闭上她的枯涩的眼睛。”
(2).粗糙,不润滑。 宋 李之仪 《跋蔡君谟〈荔枝帖〉》:“ 君謨 自少以能书得名,至老以作字为悦。然行笔迟,肉胜骨,而此帖乃反是。疑得之仓猝间,或粉纸枯涩,运笔不胜而然。”
(3).干燥苦涩。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茅草带着枯涩味和尘土味,弥漫在枯草坪上。” 万迪鹤 《没有准备》:“他想喝口水润润枯涩的喉咙,湿一湿那烧干了的嘴。”
(4).谓文思迟钝。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区区泪笔,枯涩黯削,不能自传其爱。”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近来记性,竟大不如前,作文也常感枯涩,真令人气恼。”
(5).指晦涩难懂的文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宾兴考试》:“勿出枯澁,以阻遏少年文机。”
(6).书法术语。指劲健断续的枯笔。 唐 戴叔伦 《怀素上人草书歌》:“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
《漢語大詞典》:痴浊(癡濁)
呆滞;呆板。太平广记卷九七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阿足师:“形质痴浊,神情不慧。” 元 李衎 《画竹谱》:“神思专一,不杂不乱,然后落笔,须要圆劲快利,仍不可太速,速则失势;亦不可太缓,缓则痴浊。”
分類:呆滞呆板
《漢語大詞典》:滞呆(滯呆)
迟缓;呆滞。 王鲁彦 《微小的生物》:“灰色的云的流动显得滞呆而沉重。” 沈从文 《绅士的太太·他们的家庭》:“绅士渐渐胖下来……谈话时声音滞呆。”
分類:迟缓呆滞
《漢語大詞典》:憨涩(憨澀)
呆滞。 冰心 《山中杂记》十:“早起母亲教给他们歌唱,母亲的声音极婉转,他们的声音却很憨涩。”
分類:呆滞
《漢語大詞典》:发狂(發狂)
(1).指表现出狂放、狂妄或狂热。老子:“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宋 王禹偁 《放五坊鹰犬诏》:“仍勑天下,今后不得更进鹰犬,庶使发狂之言,遐遵於 老氏 ;外荒之戒,无愧於古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这种狂奴,他敢在我跟前发狂,我是不饶他的。” 瞿秋白 《乱弹·满洲的〈毁灭〉》:“小资产阶级的‘英雄’,固然也会激昂,也会慷慨,甚至于也会革命得发狂。”
(2).疯癫,受到某种刺激而精神失常。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 伟 逼之不止,妻乃发狂,裸而走,以泥自涂。” 宋 黄庭坚 《谢答闻善二兄》诗:“ 柳 家兄弟大迫窄,狂药不容人发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鬼粥砚:“饮甫毕, 王 遂发狂,奔走直上山巔,虽涧壑荆棘不避。” 鲁迅 《呐喊·药》:“ 华大妈 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我恨旧社会恨到快要发狂了,我真愿意用尽一切力量给它一个打击。”
(3).形容猛烈。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大风发狂,日夜不止。”
(4).犹言显示威势。 唐 杜甫 《进雕赋表》:“鵰者,鷙鸟之殊特,岂但壮观於旌门,发狂於原隰。引以为类,是大臣正色立朝之义也。”
(5).呆滞失常貌。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五段:“你瞧他精瘦精瘦,脸像木头似的,眼神有点发狂,一楞一楞的,谁敢靠他做事。”
《漢語大詞典》:老林
(1).古老的森林。 清 严如熤 《老林说》:“ 滇 、 黔 、两 粤 、 陇 、 蜀 之边何处无老林。”清史稿·仁宗纪:“以 苟文明 窜南山老林,飭领兵大臣堵勦,地方官严密查拏,勿令蔓延。” 杨沫 《东方欲晓》第一部三六:“已经半夜了,深山老林中寒风凛冽,树上挂着一层厚厚的雪似的白霜。”
(2).指反应迟钝,神态呆滞。林,拆字为“木木”,故云。《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当初因为你的事起来,你做了老林,怎么还恁木木的!”
《漢語大詞典》:臃肿(臃腫)
(1).痈疽;肌肉肿胀。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旅病托栖》:“行不上,悲双足,都臃肿。我头炫晕,好似在雾云中。”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只因巴豆的性子极狠极烈,莫説喫下肚去,要泻死人,只消皮肤粘着了,也就登时臃肿起来,令人吓死。”
(2).形容物体粗大笨重。 南朝 梁 何逊 《夜梦故人》诗:“已如臃肿木,復似飘颻蓬。” 宋 梅尧臣 《和江邻几咏雪二十韵》:“庭槐高臃肿,屋盖素模胡。” 俞樾 《茶香室续钞·翁鞋》引 朱点 《东郊土物》诗注:“北人冬月,履纳绵絮,臃肿粗坌,谓之翁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靠东方的海上堆积着一层层灰色的云彩,臃肿而又厚实,迟缓地浮动着。”
(3).形容身体或衣着过分肥大,转动不灵。 清 汪懋麟 《洗象》诗:“自媿臃肿形,难为耳目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当头那人生得臃肿肥胖,脣上长了几根八字鼠鬚。” 冰心 《分》:“他两臂直伸着,头面埋在青棉的大风帽之内,臃肿得像一只风筝!”
(4).谓文章、书法等显得笨重呆滞。 南朝 梁武帝 《答陶弘景论书书》二:“点掣短则法臃肿,点掣长则法离澌。”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世人学 杜 ,未得其雄健,而已失之粗率;未得其深厚,而已失之臃肿。” 清 戴名世 《宋嵩南制义序》:“今之文支离臃肿,夸多斗靡,而决裂先正之规矩者至矣。”
(5).比喻机构庞大,调度不灵。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故国之无地方自治者,其国臃肿頽败不生活,虽庞然大物,亦号之曰废国。” 马南邨 《燕山夜话·“推事”种种》:“光从推事的这许多名目上,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僚制度庞大、臃肿、腐败、落后到何等惊人的地步。”
《漢語大詞典》:钝滞(鈍滯)
(1).迟钝呆滞。 唐 白居易 《迂叟》诗:“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顽劣,钝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
(2).停滞缓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云贵民变档案》:“剿办 猛遮 叛夷,瘴险交困,以致用兵钝滞。”
《漢語大詞典》:僵木
(1).枯死的树木。 宋 苏舜钦 等《地动联句》:“停污有乱浪( 子美 ),僵木无静枝( 叔才 )。”
(2).形容呆滞和静止。 吴组缃 《山洪》十五:“ 三官 感到空气的僵木和冷凝。”
《漢語大詞典》:木偶人
亦作“ 木禺人 ”。
(1).木刻的人像。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将入 秦 ,宾客莫欲其行,諫,不听。 苏代 谓曰:‘今旦 代 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木禺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曰:‘我生於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 秦 ,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 孟尝君 乃止。”亦省作“ 木偶 ”。 晋 潘岳 《吊孟尝君文》:“志挠於木偶,命悬於狐裘。” 宋 黄庭坚 《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土偶与木偶,未用相贤愚。”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岗楼子上的哨兵,穿着军装,荷枪而立,象个木偶。”
(2).形容人无知觉或神情呆滞。史记·田叔列传:“今有詔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绣耳,将柰之何?”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洛阳染工见冤鬼》:“ 洛阳 贤相坊 染工人姓 李 ……性刚戾,不信佛,若有僧持盂至门者,视僧如木偶人。”亦省作“ 木偶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盗十三人,皆吐舌呆立,痴若木偶。”
《漢語大詞典》:拙钝(拙鈍)
呆滞,不灵活。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四不:“情多而不暗,暗则蹶于拙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女家酷贫,父母拙钝。”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似乎比较地拙钝,壮健的躯体里仿佛蕴蓄着一股野气。”
《漢語大詞典》:累气(累氣)
(1).犹屏息。后汉书·党锢传·刘祐:“时中常侍 苏康 、 管霸 用事於内,遂固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民庶穷困,州郡累气。” 李贤 注:“累气,屏息也。” 宋 司马光 《请进储付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见陛下自首春以来,圣体小有不康,天下之人,侧足而立,累气而息,恟恟忧惧,若蹈冰炭。”
(2).谓文句呆滞不流畅。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王褒 、 刘向 、 扬 、 班 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累气,固亦多矣。” 李周翰 注:“言文章清丽之句,时时有之,芜秽累重,因亦多矣。”
《漢語大詞典》:晦滞(晦滯)
(1).(眼睛)呆滞无光。 吴组缃 《山洪》十八:“苍白的尖脸无精打采,两眼晦滞发黑。”
(2).晦涩,不易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凡攻经学者,诗多晦滞,独 苏州 江郑堂 诗能清拔。”
(3).谓时运不济。《廿载繁华梦》第十三回:“那签道是:‘逢凶化吉,遇险皆安。目前晦滞,久后禎祥。’看来却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