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意思  拼音:yì si
1.心意、想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法师思惟:此中得恁寂寞!猴行者知师意思。」《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听得说是韦十一娘,又与惊恐之说相合,心下就有些望他救答意思,略放胆大些了。」
2.意旨、意义。如:「这个字的意思怎么讲。」
3.情趣、趣味。如:「昨晚的舞会好没意思。」《红楼梦》第三一回:「贾迎春姊妹见众人无意思,也都无意思了。」
4.道义、交情。如:「你把难题推给我,太不够意思了。」
5.诚意、送人东西时的客气话。如:「这是一点小意思,请笑纳。」
《國語辭典》:神守  拼音:shén shǒu
精神内聚。《宋书。卷六八。武二王传。南郡王义宣传》:「而义宣惛垫,无复神守,入内不复出。左右腹心,相率奔叛。」
《漢語大詞典》:端容
(1).正容;敛容。隋书·后妃传序:“ 煬帝 时,后妃嬪御,无釐妇职,惟端容丽饰,陪从醼游而已。” 鲁迅 《集外集·〈赠人二首〉之二》:“ 秦 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2).指端庄的神情。 明 袁宏道 《叙陈正甫〈会心集〉》:“面无端容,目无定睛。”
《漢語大詞典》:神精
(1).精神。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轰天雷》第十四回:“ 阿员 读毕大骇,觉有物栩栩来盬其脑,令人神精横泄,不可忍耐。”
(2).犹神情。《天雨花》第九回:“再看二妹姿容好,温柔如玉像娘亲,大妹神精浑似父,尽是无双美丽人。”
分類:精神神情
《漢語大詞典》:笑痕
指含笑的神情。 夏衍 《秋瑾传》序幕:“但这种笑痕很快地消失在忧郁的表情里面。”
《漢語大詞典》:神儿(神兒)
神情;口气。 朱自清 《你我》:“亲近的及不在旁边的人才用‘他’字;但这个字可带有指点的神儿,仿佛说到的就在眼前一样。” 闻一多 《飞毛腿》诗:“还吹他妈什么箫,你瞧那副神儿。”
分類:神情口气
《漢語大詞典》:神候
神情;气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大将军 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王雅宜 ﹞议论英发,音吐如鐘,仪状标举,神候鲜令。”
分類:神情气宇
《國語辭典》:劲头(勁頭)  拼音:jìn tóu
1.力量、力气。《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都悄悄的说道:『这才是劲头儿呢!』」
2.表情、态度。
《國語辭典》:精神  拼音:jīng shén
1.天地万物的灵气。《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
2.心神、神志。《儒林外史》第五回:「精神颠倒,恍惚不宁。」《红楼梦》第二五回:「精神渐长,邪祟稍退,一家子才把心放下来。」
3.思想或主义。如:「民主精神」、「科学精神」。
4.气力、精力。《汉书。卷五一。邹阳传》:「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红楼梦》第六回:「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
5.心理学上指意识、思维或一般的心理状态。相对于物质或肉体而言。
《國語辭典》:萧散(蕭散)  拼音:xiāo sǎn
1.閒散。《新唐书。卷一七三。裴度传》:「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
2.离散冷清。《文选。潘岳。哀永逝文》:「视天日兮苍茫,面邑里兮萧散。」
《國語辭典》:风情(風情)  拼音:fēng qíng
1.风采、神情。如:「但愿一见先生风情,以遂平生之愿。」《晋书。卷七三。列传。庾亮》:「元帝为镇东时,闻其名,辟西曹掾。及引见,风情都雅,过于所望,甚器重之。」
2.风雅情韵。如:「大夥儿都听出这番话中暗藏情意,唯独当事人不解风情,毫无反应。」清。赵之壁《平山堂图志。卷六。艺文志四》引清。符曾〈上元后一夕南圻招游平山堂看月四首〉诗之三:「见说山行不待呼,帽檐花压笑胡卢。风情未许消磨尽,还有春愁到客无。」
3.风土人情。如:「这家餐厅之装潢,充满著异国风情。」
4.风月景色的意趣。
5.人与人彼此间情爱之事。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非是贫姑硬主张。为他年少守空房。观中怕惹风情事。故使机关配白郎。」《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料此妇人一定好风情,就留下一两银子在屋里吃酒,和王六儿歇了一夜。」
《國語辭典》:神气(神氣)  拼音:shén qì
1.神情。如:「看你今天神气凝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一句话也听不出,只觉他神气不好,十分疑惧,不免露出觳觫的样子来。」也称为「神情儿」。
2.得意傲慢的样子。如:「今天的比赛他得第一,难怪他神气。」
3.神灵之气。《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絻焉。」
4.精神。如:「他在选举失败后,神气尽失。」《文选。嵇康。琴赋。序》:「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
《國語辭典》:传神(傳神)  拼音:chuán shén
1.用图画、文字描绘,形象生动逼真,充分表现出其神情意态。宋。苏轼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三首之一:「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2.摹绘人像。宋。张师正《括异志。卷六。许偏头》:「成都府画师许偏头者,忘其名,善传神,开画肆于观街。」
《漢語大詞典》:抵掌
(1).击掌。指人在谈话中的高兴神情。亦因指快谈。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见説 赵王 於华屋之下,抵掌而谈。”史记·滑稽列传:“﹝ 优孟 ﹞即为 孙叔敖 衣冠,抵掌谈语。” 裴駰 集解引 张载 曰:“谈説之容则也。” 唐 韩愈 《送穷文》:“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清 魏源 《偶然吟》之八:“学问同献酬,风俗同抵掌。” 康有为 《六哀诗》之二:“足迹徧西域,抵掌好谈兵。”
(2).指掌。《梁书·王僧孺传》:“ 甘泉 遗仪, 南宫 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 宋 王禹偁 《送许制归曹南序》:“然生行周业茂,于人无媿,将见受乡老荐取太常,第犹抵掌尔。”
《漢語大詞典》:形神
(1).形骸与精神。《史记·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唐 吴融 《谷口寓居偶题》诗:“不能尘土争閒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明 张居正 《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僕以菲薄,待罪政府,每日戴星而入,朝不遑食,夕不遑息,形神俱瘁,心力并竭,于国家岂无尺寸效?”
(2).形貌神情。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 鋭 在 泽潞 ,有道人自称 卢老 , 鋭 馆之於家。一旦辞去,且曰‘我死当为君子。’因指口下黑子为志。及生 咸 ,果有黑子,其形神,即 卢老 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猴盗:“次日,客酬讌,邀至其室,见柱上锁一小猴,形神精狡。”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其形神清和舒平,动若有餘。”
(3).指造型艺术的外在物象和内在神韵。亦泛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邢煦寰 《“意境”新识》:“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征是:情景交融,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
(4).谓形肖神似。 宋 苏轼 《与何浩然书》:“且喜起居佳胜,写真奇絶,见者皆言十分形神,甚夺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