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万乘(萬乘)  拼音:wàn shèng
1.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乘,后世因称天子为「万乘」。《文选。张衡。东京赋》:「虽万乘之无惧,犹怵惕于一夫。」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小生谫薄之材,岂足以矜万乘之耳目乎?」
2.一万辆兵车。汉。陈琳〈神武赋。序〉:「六军被介,云辎万乘。」
《國語辭典》:大邦  拼音:dà bāng
1.大国。晋。陆机〈辩亡论〉:「于时大邦之众,云翔电发。」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初祁大邦,惟桑惟梓。」
2.大城。《儒林外史》第一回:「此番到大邦去处,或者走出些遇合来也不可知。」
《漢語大詞典》:成国(成國)
大国。左传·襄公十四年:“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 周 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 杜预 注:“成国,大国。” 孔颖达 疏:“方四百里以上为成国。” 宋 沈遘 《五言送李瑜通判润州》:“在昔为成国,於今亦大州。”
分類:大国
《漢語大詞典》:侈国(侈國)
(1).奢侈之国。管子·八观:“主上无积而宫室美,氓家无积而衣服脩,乘车者饰观望,步行者杂文采,本资少而末用多者,侈国之俗也。”
(2).大国。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尧 释天下, 舜 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脩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
《国语辞典》:万乘之国(万乘之国)  拼音:wàn shèng zhī guó
大国。《战国策。赵策三》:「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
分类:大国
《國語辭典》:侍郎  拼音:shì láng
职官名:(1)秦汉时郎中令的属官,主更值执戟,宿卫殿门。东汉时尚书属官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来只称郎。隋朝又称侍郎,并置员外郎,炀帝时各部置侍郎一人,为尚书的副贰,而改各司侍郎为郎。唐改郎为郎中,以员外郎为之贰,历代因之。沿至清末,又改各部侍郎为各部副大臣。(2)晋时各王国皆有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主掌赞相威仪,通传教令。
《國語辭典》:上方  拼音:shàng fāng
1.位置较高的地方。如:「他在书桌上方挂了一幅字画。」
2.天界。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说法。」《金瓶梅》第六七回:「此物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3.阴阳五行家以为北方和东方,为阳气所萌生之处,故称为「上方」。《汉书。卷七五。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奸邪,辰未主之。」
4.天子所御用的东西。《汉书。卷九三。佞幸传。董贤传》:「下至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漢語大詞典》:上方剑(上方劍)
(1).即尚方剑。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剑,表示授予全权,可以先斩后奏。 宋 陆游 《书志》诗:“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公馆言情》:“新授上方剑,么魔谁敢纵!”明史·蒋钦传:“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灕,仗枕狱中,终难自默,愿借上方剑斩之。”
(2).现多称“上方宝剑”。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达理 《路障》六:“ 秦越 终于拿到一把上方宝剑了。他指示市委印刷厂印了几千份,分发给各有关单位。”
《國語辭典》:三军(三軍)  拼音:sān jūn
1.周制,诸侯大国统率三军,每一军共一万二千五百人。《左传。襄公十四年》:「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
2.旧时的左、中、右三军,后为军队的通称。如:「勇冠三军」。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曹操自引军马来迎,正逢高顺,三军混战。」
3.现代称呼陆、海、空军。
《國語辭典》:大风(大風)  拼音:dà fēng
1.麻疯之类的恶疾。
2.通用风级表的第八级风。
3.鸷鸟。《淮南子。本经》:「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
4.大收益。《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这个事都讲破!破了还有个大风?」
《漢語大詞典》:大风子(大風子)
常绿乔木,果实象球,种子卵形。种子榨的油叫大风子油。中医用其种子或油为祛风杀虫药,性热,有毒,主治麻风、恶疮、疥癣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大风子:“今海南诸番国皆有之,按 周达观 《真腊记》云:‘大风乃大树之子,状如椰子而圆,其中有核数十枚,大如雷丸子,中有仁白色,久则黄而油,不堪入药。’”
《國語辭典》:下国(下國)  拼音:xià guó
1.自称本国的谦词。《左传。哀公十一年》:「天若不识不衷,何以使下国。」
2.小国。《文选。祢衡。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唐。温庭筠 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3.诸侯国。《书经。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唐。李善。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
4.天下。《诗经。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漢語大詞典》:事大
指小国侍奉大国。周礼·夏官·司马:“比小事大,以和邦国。” 郑玄 注:“比犹亲。使大国亲小国,小国事大国,相合和也。”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若以 元昊 於北朝失事大之体,则自宜问罪。”
《國語辭典》:附庸  拼音:fù yōng
1.附属于诸侯或大国的小国,藉著听其指挥来得到庇护。《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
2.附属于某物而存在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
3.勉强附和他人的意见或行动。如:「有钱人家喜欢附庸风雅,订做一些书匮,却放置酒瓶。」
《漢語大詞典》:称藩(稱藩)
亦作“ 称蕃 ”。 自称藩属。向大国或宗主国承认自己的附庸地位。汉书·宣帝纪赞:“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藩。”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赵佗 ﹞蹶然起坐,心觉改悔,奉制称蕃。” 唐 薛道衡 《老氏碑》:“感义怀仁,称藩请朔。” 元 孟祺 《贺平宋表》:“始则有称姪纳币之祈,次则有称藩奉璽之请。”
《國語辭典》:伣天(俔天)  拼音:qiàn tiān
伣,譬喻。伣天指譬喻如天。表示尊崇的意思。《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漢語大詞典》:下军(下軍)
古代军事编制称谓。大国分上、中、下三军。次国分上、下二军。左传·宣公十二年:“夏,六月。 晋 师救 郑 …… 赵朔 将下军, 欒书 佐之。”国语·晋语一:“十六年,公作二军。公将上军, 太子申生 将下军以伐 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