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分  拼音:bù fēn
1.不分别、不辨别。《楚辞。屈原。离骚》:「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好恶不形,则是非不分。」
2.不值得。《文选。宋玉。神女赋》:「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
《國語辭典》:嵚崎(嶔崎)  拼音:qīn qí
1.险峻的样子。汉。王延寿〈王孙赋〉:「生深山之茂林,处崭岩之嵚崎。」《宋书。卷六七。列传。谢灵运》:「入极浦而邅回,迷不知其所适。上嵚崎而蒙笼,下深沉而浇激。」
2.形容人有骨气、品格卓越不凡。宋。秦观〈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诗:「亭下嵚崎淮海客,末路逢公诗酒共。」《宋史。卷四二五。列传》:「陈垲能以意气感人,杨文仲当抢攘之时,犹能荐士,谢枋得嵚崎以全臣节,皆宋末之卓然者也。」
《漢語大詞典》:嵚奇(嶔奇)
见“ 嶔崎 ”。
《漢語大詞典》:幽沈
亦作“ 幽沉 ”。
(1).犹堙没。文子·自然:“道为之命,幽沉而无事,於心甚微,於道甚当,死生同理,万物变化,合於一道。”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五年:“ 王 〔 王弼 〕、 何 〔 何晏 〕蔑弃典文,幽沉仁义,游辞浮説,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
(2).卑微。 唐 黄滔 《薛舍人》:“伏承舍人学士,不以 滔 幽沉,荣赐论荐。”
(3).深藏;隐藏。 元 皇甫明子 《海口》诗:“蛟龙恃幽沉,怒气雄屈蟠。”
(4).指潜藏在内心的怨恨或不平。红楼梦第七八回:“既怀幽沉於不尽,復含罔屈於无穷。” 清 恽敬 《答赵青州书》:“ 敬 尝观之古人……或毁败於谗讥,或展转於疾病,使歷睽变之人情,发幽沉之己志。”
(5).隐居。 唐 柳宗元 《读书》诗:“幽沉谢世事,俛默窥 唐 虞 。”
(6).低沉;阴沉。 清 顾炎武 《华阳县朱子祠堂上梁文》:“睇琳宫之绚烂,悲木鐸之幽沉。” 许地山 《光的死》:“一种幽沉的颜色早已现在脸上。”
《國語辭典》:不忿  拼音:bù fèn
1.不埋怨、不愤怒。《礼记。坊记》:「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战国策。秦策五》:「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
2.不甘心、不服气。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他不肯入来,就著飞红寄将我一首词儿去叫他,他不肯来,我和飞红也心里不忿他。」也作「不分」。
3.不满、恼恨。《红楼梦》第二五回:「那赵姨娘素日虽然也常怀嫉妒之心,不忿凤姐、宝玉两个,也不敢露出来。」
4.不料。元。耶律楚材 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二首之一:「正愁晓雪冰生砚,不忿西风叶坠柯。」也作「不分」、「不愤」。
《國語辭典》:不服气(不服氣)  拼音:bù fú qì
不甘心、心中不平。《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官府来剥削些倒也罢了,那里经得起绅士帮著来剥削,俺就不服气。」
《漢語大詞典》:儣俍
不平。
分類:不平
《國語辭典》:出入  拼音:chū rù
1.出外与入内。《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受策以出,出入三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诸将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斩。」也作「出进」。
2.往来。《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3.收入与支出。《荀子。富国》:「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掩。」《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每银钱出入,俱是娄老伯做主,先君并不曾问。」也作「出进」。
4.不一致。如:「此事说法颇有出入,最好再查證一番。」
5.喘息。《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九。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漢語大詞典》:艰难(艱難)
危难;祸乱。书·顾命:“用敬保元子 釗 ,弘济于艰难。”陈书·徐陵传:“戡定艰难,便是匡 周 之霸,岂徒 豳王 徙 雍 ,朞月为都, 姚帝 迁 河 ,周年成邑。”隋书·虞世基传:“戡定艰难,平壹区宇。”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天殤。”
《國語辭典》:飘飘(飄飄)  拼音:piāo piāo
1.风吹的样子。晋。陶渊明〈归去来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轻举飞扬。《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飘飘有淩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3.飘泊不定。唐。杜甫 旅夜书怀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國語辭典》:嵯峨  拼音:cuó é
山势高峻的样子。《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于是乎崇山巃嵷,崔巍嵯峨。」《初刻拍案惊奇》卷七:「蛇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國語辭典》:出奇  拼音:chū qí
1.特出、不平凡。唐。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懦弱昏塞,不能奋励出奇,少答所遇。」《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举人、进士,我和表兄两家,车载斗量,也不是甚么出奇东西。」
2.出奇计、用奇计。《史记。卷八二。田单传。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安平出奇,破齐克完。」
《國語辭典》:不凡  拼音:bù fán
不寻常、不平凡。唐。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猎后春生骞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二首之二:「万里寒空祗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材。」《红楼梦》第六八回:「尤二姐见他打扮不凡,举止品貌不俗,料定是平儿,连忙亲身搀住。」
《國語辭典》:龃龉(齟齬)  拼音:jǔ yǔ
牙齿上下不整齐。比喻彼此不合。唐。白居易〈达理〉诗二首之一:「谁能坐自苦?龃龉于其中。」《宋史。卷三九五。方信孺传》:「既龃龉归,营居室岩窦,自放于诗酒。」
《國語辭典》:丘墟  拼音:qiū xū
1.荒芜的地方。《管子。八观》:「众散而不收,则国为丘墟。」《文选。班彪。北征赋》:「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
2.形容破败荒凉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明。沈鲸《双珠记》第三八出:「兵荒极矣,城郭丘墟,靡有孑遗。」
3.坟墓。宋。陆游 叹老诗:「朋侪什九堕丘墟,自笑身如脱网鱼。」
《國語辭典》:飘荡(飄蕩)  拼音:piāo dàng
1.在空中随风飘动或在水面随波浮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同众下海,遭风飘荡,不知所止。」
2.流浪、飘泊。《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念备一生飘荡异乡,生不能侍奉二亲,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
3.飘摇动荡。《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鲍勋》:「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