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硉矹
亦作“ 硉兀 ”。
(1).高耸;突出。 唐 李白 《明堂赋》:“挐金龙之蟠蜿,挂天珠之硉矹。” 宋 陆游 《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梦中涉 黄河 , 太行 高硉矹。” 明 李东阳 《次韵答方石先生》之二:“ 霞城 硉矹高千仞,衹恐胸中尚易平。” 清 钱谦益 《彭达生晦农草序》:“当此之时,余如东郊之老马,骨骼硉兀。”
(2).引申为委屈不平。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低头受侮笑,隐忍硉兀寃。” 清 王先谦 《告大兄墓文》:“彼 杨 马 之硉兀,等含悲於逝水。”
(3).严峻。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几欲犯严出荐口,气象硉兀未可攀。” 明 李东阳 《明故中宪大夫云南按察司副使致仕石公墓志铭》:“公性质直,意气硉兀,不能下物,虽居官久,家无赢貲,亦以俭自律。”
(4).豪放;高亢。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狂教诗硉矹,兴与酒陪鳃。”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夜坐》:“平生烟霞兴,硉兀上南斗。” 元 汪炎昶 逸句:“椎金锻铁作硬语,意气硉兀真丈夫。”
《漢語大詞典》:不恒
(1).不固定。易·恒:“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断章有检,积句不恒。”
(2).不平常。南史·宋纪上:“ 玄 见帝,谓司徒 王謐 曰:‘昨见 刘裕 ,风骨不恒,盖人杰也。’”
《漢語大詞典》:坡陁
亦作“ 坡陀 ”。
(1).山势起伏貌。 唐 杜甫 《北征》:“坡陀望 鄜畤 ,巖谷互出没。” 宋 苏轼 《次前韵答马忠玉》:“坡陀巨麓起连峯,积累当年庆自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书巢 尤长五古,《途中望二华》云:‘……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
(2).不平坦。 唐 韩愈 《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颜肘拄座。”
(3).山;山坡。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下可涉园径,上可凌坡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厦门砖刻:“夜坐,见篱外坡陀有光……因掘地,很古砖。”
《漢語大詞典》:欹危
1.倾斜危险貌;倾斜欲坠貌。 宋 陆游 《永秋》诗:“小彴欹危度,邻园曲折通。” 清 吴伟业 《归云洞》诗:“万载长欹危,撑拄良亦苦。”
2.歪斜不平貌。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之二:“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宋 欧阳修 《和丁宝臣游甘泉寺》:“欹危一径穿林樾,盘石苍苔留客歇。”
3.危难。 唐 元稹 《答胡灵之》诗:“潦倒沉泥滓,欹危践矫衡。” 宋 苏辙 《和子瞻新居欲成》:“过此欹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 清 郑燮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囊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至于缺阨欹危之处,亦往往得人之力。”
《國語辭典》:愤愤(憤憤)  拼音:fèn fèn
1.心中气愤不平之貌。《水浒传》第三回:「只说鲁提辖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愤的睡了。」〈文明小史〉第二回:「传知各童生,大众俱有愤愤之意。」
2.心求通而未得之貌。《论语。述而》:「不愤不启。」宋。邢炳。疏:「言人若不心愤愤,则孔子不为开说。」
《漢語大詞典》:平陂
亦作“ 平波 ”。亦作“ 平颇 ”。 平地与倾斜不平之地。语本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復。”后亦常指事物的变迁不定或世道的盛衰兴亡。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然则平陂之质在於神,明暗之实在於精。” 唐 郑畋 《麦穗两歧》诗:“謳謡连上苑,化日遍平陂。”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天运有平陂,名蹟更存亡。”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士气屈伸应有数,世道那得无平颇!”《〈廿载繁华梦〉序一》:“就令平波往復,天道自有循环;无如世路崎嶇,人心日形叵测。”
《國語辭典》:气不平(氣不平)  拼音:qì bù píng
1.遇不平的事而愤怒。《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王良气不平,又自恃尊辈,喝道:『你如此气质,敢待打我么?』」
2.气向上冲。
《國語辭典》:隐辚(隱轔)  拼音:yǐn lín
不平坦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隐辚郁㠥,登降施靡。」
《漢語大詞典》:隐隐辚辚(隱隱轔轔)
(1).车马众多之声。文选·张衡〈东京赋〉:“肃肃习习,隐隐轔轔。” 薛综 注:“隐隐,众多貌。轔轔,车声也。” 吕延济 注:“隐隐轔轔,皆车马声。言后车未出城,前驱已自郊而反,言车骑之多。”
(2).隐约模糊。 清 冯桂芬 《潘顺之吉士岱顶观云图序》:“庙之北户小阜隆起,躡履而上,群峰四环。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隐隐轔轔,时露翠微之径。”
《國語辭典》:磈磊  拼音:kuǐ lěi
群石高低不平。比喻心中积郁难平。元。许有壬〈神山避暑晚行田间用陶渊明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为韵〉十首之一:「不用浇磈磊,我怀无不平。」
《漢語大詞典》:陂陁
亦作“ 陂阤 ”。亦作“ 陂陀 ”。
1.阶陛。《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陀些。” 王逸 注:“陂陁,长陛也。言侍从之人,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侍君堂隅,卫阶陛也……陁,一作陀。” 洪兴祖 补注:“陂,音颇。陀,音駞。不平也。文选陂,音波。”文选作“陂陀”。
2.倾斜不平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嶬。” 司马贞 索隐:“登陂陁。陂音普何反。陁音徒何反。” 唐 李华 《含元殿赋》:“靡迆 秦 山,陂陀 汉 陵。” 明 张羽 《清口》诗:“陂陀陇亩间,一二羸老翁。” 茅盾 《虹》一:“依旧是两岸高崖,只不过没有先前的那样峭拔,稍微呈现了陂陁的形态。”
3.(云层)参差峥嵘貌。 唐 温庭筠 《七夕》诗:“弯桥销尽奈愁何,天气駘荡云陂陀。”
《國語辭典》:陂陀  拼音:pō tuó
不平坦、不顺利。《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漢語大詞典》:拗怒
愤怒不平。《旧唐书·郑畋传》:“殊不知五侯拗怒,期分 项羽 之尸;四塚既成,待葬 蚩尤 之骨。”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阴氏妹:“家人奔救,女力甚猛,五六人持之,方得脱挟。归问其故,犹拗怒咆哮。” 清 龚自珍 《送徐铁孙序》:“则如 岭 之表,海之滸,磅礴浩汹,以受天下之瑰丽,而洩天下之拗怒也。”
分類:愤怒不平
《漢語大詞典》:愤疾(憤疾)
亦作“ 愤嫉 ”。
(1).愤怒憎恶。后汉书·党锢传序:“ 膺 愈怀愤疾,竟案杀之。”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縉绅,羣臣愤嫉,莫敢出气。” 章炳麟 《五无论》:“夫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此 庄生 所为愤嫉。”
(2).谓气愤不平。 宋 苏轼 《代吕大防乞录用吕诲子孙札子》:“﹝ 吕诲 ﹞虽处散地,未尝一日有忘朝廷之意。忧伤愤疾,以致殞没。”
《國語辭典》:颠簸(顛簸)  拼音:diān bǒ
起伏摇动。如:「这条路崎岖不平,坐在车上,颠簸得很厉害。」
《漢語大詞典》:嶒崚
高而险峻貌;不平貌。文选·张协〈七命〉:“既乃琼巘嶒崚,金岸崥崹。” 吕向 注:“嶒崚……险高貌。” 明 刘基 《长安有狭邪行》:“嶒崚磨为光,窊坳辗成渠。” 清 黄景仁 《八月十六夜登景阳阁》诗:“内桥东去 冶城 西,杰阁嶒崚望眼迷。”
分類:险峻不平
《國語辭典》:肺石  拼音:fèi shí
相传古时设在朝廷门外的赤石。因颜色赤色似肺而得名,百姓可以站在石头上控诉地方官吏。《周礼。秋官。朝士》:「左嘉石平罢民焉,右肺石达穷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