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飘摇(飄搖)  拼音:piāo yáo
1.随风飘动。如:「阵阵清风拂来,柳条儿轻轻飘摇,煞是好看。」也作「飘飖」。
2.凌风飞翔。《战国策。楚策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也作「飘飖」。
3.动荡不安。如:「国家正处在风雨飘摇中,全民当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也作「漂摇」。
《國語辭典》:汹涌(洶涌)  拼音:xiōng yǒng
1.水流腾涌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彭湃。」《楚辞。刘向。九叹。逢纷》:「波逢汹涌,濆滂沛兮。」也作「汹涌」。
2.形容气势盛大。如:「汹涌的民主潮流,一举冲垮了东欧共产国家的铁幕。」也作「汹涌」。
3.喧闹。如:「中国餐馆只要客人一多,就会显得人声汹涌,好不热闹!」也作「汹涌」。
《國語辭典》:汹涌(洶湧)  拼音:xiōng yǒng
1.水流腾涌的样子。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也作「汹涌」。
2.形容气势盛大。唐。黄滔〈融结为何岳赋〉:「刚柔随之而汹涌,嗜欲继之而隆崇。」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努目向人,势甚汹涌。」也作「汹涌」。
3.喧闹。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一。碧碧》:「有翁媪,率男妇六七辈,直入草堂,汹涌叫骂。」《二十载繁华梦》第九回:「及到了门前,已听得楼上人声汹涌,巴不得三步登到楼上。」也作「汹涌」。
4.动荡不安。元。罗贯中《风云会》第四折:「我想五代乱离,人心汹涌,今圣人一出,群妖顿息,不图从此得见太平也。」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四。国事类。石亨奸党》:「事虽传闻,信实显著,人心汹涌,中外危疑。」
《國語辭典》:震荡(震蕩)  拼音:zhèn dàng
震动摆荡,不安定。《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唐。杜甫 寄贺兰铦诗:「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也作「震荡」。
《國語辭典》:震荡(震盪)  拼音:zhèn dàng
震动摆荡,不安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底。」也作「震荡」。
《漢語大詞典》:云摇(雲摇)
(1).像云一样地飘动。 汉 班固 《西都赋》:“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 唐 刘允济 《明堂赋》:“玄纁雾集,旌旆云摇。”
(2).比喻动荡不安。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於是 萧铣 、 朱粲 起於 荆南 , 李密 、 竇建德 乱於 河北 ,四海云摇。”
(3).颠沛流离貌。 唐 宋之问 《至端州驿见题壁》诗:“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唐 刘禹锡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予同迁见赠》诗:“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三 湘 与 百越 ,雨散又云摇。”
《漢語大詞典》:汹惶(洶惶)
动荡不安。 清 魏源 《户部左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周公神道碑铭》:“方狱事之起,始以 江西 客民之獷横,继以 湖 民之报復,大吏不善镇抚,以致闭城罢市,械鬭兼旬,人心汹惶,几激大变。”
分類:动荡不安
《國語辭典》:飘飘(飄飄)  拼音:piāo piāo
1.风吹的样子。晋。陶渊明〈归去来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轻举飞扬。《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飘飘有淩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3.飘泊不定。唐。杜甫 旅夜书怀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國語辭典》:汩汩  拼音:gǔ gǔ
1.拟声词。形容波浪声。汉。枚乘 七发:「恍兮忽兮,聊兮慄兮,混汩汩兮。」
2.比喻文思勃发。唐。韩愈〈答李翊书〉:「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3.水急流的样子。比喻事情演进不已。唐。韩愈 流水诗:「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
《國語辭典》:骚然(騷然)  拼音:sāo rán
动乱不安的样子。《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南夷相攘,使边骚然不安。」
《國語辭典》:倾侧(傾側)  拼音:qīng cè
1.偏斜。如:「她倾侧著身子,听得十分入神。」《宋史。卷四三○。道学列传四。李方子》:「方子既归,学者毕集,危坐竟日,未始倾侧,对宾客一语不妄发,虽奴隶亦不加诟詈,然常严惮之。」
2.乖离不正。《荀子。臣道》:「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欲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
3.摇摆不定。《荀子。议兵》:「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宋史。卷二八三。列传。夏竦》:「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
4.困顿、颠沛。《汉书。卷四○。张陈王周传》:「陈平之志,见于社下,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于汉,而为谋臣。」《后汉书。卷四○。班彪列传上》:「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閒,行不踰方,言不失正。」
5.顺从、依附。《淮南子。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
6.崎岖不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注》:「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萦回,下临峭壑。」
《國語辭典》:云扰(雲擾)  拼音:yún rǎo
纷乱如云。《汉书。卷一○○。叙传上》:「而公孙述称帝于蜀汉,天下云扰。」《三国演义》第三七回:「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
《漢語大詞典》:沸波
(1).亦称“ 沸河 ”。鱼鹰的别名。《淮南子·说林训》:“鸟有沸波者, 河伯 为之不潮,畏其诚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鹗:“翱翔水上,扇鱼令出,故名沸波。”埤雅·释鸟雕:“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鱼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淮南子》所谓‘鸟有沸波者’,即此是也。”
(2).翻腾的水波。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峭壁千仞,下临沸波。”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东坡 看见那峭壁千寻,沸波一线,想要做一篇《三峡赋》,结构不就。”
(3).比喻社会动荡不安。 康有为 《读〈史记·刺客传〉》诗:“封狼当道狐凭社,竟卖中原起沸波。”
《漢語大詞典》:杌陧
(1).不安;困厄。书·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孔 传:“杌陧,不安;言危也。”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 元 赵孟俯 《晋公子奔狄图》诗:“杌陧居 蒲 日,艰难奔 狄 时。” 华嘉 《寂寞》:“ 余老师 这时记起了那怨恨的眼光,这很使他杌陧不安。”
(2).指动荡不安的时势。 清 顾炎武 《王官谷》:“ 唐 至 昭宗 时,干戈满天闕。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陧。”
《国语辞典》:乱局(乱局)  拼音:luàn jú
动荡不安的情势。如:「我们大家必须同心协力,消弭这个乱局。」
《漢語大詞典》:险乱(險亂)
危险,动荡不安。后汉书·袁閎传:“ 閎 见时方险乱,而家门富盛,常对兄弟叹曰:‘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
《漢語大詞典》:儳儳
错杂貌。 宋 曾巩 《华不注山》:“虎牙千仞立儳儳,峻拔遥临 济水 南。” 清 周亮工 《游新密云岩宫同文大士姊丈》诗:“入谷石儳儳,寒侵白罽衫。”
动荡不安貌。 康有为 《京师强学会序》:“ 辽 臺 茫茫, 回 变扰扰,人心皇皇,事势儳儳,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