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班
(1). 宋 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 宋 曾巩 《再议经费札子》:“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六都知行首领之,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别立行首领之; 端拱 以后,分东西供奉,又置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皆领於三班,三班之称亦不改。” 宋 崔公度 《金华神记》卷二:“ 汴 人有 吴生 者,世为富人,而生以娶宗女,得官於三班。”
(2).见“ 三班六房 ”。
(3).昼夜不间断生产的工厂,工人轮流上早、中、夜班,统称三班。与“常日班”相对。
《國語辭典》:三班六房  拼音:sān bān liù fáng
旧日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三班是衙役,分为皂班,掌看守牢狱;壮班,掌召捕;快班,掌侦缉。六房是文书吏,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漢語大詞典》:通班
(1).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洪私过误,真以通班。”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僕少小仕,早躡通班。” 宋 陆游 《皇太子受册贺皇后笺》:“臣自去通班,久安故里。” 明 李东阳 《柳通判考满族帐词代广平作》:“名移新檄,步輟通班。”
(2).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此时通班衙役两旁站齐,大堂上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
《漢語大詞典》:四选(四選)
(1).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圣人为一选,君子为一选,善人为一选,正人为一选,由此以下者,不足选也。”
(2). 宋 代铨选官员的制度。 元丰 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 元丰 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宋史·选举志四:“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 宋 苏辙 《论堂除太宽札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与四选稍异,亦旌劝之义也。”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以此知四选蠹积,盖不可胜算,司衡综者,可不谨哉!”
《國語辭典》:中班  拼音:zhōng bān
1.一种幼稚园或幼儿园编班的等级。介于小班与大班之间,就读学生多为四至五岁的学童。
2.工厂作业员、医护人员等上班时间,采早、中、晚三班制,每班八小时。
《國語辭典》:早班  拼音:zǎo bān
分批上班制度中,在早上工作的班次。如:「晚班的同事上工时,就轮到早班的人下班了。」「今天她上的早班。」
《國語辭典》:香钱(香錢)  拼音:xiāng qián
1.布施给寺庙的银钱。《儒林外史》第一六回:「你出家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权一间屋与他住两天,他自然就搬了去。香钱我送与你。」《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稍坐了一刻,给了道人的香钱,道士道了谢。」也称为「香资」。
2.宋时三班院每岁乾元节醵钱饭僧,进香合以祝圣寿,称为「香钱」。见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下》。
《漢語大詞典》:皂班
旧时州县衙役三班中的一班,其职掌站堂行刑。亦泛指差役。 沙汀 《记贺龙》二五:“你们还没有见过 清 朝时候的县长……出街的时候那个威风哟,前头两根长号,一群戴尖帽子的皂班。”参见“ 三班六房 ”。
《國語辭典》:三班六房  拼音:sān bān liù fáng
旧日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三班是衙役,分为皂班,掌看守牢狱;壮班,掌召捕;快班,掌侦缉。六房是文书吏,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國語辭典》:皂快(皁快)  拼音:zào kuài
衙门中的差役、捕快。「皂」文献异文作「皂」。《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外郎、书手、皂快、门子及禁子、夜夫,曾在县里走动的,无不查到。」
《國語辭典》:三班六房  拼音:sān bān liù fáng
旧日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三班是衙役,分为皂班,掌看守牢狱;壮班,掌召捕;快班,掌侦缉。六房是文书吏,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國語辭典》:小夜班  拼音:xiǎo yè bān
轮班制中,工作时段排在下午五点至夜晚十一点的班次。也称为「晚班」。
分類:三班江流
《漢語大詞典》:走马承受(走馬承受)
官名。 宋 置,诸路各一员,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初隶经略安抚总管司, 崇宁 中始诏不隶帅司,寻改为廉访使者, 靖康 初复旧。宋史·职官志七:“走马承受,诸路各一员,隶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驛上闻。然居是职者恶有所隶,乃潜去‘总管司’三字,冀以擅权。”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中:“诸路帅司皆有走马承受公事二员,一使臣,一官者,属官也。每季得奏事京师,军旅之外,他无所预。 徽宗 朝易名廉访使者,仍俾与监司序官,凡耳目所及皆以闻,於是与帅臣抗礼,而胁制州县,无所不至。”
《漢語大詞典》:三班奉职(三班奉職)
宋 时武职,分东、西、横三班。入仕者先为三班借职,转三班奉职,以次递迁,最高可至节度使。宋史·太宗纪二:“﹝ 淳化 二年﹞乙酉,置内殿崇班、左右侍禁,改殿前承旨为三班奉职。”宋史·职官志九:“武臣三班借职至节度使叙迁之制:三班借职,三班奉职,右班殿直,左班殿直,右侍禁,左侍禁,西头供奉官,东头供奉官,内殿崇班……节度使。”
《國語辭典》:三班六房  拼音:sān bān liù fáng
旧日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三班是衙役,分为皂班,掌看守牢狱;壮班,掌召捕;快班,掌侦缉。六房是文书吏,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