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除夕  拼音:chú xì
农历十二月最末一日的晚上。旧岁至此夕而除,次日即为新岁,故称。当晚有阖家团聚以守岁,及燃放鞭炮之习俗。宋。刘克庄 除夕诗:「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不觉已是除夕。卜老一家过年,儿子媳妇房中,都有酒席、炭火。」也称为「除夜」、「岁除」。
《國語辭典》:头钱(頭錢)  拼音:tóu qián
1.聚赌抽头所得的钱。《儒林外史》第一九回:「知道三老爹到家几日了,送几个头钱来与老爹接风。」《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纵然不能赢钱,弄他们两个头钱,贴补贴补候补之用,也是好的。」也称为「头子钱」、「头儿钱」。
2.用作赌具的铜钱。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我去那新红盒子内,拿著这常占胜不占输,只愁富不愁穷,明丢丢的几个头钱问。」《水浒传》第三八回:「当时李逵慌忙跑出城外小张乙赌房里来,便去场上,将这十两银子撇在地下,叫道:『把头钱过来,我博。』」
《國語辭典》:分岁(分歲)  拼音:fēn suì
旧俗于除夕夜祭祖之后,长幼聚饮祝颂而散。宋。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分岁词〉:「礼成废彻夜未艾,饮福之馀即分岁。」
《漢語大詞典》:小男
(1).泛指未成年的男孩。 汉 王充 论衡·验符:“ 皖 民小男曰 陈爵 、 陈挺 ,年皆十岁以上,相与钓於湖涯。” 王安友 《协作》:“眼下在这里干活的全是一些老头、小男半劳动力和妇女。”
(2).年幼的儿子。 唐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
(3). 唐 户籍制称四岁至十五或十七岁的男子为小男。 王国维 《观堂集林·唐写本燉煌县户籍跋》:“《六典》,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唐志》, 天寳 三载,更名十八以上为中……必书此者,以与授田之事相关故也。此下或书寡,或书小男,或书小女、中女,皆放此。”
《國語辭典》:年轻(年輕)  拼音:nián qīng
年纪不大。《文明小史》第一五回:「那个叫船的小厮,毕竟年轻,听说小主人要逛上海,并且带他去,便把他兴头的了不得。」《红楼梦》第三回:「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漢語大詞典》:正卒
(1). 周 代军制,每户出一人编成正式兵员,谓之正卒。《周礼·地官·小司徒》“以其餘为羡” 唐 贾公彦 疏:“一家兄弟虽多,除一人为正卒,正卒之外,其餘皆为羡卒。” 清 林颐山 《经述一·释赋税二》:“起军之法,家出一人为正卒,餘为羡卒……正卒有定数,羡卒无定数,备多用少,乃 周 礼制军之精意。”
(2). 汉 代徭役之一。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都得服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个月,称为更卒。每人按一定次序轮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汉书·食货志上“又加月为更卒,已復为正” 唐 颜师古 注:“更卒,谓给郡县一月而更者也;正卒,谓给中都官者也。”
《國語辭典》:中班  拼音:zhōng bān
1.一种幼稚园或幼儿园编班的等级。介于小班与大班之间,就读学生多为四至五岁的学童。
2.工厂作业员、医护人员等上班时间,采早、中、晚三班制,每班八小时。
《漢語大詞典》:长殇(長殤)
古代丧礼,十六岁至十九岁死亡为“长殤”。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殤。”
《漢語大詞典》:正婚
亦作“正昏”。 指符合礼制的婚配。古人一般以男子二十岁至三十岁、女子十五岁至二十岁于春秋两季嫁娶为正婚。 晋 孔晁 《答马昭》:“ 晁 曰:‘有女怀春’,谓女无礼,过时故思;‘春日迟迟’,蚕桑始起,女心悲矣;‘嘒彼小星’,喻妾侍从夫人;‘蔽芾其樗’,喻行遇恶人;‘熠燿其羽’,喻嫁娶盛饰。皆非仲春嫁娶之候。 玄 据期尽之教,以为正婚,则奔者不禁,过於是月穷矣。”诗·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 唐 孔颖达 疏:“ 毛 以卒章云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为蕃育法,二章为男年二十八九、女年十八九,首章谓男年二十六七、女年十六七,以梅落喻年衰,则未落宜据男年二十五、女年十五矣。则 毛 以上二章陈年盛正昬之时,卒章蕃育法,虽在期尽,亦是及时。”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毛 传“春,不暇待秋也” 唐 孔颖达 疏:“《传》以秋冬为正昬。此云春者,此女年二十期已尽,不暇待秋也。”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 唐 贾公彦 疏:“举正昬以刺时。”
《國語辭典》:大班  拼音:dà bān
1.幼稚园学生按年纪分成大班、中班、小班。如:「他今年五岁半,在读幼稚园大班。」
2.舞厅里调遣舞女的人。
3.旧时对洋行、银行经理的称呼。
《國語辭典》:跨年  拼音:kuà nián
从旧年岁末到新年岁初。《晋书。卷七二。郭璞传》:「又去秋以来,沉雨跨年,虽为金家涉火之祥,然亦是刑狱充溢,怨叹之气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