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瞻识(瞻识)  拼音:zhān shì
瞻仰认识。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二出:「敛衣襟连忙拜倒,幸瞻识兄长丰标。」
《國語辭典》:认知(認知)  拼音:rèn zhī
个体知觉、记忆与运用讯息的历程,包括注意力、记忆、知识呈现、问题解决、决策、语言沟通等。
《漢語大詞典》:习识(習識)
(1).谓逐渐形成而难以改变的认识。 明 王廷相 慎言·君子:“学至於成心,则习识坚固,吝其旧学而不舍,虽贤者犹不能辩其惑,而况愚不肖之无识乎?故习识害道。”
(2).熟知。 章炳麟 《訄书·订孔》:“雅声、旧文、旧器, 三代 所用,人间习识。”
《國語辭典》:特意  拼音:tè yì
专程。如:「为了回馈乡里,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特意回母校设置奖学金。」《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楼上官人闻知娘子不方便,特意送此点心。」《红楼梦》第六七回》:「他原会些武艺,又有力量,或看破那道士的妖术邪法,特意跟他去,在背地摆布他。」
《國語辭典》:品质(品質)  拼音:pǐn zhí
物品的质地。如:「商品品质的好坏关系产销市场的开拓。」
《國語辭典》:主体(主體)  拼音:zhǔ tǐ
1.事物中的主要部分。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2.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3.法律上使用行为主体或权利主体等用语,权利主体指可以享受权利、负担义务的个体。例如:《民法》上的自然人或法人。
《國語辭典》:看法  拼音:kàn fǎ
对人、事、物所持的观点。《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难道大场里同学道是两样看法不成?」
《国语辞典》:看不透  拼音:kàn bù tòu
形容对人对事不能认识清楚。如:「我看不透他的心思。」
分类:认识清楚
《國語辭典》:十八界  拼音:shí bā jiè
佛教对于现象的分类,也就是现象的十八个范畴。认识的对象有六类,即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相对于对象的认识官能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谓之六根。认识作用也有六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谓之六识。共成十八类。《大智度论》卷三○:「于五众、十八界、十二入、六种十二因缘等众多法中,假名『众生』。」
《漢語大詞典》:身识(身識)
佛教语。“六识”之一,由身体接触外界事物所获得的认识。佛教以身为触根,故称。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身识本烂熳,光曜不可攀。”参见“ 六识 ”、“ 六根 ”。
《漢語大詞典》:相孰
(1).谓详加审辨。孰,详审。庄子·列御寇:“莫觉莫悟,何相孰也!”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説文:‘孰,食餘也。’孰食曰孰,假借为详审之义……言莫之觉悟而终不自审也。”
(2).亦作“ 相熟 ”。互相认识;彼此熟悉。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老者﹞乃邀 德称 到市心里,向一个相熟的主人家,借钱五钱为赠。”红楼梦第四回:“当日这 英莲 ,我们天天哄他玩耍,极相熟的。”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
《漢語大詞典》:徵知
古代哲学概念。谓通过“心”的思维活动,对耳、目、鼻、口等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荀子·正名:“心有徵知。徵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接於五官曰受,受者谓之当簿,传於心曰想,想者谓之徵知。”
《國語辭典》:记认(記認)  拼音:jì rèn
1.记得、认识。如:「事情过去那么久了,我那能记认!」
2.标记符号。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三折:「这骨殖都有件数,每件都有郎主朱笔记认的字迹在上。」也作「记号」。
3.用作标记的符号。《儒林外史》第一九回:「我不认得你家媳妇,你须是说出个记认。」也作「记号」。
《漢語大詞典》:的识(的識)
确切的认识。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兰说:“又 寇宗奭 本草衍义云:‘兰草诸家之説异同,是未曾的识,故无定论。’”
分類:确切认识
《漢語大詞典》:认熟(認熟)
认识并熟悉。红楼梦第四回:“谁知自此间住了不上一月, 贾 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 梁斌 《播火记》十二:“﹝两个青年妇女﹞提高嗓声说:‘那样说也太外道了,请都请不到的,明天请你过来喝两杯酒,认熟认熟。’”
分類:认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