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丹田  拼音:dān tián
人体脐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西游记》第二回:「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國語辭典》:有机(有機)  拼音:yǒu jī
1.有机化学的简称,参见「有机化学」条。
2.与生物体有关或来自生物体的物质。今指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及某些碳化合物除外。
《國語辭典》:磷磷  拼音:lín lín
1.水流清澈,光影闪映的样子。三国魏。刘桢〈赠从弟诗〉三首之一:「汎汎东流水,磷磷水中石。」唐。张九龄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诗:「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宋。刘敞 杂诗效阮步兵:「我徂何往?于彼淮滨。俯玩其流,清波磷磷。」也作「粼粼」。
2.重叠突出的样子。唐。杜牧 阿房宫赋:「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西游记》第五○回:「转过山崖,只见那乱石磷磷,翠崖边有两扇石门,门外有许多小妖,在那里轮鎗舞剑。」
3.色泽鲜明的样子。汉。司马相如 上林赋:「蜀石黄碝,水玉磊砢。磷磷烂烂,采色浩汗。」唐。朱庆馀 舜井诗:「碧甃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颠。」宋。邵雍 乱石吟诗:「徒有碌碌青,亦有磷磷白。」
《漢語大詞典》:辞病(辭病)
(1).以身体有病为由推辞不就某种职务或不做某件事。后汉书·郭丹传:“大司马 严尤 请 丹 ,辞病不就。”
(2).谓害怕生病而推辞做某种有损健康的行为。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
《漢語大詞典》:枯偏
指半边肢体有伤、病。 康有为 《京师晋阳寺下车伤足》诗:“天下躄者有万千,安得君等勤勤起枯偏。”
《漢語大詞典》:违忧(違憂)
谓身体有病。 唐 韩愈 《鸣雁》诗:“违忧怀息性匪他,凌风一举君谓何?”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景云 曰:“违忧怀息,即有病求息义。”
《國語辭典》:主体(主體)  拼音:zhǔ tǐ
1.事物中的主要部分。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2.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3.法律上使用行为主体或权利主体等用语,权利主体指可以享受权利、负担义务的个体。例如:《民法》上的自然人或法人。
《漢語大詞典》:六魄
古人迷信,以为人体有七魄,人死,除一魄守其骸骨,馀六魄皆沦散。《剪灯新话·牡丹灯记》:“伏念某青年弃世,白昼无邻,六魄虽离,一灵未泯。”
《國語辭典》:松鸡(松雞)  拼音:sōng jī
动物名。鸟纲鹑鸡目雷鸟科。体较鸠略大,背部有白褐黑色斑纹,腹部白色,杂以黑斑。生长于寒地,产于欧洲及西伯利亚等处。
《國語辭典》:纤维素(纖維素)  拼音:xiān wéi sù
一种高分子多糖类。不溶于水或酒精等普通溶剂,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人体无法分解利用,但能增加食物在消化道的容积,刺激肠管,促进蠕动,有助于排便。棉、麻、木材、竹等植物中含有高量纤维素,可用以制造纸张、人造纤维等。也称为「纤维质」。
《国语辞典》:自由意志  拼音:zì yóu yì zhì
心理学上指个体有权利或能力自行决定自己的行为。
《国语辞典》:光烟雾(光烟雾)  拼音:guāng yān wù
一种因空气污染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是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作用形成的气体与微粒,因其像烟又像雾,故称为「光烟雾」。此种微粒会刺激人类及动物的眼睛,并危害植物生长。
《国语辞典》:残障(残障)  拼音:cán zhàng
1.肢体有缺陷。如:「这孩子虽身体残障,但仍奋斗不懈,其精神令人赞许」。
2.肢体有缺陷的人。如:「一次车祸,使他成了残障人士。」
《国语辞典》:矿尘(矿尘)  拼音:kuàng chén
开采矿物时所产生的灰尘。对人体有害,可能引发肺部疾病。
《国语辞典》:补偿作用(补偿作用)  拼音:bǔ cháng zuò yòng
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透过某方面的成就或优秀表现来弥补另一方面的缺陷、不足、无能、或挫折,这些弱处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想像的,往往是个体自卑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