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黄陵(黃陵) 拼音:huáng líng
1.黄帝陵寝所在。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为陕北著名的古迹和风景区。
2.山名。位湖南省湘阴县北,滨洞庭湖。湘水由此入湖,山上有黄陵庙,相传舜二妃之墓在其上。
2.山名。位湖南省湘阴县北,滨洞庭湖。湘水由此入湖,山上有黄陵庙,相传舜二妃之墓在其上。
《漢語大詞典》:黄陵庙(黄陵廟)
《漢語大詞典》:姚黄
(1).牡丹花的名种之一。 五代 王周 《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之三:“花品姚黄冠 洛阳 , 巴中 春早羡孤芳。” 宋 苏辙 《次迟韵千叶牡丹》之一:“共传 青帝 开金屋,欲遣姚黄比玉真。” 明 何景明 《李秀才圃中牡丹》诗:“姚黄与魏紫,空向 洛阳 栽。”参见“ 姚黄魏紫 ”。
(2). 帝舜 和 黄帝 的合称。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自古有殂落,剧哉哀 姚黄 ;从臣去 鼎湖 ,二妃沉 江湘 。”
(3).纸名。 明 李日华 《六研斋二笔》卷二:“竹纸上品有三:曰姚黄;曰学士;曰邵公。”
(2). 帝舜 和 黄帝 的合称。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自古有殂落,剧哉哀 姚黄 ;从臣去 鼎湖 ,二妃沉 江湘 。”
(3).纸名。 明 李日华 《六研斋二笔》卷二:“竹纸上品有三:曰姚黄;曰学士;曰邵公。”
《漢語大詞典》:五家
(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 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 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
(2).指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 张守节 正义:“五家,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 虞 、 尧 舜 也。”
(3).指 黄帝 、 颛顼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 张守节 正义:“五家谓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历。”
(4).指传《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邹氏 、 夹氏 五人。 何休 《〈公羊传〉序》“传《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彦 疏:“旧云,传《春秋》者非一者,谓本出 孔子 ,而《传》五家。”参阅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传》的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五人。《后汉书·贾逵传》:“虽为古学,兼通五家《穀梁》之説。” 李贤 注:“五家,谓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等,皆为《穀梁》。”
(6).谓五行家。《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
(7).指 北周 、 北齐 、 南朝 梁 、 南朝 陈 、 隋 五朝。《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议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立。 德棻 更与秘书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师 次 周 史,中书舍人 李百药 次 齐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陈 二史,秘书监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龄 总监。脩撰之原,自 德棻 发之。”
(8).今文经学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刘书年 《周时书分四代》:“三科之条,五家之教。三科,谓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谓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 章炳麟 《訄书·正名杂义》:“夫三科五家,文质各异。”
(2).指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 张守节 正义:“五家,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 虞 、 尧 舜 也。”
(3).指 黄帝 、 颛顼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 张守节 正义:“五家谓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历。”
(4).指传《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邹氏 、 夹氏 五人。 何休 《〈公羊传〉序》“传《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彦 疏:“旧云,传《春秋》者非一者,谓本出 孔子 ,而《传》五家。”参阅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传》的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五人。《后汉书·贾逵传》:“虽为古学,兼通五家《穀梁》之説。” 李贤 注:“五家,谓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等,皆为《穀梁》。”
(6).谓五行家。《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
(7).指 北周 、 北齐 、 南朝 梁 、 南朝 陈 、 隋 五朝。《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议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立。 德棻 更与秘书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师 次 周 史,中书舍人 李百药 次 齐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陈 二史,秘书监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龄 总监。脩撰之原,自 德棻 发之。”
(8).今文经学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刘书年 《周时书分四代》:“三科之条,五家之教。三科,谓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谓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 章炳麟 《訄书·正名杂义》:“夫三科五家,文质各异。”
《國語辭典》:铙歌(鐃歌) 拼音:náo gē
乐曲名。是汉代的武乐,用于军旅之中,以壮军威、扬士气的凯歌。铙,形状似铃无舌,有柄可执,是一种铜制的打击乐器,配合萧、笳、笛、鼓,故称铙歌。铙歌的名称,起于东汉明帝时。《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其每朔,……元年岁首也。」刘昭注引蔡邕〈礼乐志〉曰:「汉乐四品:……其短箫、铙歌,军乐也。其传曰『黄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扬德,风劝士』也。盖《周官》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也。」今存汉铙歌十八曲,即〈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拥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雉子斑〉、〈圣人出〉、〈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榴〉。
《漢語大詞典》: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史记·周本纪》:“﹝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
(2).山名。在 山西省 阳城 、 垣曲 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书·禹贡》:“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 清 孔广森 《转连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
(3).相传 黄帝 曾访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诗:“先生何处去? 王屋 访 茅君 。” 清 宋琬 《祭沉少参岫阳》诗:“言将归 王屋 ,终老营菟裘。”
(2).山名。在 山西省 阳城 、 垣曲 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书·禹贡》:“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 清 孔广森 《转连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
(3).相传 黄帝 曾访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诗:“先生何处去? 王屋 访 茅君 。” 清 宋琬 《祭沉少参岫阳》诗:“言将归 王屋 ,终老营菟裘。”
《國語辭典》:九章 拼音:jiǔ zhāng
1.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种图饰。即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种图案。见《书经。益稷》唐。孔颖达。正义。
2.泛指多种图案。明。瞿佑《剪灯新话。卷四。鉴湖夜泛记》:「戴翠凤步摇之冠,蹑琼纹九章之履。」
3.《九章算术》的简称。参见「九章算术」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4.九章律的简称。参见「九章律」条。汉。王充《论衡。谢短》:「法律之家亦为儒生问曰:『九章,谁所作也?』」
5.楚辞篇名。王逸以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国,忧心罔极所作。分〈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
2.泛指多种图案。明。瞿佑《剪灯新话。卷四。鉴湖夜泛记》:「戴翠凤步摇之冠,蹑琼纹九章之履。」
3.《九章算术》的简称。参见「九章算术」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4.九章律的简称。参见「九章律」条。汉。王充《论衡。谢短》:「法律之家亦为儒生问曰:『九章,谁所作也?』」
5.楚辞篇名。王逸以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国,忧心罔极所作。分〈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
《國語辭典》:浮游 拼音:fú yóu
1.游泳。如:「鱼儿们自由自在的浮游在江面落花间。」
2.周流、漫游。《淮南子。俶真》:「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摋。」
3.没有职业而到处流浪。《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4.蜉蝣的别名。参见「蜉蝣」条。
2.周流、漫游。《淮南子。俶真》:「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摋。」
3.没有职业而到处流浪。《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4.蜉蝣的别名。参见「蜉蝣」条。
《漢語大詞典》:二臣
(1).指 春秋 楚 乱臣 费无极 与 鄢将师 。《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四族放而 唐 劭,二臣诛而 楚 寧。” 刘孝标 注:“二臣, 费无极 与 鄢将师 也。”
(2).指 黄帝 臣 风后 与 力牧 。 唐玄宗 《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 赤帝 收三杰, 黄轩 举二臣。” 沈德潜 注:“二臣, 风后 力牧 。”
(2).指 黄帝 臣 风后 与 力牧 。 唐玄宗 《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 赤帝 收三杰, 黄轩 举二臣。” 沈德潜 注:“二臣, 风后 力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