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马首(馬首)
(1).马的头。《仪礼·士丧礼》:“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门外见马首,不哭。”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2).马的前面。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元宗 始入 斜谷 也……知顿使给事中 韦倜 於墅中得新熟酒一壶,跪献於马首者数四。”
(3).马首所向。指策马前进。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鸣鷄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託。” 明 张以宁 《有感》诗:“马首 桓州 又 懿州 ,朔风秋冷黑貂裘。”
(4).所骑的马。借以敬称他人。 唐 戴叔伦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诗:“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宋 苏轼 《与韩昭文》:“边徼往还,从者殊劳,日望马首,但迂拙动成罪戾,恐不能及见公之还而去耳。”
(5).指蚕。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六:“蚕为马首。”参见“ 马头娘 ”。
(2).马的前面。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元宗 始入 斜谷 也……知顿使给事中 韦倜 於墅中得新熟酒一壶,跪献於马首者数四。”
(3).马首所向。指策马前进。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鸣鷄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託。” 明 张以宁 《有感》诗:“马首 桓州 又 懿州 ,朔风秋冷黑貂裘。”
(4).所骑的马。借以敬称他人。 唐 戴叔伦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诗:“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宋 苏轼 《与韩昭文》:“边徼往还,从者殊劳,日望马首,但迂拙动成罪戾,恐不能及见公之还而去耳。”
(5).指蚕。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六:“蚕为马首。”参见“ 马头娘 ”。
《漢語大詞典》:骢马使(驄馬使)
《后汉书·桓典传》:“﹝ 桓典 ﹞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 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调,后出为郎。”后以“驄马使”指御史。 唐 张南史 《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药》诗:“聊听驄马使,却就紫阳仙。” 明 何景明 《九日同陈侍御凤谷登宴》诗:“柏臺驄马使,兰谷凤仙家。”《红楼梦》第一○五回回目:“锦衣军查抄 寧国府 ,驄马使弹劾 平安州 。”
《漢語大詞典》:驷马(駟馬)
(1).指驾一车之四马。《老子》:“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駟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宋 王安中 《次韵和彭少逸送晁以道》:“轻车驾駟马,邂逅 王良 造 。”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九》:“但如到星期二夜为止并无痛哭流涕之抗议,即以默认论,虽驷马也难于追回了。”
(2).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 唐 许浑 《将赴京师留题孙处士山居》诗之一:“应学 相如 志,终须駟马回。” 宋 苏舜钦 《韩忠宪公挽词》之一:“他年还駟马,餘德在高门。” 明 高启 《东门行》:“仗剑当远去,不乘駟马不復迴。”
(2).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 唐 许浑 《将赴京师留题孙处士山居》诗之一:“应学 相如 志,终须駟马回。” 宋 苏舜钦 《韩忠宪公挽词》之一:“他年还駟马,餘德在高门。” 明 高启 《东门行》:“仗剑当远去,不乘駟马不復迴。”
《國語辭典》:犬马(犬馬) 拼音:quǎn mǎ
1.狗与马。《书经。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2.比喻奸佞小人。《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疏骨肉而亲便辟,薄知友而厚犬马。」
3.古代的自谦之词,多用于对君王或主人。《文选。李密。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文选。潘岳。西征赋》:「犹犬马之恋主,窃托慕于阙庭。」
2.比喻奸佞小人。《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疏骨肉而亲便辟,薄知友而厚犬马。」
3.古代的自谦之词,多用于对君王或主人。《文选。李密。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文选。潘岳。西征赋》:「犹犬马之恋主,窃托慕于阙庭。」
《國語辭典》:天马(天馬) 拼音:tiān mǎ
1.本指古代西域大宛所产之良马,后凡骏马亦称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及得大宛汗血,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五》:「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2.天帝所乘的神马。《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3.神话传说中的怪兽。《山海经。北三经》:「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4.螳螂的别名。参见「螳螂」条。《吕氏春秋。仲夏纪》汉。高诱注:「螳螂,一曰天马。」
5.星名。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其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马。」
2.天帝所乘的神马。《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3.神话传说中的怪兽。《山海经。北三经》:「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4.螳螂的别名。参见「螳螂」条。《吕氏春秋。仲夏纪》汉。高诱注:「螳螂,一曰天马。」
5.星名。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其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