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匹 → 疋匹”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五马(五馬)
(1).《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汉 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 唐 钱起 《送张中丞赴桂州》诗:“云衢降五马,林木引双旌。” 宋 梅尧臣 《送胥太傅湖州倅》诗:“不羡乘五马,却逢 罗敷 羞。”
(2).太守的代称。 唐 白居易 《西湖留别》诗:“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明 许目昌 《水浒记·遣讯》:“五马喜通麻,相府威权大。” 清 赵翼 《送邑侯高松亭调任宿迁》诗:“相期迁五马,重布 晋陵 春。”
《漢語大詞典》:匹马(匹馬)
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仪礼·觐礼:“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龙驾帝服,鸣钟传鼓於 清渭 之上,南面而朝单于, 朔 、 易 无復匹马之踪,六十餘年矣。” 唐 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诗之三:“短衣匹马随 李广 ,看射猛虎终残年。” 宋 陆游 《诉衷情》词:“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 梁州 。”《花月痕》第四七回:“ 李稷如 匹马捉狗头, 颜卓然 单刀盟倭目。”
《漢語大詞典》:驷马(駟馬)
(1).指驾一车之四马。老子:“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駟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宋 王安中 《次韵和彭少逸送晁以道》:“轻车驾駟马,邂逅 王良 造 。”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九》:“但如到星期二夜为止并无痛哭流涕之抗议,即以默认论,虽驷马也难于追回了。”
(2).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 唐 许浑 《将赴京师留题孙处士山居》诗之一:“应学 相如 志,终须駟马回。” 宋 苏舜钦 《韩忠宪公挽词》之一:“他年还駟马,餘德在高门。” 明 高启 《东门行》:“仗剑当远去,不乘駟马不復迴。”
《漢語大詞典》:疋马(疋馬)
一匹马。亦指单身独骑。 汉 王充 论衡·儒增:“ 秦穆公 伐 郑 ,过 晋 不假途。 晋襄公 率 羌 戎 要击於 崤 塞之下,疋马隻轮无反者。”周书·独孤信传:“ 信 疋马挑战,擒贼 渔阳王 袁肆周 。” 宋 陆游 《过广安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弔先贤泪已倾。”
《漢語大詞典》:乘马(乘馬)
(1).驾马,用马驾车。易·繫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管子·乘马:“天下乘马服牛,而任之轻重有制。”
(2).犹运筹。谓经济谋划。管子·乘马题解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何如璋 云:“马者,算数之筹,如今所谓法马……乘者,计也。周礼·天官·宰夫‘乘其财用之出入’,即今算法乘除之谓。凡治国之法制,皆出於数,有所建置,必立马乘之,乃知其轻重长短多寡之数,而措注各得其宜。篇中言地、言用、言朝、言车,而详发均地分民,是标名《乘马》本旨。”参阅 马非百 《管子轻重篇新诠》
(3).复姓。 汉 有 乘马絺 。
《漢語大詞典》:千驷(千駟)
(1).四千匹马,言马多。论语·季氏:“ 齐景公 有马千駟,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何晏 集解:“ 孔 曰:‘千駟,四千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虽有窃 秦 之爵,千駟之富,不足贵也。” 唐 温庭筠 《和周繇广阳公宴嘲段成式》诗:“ 齐 马驰千駟, 庐 姬逞十三。”
(2).犹千乘。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分類:匹马
《漢語大詞典》:骖驾(驂駕)
(1).三匹马驾的车子。泛指车马。后汉书·贾琮传:“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 唐 王勃 《绵州北亭群公宴序》:“既而登临惜别,驂驾少留。”
(2).驾御。 汉 焦赣 《易林·乾之否》:“戴日精光,驂驾六龙。” 宋 钱愐 钱氏私志:“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驂驾鸞鹤,翱翔三岛,为不死人。” 闻一多 《太阳吟》:“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漢語大詞典》:两骖(兩驂)
古代四匹马拉车,在外侧的两匹马称“两骖”。《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驂雁行。”荀子·哀公:“两驂列,两服入厩。”
《漢語大詞典》:騑骖(騑驂)
(1).指拉车的四匹马中在辕外的两匹马。
(2).泛指拉车的马。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騑驂倦路,再寝再兴。”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騑驂而欲行,纷紜而戒道。” 宋 叶适 《曾晦之挽词》诗:“交游盛处失騑驂,笔砚穷时綰碧蓝。”
《漢語大詞典》:中乘
(1).两匹马驾的车。左传·哀公十七年“ 良夫 乘衷甸,两牡” 唐 孔颖达 疏:“甸即乘也……衷,中也。盖以四马为上乘,两马为中乘。大事驾四,小事驾二,为等差故也。”
(2).中等的马。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 天闲 ,以驾王之乘舆。其厖为中乘,居内厩,以备乘舆之闕。”
宗教名词。佛家以“缘觉乘”为“中乘”,道家以“洞玄部”为“中乘”。详“ 三乘 ”。
《漢語大詞典》:三乘
三乘车。每乘四马。 殷 商 时为下大夫的仪制。礼记·少仪:“贰车者,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郑玄 注:“此盖 殷 制也。”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漢語大詞典》:单马(單馬)
(1).一匹马。
(2).犹言单骑。晋书·吉挹传:“臣亡兄 温 昔伐 咸阳 ,军次 灞水 , 挹 携将二弟,单马来奔。”宋书·索虏传:“ 燾 常使 昌 侍左右,常共单马逐鹿,深入山涧。”
分類:一匹匹马
《漢語大詞典》:重驾(重駕)
十六匹马驾的车。晏子春秋·谏上九:“ 翟王 子 羡 臣于 景公 ,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説也。” 张纯一 校注引 孙星衍 曰:“重驾,驾十六马。”
分類:匹马
《漢語大詞典》:马乘(馬乘)
四匹马。仪礼·聘礼:“庭实设马乘。” 郑玄 注:“乘,四马也。”礼记·大学:“ 孟献子 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
分類:四匹匹马
《漢語大詞典》:两服(兩服)
古代用四匹马牵引的车驾,中间夹着车辕的两马称为两服。《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齐首,两驂如手。” 南朝 宋 谢灵运 《上留田行》:“上留田,两服上阪电游;上留田,舫舟下游飈驱。” 明 何大复 《述归赋》:“乘白螭于上襄兮,曲文蜺于两服。”
《漢語大詞典》:中服
(1).古代指驾车四马中居中的两匹马。又叫“服”。《诗·秦风·小戎》“騏騮是中” 汉 郑玄 笺:“中,中服也。”
(2).中式服装。 冰心 《我的学生》:“现在她已完全换了中服,一句英语不说,但还是同 欧 美 的小女孩一样的活泼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