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4,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送春
曲水
民物
国风
问俗
屠苏
过桥
淳风
出海
顺风
风教
习俗
成俗
土风
乞巧
《漢語大詞典》:送春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绅家,谓之送春。”
《國語辭典》:曲水  拼音:qū shuǐ
1.曲折的流水。如:「山谷间有曲水环绕。」
2.古代修禊盛会,会者引水环曲成渠,流觞畅饮,称为「曲水」。参见「流觞曲水」条。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曲水閒销日,倡楼醉度旬。」
《漢語大詞典》:民物
(1).泛指人民、万物。 汉 蔡邕 《陈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图於丹青。” 宋 张孝祥 《与明守赵敷文书》:“执事以慈惠之师,有来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亲政以来,夙夜兢业,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当天心,以康民物。”
(2).民众的财物。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 冀州 水出,漂没民物。”
(3).犹民情、风俗。《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 宋 苏舜钦 《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物之薄。” 明 申涵光《宿金提驿》诗:“暂宿 恆 南驛,重悲 蓟 北天。山河仍故国,民物忆初年。”
《國語辭典》:国风(國風)  拼音:guó fēng
1.国家的风俗。《史记。卷三。殷本纪》:「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
2.《诗经》中各国的民间歌谣。即诸侯采撷其国的民歌,贡献于天子,并由乐官统筹管理。《诗经》共分十五国风,即〈周南〉至〈豳风〉各篇皆属之。《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國語辭典》:问俗(問俗)  拼音:wèn sú
初到异地,打听当地风俗习惯。《礼记。曲礼上》:「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分類:访问风俗
《國語辭典》:屠苏(屠蘇)  拼音:tú sū
1.一种药草。阔叶,可与肉桂、山椒、白朮、防风等调合为「屠苏酒」。
2.一种以屠苏等药草制的酒。参见「屠苏酒」条。
3.草庵、平屋。《宋书。卷九五。索虏传》:「焘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见压殆死,左右皆号泣。」
4.一种宽檐帽。形状似屋,可遮阳。《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时童谣曰:『屠苏鄣日覆雨耳,当见瞎儿作天子。』」
《國語辭典》:过桥(過橋)  拼音:guò qiáo
穿越桥面,从此到彼端。如:「前头是座独木桥,你过桥时要小心,免得跌入溪流中。」
《國語辭典》:淳风(淳風)  拼音:chún fēng
淳厚朴实的风俗。《抱朴子。外篇。逸民》:「淳风足以濯百代之秽,高操足以激将来之浊。」《资治通鉴。卷一四五。梁纪一。武帝天监元年》:「今与古异,不可以淳风期物。」
《國語辭典》:出海  拼音:chū hǎi
离开陆地,驾驶或乘船到海上,称为「出海」。如:「出海打鱼」。
《國語辭典》:顺风(順風)  拼音:shùn fēng
1.依著风向。《淮南子。脩务》:「夫雁顺风以爱气力。」
2.风向与行进的方向相同。《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三国演义》第七回:「当日正值顺风,坚令军士一齐放箭。」
3.比喻时运顺利。《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
4.比喻旅途顺利。如:「祝你一路顺风。」
《國語辭典》:风教(風教)  拼音:fēng jiào
1.风俗与教化。如:「风教淳善」。《晋书。卷三。武帝纪。制曰》:「祯祥显应,风教肃清,天人之功成矣,霸王之业大矣。」
2.诗歌的教育感化作用。语本《诗经。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國語辭典》:习俗(習俗)  拼音:xí sú
某地区内的人们长期养成的习惯、风俗。《战国策。赵策二》:「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沉于所闻。」《文选。左思。魏都赋》:「情有险易者,习俗之殊也。」
《國語辭典》:成俗  拼音:chéng sú
1.风俗、习惯。《荀子。正名》:「散名之加于万物者,从诸夏之成俗曲期。」
2.化成风俗。《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书。卷八一。匡衡传》:「故万国莫不猎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國語辭典》:土风(土風)  拼音:tǔ fēng
1.地方的风俗。晋。陆机〈吴趋行〉:「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晋。左思〈三都赋〉:「先王采焉,以观土风。」
2.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或民歌。《左传。成公九年》:「言称先职,不忘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