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送离(送離)
犹送别。 晋 潘岳 《笙赋》:“夫时阳初暖,临川送离。” 明 何景明 《送都玄敬主事》诗之二:“平沙有归鴈,竝起送离音。”
分類:送别
《漢語大詞典》:事别
犹言送别。 唐 贾岛 《送殷侍御赴同州》诗:“犹来交辟士,事别偃林扃。”
分類:送别
《漢語大詞典》:河梁别
谓送别。 唐 李白 《苏武》诗:“东还沙塞远,北愴河梁别。泣把 李陵 衣,相看泪成血。” 唐 孙逖 《送苏郎中绾出佐荆州》诗:“不见河梁别,空销 郢 路魂。”参见“ 河梁 ”。
分類:送别
《國語辭典》:河梁  拼音:hé liáng
跨河的桥梁。《列子。说符》:「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分類:桥梁送别
《国语辞典》:送客  拼音:sòng kè
1.送别宾客。《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制台送客时候,独约伯集明日搬进衙门里来,同冯主事但只一拱而别。」
2.主人示意使客人离去。如:「端茶送客」。《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说完端起茶碗,旁边喊了一声『送客!』」
《國語辭典》:南浦  拼音:nán pǔ
南边的水岸。后泛指送别之地。《楚辞。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文选。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國語辭典》:河梁  拼音:hé liáng
跨河的桥梁。《列子。说符》:「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分類:桥梁送别
《漢語大詞典》:送春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绅家,谓之送春。”
《國語辭典》:折柳  拼音:zhé liǔ
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有座灞桥,古人饯送友朋至此,常折柳赠别,以表达依依之情。见汉。无名氏《三辅黄图。卷六。桥》。后用以借指送别或饯行。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谩向燕河还折柳。死别共生离,一旦休!」
2.乐曲名。属横吹曲。传为汉朝张骞从西域传入的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而成,为军乐。魏晋时古辞亡佚。南朝梁、陈以后多用为伤春怀别,思念远人之辞。曲调忧伤悲凉。也称为「折杨柳」。
《漢語大詞典》:折杨柳(折楊柳)
(1).古《横吹曲》名。传说 汉 代 张骞 从 西域 传入《德摩诃兜勒曲》, 李延年 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 魏 晋 时古辞亡失。 晋 太康 末, 京 洛 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 南朝 梁 、 陈 和 唐 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 唐 有七言者。参阅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
(2).词牌名。即《杨柳枝》
《漢語大詞典》:好去
送别之词。犹言好走,一路平安。 唐 张鷟 游仙窟:“皆自送 张郎 曰:‘好去,若因行李,时復相过。’”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出庙门百许步,闻后有大声曰:‘ 李僕射 好去。’” 唐 白居易 《南浦别》诗:“一看肠一断,好去莫迴头。” 元 马致远 《耍孩儿·借马》套曲:“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分類:送别
《國語辭典》:送老  拼音:sòng lǎo
1.消遣老来的时日。唐。杜甫 秦州杂诗二○首之一四:「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2.送终,料理老人家的丧事。
《國語辭典》:送终(送終)  拼音:sòng zhōng
1.在父母或亲长临终前服侍于旁。也指办理父母或亲长丧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你娘今日死了,实是囊底无物,送终之具,一无所备。」《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这早晚我若死了,就不能看见他在跟前送终!」
2.了结性命,断送毁灭。如:「你这么大意露白钱财,不怕别人把你送终。」
《漢語大詞典》:红亭(紅亭)
(1).红色的亭子。 唐 孙逖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诗:“公府西巖下,红亭间白云。” 唐 韩愈 《合江亭》诗:“红亭枕 湘江 , 蒸水 会其左。”
(2).犹长亭。路途中行人休憩、送别之处。 唐 岑参 《水亭送刘颙使还归节度》诗:“无计留君住,应须绊马蹄;红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 杜子充 唱]休惊惧。夫人,吾当走马红亭路。你转船归去、转船归去。”
《國語辭典》:赠别(贈別)  拼音:zèng bié
送别。唐。马戴 下第寄友人诗:「年来御沟柳,赠别雨霏霏。」
《漢語大詞典》:送往
(1).送别去者。庄子·山木:“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参见“ 送往迎来 ”。
(2).祭送死者。礼记·祭义:“乐以迎来,哀以送往。” 郑玄 注:“送去而哀,哀其享否不可知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礼。”参见“ 送往事居 ”。
《國語辭典》:送往迎来(送往迎來)  拼音:sòng wǎng yíng lái
迎接来者,送走离去的。形容人忙著应酬的情形。《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文明小史》第一回:「书上还说送往迎来,这是一点不错的。」
《國語辭典》:送往事居  拼音:sòng wǎng shì jū
埋葬死者,事奉生者。《左传。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周书。卷三○。窦炽等传。史臣曰》:「于、李之送往事居,有曲于此。」
分類:死者奉事
《漢語大詞典》:柳桥(柳橋)
柳荫下的桥。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 唐 白居易 《开成二年三月三日奉十二韵以献》:“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宋 张先 《江南柳》词:“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元 任昱 《红绣鞋·湖上》曲:“随人松岭月,醒酒柳桥风。”
《漢語大詞典》:饯春(餞春)
饮酒送别春光。 清 王士禛 《应天长·闺人刺绣》词:“饯春时节深深院,睡起金衣花外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