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弟子  拼音:dì zǐ
1.学生、门徒。也用为学生、门徒的自称。如:「弟子不敏,愿奉师训。」《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
2.为人弟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穷弟子快走开去!让我们。」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弟子。」
3.称佛教、道教的徒众。亦作为徒众、信徒的自称。《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皇甫嵩》:「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西游记》第三六回:「弟子乃东土大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
4.弟弟的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5.古时称戏剧、歌舞艺人。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宋、元时用以称妓女。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但来两三遭,不问那厮要钱,他便道:『这弟子敲镘儿哩!』」《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國語辭典》:门生(門生)  拼音:mén shēng
1.弟子、学生。《里语徵实》引《隶释》:「谓汉儒开门授徒,亲授业者,则曰弟子,次相传授,则曰门生。」《儒林外史》第三二回:「门生正要同敝友来候老师,不想返劳老师先施。」
2.科举时代,考试及第者,对主管官的自称。《通俗编。仕进》:「知贡举,称新进士为门生,惟起于唐之中叶耳。」
3.投靠世族的门客。《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
《國語辭典》:友生  拼音:yǒu shēng
1.朋友。《诗经。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文选。成公绥。啸赋》:「于是延友生,集同好,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
2.老师对于门生的自称。清。袁枚《随园随笔。卷下。称谓类。师称友生》:「今师与弟子帖称友生,不知所始。……孔丛子孔子云:『自吾得由也,而恶言不入于耳;自吾得师也,而前有光后有煇,吾得四友焉。』云云。是师称友生之滥觞乎!」
《國語辭典》:一斑  拼音:yī bān
豹子身上的一个斑点。语本《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班。」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他又好修饰,儜瞧他这屋子,就可略见一斑了。」
《漢語大詞典》:友弟
(1).见“ 友悌 ”。
(2).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 清 钱大昕 恒言录·亲属称谓类:“﹝ 明 ﹞ 朱存理 《铁网珊瑚》録 贞溪 诸名胜词翰,皆 元 时笔札也。其纸尾署名……有云‘友生 王逢 顿首再拜’……有云‘友弟 亨贞 书’,有云‘ 东郭 姻末 钱抱素 稽首拜呈’。今友生、友弟之称,惟以施之门下士。”参见“ 友生 ”。
《漢語大詞典》:友悌
亦作“ 友弟 ”。
(1).兄弟相友爱。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子之友悌,和如瑟琴。”
(2).谓能与兄弟相友爱。 唐 白居易 《和答诗·和〈阳城驿〉》:“上言 阳公 行,友悌无等夷,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 张观 ﹞父名 居业 ,周易学究,性友弟。”
《國語辭典》:友生  拼音:yǒu shēng
1.朋友。《诗经。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文选。成公绥。啸赋》:「于是延友生,集同好,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
2.老师对于门生的自称。清。袁枚《随园随笔。卷下。称谓类。师称友生》:「今师与弟子帖称友生,不知所始。……孔丛子孔子云:『自吾得由也,而恶言不入于耳;自吾得师也,而前有光后有煇,吾得四友焉。』云云。是师称友生之滥觞乎!」
《國語辭典》:宫坊(宮坊)  拼音:gōng fāng
1.青宫及春坊的合称。《南史。卷六○。徐勉传》:「累迁洗马,中舍人,犹管书记,出入宫坊者历稔。」
2.称宫中。元。乃贤 题张萱美人织锦图为慈溪蔡元起赋诗:「织锦秦川窈窕娘,新翻花样学宫坊。」
《漢語大詞典》:徒人
(1).指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管子·参患:“将徒人,与俴者同实。” 尹知章 注:“徒人,谓无兵甲者。”
(2).步兵。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车毋驰,徒人毋趋。”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3).内侍。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屨。反,诛屨於徒人 费 。”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徒当为侍字之误也。侍人即寺人。”汉书·古今人表作“寺人 费 ”。
(4).弟子,门生。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 仲尼 既没,徒人分布四方,转相流衍。”
(5).服劳役的人。《秦併六国平话》卷下:“ 秦 十二里一亭,亭置二长,主督盗贼,为县送徒人往 驪山 。”
《國語辭典》:拜门(拜門)  拼音:bài mén
1.登门拜谢。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2.新婚夫妇,在婚后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见岳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
3.拜在有名望或有权势者的门下,自称门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赵啸存由福建藩司升坐了福建巡抚。伯芬一面写了禀帖去贺任,顺便缴还宪帖;另外备了一份门生帖子,夹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门。」
《漢語大詞典》:门义(門義)
门生及义从。 晋 、 南北朝 时世家豪族的依附人口。宋书·殷琰传:“ 琰 素无部曲,门义不过数人。”南史·羊崇传:“﹝ 羊崇 ﹞即日便徒跣出 新亭 ,不能步涉,顿伏江渚。门义以小船致之。”
《國語辭典》:恩师(恩師)  拼音:ēn shī
本指有恩于己的老师,今多用于学生对老师的敬称。如:「今日我有如此成就,完全是靠恩师当年的教诲。」《儒林外史》第七回:「范进进来,口称恩师,叩谢不已。」
《國語辭典》:贤契(賢契)  拼音:xián qì
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本县权做个主婚,贤契万不可推托!」《儒林外史》第七回:「贤契绩学有素,虽然耽迟几年,这次南宫一定入选。」
《漢語大詞典》:门孙(門孫)
(1).门生之子又出于座主门下,称为“门孙”。 明 都穆 《都公谈纂》卷下:“ 张公 元楨 居翰林久,其门生之子又有出门下者,其人不敢称门生,而通状曰门孙。”参阅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门孙乡祖
(2).门生的门生。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中》:“座师、房师之谓我,谓之门生;而门生之所取中者,谓之门孙。”
《漢語大詞典》:武溪笛
汉 马援 门生 爰寄生 善吹笛, 马援 作《武溪深》和之,叹水深湍急,涉渡艰难。后用为赠别之曲。 唐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莫奏 武溪 笛,且登 仲宣 楼;亨通与否闭,物理相沉浮。”参见“ 武溪深 ”。
《漢語大詞典》:武溪深
古歌曲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武溪深》,乃 马援 南征之所作也。 援 门生 爰寄生 善吹笛, 援 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其曲曰:滔滔 武溪 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能临,嗟哉 武溪 多毒淫!”
《國語辭典》:专业村(專業村)  拼音:zhuān yè cūn
大陆地区指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的农村。
《漢語大詞典》:专业户(專業户)
指我国农村中按专业分工、以专门生产技能从事某种专业性生产的农户。《人民日报》1983.7.22:“专业户、重点户的出现,使广大群众打开了视野,发展很快。他们从事购销、养殖、服务、长途贩运、采矿、加工等专业性生产,既充分地利用了当地资源的优势,又发挥了社员个人专长。”《中国青年报》1984.5.15:“ 凤阳县 二万五千多个专业户过去大部分是粮食专业户,现在养鱼、养牛、养蜂、运销等专业户逐步增加。” 陈世旭 《惊涛》:“大队和公社曾经打算在这里开一次专业户致富现场会,动员了几次,都被 老九元 一口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