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头目(頭目)  拼音:tóu mù
1.头部与眼睛。《荀子。议兵》:「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
2.人头数目。《西游记》第四四回:「我两个且坐下,即烦你去沙滩上替我一查。只点头目有五百名数目便罢,看内中那个是你令叔。」
3.一群人中的领导人。《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纯专一凶暴,士卒心变,帐下头目刺杀张纯,将头纳献,率众来降。」《红楼梦》第八回:「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也称为「头领」。
4.元朝时对领军官吏的称号。《通俗编。身体》:「元号领军官为头目。中统元年,诏军人阵亡者家属,仰各头目用心照管。见元典章。」
《漢語大詞典》:种落(種落)
种族部落。晋书·刘元海载记:“天未悔祸,种落弥繁。”周书·异域传上·稽胡:“復詔 达奚震 、 辛威 、 于寔 等前后穷讨,散其种落。”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单于一荡平,种落自奔亡。”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三:“贼界则不然,种落散落,衣食自给。”
《國語辭典》:雕题(雕題)  拼音:diāo tí
一种古代蛮人的习俗。先在额上雕刻花纹,再涂以丹青。《管子。小匡》:「雕题,黑齿,荆夷之国。」
《國語辭典》:鲜卑(鮮卑)  拼音:xiān bēi
1.山名。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之西,当地人称为「蒙格」。鲜卑族名即因此山而得名。
2.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本属东胡族。分布在西喇木伦河、洮儿河间,因鲜卑山而得名。汉代时被匈奴打败,分鲜卑、匈奴二支,匈奴亡后,渐移居匈奴故地。晋时为五胡之一,燕国慕容氏、凉国秃发氏、秦国乞伏氏及魏国拓跋氏,皆鲜卑族。今为通古斯系。
3.复姓。如元有滦州节度使鲜卑仲吉。
《國語辭典》:北府  拼音:běi fǔ
东晋建都建康,军府位于建康的北方广陵,故称军府为「北府」。后亦泛称政府军队及其所在地为「北府」。《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升平初,荀羡为北府都督,镇下邳。」明。吴伟业〈满江红。沽酒南徐〉词:「笑风流北府好谈兵,参军客。」
《國語辭典》:异种(異種)  拼音:yì zhǒng
奇特的品种。《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你来得正好。你看我这花今年出的异种。」
《國語辭典》:酋长(酋長)  拼音:qiú zhǎng
部落的领袖。《三国演义》第八八回:「众酋长再三哀告,方才免死。」《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野羊塘将军大战,歌舞地酋长劫营。」
《漢語大詞典》:有易
古部落名。在 黄河 之北或 易水 附近。有,词头。竹书纪年卷上:“十二年, 殷侯 子 亥 宾于 有易 , 有易 杀而放之。十六年, 殷侯微 以 河伯 之师伐 有易 ,杀其君 绵臣 。” 王国维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王恒》:“﹝楚辞·天问:﹞‘ 昬微 遵跡, 有狄 不寧。’ 昬微 即 上甲微 , 有狄 亦即 有易 也。古狄、易二字同音,故互相通假……其国当在 大河 之北,或在 易水 左右。”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 有易氏 在有的文献中作 有扈 ,是当时北方的一个强大部落。”
《國語辭典》:耶律  拼音:yē lǜ
复姓。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國語辭典》:防风(防風)  拼音:fáng fēng
1.挡风。如:「这片竹林有防风作用。」
2.植物名。伞形科防风属,多年生草本。叶三角状卵形,长七至十九公分,二至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夏秋间开花,复伞形花序,花白色。果实扁广椭圆形。嫩叶可食,根可供入药。
《國語辭典》:部族  拼音:bù zú
部落氏族。《新五代史。卷四九。杂传。冯晖》:「部族怀惠,止息侵夺。」《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其先世出于西突厥,以朱邪为姓,朱邪盖部族之号也。」
《國語辭典》:伯益  拼音:bó yì
1.人名。虞舜的臣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伯益,益避居箕山之北。汉。张衡〈西京赋〉:「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也作「伯翳」、「柏翳」。
2.乐曲名。晋傅玄制。《晋书。卷二三。乐志下》:「改黄爵行为伯益。」
《漢語大詞典》:酋豪
(1).部落的首领。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使怒,收 乌桓 酋豪,缚到悬之。”后汉书·西羌传赞:“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部落携离,酋豪猜贰。” 章炳麟 《訄书·原人》:“其种类不足民,其酋豪不足君。”
(2).土豪。陈书·华皎传:“时 南州 守宰多乡里酋豪,不遵朝宪。”新唐书·王琚传:“﹝ 王琚 ﹞在州与官属小史酋豪饮謔、摴博、藏鉤为乐。”
(3).盗匪头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惧内:“ 唐 末 朱温 、 李克用 ,皆一时剧盗酋豪。”
《漢語大詞典》:哥舒
复姓。 唐 突骑施 有 哥舒部 ,世居 安西 ,亦以部落名为姓氏。 唐 有名将 哥舒翰 。参阅旧唐书本传、通志·氏族五
《漢語大詞典》:蕃落
(1).外族部落。蕃,通“ 番 ”。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述 道武 结婚蕃落,则曰:‘招携荒服,追慕 汉高 。’” 唐 刘言史 《赋蕃子牧马》诗:“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鸊鵜泉。”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建康 乾符坤络,世暌戎狄……非天堑之险艰于渡也,以性岐蕃落,渡之无适於用耳。”
(2).指外族人。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一西人到闕,随行蕃落,将不允出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