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口气(口氣)  拼音:kǒu qì
1.从口中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馀传》:「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也称为「口过」、「口臭」。
2.说话的语气及措辞。清。李渔《风筝误》第九出:「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迹也像女人笔迹。」也称为「口吻」。
3.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红楼梦》第八二回:「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且等今晚试试他的口气,他若肯了,不怕他师父不肯。」也称为「口音」。
4.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还坐了七八个人,都是宁波、绍兴一路口气。」也称为「口音」、「口吻」。
《國語辭典》:口风(口風)  拼音:kǒu fēng
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含意及倾向。如:「他俩口风很紧,没人知道他们何时结婚。」《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你说的话,没有一些儿口风,教我如何去回复右丞。」《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著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漢語大詞典》:散见
零星地出现,分散地见到(主要指文章观点、材料内容等)例如:他的学术观点散见于他近年发表的论文中。
《漢語大詞典》:遗道(遺道)
(1).指前人留传下来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治理方法等。史记·周本纪:“ 公季 脩 古公 遗道,篤於行义,诸侯顺之。”
(2).犹言失去道义。晏子春秋·问下二一:“ 叔向 问 晏子 曰:‘世乱不遵道,上辟不用义;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遗民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此二者之于行何如?’” 晋 枣腆 《答石崇》诗:“上德无欲,遗道不为。”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夫今之人,务利而遗道,其学其问,以之取名致官而已!”
《漢語大詞典》:分涂(分塗)
亦作“ 分涂 ”。亦作“ 分途 ”。
(1).犹分道;分路。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其行出也,则逼狭之地,耻於分涂,振策长驱,推人於险,有不即避,更加攄顿。” 唐 李商隐 《次陕州先寄源从事》诗:“离思覊愁日欲晡,东 周 西 雍 此分涂。”
(2).喻事物性质或人的思想观点出现差别,产生分歧。 清 刘大櫆 《周书岩诗序》:“古之贤才无歧径,而后之贤才有分途。” 清 彭绍升 《南畇先生遗书后序》:“道之歧出不统久矣。 宋 之世, 朱 与 陆 分涂。 明 之世, 王 与 罗 异辙。” 罗惇曧 《文学源流·总论》:“自兹以还,体格逾备,駢散乃渐以分涂矣。”
《漢語大詞典》:边论(邊論)
(1).守边御敌的观点主张。《宋书·袁淑传》:“窃观都护之边论,属国之兵謨, 终 晁 之抗辞, 杜 耿 之言事,咸云及经之棘,犹闕上算,烛郛之敬,裁收下策。”
(2).有关边事的讨论研究。 宋 韩琦 《论时事》:“二曰念边事。今政府循故事,纔午即出,欲稍留,则恐疑众,退朝食罢,忽遽签书而出,何暇款及疆事哉?谓宜须未正方出,延此一时以专边论。”
《國語辭典》:布局  拼音:bù jú
1.安排、规划。如:「事已如此,看你如何布局?」
2.围棋或象棋下子攻防的安排。
3.诗文、字画中结构、层次的安排。如:「这幅图画的布局十分巧妙。」
《漢語大詞典》:想想
考虑。例如:让我想想。
思考一下。例如:想想他们的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像,设想,用祈使语气暗示惊讶。例如:想想看吧。
引起注意(如对某一观点)例如:想想我们的狼狈局面吧。
《國語辭典》:摇摆(搖擺)  拼音:yáo bǎi
1.摇荡、摆动。宋。王令〈八桧图〉诗:「宜乎今古惑昧者,摇摆舌吻归之仙。」元。邓玉宾〈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团儿和气套。么篇〉:「抵多少对舞霓裳按六么,掼摇摆会躯劳。」
2.走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铁生既娶了美妾,巴不得领了他各处去摇摆,每到之处,见了的无不啧啧称赏。」
《漢語大詞典》:主调
主流;主要观点。例如:谈话的主调是经过集体讨论的。
分類:主流观点
《漢語大詞典》:合同异(合同異)
战国 惠施 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强调差异之中有同一,并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夸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因而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庄子·秋水:“ 龙 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 成玄英 疏:“故能合异为同,离同为异。”
《漢語大詞典》:反调
指相反的观点、言论:唱~。
《國語辭典》:论点(論點)  拼音:lùn diǎn
议论的观点。如:「这篇文章的论点与众不同,引人争议处更是前所未闻。」
《國語辭典》:人生观(人生觀)  拼音:rén shēng guān
人对于自己生活所抱持的想法及处世的态度。如消极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观。
《國語辭典》:世界观(世界觀)  拼音:shì jiè guān
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漢語大詞典》:文艺批评(文藝批評)
站在一定的立场,运用一定的观点对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四:“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漢語大詞典》:思想体系
一定阶级或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观点的总和。表现形式有政治、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映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不同思想体系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阻碍或推动作用。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