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非义(非義)
(1).不义,不合乎道义。左传·定公四年:“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杨伯峻 注:“不义之事勿触犯之。” 隋 王通 中说·礼乐:“子不相形,不祷疾,不卜非义。”二刻拍案惊奇卷八:“非义之财,自然减福。”
(2).不合经义,违反经义。《后汉书·徐防传》:“今不依章句,妄生穿凿,以遵师为非义,意説为得理。”
《國語辭典》:古学(古學)  拼音:gǔ xué
1.古文学,与今文学相对。汉。何休〈公羊传解诂序〉:「是以治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贾逵》:「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说。」
2.泛指古代的学术。如:「潜心古学,不问名利。」《后汉书。卷六五。皇甫张段列传。段颎》:「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漢語大詞典》:十不
宋史·选举志一:“是年,诸州所荐士数益多,乃约 周 显德 之制,定诸州贡举条法及殿罚之式:进士‘文理紕繆’者殿五举,诸科初场十‘不’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十‘不’殿三举,第一至第三场九‘不’并殿一举。”此谓考官于经义不通的试卷上批一“不”字,积批语之数,而有“十不”、“九不”的说法。
《國語辭典》:讲经(講經)  拼音:jiǎng jīng
讲演宗教经典。《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当时天王与罗汉曰:『此人三生出世,佛教俱全。』便请下界法师玄奘升座讲经。」
《国语辞典》:左传(左传)  拼音:zuǒ zhuàn
书名。春秋鲁太史左丘明撰。西汉刘歆始引传文解释春秋经义,列为春秋三传之一,初与春秋分行,晋杜预乃附于经,唐孔颖达作正义。也称为「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漢語大詞典》:月书(月書)
(1).指姻缘簿。 明 孙梅锡《琴心记·夜亡成都》:“止赖得一声瑶琴谱牒,便上了数行月书婚帖。” 明 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幸 蓝桥 玉杵先投,信月书赤绳难换。”参见“ 月下老人 ”。
(2).书体名。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庾元威 《论书》:“日书、月书、风书、云书、星隶、填隶……楷书、小科隶,此五十种,皆纯墨。”
(3).每月考试登记簿。 宋 代太学每月私试,孟月经义,仲月论,季月策,按文理优劣,逐月书于簿籍,以决升降。 宋 陈亮 《变文法策》:“学校课试之法非不善,而月书、季考何为者哉!”宋史·职官志五:“ 崇寧 初,立月书、季考法。”宋史·选举志三:“中兴以来,建太学於行都,行贡举於诸郡,然奔竞之风胜,而忠信之俗微……视庠序如传舍,目师儒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文具。”参阅续文献通考·学校一
《國語辭典》:月下老人  拼音:yuè xià lǎo rén
唐韦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异人,为其缔结姻缘的故事。典出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指主管男女婚姻的神。《红楼梦》第五七回:「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亦借指媒人。《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说定了我的事,然后好借重我爹妈,给他作个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國語辭典》:讲义(講義)  拼音:jiǎng yì
1.阐释说明书籍的义理。《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纪下》:「初,帝创同泰寺,至是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2.古时臣子将讲授给帝王研习的资料预先撰拟出来,称为「讲义」。宋。邢炳 孝经注疏序:「会合归趣,一依讲说,次第解释,号之为讲义也。」
3.学校教师为学生编辑的讲授资料。
《漢語大詞典》:贤传(賢傳)
能正确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圣经贤传,屏而不省,要妙之义,无自而寻。” 胡朴安 《〈中国文学史〉序》:“以讲章为圣经,以类书为贤传。”
《漢語大詞典》:引经(引經)
(1).援引经文、经义。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先儒以为制作三年,文成致麟,既已妖妄,又引经以至 仲尼 卒,亦又近诬。” 唐 韩愈 《复仇状》:“丁寧其义於经,而深没其文於律者,其意将使法吏一断於法,而经术之士得引经而议也。”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古人引书每有增减:“后人不知古人引经自有此例。”
(2).相传龟鹤能运气于任脉,故长寿。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鹤。 清 许承钦 《古古贻赠三首次答》之一:“鹤爱引经能久眎,龙称无首是真才。”
(3).中医称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到达某一经脉的作用。如:引经药;引经报使。
《漢語大詞典》:试策(試策)
古代考试取士的方法之一。有司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后汉书·儒林传下·张玄:“会《颜氏》博士缺, 玄 试策第一,拜为博士。”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近代以诸科取士者甚多, 武德 四年,復置秀才、进士两科,秀才试策,进士试诗赋,其后秀才合为进士一科。” 清 黄宗羲 《论文管见》:“如 丁乾学 主 江西 试,以试策犯时忌削籍。”
《漢語大詞典》:解经(解經)
解释经义。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朱文公 解经自立一説,也是要后人与诸儒参看。” 清 戴震 《书〈小雅·十月之交〉篇后》:“病在析理未精,猥以为经解不可尽拘以理,是开解经者之弊也。”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解经恒例,对文则异,散文则同。”
《漢語大詞典》:道源
(1).僧道以为,佛教、道教的经义是事物的本源,故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今有释 文畅 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
(2).知识之源。 唐 李翰 《难进论》:“或以小人所长,乘以君子所短,或以己所未达,不信人所能然,则道源蔽而不通,心境旷而不接。辨虽博万物,不能释其疑辞,智虽络天地,不能效其长策。”
谓引水出流。 宋 欧阳修 《会圣宫颂》:“巍峩穹崇,奠京之东,有山而崧,奫沦道源,匯流而渊。”
《漢語大詞典》:守经(守經)
固守经义或常法。《汉书·贡禹传》:“朕以生有 伯夷 之廉, 史鱼 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 汉 仲长统 《昌言·杂篇》:“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勇毅果敢者,患在险害。” 宋 曾巩 《雪咏》:“愿彼守经士,幸可继糗粮。”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黄河运道:“今以 沁水 较 济 汶 ,固云辽远,然有成蹟可循,则预防不虞,亦何惜迂道二三程也,然难与守经者言矣。”
《國語辭典》:义疏(義疏)  拼音:yì shù
本指解释佛教经典。后泛指阐释经义的书。如周易义疏十九卷。
《國語辭典》:策问(策問)  拼音:cè wèn
1.古代一种取士的方式。汉置,大抵分为制策、试策二种。《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纪》:「帝乃亲临策问,选补郎吏。」
2.卜筮占问。汉。袁康《越绝书。卷一四。越绝德序外传记十八》:「范蠡因心知意,策问其事,卜省其辞,吉耶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