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6,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淑气
通神
神通
百灵
神鬼
对越
人神
神圣
神化
灵旗
降神
灵贶
通灵
灵迹
圣功
《國語辭典》:淑气(淑氣)  拼音:shú qì
温和怡人的气息。《文选。陆机。悲哉行》:「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國語辭典》:通神  拼音:tōng shén
1.通达于神明。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非夫通神之俊才,谁能剋成乎此勋。」《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及稍长,即深明周易,仰观风角,数学通神,兼善相术。」
2.十分畅达、灵活,通常比喻财力雄厚,力量甚大,无事不通。如:「财可通神」。宋。苏轼柳氏二外生求笔迹〉诗:「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纵有钱可以通神,目下脱逃宪网,到底天理不容,无心之中自然败露。」
《國語辭典》:神通  拼音:shén tōng
1.高明的本领或手段。《西游记》第八回:「问他来历,他言有神通,会变化,又驾觔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
2.佛教中指能清楚明白直接看见,知道一切远时、远地各种情况的一种神秘智力。《央掘魔罗经》卷二:「常行自他利,愿速安众生,如是修方便,疾获上神通。」
3.心领神会。《亢仓子。用道》:「静则神通,穷则意通。」
《國語辭典》:百灵(百靈)  拼音:bǎi líng
1.百神。《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隋书。卷一。高祖纪下》:「事上帝而理兆人,和百灵而利万物。」
2.百姓。《乐府诗集。卷九。郊庙歌辞九。北周。庾信。周宗庙歌》:「百灵咸仰德,千年一圣人。」
分類:神灵
《國語辭典》:百灵鸟(百靈鳥)  拼音:bǎi líng niǎo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百灵科。体形如鹡鸰而稍大,体褐色,杂有黑褐斑,腹部白色,喉、胸部散布暗色斑点。上嘴尖有缺刻,翼尾均长,后趾之爪特长。能发出优美的叫声。也称为「白翎雀」、「伯灵」、「云雀」。
《漢語大詞典》:神鬼
迷信者所谓神灵和鬼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巖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 羌 目鬼曰唐述,復因名之为 唐述山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中列有“神鬼”标目,记录当时扮演神鬼的诸名角。
《漢語大詞典》:对越(對越)
(1).犹对扬。答谢颂扬。《诗·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 文 之 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对越在天’与‘骏奔走在庙’相对为文。‘对越’犹对扬,言对扬 文 武 在天之神也……扬、越一声之转。” 汉 班固 《典引》:“亦犹於穆猗那,翕纯皦绎,以崇严祖考,殷荐宗配帝,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 宋 苏辙 《论明堂神位状》:“今者皇帝陛下对越天命,逾年即位。”
(2).指帝王祭祀天地神灵。 晋 刘琨 《劝进表》:“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宋史·礼志二:“当愁惨之际,行对越之仪,臣等实虑上帝之弗歆。”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四年:“天子亲祀郊庙,所以通精诚,逆福釐,生蒸民,阜万物,百王不易之礼也。宜讲求故事,对越以格纯嘏。”
《國語辭典》:人神  拼音:rén shén
1.凡人与天神。《文选。班固。东都赋》:「人神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肃。」《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人神幽明绝,朋好云雨乖。」
2.祖先的神灵。《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
《國語辭典》:神圣(神聖)  拼音:shén shèng
1.如神一般的圣明。形容至为庄严尊贵,不可侵犯。如:「神圣的使命」。《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晁错》:「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唐。韩愈 论佛骨表:「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
2.神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神圣前日分付小人起造,如何又要拆毁?」《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老年人都说这位主祭的老爷是一位神圣临凡,所以都争著出来看。」
《國語辭典》:神化  拼音:shén huà
1.变化神妙。《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序》:「诗以达意,易以神化。」
2.神格化。如:「故事中的人物都已神化。」
《漢語大詞典》:灵旗(靈旗,靈旂)
亦作“ 灵旂 ”。
(1).战旗。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 ,告祷 泰一 ,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 泰一 锋,名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汉书·礼乐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 颜师古 注:“画招摇於旗以征伐,故称灵旗。”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使灵旗再图北指,詎不先出 峴 之师。” 清 许承钦 《钱塘江观潮》诗:“灵旗百万驱雷鼓,彊弩三千试水犀。”
(2).神灵的旗子。 唐 刘禹锡 《七夕》诗之一:“河鼓灵旗动, 嫦娥 破镜斜。” 宋 文天祥 《代酹解星文》:“靡灵旗兮风翩翩,举天瓢兮酌天泉。”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五云车,灵旗导,七宝宫,鸞舆到。” 清 谭嗣同 《桃花夫人庙神弦曲》之一:“帝子灵旗千里遥,渚宫玉露苹花泣。”
(3).道教法器之一。用以驱邪镇鬼。 宋 王圭 《依韵和王室徽奉安中太乙神像》:“妖氛自逐灵旂捲,瑞穀常登御廪蕃。”
《國語辭典》:降神  拼音:jiàng shén
迎神,请神明来临。《文选。孔融。荐祢衡表》:「惟岳降神,异人并出。」《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于军中。」
《漢語大詞典》:灵贶(靈貺)
神灵赐福。文选·范晔〈后汉书·光武纪赞〉:“世祖诞命,灵貺自甄。” 李周翰 注:“言 光武 大受宝命,神灵赐福祚而自成也。” 唐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诗:“瑞彰知有感,灵貺表无灾。” 宋 苏轼 《杭州祝文·祈晴祝文》:“愿扫重云,以昭灵貺。”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岁时伏腊,莫不思有所祈报,以答灵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復有巫覡,职在通神,盛为歌舞,以祈灵貺。”
分類:神灵赐福
《國語辭典》:通灵(通靈)  拼音:tōng líng
通于神灵,和鬼神相通。《三国演义》第八九回:「万望尊神,念本朝恩义,通灵显圣,护祐三军!」
《漢語大詞典》:灵迹(靈蹟)
亦作“ 灵跡 ”。亦作“ 灵蹟 ”。
(1).指帝王的德政。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臣以祥纬杂沓,星烛波运。斯乃灵迹深覃,睿衷夐感。理应写顺,祗无涵祕。”
(2).神明的功绩。 北周 庾信 《周祀方泽歌·昭夏》:“敢以敬恭,陈之玉帛。德包含养,功藏灵迹。”
(3).神灵的遗迹;圣贤的事迹。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 瑶水 闻遗歌,玉杯竟空言。灵跡成蔓草,徒悲千载魂。” 清 侯方域 《新迁颜鲁公碑记》:“而际世不辰,灵蹟多淹。”
(4).引申为奇迹。 沙汀 《记贺龙》二七:“ 贺龙 同志回到屋里,依旧带着那种因为感到夸耀而来的愉快,而且仿佛谈说一种灵迹。”
(5).神明显灵的事迹。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武员唐突河神:“噫!宇宙间灵迹照然者,莫如河神。彼武人粗卤,不知敬畏,幸而未降之罚,乃著异於俄顷之间,以示薄惩,神顾可慢乎哉?”
(6).谓墨宝。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奈何灵蹟久閟藏,荒竹满野啼猩猩。”
《國語辭典》:圣功(聖功)  拼音:shèng gōng
圣王哲人的功业。《易经。蒙卦。彖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唐。韩愈平淮西碑。序〉:「既还奏,群臣请纪圣功,被之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