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降神  拼音:jiàng shén
迎神,请神明来临。《文选。孔融。荐祢衡表》:「惟岳降神,异人并出。」《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于军中。」
《國語辭典》:曹娥  拼音:cáo é
人名。(西元130~143)东汉上虞人。其父溺死于江中,不得尸骸。娥时年十四,沿江号哭十七昼夜,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浮出。世传为孝女。
《國語辭典》:剪纸(剪紙)  拼音:jiǎn zhǐ
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运用不同的剪贴和摺叠方法,剪出各种花样,多用作喜庆装饰或窗花、灯花,现代亦用作装饰品。
《漢語大詞典》:灵籁(靈籟)
(1).优美动听的乐音。 明 王慎中 《登金山口绝顶》诗:“长啸发灵籟,倦坐席苔蘚。”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灵籟一天孤鹤唳,寒涛千顷老龙吟。”
(2).指迎神的乐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共听灵籟,同饮仙浆。”
(3).指风声。 明 杨慎 《江阴秋热八月作》诗:“灵籟无清吹,嵐光灭翠微。” 明 杨慎 《早秋野眺寄所迟客》诗:“烟杪散灵籟,寒漪聚渌文。”
《國語辭典》:女巫  拼音:nǚ wú
1.古代以歌舞迎神,为人祈祷的女官。《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
2.以通鬼神,为人祈福消灾、占卜等为职业的女子。《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于军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每本是汴梁一个女巫。靖康之乱,有宫女婢逃出民间,见了小的们,误认做了柔福娘娘。」也称为「巫婆」。
《国语辞典》:花帽  拼音:huā mào
绣有花纹或饰品的帽子。宋。杨万里〈观迎神小儿社〉诗:「花帽铢来重,绡裳水样秋。」
《漢語大詞典》:桂馆(桂館)
汉 宫馆名,在 长安 。 汉武帝 造以迎神。汉书·郊祀志下:“ 公孙卿 曰:‘僊人可见,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 緱氏城 ,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僊人好楼居。’於是上令 长安 则作 飞廉 、 桂馆 , 甘泉 则作 益寿 、 延寿馆 ,使 卿 持节设具而候神人。”后以“桂馆”泛称道观。 唐 杜甫 《覆舟》诗之二:“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僊。” 元 陈旅 《送张真人代祠武当龙虎两山追赋》诗:“桂馆祠官持羽节,名山两地躡丹梯。”
《漢語大詞典》:楚巫
古代 楚 地的巫觋。善以歌舞迎神。 宋 欧阳修 《黄牛峡祠》诗:“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 宋 梅尧臣 《泊昭亭山下》诗:“滩愁 江 舸涩,祠信 楚 巫灵。”
《國語辭典》:四拜  拼音:sì bài
1.加重的拜礼。《战国策。秦策一》:「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水浒传》第二三回:「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
2.四度被任命。《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传下。崔胤传》:「四拜宰相,世谓『崔四入』。」
《漢語大詞典》:乡傩(鄉儺)
语本论语·乡党:“乡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阶。” 何晏 集解:“儺,驱逐疫鬼。”后世指迎神驱鬼的民俗。 宋 徐铉 《除夜》诗:“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儺羡小儿。” 宋 陆游 《书适》诗:“山果啼呼觅,乡儺喜笑随。”参见“ 大儺 ”。
《國語辭典》:大傩(大儺)  拼音:dà nuó
腊月禳祭,期以驱除瘟疫、消灾避祸。《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漢語大詞典》:嘉至
汉 代迎神的乐曲。汉书·礼乐志:“ 高祖 时, 叔孙通 因 秦 乐人制宗庙乐。大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降神之乐也。”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嘉,善也。善神之至也。”宋书·乐志一:“ 汉 初又有《嘉至乐》, 叔孙通 因 秦 乐人制宗庙迎神之乐也。”
分類:迎神乐曲
《國語辭典》:赛会(賽會)  拼音:sài huì
1.一种用仪仗、鼓乐和杂戏等迎神出庙巡行的集会。《文明小史》第三二回:「我晓得春秋两次赛会,至多不过用掉一二百银子,可好把这注款子拨到学堂,充为常年经费。」
2.陈列物品以供人观摩的展览会。
《漢語大詞典》:村赛(村賽)
旧时乡村迎神的赛会。 清 冯廷櫆 《谒诸葛公祠》诗:“红饭一盂村赛晚,黄桑千树庙门秋。”
《國語辭典》:功布  拼音:gōng bù
1.接神所用的布。《仪礼。既夕礼》:「商祝免袒,执功布,入,升自西阶。」
2.古代的丧礼中,以新的白布三尺,悬在竹竿上,用来引导灵柩。《礼记。丧大记》:「御棺用功布。」
《国语辞典》:社头(社头)  拼音:shè tóu
迎神赛社时的首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今年赛社,该是我做社头。」《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告员外,周全杨温则个,肯共社头说了,交杨温与他使棒。」
分类:迎神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