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化生  拼音:huà shēng
1.出生,从一种形体变化而产生新形体。《易经。咸卦。彖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资治通鉴。卷八二。晋纪四。惠帝元康七年》:「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
2.佛教四生之一。指无须依托,因业力而出现者,如诸天神及地狱中的受苦者。南朝梁。沈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湿生化生,有想无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唐。可空图偶书诗五首之四:「證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國語辭典》:化身  拼音:huà shēn
1.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显现的生命形态;亦指人或事物所转化的种种形象。《西游记》第一七回:「尔时菩萨乃以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仙子。」《西游记》第二五回:「却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
2.抽象观念的具体形象。如:「他经常仗义执言,为民发声,可以说是正义的化身。」《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如有一个上帝,则一定有一个『势力尊者』,要知道上帝同阿修罗都是『势力尊者』的化身。」
3.变换身形。如:「孙悟空拥有七十二种变化的法力,能化身为各种人物。」
《國語辭典》:混成  拼音:hùn chéng
1.混杂而成。如:「黄色和蓝色可以混成绿色。」唐。刘知几《史通。卷五。采撰》:「观夫丘明受经立传,广包诸国,盖当时有《周志》、《晋乘》、《楚杌》等篇,遂乃聚而编之,混成一录。」
2.浑然一体,自然形成。《老子》第二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梁书。卷一三。列传。沈约》:「虽混成以无迹,寔遗训之可秉。」
《國語辭典》:浑成(渾成)  拼音:hún chéng
1.天然而成。《抱朴子。内篇。畅玄》:「恢恢荡荡,与浑成等其自然;浩浩茫茫,与造化均其符契。」《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最难得这样浑成,非是高手不能。」
2.一种古时的赌博。以六个或八个铜钱掷地,若都是正面或背面,称为「浑成」。《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怎的样攧钱?也有八个六个,攧出或字或背,一色的谓之浑成。」《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没心没想的抛下去,何止千扑,再扑不成一个浑成来。」也称为「浑纯」。
《漢語大詞典》:佛乘
(1).佛教谓教导众生成佛之法。因其为唯一之法,故又名“一佛乘”、“一乘”。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归心浄土,模范佛乘。” 宋 苏轼 《赐平海军节度使李玮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制》:“卿等乃心王室,同输欲报之诚;稽首佛乘,共祝无疆之寿。” 明 李贽 《答周西岩》:“虽牛马驴驼等,当其深愁痛苦之时,无不可告以生知,语以佛乘也。”
(2).佛教经典。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及公居相位,走在班行,公府私家,时一相见,佛乘之外,言不及他。” 明 李贽 《答焦漪园》:“更有一种,专与朋辈往来谈佛乘者,名曰《李氏焚书》。”
《國語辭典》:成材  拼音:chéng cái
可以供做成器的材料。比喻可以造就的人。如:「父母总是全心全意栽培子女,希望他们将来能成材。」
《漢語大詞典》:无量劫(無量劫)
佛教谓计数不尽的时节。佛经言天地从生成至毁灭为一劫。隋书·经籍志:“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则有无量劫矣。” 宋 张商英 护法论:“盖念一切众生无量劫来皆曾为己。”
《漢語大詞典》:木气(木氣)
(1).金、木、水、火、土五气之一。吕氏春秋·名类:“及 禹 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禹 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汉书·天文志:“岁星曰东方春木,於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岁星。”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水官夸杰黠,木气怯肧胎。”
(2).指肝气。中医学本五行说认为肝属木。红楼梦第八三回:“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
(3).指木煤气。气体燃料的一种。木材干馏时所生成的一种副产物。主要成分是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用作燃料或供照明。
《漢語大詞典》:涌浪
汹涌的海浪
从风浪生成区传播出来的波浪
《国语辞典》:次生  拼音:cì shēng
再一次生成或间接造成。如:「次生林」、「次生灾难」。
《國語辭典》:铜绿(銅綠)  拼音:tóng lǜ
铜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中,表层腐蚀为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可用以制造颜料。
《漢語大詞典》:生爻
生成爻辞。易·说卦:“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 宋 朱熹 《易》诗之一:“立卦生爻事有因,两仪四象已前陈。”
分類:生成爻辞
《国语辞典》:白铁(白铁)  拼音:bái tiě
表面镀上一层锌的铁皮。锌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碱式碳酸锌,可防止铁的内部被空气锈蚀。也称为「镀锌铁」。
《漢語大詞典》:浪井
自然生成的井。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漾醴泉於浪井,拂垂杨於御沟。”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嘉禾自秀,浪井恒清。” 吴兆宜 注引 孙柔之 《瑞应图》:“浪井不凿自成。” 唐 李商隐 《为汝南公贺元日朝会上中书状》:“庆云非烟,浪井不凿。”
分類:自然生成
《國語辭典》:水解  拼音:shuǐ jiě
物质遇水引起分解的化学反应。如三氯化磷遇水,则分解为亚磷酸及盐酸的混合物。
《國語辭典》:尸解  拼音:shī jiě
修炼得道者遗其形骸而成仙。《北史。卷二七。李先传》:「年九十馀,颜如少童。一旦,沐浴冠带,家人异之,俄而坐卒。道士咸称其得尸解仙道。」《聊斋志异。卷一○。恒娘》:「明日老父尸解,妾往省觐,不复还矣。」
《國語辭典》:老茧(老繭)  拼音:lǎo jiǎn
手掌、脚掌因过度摩擦所生的厚皮。如:「父亲双手上的老茧,是这半辈子辛辛苦苦工作所换来的。」也称为「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