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85,分1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名理
理当
文理
理义
致理
循理
政理
理道
非理
理合
佐理
通理
人理
自理
理人
《國語辭典》:名理  拼音:míng lǐ
1.名家的理论,即辨别是非同异的理论。《晋书。卷七五。列传。范汪》:「汪乃庐于园中,布衣蔬食,然薪写书,写毕,诵读亦遍,遂博学多通,善谈名理。」
2.有关逻辑或语词概念方面的道理。源自明代来华耶稣会士汤若望著《名理探》十卷,讲述逻辑原理。名理成为对逻辑的早期翻译名称之一。
《國語辭典》:理当(理當)  拼音:lǐ dāng
依理当为。《晋书。卷九六。列女传。郑袤妻曹氏传》:「孙氏元妃,理当从葬,何可使孤魂无所依邪。」《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大人到此,理当上坐的。」也作「理应」。
《國語辭典》:文理  拼音:wén lǐ
1.文字组织的条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颂赞》:「自商已下,文理允备。」《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所以往往一本书被翻译翻了出来,白话不像白话,文理不成文理。」
2.文科、理科的合称。如:「文理补习班」。
《漢語大詞典》:理义(理義)
(1).公理与正义。孟子·告子上:“故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 袁侍中 曰:‘ 殷仲堪 何如 韩康伯 ?’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復未辨。’”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其学本於师友,成於理义,轻爵禄而重出处,厚名闻而薄利势。” 明 海瑞 《兴革条例·刑属》:“小民不顾理义当否,以讼输为深愧。”
(2).指社会道德规范,行事准则。吕氏春秋·劝学:“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於不知理义。” 高诱 注:“不知理义,在君父则不仁不慈,在臣子则不忠不孝。”
(3).专指儒家的经义。北史·刘芳传:“ 芳 音义明辨,疑者皆往询访,故时人号为 刘石经 …… 芳 理义精赡,类皆如是。”文献通考·经籍九:“ 公羊 、 穀梁 考事甚疏,然理义却精,此二人乃是经生,传得许多説话,往往不曾见国史。” 清 戴震 《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夫所谓理义,苟可以舍‘经’而空凭胸臆,将人人凿空得之,奚有於经学之云乎哉?”
《漢語大詞典》:致理
犹致治。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致理之要,在於辩羣臣之邪正。” 唐 路贯 《和元常侍除浙东留题》:“ 谢安 致理逾三载, 黄霸 清声彻九重。” 明 张居正 《请定面奖廉能仪注疏》:“臣等窃惟致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
《國語辭典》:循理  拼音:xún lǐ
依照常理。《荀子。议兵》:「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后主禅传。评曰》:「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
《漢語大詞典》:政理
(1).谓为政之道。鬼谷子·本经阴符:“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 唐 韩愈 《应所在典帖良人男女等状》:“鞭笞役使,至死乃休。既乖律文,实亏政理。” 宋 陈亮 《书〈欧阳文粹〉后》:“公之文根乎仁义而达之政理,盖所以翼‘六经’而载之万世者也。”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四:“故当时政理清明,风俗淳厚。”
(2).谓有卓越的政绩。后汉书·张衡传:“ 衡 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姦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 亮 之器能政理,抑亦 管 萧 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 城父 、 韩信 ,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3).政治。管子·重令:“兵虽彊,不轻侮诸侯,动众用兵必为天下政理。”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理’下文作‘治’,此作‘理’者, 唐 人避讳,而后儒未订也。”
《漢語大詞典》:理道
(1).道理;理法。 汉 徐干 中论·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还宫已数日,将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门,诚为不知理道。” 严复 《论世变之亟》:“ 中国 理道与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2).理政之道。 唐 韩偓 《朝退书怀》诗:“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钱鏐 ﹞迨於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 开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
(3).指文章的义理。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文士轻薄不顾理道,有甚害义者。” 明 李东阳 《送毕验封充淮府册封副使》诗序:“文学足以考据理道,才略足以酬应事变。”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陈公 ﹞为古文学,得於 桐城 姚姬传 先生;扶植理道,宽朴博雅。”
《漢語大詞典》:非理
(1).不合常理;违背情理。管子·版法解:“怨咎所生,生於非理。”晋书·王览传:“﹝ 览母 ﹞屡以非理使 祥 , 览 輒与 祥 俱。”
(2).谓不讲道理。《水浒传》第五八回:“那厮为官贪滥,非理害民。”
《國語辭典》:理合  拼音:lǐ hé
依理应当。通常用于公文中,例如:「理合备文呈报」。唐。白居易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道屈方才振,身閒业始专,天教声烜赫,理合命迍邅。」《水浒传》第一九回:「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头领坐,此合天下之公论,也不负了柴大官人之书信。」
分類:理当理应
《國語辭典》:佐理  拼音:zuǒ lǐ
辅佐治理。《三国志。卷五二。吴书。步骘传》:「夫贤人君子,所以兴隆大化,佐理时务者也。」
《國語辭典》:通理  拼音:tōng lǐ
通达情理。《易经。坤卦。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孔明变色曰:『子敬好不通理!』」
《漢語大詞典》:人理
做人的道德规范。庄子·渔父:“其用於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后汉书·仲长统传:“夫如此,然后可以用天性,究人理,兴顿废,属断絶。” 唐 刘禹锡 《天论下》:“倮虫之长,为智最大,能执人理,与天交胜。”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他们像活着时候的超出人理一样,自以为死后也超出了轮回的。”
《國語辭典》:自理  拼音:zì lǐ
自行处理或料理。如:「在这里,生活不能自理的长者也能得到妥适的照顾。」「今晚我加班,晚餐你自理。」
《國語辭典》:理人  拼音:lǐ rén
1.治理百姓。唐。张九龄郡内閒斋〉诗:「理人无异绩,为郡但经时。」
2.理睬他人。多用于否定句。《红楼梦》第六六回:「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