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法书要录(法书要录)  拼音:fǎ shū yào lù
书名。唐代张彦远辑。书学论著汇编。收载东汉至唐元和时各家书法理论文字及著名法书的著录等。采辑较精,前代遗文佚篇,往往赖之以传,为研究书法的重要著作之一。
《国语辞典》:电影文化(电影文化)  拼音:diàn yǐng wén huà
电影艺术的专门知识,包括电影理论、电影制作、电影表演等。
《国语辞典》:鲁道夫(鲁道夫)  拼音:lǔ dào fū
Rudolf,Von Labon
人名。(西元1879~1958)匈牙利舞蹈家。是现代舞蹈理论及舞谱的创始人,被称为「现代舞之父」。
《国语辞典》:经验论(经验论)  拼音:jīng yàn lùn
以经验为知识唯一根源的哲学理论。主张所有知识必须经由经验證实以确定其理论,否则皆为空论。
《国语辞典》:历史观(历史观)  拼音:lì shǐ guān
诠释历史的理论或对历史的观念和看法。
《国语辞典》:人本论(人本论)  拼音:rén běn lùn
1.泛称一切强调人性尊严与重视个人自由及个人价值的理论。
2.人本心理学。为心理学理论中,除精神分析论与行为论之外的新兴理论。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的经验、价值、欲念、情感、生命意义等问题。目的在助长个人健康发展、自我实现以造福社会。代表人物为马斯洛(A.Maslow)、罗嘉斯(C.Roger s)、阿德勒(A.Adler)等。
《漢語大詞典》:妇女学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他一些妇女理论和妇女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漢語大詞典》:盖然论
一种主张确定性是不可能的(特别在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中)而概然性就是支配信仰和行动的理论
一种理论,认为在不可能有确定性的道德问题中,由于对所包括的原则的明确知觉或由于感觉有合适的可靠的权威的支持,因而被看作具有可靠的概然性的任何过程都是可能发生的;特指这样一种理论,它主张在不可能有确定性的道德问题中,任何具有可靠概然性的过程都可能发生,即使当一个相反的过程是或者似乎是具有更大的概然性时仍然是这样
一种理论,它主张在道德问题中不可能有确实性,因此只有遵循盖然性较大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改篡
簒改。用作伪的手段对文字、理论等加以改动或曲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因为这时可以改篡他的话:‘学者,非有少许稳定者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唐人说荟〉》:“四是乱改句子。如《义山杂纂》中,颇有当时的俗语,他不懂了,便任意的改篡。”
《漢語大詞典》:符号论
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的感觉、观念不是外界事物的反映,而仅仅是一些和外界事物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记号、符号或象形文字。也叫象形文字论。
《漢語大詞典》:工业区位论
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的理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其特点是:(1)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2)工业区位论的建立,使工业布局的研究从个别企业布局转向研究工业地域综合设计;(3)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4)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用遥感手段获取信息。
《漢語大詞典》:公共关系学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关系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研究内容有:公共关系的性质、构成要素和职能目标,公关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效应,公共关系的应用与务实技术等。
《漢語大詞典》:公共课
指任何专业的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如中国高等院校规定的公共课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体育课、劳动课等。
《漢語大詞典》:独贵独贱(獨貴獨賤)
中国 古代关于谷物价格的一种理论。管子中把市场价格关系分为谷与万物、谷与货币、货币与万物三组,每组的一方价格变动,则另方价格作相反的变动。如“谷贵则万物贱,谷贱则万物贵”;“谷重(即贵)而币轻(即贱),谷轻而币重”;“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等。但谷物在社会经济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年成丰歉又必然引起谷价涨落,故谷价又独贵独贱。管子·乘马数:“‘财物之资与币高下,穀独贵独贱。’ 桓公 曰:‘何谓独贵独贱?’ 管子 对曰:‘穀重而万物轻,穀轻而万物重。’”参阅 马非百 《管子轻重篇新诠·轻重二》
《漢語大詞典》:动机论
在道德评价中主张根据人的主观愿望来确定行为的道德意义的理论。与“效果论”相对。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动机是否善良,而与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无关;判断或评价行为的善恶只须看动机,不必看效果。这种理论割裂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片面的。参见“动机与效果”。
《漢語大詞典》:动机与效果
动机指人行动的主观愿望;效果指人实践的客观后果。任何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效果的行动指导。效果是动机的行动体现和检验根据。动机和效果是统一的,但两者的统一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有时客观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动机,好的动机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判断任何事情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